何谓《易经》,为您全面解析?《易经》讲的到底是什么
本文目录
- 何谓《易经》,为您全面解析
- 《易经》讲的到底是什么
- 傅佩荣解读易经(深入探究古代智慧)
- 对易经的理解
- 易经的全部解释
- 易经解读
- 从哲学的角度解读《易经》
- 怎样才能看懂周易
- 易经小知识—如何读懂易经的完整体系!
- 易经原文及解读
何谓《易经》,为您全面解析
而用浅显的感性知识进行的哲学思辨则是它得以形成的根本,所以它是人类少年时代的智慧结晶,并没有看起来那么神秘,也并不是一部不可解读的天书。 《易经》一般又被称为《周易》。关于《周易》的“周”字,历来有很多种说法。如有人认为,“周”是“易道周普无所不备”的意思,因为易以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笼罩万事万物,所以卦爻的含义,自然是周延普遍的。也有人认为,《周易》指的是周朝。周朝说被一般人接受,因为很多人都以为《易经》的“周”就是年代的意思。 而《周易》的“易”字解释则更多。有的说:“易之为字,从日从月,阴*矣。””易者,日月也。”“日月为易,刚柔相当。”有的说:“易,飞鸟形象也。”有的说:“易,即蜴。蜥蜴因环境而改变自身颜色,曰之易,取其变化之义。”清代的陈则震著《周易浅述》,则将“易”的定义分成两种:一称交易,阴阳寒暑,上下四方之对待是也;二称变易,春夏秋冬,循环往来是也。 此外,“易”历来又有一名含三义的说法,《易纬•乾凿度》中就说:“易一名而含三义,所谓易也,变易也。”这三义是:①“简易”,即“易”虽然包罗万象,但有一个最简单的公式或“模式”,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可以装进这个“模式”里,都可以用这个“模式”来说明;②“变易”,即“易”是讲变化之道的,也就是讲“辩证法”的;③“不易”,即“易”虽讲变化,但这变化之“道”却是永恒不变的。也就是可以“以不变应万变”。 但无论是什么样的解释,说《周易》是讲阴阳两种势力相互作用,产生万物,“刚柔相推,变在其中”,都是没有错的。
《易经》讲的到底是什么
《周易》的整本书就是给人们说明,各种态势下,环境的变化、以及自己的取舍与选择、将会起到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如何才能趋吉避凶。而这一切都是属于后天卦属。
《易经》作为群经之首,是中国文化非常重要的部分,也是我们元派学说中的核心。《易经》分为经、传两部分。由于元派是以卦象变化为基点解读易经的,所以元派不怎么说到《易传》,常只讲《周易》。
《周易》的六十四卦,都是万物取象而成,也就是六十四卦就包含了世间万事万物的各种现象。而这六十四卦,每两卦一组,互为阴阳,成一个太极。所以要了解《周易》还必须先了解太极阴阳的概念。
世间万物起于“无极”,“无极”无极而太,是谓“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卦。两仪就是阴阳,“阴”的特质就是凝、缩、止、寒、静??,“阳”就正好相反相对。太极是运动的变化态,其中的阴阳消长通常是以惯性发展的,但如果发展到一方强势到了极点,这个状态就会倾覆,也就是物极必反,阴(阳)极阳(阴)生。所以,太极的最佳状态是维持一个相对状态的平衡。
扩展资料:
误区
很多人误以为《易经》就是《周易》,《周易》就是《易经》。其实是错误的,简单的说周易和易经的区别就是从属关系上的不同,易经包含了周易,照南怀瑾先生的说法周易和易经的区别在于:
相传《周易》是周文王在坐牢的时候,他研究《易经》所作的结论。我们儒家的文化、道家的文化,有部分是从文王著作了这本《周易》以后,开始发展下来的。所以诸子百家之说,都渊源于《易经》所画的这几个卦。其实易经有三易之说。一、《连山易》,二、《归藏易》,三、《周易》。
傅佩荣解读易经(深入探究古代智慧)
易经的历史背景
易经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周朝时期。在古代,易经被视为一种占卜工具,用于预测未来的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易经逐渐演变成一种哲学体系,被广泛应用于人生哲学、政治哲学、道德哲学等领域。
易经的基本概念
易经的核心概念是“易”和“卦”。易指的是变化,卦则是一种象征符号,用于描述事物的变化过程。易经中共有64个卦,每个卦都由六个爻组成,爻有两种状态,分别是阴和阳。阴阳是一种对立的二元关系,代表着一切事物的对立统一。
易经的解读方法
易经的解读方法非常复杂,需要深入理解其哲学思想和卦象变化规律。傅佩荣是一位著名的易经学者,他提出了一种基于卦象变化的易经解读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确定问题。在解读之前,需要明确自己的问题或者疑惑,以便于找到合适的卦象进行解读。
2.按照卦象变化规律进行排卦。排卦是指根据卦象变化规律,将六个爻按照阴阳排列的顺序排列出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卦象。
3.解读卦象。根据排卦得到的卦象,结合自己的问题进行解读。在解读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卦象中的各个爻的阴阳属性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4.分析卦象变化。在解读完卦象之后,需要分析卦象中的变化规律,以便于更好地理解卦象所代表的意义。
易经的应用领域
易经作为一种哲学体系,被广泛应用于人生哲学、政治哲学、道德哲学等领域。在人生哲学方面,易经被用来指导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在政治哲学方面,易经被用来指导国家的治理方式和领导者的决策;在道德哲学方面,易经被用来指导人们的道德行为和价值观念。
对易经的理解
一部《易经》,千古迷宫。《易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杰作,是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易经》是由符号到文字著成的中国第一部古经,是一部哲学菱和科学典籍。数千年来,国家级对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产生了重大影响,被后世尊为“群经之首”和“中国文化之源”。《易经》有三大原则:交易:简易,不易。所谓变易,是指世界上的事,世界上的人,乃至宇宙万物,没有一样东西是不变的。不变是相对的,变是永恒的。所谓简易,是说宇宙间任何事物,有其事必有其理。宇宙间无论如何奥妙的事物,当我们的智慧够了,了解它以后,就会变成平凡,平凡而且简单。所谓不易,是说世界上万事万物随时随地都在变化,可是却有一项永远不变的东西存在,就是能变出万象的那个东西是不变的,是永恒存在的。《易经》从整体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世界,把人与自然看做是一个互相感应的有机整体。即“天人合一”。其是中国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融为一体的哲理性很强的著作。思言学堂易经学习,零基础入门,5天4晚名师易经入门直播课,普通人因为学不懂易学而放弃,聪明的人已经0元试听我们的课程了,从小白到入门,助力人生零基础入门。一旦把易经研究透彻了:你会变得更睿智,更通透,更深刻…立即免费领课。
易经的全部解释
作者周易》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哲学著作,在我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对先秦诸子百家产生过巨大影响,而且在整个封建社会里,凡是有成就的学者,无不研究过它并得它的启示。然而,《周易》这部煌煌巨著的作者是谁呢?这是数千年来人们争论不休的谜题。 《周易》三圣说的人认为,《周易》中《易经》与《经传》两部乃是伏羲、文王、周公(或孔子)三人合著。 以伏羲作《易经》本身为证,其《系辞下》自称庖牲氏王天下,仰观俯家,始作八卦。《史记一·太史公自序》也说:伏羲纯厚,作易八卦”。在《曰者列传》中则进一阐明;“伏羲作八卦,周文王演三百十四爻而治天下”。《周本纪》则记载:“西伯盖即位五十年。其囚前里,盖益易之八卦为六十四卦”。 《孔子世家》却抬出孔圣人说:“孔子晚而喜易,序彖,象,说卦,文言”。《仲尼弟子列传》则进一步佐证曰:“孔子传易于瞿”。 继承和拓展这一说法的是马融和陆续,他们认为文王作卦辞,周公作爻辞,孔子作十翼,这是定论。只是他们把传说中的伏羲剔除了。与其稍有不同的是朱熹,他认为《易经》里面有伏羲的易,有文王的易,有孔子的易,在读易的时候,必须把这三个人的易区别对待,不能混为一谈。 孔说与非孔说。持这一说法的人,长期以来,围绕着《周易》究竟是孔说还是非孔说这一问题争论时间最长且十分激烈。一派认定,一部《周易》非孔子他人莫属;另一派则断言:《周易》与孔子毫不相干。 这种争论起源于汉代。根据《周礼》记载,周初,《易经》有三种本子,一名曰《连山》,二名称《归藏》,三名为《周易》。前两种在汉代已经失传,只有《周易》在民间流传。汉武帝时,政府曾设置以调易》为首的五经学馆,一些“五经”博士用当时通行的隶书重新整理撰写经书,使得新版《周易》在社会上广为传播。这在当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治背景下,孔门传人认定《易经》为孔圣人所著是有其特定历史条件的。所以,都在此书中冠以“子曰”字样。这一派即是后人所称的“今文学家”。 但是,以先秦时代留下的篆书书写的经本为正宗经典的“古文学家”,他们则认为,《易经》居首的五经皆周旧典,一是先王留传下来的典章制度的汇编,孔子未出,何以作经?宋代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撰写《易意子问》,文中说。,《易经》中的《文言》、《系辞》《杂卦》等篇与孔子根本毫无关系。清代学者龚自珍则进一步论说:“仲尼未生,先有六经,仲尼既生,自明不作”。 近代以来,这种争论愈演愈烈。坚持孔说“今文学家”观点的学者皮锡瑞认定:“一当知经为孔子所定,孔子以前不得有经;二当知汉初会古未远,以为孔子作经说必有据”。康有为更是一锤定音:“凡‘六经’皆孔子所作,昔人言孔子删述者,误也”。康圣人连孔子是《周易》的合著都概不承认。 持非孔说的古文学家也不甘示弱,以钱玄同为旗帜,奋起反击,他精心考据,层层批驳,结论说:“孔丘无删或制作‘六经’之事。”针锋相对没有丝毫调和的余地。 郭沫若先生在这场争论中,独树一帜。他认为,孔子不但不是《周易》的作者,而且连读也没有读过《周易》。他说,《论语》中关于孔子“五十以学易”的话,鲁语“易”字也作“亦”,不足为信;而《周易》中多次出现的“子曰”非孔子而为荀子。由此郭先生推断《周易》大多出于荀子门人之手,并认为《周易》可能是战国前楚人馯臂弓汇编成册的。 此外,还有些学者根据《周易》的思想观念来争论《周易》作者。冯友兰先生著文说,《周易》与《论语》的哲学观点截然不同,从而否定《周易》为孔子所作。苏渊雷教授则认为,冯先生的论说,就事论事,综观两部著作就不难看出《周易》与《论语》的思想如出一辙,因此很难说孔说派的论点没有道理,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中就记载了孔子与弟子研讨易经的情况。 非孔说的学者仍不同意孔说学者的意见。黄永年先生认为《周易》属既非文又非史也非哲的一类杂著,其作者诚如顾颉刚先生所说:“著作人无考,当出于那时掌卜筮的官”。他还说,“十翼讲点哲理,可算哲,上下经则本是蓍占用的卦辞、爻辞,严格地讲已涉及民俗学而并非全是哲,当然更不能算文史”。结论是《周易》非一人之作。李镜池同意这一观点,他说:“《易经》卦,爻辞是编纂而成的”,“可能是周王室的一位太卜与筮人”。《易经》的作者“不是一个人,姓名不可考”。宫哲兵的观点与上述看法基本相同,他用逻辑研究的方法,从其传授路线和发展过程分析,认为《周易》是以邹鲁文化和荆楚文化为背景,同时承受三晋与燕齐文化的乳汁,是晚周各思想的汇流与结晶。 内容简介《易经的智慧(传部)》内容简介:《易经》,亦名《周易》。全书分为经文和传文两部分——相传八千午前的伏羲创造了八卦和六十四卦;公元前一千年左右,周文王重新演绎六十四卦卦序,汇集历代口头流传的卦辞、爻辞,用文字记录下来_这就是《易经》的经文部分。四百多年后,孔子解释和赞颂经文的文字,形成了《易经》的传文部分。目录卷苜语 引子 系辞传?上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系辞传·下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说卦传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总结 序卦传 杂卦传全文译文第一讲 乾卦 乾卦象征天,天的四种本质特征是:元、亨、利、贞。 1、天之阳气是始生万物的本原,称为"元"。 2、天能使万物流布成形,无不亨通,称为"亨"。 3、天能使万物和谐,各得其利,称为"利" 4、天能使万物,正固持久地存在,称为"贞"。 总之,天之阳气是万物资生之本,又制约,主宰着整个世界。天有开创万物并使之亨通,正固的"功德",元、亨、利、贞被称为乾之"四德"。 《彖》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意译:天的运行刚劲强健,君子因此不停息地发愤图强。 乾卦六爻的爻辞: 初九,潜龙勿用。 意译:龙潜在水中,暂时不能发挥作用。 《彖》曰:潜龙勿用,阳在下也。 意译:初期阶段,应暂行潜藏。 乾卦的卦辞以天为象征,六爻的爻辞以龙为象征。龙是善变之物,能够潜水,行地,飞天,海陆空三栖,取龙为象,可以达到假象喻意,以明变化的目的。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意译:龙出现在田间,有利于大德大才之人出现。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乾乾:健行不息。若:语助词。厉:危险。 意译:君子整天勤奋不息,甚至夜间时时警惕,虽然面临危险也无祸害。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意译:相机而动,跃起上进,无咎害。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意译:飞龙上天,有利大德大才之人出现。 九五在所有卦里都是最吉之爻,此爻为"君位"。皇帝通称"九五之尊",就是这么来的。乾卦九五,刚健中正,纯粹而精,最为可贵。 上九,亢龙有悔。 意译:龙高飞到了极点,必有过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意译:出现一群龙,都不以首领自居,吉祥。 常用占断用语: 1、亨:通达,顺利。 2、利:有利,适宜。 3、吝:遗憾,麻烦,艰难。 4、厉:危险。 5、悔:忧虑,困厄。 6、咎:过错。 第二讲 坤卦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意译:元始,亨通,利于雌马以柔顺坚持正道,君子有所往,如果争先前行会迷入歧途;如果随从人后,就会有人出来作主,有利。向西南走会得到朋友,向东北走会失去朋友,这时安于坚持正道是吉祥的。(攸:所。贞,坚持正道。) 坤卦以柔顺的雌马为象征,坚持柔顺便是正道。坤是纯阴之气,本质是阴柔顺从,乾为君道,坤为臣道。 初六,履霜,坚冰至。 译:踩着微霜,知道坚冰快要出现了。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译:正直,端方,胸襟阔大,方能担负起辅佐之重任。不用"修习",也能成功。"无为而无不为"。 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译:蕴含美德,不显露,吉。辅佐君王的事业,不以成功自居,最后才会有结果。(章:文采、美德。) 六四,括囊,无咎无誉。 译:扎紧囊口,免遭危害,也不求赞誉。 六五,黄裳,元吉。 译:穿黄色裙裳,大吉。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译:龙在原野上争斗,流出青黄混杂的血。龙是本气阳的象征物,坤阴气极盛,转化为与乾阳抗争,血流遍野。 用六,利永贞。 译:永远坚持正道,以阴返阳为终结。 第三讲 屯卦 屯: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译:亨通,利于坚守正道,不宜有所前进,利于建立诸侯。(攸:所。) 屯卦意为"初生",象征万物始生状态。 《彖》曰:屯,刚柔始交而难生,动乎险中,大亨贞。 译:初生,阳刚阴柔开始结合,艰难也随之产生。在艰险中变动,如能坚持正道是极为亨通的。乌云与雷声混杂,大雨将至,象征"初生"状态。 初九,磐桓,利居贞,利建候。 译:徘徊不前,利守正而居,利于建立诸侯。初爻是阳刚之爻,在卑贱的两个阴爻之下。在危险、风险面前,徘徊思考是正确的。 六二,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邅如,难行不进貌。班如:纷纷而来状。 译:创始艰难,彷徨不前。乘马的人纷纷而来,他们不是强盗,而是求婚者。女子守正不嫁,过了十年才出嫁。(字:许嫁。)六二凌乘初九,六二得六五之应的力量,一阴一阳,关系密切。 六三,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 译:追逐野鹿没有虞的引导,只能盲目跟着猎物跑,君子放弃不逐,继续追赶会带来遗憾。 六四,乘马班如,求婚媾。往吉,无不利。 译:乘马纷纷而来,是求婚者。前往应婚,吉。 九五:屯,其膏。小贞吉,大贞凶。(膏:恩译。) 译:艰难创业时,需要广施恩译。柔小者,守持正道可获吉祥。刚大者,即使守正道也有凶险。 上六,乘马班如,滋血涟如。 译:骑在马上盘旋不前,哭泣得血泪涟涟。 屯卦强调万事创始时期的艰难危险,不要轻举妄动,要善于积聚力量。 第四讲 蒙卦 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 译:亨通。 不是我去求蒙昧的童子,而是蒙昧的童子来求我。初次请问应该回答,对同一问题再三地滥问,那是对先生的亵渎,就不再回答。利于守持正道。 《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译:山下流出泉水,象征蒙昧的开启,君子以果敢的行为来培育品德,人的智慧应该表现在品德修养上。 初六,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 译:启发蒙昧,施加惩罚手段是有利的,使人免犯罪过。听任其发展下去必然造成遗憾。刑人:罚人。桎梏音:木制刑具。说:脱。 九二,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 译:包容蒙昧,吉;容纳昏暗,吉。儿辈能治家。 六三,勿用取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 译:不要娶这样的女子,见到有钱的男子,就失身子,娶她为妻子是不利的。(取:娶。不有躬:失身。) 六四,困蒙,吝。 译:困在蒙昧之中,这是憾事。 六五,童蒙,吉。 译:童子蒙昧,吉。 九二,阳刚居中,启迪群蒙,是有道"师表"的象征,六五以"童蒙"身处,是好学,"君子"的象征。 上九,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 译:以猛击来启发蒙昧,过于暴烈是不利的。严防其为非作歹是有利的。 《易经》的思维模式是辩证的,处处给人以启发。在施教方式上,一般说来是主张宽容的,但在必要时也不排斥严厉。 第五讲 需卦 需: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 译:需卦象征等待,信守正道,前途光明而亨通。 《象》曰:云上于天,需。君子以饮食宴乐。3140 译:云气上升到天空,象征等待,君子因此饮食娱乐。 初九,需于郊,利用恒,无咎。 译:在郊外等待,利于保持恒心,这样不会有过错。 九二,需于沙,小有言,终吉。 译:在沙滩上等待,有些小小的言语中伤,最终是吉祥的。 九三,需于泥,致寇至。 译:在泥淖中等待,可能招致贼寇到来。"寇"是危害的象征,九三靠近于水,濒临于险了。但是毕竟没有直接陷入水中,灾祸危险仍然在外面。如果自我去招致,那是咎由自取。 六四,需于血,出自穴。 译:在血泊中等待,能从陷穴中脱出。血者,杀伤之地,穴者,险陷之所。 九五,需于酒食,贞吉。 译:在酒食宴中等待,持正道吉祥。 上六,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 译:落进陷穴。有不请而至的三个客人来,恭敬相待,吉。 需卦的提示:在险外,不轻进;在险中,静守待援。处险的基本态度是沉着,等待。 第六讲 讼卦 讼:有孚,窒惕。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 译:诚实,克制,警惕。中途停止是吉祥的,争讼到底有凶险。利于出现大人。不利于涉越大河。(窒:堵塞。见:出现。) 《彖》曰:讼,上刚下险,险而健,讼。 译:阳刚居上,坎险在下,阴险又刚健,就会与人争讼。 《象》曰:天与水违行,讼。君子以作事谋始。 译:天向西转,水向东流,违背运行。产生争讼。君子在谋事时要仔细策划好的开始。 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终吉。 译:不长久纠缠争执之事,略有言语磨擦,最终是吉祥的。(永:长) 九二,不能胜讼,赶快回家,像犯人逃亡一样。他的三百户领地中的农户可以免灾。克:胜。逋:逃亡。眚:灾祸。 六三,食旧德,贞厉,终吉。或从王事,无成。 译:安亨旧有的俸禄,守持正道,以防危险,终将吉祥。辅助君王的事业,不以成功自居。德:俸禄。厉:危险。 九四,不克讼,复即命,渝安贞,吉。 译:不能胜讼,回心转意而归向正理,改变态度而安守正道,可获吉祥。复:回头。即:靠拢。命:正理。渝:改变。 九五,讼,元吉。 译:能够决断争讼,大吉。 上九,或锡之以鞶带,终朝三褫之。 译:或许会得到赏赐佩带,也必然在一天之内三次被剥夺。锡:赐。鞶带:大臣的佩带。褫:剥夺。 整个讼卦提示:忍让息讼是有益的。 第七讲 师卦 师:贞,丈人言,无咎。 译:师卦象征军队,守持正道,以贤明长者为统帅,无灾祸。 《象》曰:地中有水,师。君子以客民畜众。 译:地中聚藏水,象征民众。兵藏于民中。君子因此注意蓄民众。 初六,师出以律,否臧凶。 译:军队出动要用纪律来约束,军纪不良必有凶险。否臧:不善。 九二,在师,中吉无咎,王三锡命。 译:统率军队,守持中道,可获吉祥,无灾祸。君王多次赐命嘉奖。 六三,师或舆尸,凶。 译:军队可能会载尸而归,凶险。 六四,师左次,无咎。 译:军队撤退驻守,没有灾祸。左次:撤退。 六五,田有禽,利执言,无咎,长子帅师,弟子舆尸,贞凶。 译:田地有禽兽,捕捉是有利的。没有灾祸。刚正者可以率兵出征,平庸小子必将载尸败归。守持正道可以防凶。 上六,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 译:国君颁发命令,封赏功臣,分封诸侯,大夫。小人不可以用。开国:册封新的诸侯。承家:封为大夫使之承家继业。 《象》曰:大君有命,以正功也。小人勿用,必乱邦也。 译:国君颁发命令,是为了评定功勋。小人不可重用,因为重用小人必然使国家发生动乱。 师卦,可称为古代兵法的总纲。兵者,凶多吉少,用兵当慎之又慎。 第八讲 比卦 比:吉,原筮,元永咎,不宁方来,后夫凶。 译:比卦象征亲附,吉。要经过考虑观察再俾决定,有尊长之德,可以长久不变,能坚守正道,无灾。不安顺的邦国也来亲附了,后来者危险。 《象》曰:地上有水,比。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 译:地上有水,象征亲附。先代君王因此卦建万国,亲近诸侯。 初六,有孚比之,无咎。有孚盈缶,终来有它吉。 译:心怀诚信地亲附,没有过错。充满诚信如同美酒盈缸,终究会有意处的吉祥。缶:盛酒的瓦器。 《象》曰:比之初六,有它吉也。 译:有开始阶段的亲附,会有意外的吉祥。 六二,比之自内,贞吉。 译:从内部亲附,坚持正道必获吉祥。 六三,比之匪人。 译:想亲附而不得其人。(匪:非) 六四,外比之,贞吉。 译:在外部亲附,坚持正道可获吉祥。 九五,显心。王用三驱,失前禽,邑人不诫,吉。 译:光明正大的亲比是吉祥的,由于九五处正中,舍弃违逆者,容纳顺从者。听任前面的禽兽逃掉。对属下的邑人也不特别告诫。吉祥。 上六,比之无首,凶。 译:比附于人而没有良好的开端,凶险。 比卦指出:不论是亲附于人,还是为人所亲附,都要正而不邪,心怀诚信,充分有利条件,得到吉祥的结果,做任何事业都需要合作,必须协调好人际关系。 第九讲 小畜卦 小畜:亨。密云不雨,自我西郊。 译:小畜卦象征微小的蓄聚。亨通。从西方吹来的浓云密布,却不降雨。 《象》曰:风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德。 译:风流行于天上,象征微小的蓄聚。君子因此蓄养文明之德。(懿: 蓄养美德) 初九,复自道,何其咎?吉。 译:返回于本位,会有什么害处呢?吉祥。 九二,牵复,吉。 译:被牵连而返回本位,吉祥。 九三,舆说辐,夫妻反目。; 译:车轮的辐条散脱,夫妻反目失和。(说:脱) 六四、有孚,血去惕出,无咎。 译:心怀诚信,就能免去伤害,脱出惕惧,不会有过失。九五,有孚挛如,富以其邻。 译:心怀诚信,紧密合作,充满至诚之心,并且推广影响到它的近邻。(挛如:结合紧密。) 上九,既雨既处,尚德载。妇贞厉,月几望。君子征凶。 译:密云已经降雨,阳气已被畜止,高尚的功德已经圆满。妇人应该坚守正道以防危险,要像月亮将圆而不过盈。此时,君子如果继续前进,将有灾祸。处:被畜止。载:积满。几望:将圆。征:前进。 小畜,就蓄聚的主体看,量"小"者,"阴"者。作为从属的"阴"只能在适宜的限度内发挥主观能动作用,蓄积作为主导者的"阳",促使阴阳的和谐统一。 第十讲 履卦 履:履虎尾,不咥人,亨。 译:履卦象征行走。跟在老虎尾巴后面行走,老虎却不咬人,亨通。(咥:咬。) 初九,素履,往无咎。 译:以质朴的态度行事,继续前进必无过错。 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贞吉。 译:行走在平坦的大路上,安静恬淡的人坚持正道可得吉祥。 《象》曰:幽人贞吉,中不自乱也。 译:恬淡人生,紧守正道,没有扰乱自己的内心世界。 六三,眇能视,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凶。武人为于大君。 译:独眼却自以为能看,跛脚却自以为能行。跟着老虎行走被虎咬,有凶险。这是一介武夫,只能郊力于大人君主。眇:一只眼盲。 九四,履虎尾,愬愬终吉。 译:跟在老虎后面行走,保持恐惧谨慎,吉。 九五,夬履,贞厉。 译:果断地办事,守正道以防危险。(夬:决) 上九,视履考祥,其旋元吉。 译:回顾行动的历程,考察吉凶的征兆,自己省悟,大吉。祥:吉凶的征兆,旋:转身。 履卦强调慎行防危的行为哲学。
易经解读
《易 经》是一部阐述天地万物、宇宙万象变化的古老经典,是蕴涵着朴素深刻的自然法则、和谐和辩证思想的哲学典籍,是从整体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世界、把握自然运行的规律,把人与自然看做是一个互相感应的有机整体,即“天人合一”。《易经》被誉为诸经之首,大道之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总纲领,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结晶。他含盖万有、纲纪群伦,是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他博大精微、包罗万象,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其内容涉及哲学、生命、自然、科学、政治、天文、地理、文学、艺术等诸多领域,是各家共同的经典。
从哲学的角度解读《易经》
“易经”的“易”,顾名思义,就是“简易、变易、不易”,“简易”就是变化的方式和方法;“变易“就是天道、地道、人道等一切物质的变化过程;”不易“就是天道、地道、人道等一切物质在变化过程中不变的的规律或法则。 唯物辩证法指出,世界万事万物都在不停的发展变化之中,而且每个变化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任何事物都有发展变化的绝对性,但在一定的时间内又有保持稳定的相对性,这就是运动与静止的辩证统一。 从哲学的角度分析,《易经》至少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哲理。 1. “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它是《易经》哲学思想体系中最重要的一个概念。《易经》将天、地两道设定为自然规律,是不可改变的常道;人是天地之所生,有”仁义“之性,人必须顺应天地之道,也就是要遵循大自然的规律,其行为要符合天道,达到一个整体——即”天人合一“的境界,这样才能无咎。 这与唯物辩证法中的尊重客观规律是一致的,也就是现在我们通常所说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 “阴”与“阳”的变化体现的是辩证法“对立统一”规律。 《易经》全文中就用“阴阳”这个概念来解释自然界两种对立和相互消长的物质势力,并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进而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宇宙的基本规律。中国古代的哲学家们进而体会到自然界中的一切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作用的关系,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包括着“阴”和“阳”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而对立的双方又是相互统一的。《易经》认为,“阴阳”的对立统一运动,是自然界一切事物发生、发展、变化及消亡的根本原因。“阴阳”的矛盾对立统一运动规律是自然界一切事物运动变化固有的规律,世界本身就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运动的结果。所以说:无论是社会生活,还是自然现象,都存在着对立面,而这个对立面就是“阴阳”。 3. 周而复始、生生不息的规律体现的是辩证法否定之否定规律。 《系辞》中讲“生生之谓易”,就是“易”的根本精神。“易”的生成过程,表现的就是宇宙的基本的存在方式和生化过程;《易经》上讲: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就是代表着天地这个“道”的八种不同的象征,八卦相推成六十四卦,而六十四卦最后两卦为“既济”和“未济”。 “未济”之卦的意思是说:天下之事,物极必反,往复循环,一个过程的终止乃是另一个阶段的开始,生生不息,永无休止。而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的发展是波浪式前进或者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事物发展的基本方向、基本趋势总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道路又总是曲折的,不是平坦的,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4. “通变致久”的辩证法则。 《系辞》中说:“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经》告诉后人,它所讲述阴阳的道理在屡屡变迁,在不停地变化,始终围绕天地人三才(八卦六爻)之间,上下往复没有常规,阴阳相互转化,没有固定的法则,只有变化才是其方向。所以《易经》认为世间万物都是变化着的,是因为穷极生变,遵循天道变化的规律,在规律的指导下变化,就能畅通,畅通了就能保持恒久。那么人就应该效法天道,不违天逆常,顺时适变,如此才可以保持长久。 5. 人在自然变化中的“时”与“中”的原则。 从《系辞传》以及《序卦传》的解释中,我们不难发现,整篇《易经》在阐述天道、地道、人道的变化过程中,事事物物都必须遵循“时”与“中”的原则,特别强调这是人在效法“道”的过程中要遵循“时”与“中”的道德准则。“中”即指中庸之道,在天地自然之道正中运行,既不太过,又无不及。“时”即指与时俱进,察时而动,知时而行,观时而变,正所谓:“识时务为俊杰”。 因此,《易经》饱含着丰富的哲理,而且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思维决策和判断的方法,我们可以通过学习研究易经术数的预测方法和作用原理,来改进我们的思维方法,提高我们的判断能力。 人们在学习《易经》的过程中也很容易陷入一种误区,就是认为学好《易经》能够预测未来,甚至是未卜先知。其实《易经》告诉我们未来往往存在很多不可预知的因素。那么易经到底能预测什么呢?易经能预测的就是“两仪决定四象,四象决定八卦,八卦决定十六卦”而已。这是一种对规律性、必然性事物的判断,而不是对偶发性、不确定性事物的预测。比如说,在某一生态系统中存在着一种动态平衡的生物链,这个生物链中每一种生物发生变化,必然会导致其它相关生物的生存发展产生变化,有可能变好,也有可能变坏,而我们并无法确定,我们只能通过对过去发生事件的大量统计分析才能预测到可能发展的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和运用,使得这种预测的准确度大大提高。因此,我们说《易经》给大家提供的是一种思维决策和判断的方法,而不是具体的某种预测结果,我们不能盲目地去轻信某人所做的某种预测的结果。更准确地说《易经》给我们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正如其它哲学体系一样,我们要科学地对待它、理解它、掌握它,做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目前,随着国学热的兴起,社会上学习《易经》的人越来越多,大致可以区分为两类人,一类是背诵《易经》的人,他们可以口若悬河的讲出一大把的道理,比如:“君子以自强不息”“居上位而不骄,居下位而不忧”,实际生活中,我相信这些人也常常感受到了名言名句的巨大作用——让自己更有学问,让自己更有能量。另一类是热衷于搞预测未知,也叫算命者或是术士。这些人不会背《易经》,《易经》只不过是工具书,放包里随时翻开查资料。这些术士呢,混好了就是军事、国师,像诸葛亮、李淳风一样;混的一般呢,就是资深顾问、弄臣,像东方朔一样;混的不好呢,就是江湖混子、江湖郎中,像邵彦和一样。刘伯温是一位易学大师,但他同时又精通儒释道各学派理论,吸取其精华,并将他们融会贯通,最终被尊为一代文宗。现代管理大师曾仕强,对《易经》也有很深入的研究,他把《易经》视为一种智慧,将《易经》的哲理应用于现代管理中,被称为“中国式管理之父”。 《易经》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哲学体系,更是一种思维的方法,我们要科学把握,正确使用,万万不可偏废、曲解和滥用。
怎样才能看懂周易
如何看懂周易,周易入门六十四卦学习的经验分享。
《易经》是一本最古老的书,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不过,现代人听到《易经》,就会想到街边占卜算命的先生(那也只是个别好事者营生的伎俩)。不错,《易经》中确实讲到占卦,但除了占卦之外,《易经》还讲做人处事的道理以及社会事物变化的不确定性规律。
《易经》有六十四个卦象,这些卦象都是由下而上六条横线所组成的。横线分两种,一条不断的称为“阳爻”(—),另一条断为两半的称为“阴爻”(— —)。
《易经》原文也只有六十四个卦图,这代表六十四卦。每一卦有一句卦辞,说明此卦的占验(如:元亨利贞,利涉大川等);并且,每一爻有一句爻辞,说明此爻的处境发展(如:潜龙勿用,亢龙有悔等)。因此,原文的《易经》包括:六十四卦卦象,六十四句卦辞,以及三百八十四句爻辞。
然而,为什么现在市面上买到的《易经》却有厚厚的一本呢?这是因为加上了《易传》部分。有“易更三圣”之说。首先画出基本的八卦是伏羲氏,再将其重叠为六十四卦的是姬昌(后称周文王),他被商纣王囚禁在羑里达七年之久,就在牢中写下卦辞与爻辞(也有学者认为这一部分的编写包括周公参与完善)。到了春秋时代末期的孔子及学生,特别用心研读了《易经》,并为其做了“十翼”(也就是《易传》,解说易经的论文集)。
《易经》有两大系统:一为“义理”,由观察自然现象的变化,体悟做人处事的道理,此时强调的是德行、能力与智慧。另一则为“象数”,要由卦象与数字的搭配,经由特定的运算程序,而得出某一疑难之事的解答。(象数即指占卦而言,可以预测某一抉择的后果。)
学习易经从基础开始,认识基础要素六十四卦卦象,学习六十四卦本卦卦意,不建议一开始就看变卦,本卦都不懂想学变卦,有点不会走就想跑了,然后在研读易传并搭配易经原文, 《易传》由七篇文章构成,其创作时间离经文形成的时间不是很长,它是解释说明经文的最原始,最权威的文字。这七篇文章是:《彖传》、《象传》、《系辞传》、《文言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其中,《彖传》、《象传》、《系辞传》三篇各分上下,加上另外四篇统称“十翼”。
喜欢易经和初学易经的朋友不妨先阅读下面这部作品,相信对你有很大帮助,本作品讲易经六十四卦本卦的图解典藏作品——《周易自测牌》
《周易自测牌》是《易经》六十四卦理论的古典哲学运用牌卡,并配有古代手绘插图,创新地融入中国古代历史典故元素的牌卡。开辟了以游戏方式传播古典文化的先河。学中有玩、玩中有学,寓教于乐,并兼具娱乐性和学术性,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周易自测牌》六十四卦图解,六十四卦一览表。
1.乾卦 乾为天 困龙得水 2.坤卦 坤为地 饿虎得食3.屯卦 水雷屯 刘备卖草鞋 4.蒙卦 山水蒙 贼人捂眼5.需卦 水天需 孔明居隆中 6.讼卦 天水讼 二人争路7.师卦 地水师 夺得凤凰城 8.比卦 水地比 船得顺风9.小畜卦 风天小畜 密云不雨 10.履卦 天泽履 如蹈虎尾11.泰卦 地天泰 麋鹿衔花 12.否卦 天地否 猛虎在笼13.同人卦 天火同人 二人合戴帽 14.大有卦 火天大有 三星共照15.谦卦 地山谦 文王访贤 16.豫卦 雷地豫 日出扶桑17.随卦 泽雷随 明灯引路 18.蛊卦 山风蛊 道遇猛虎19.临卦 地泽临 骑井辘 20.观卦 风地观 隔河望金21.噬嗑卦 火雷噬嗑 暗箭伤人 22.贲卦 山火贲 金鸡化凤23.剥卦 山地剥 日落西山 24.复卦 地雷复 春临大地25.无妄卦 天雷无妄 白手得鱼 26.大畜卦 山天大畜 花果山称王27.颐卦 山雷颐 掘地得金 28.大过卦 泽风大过 临阵折枪29.坎卦 坎为水 过河拆桥 30.离卦 离为火 草船借箭
31.咸卦 泽山咸 弹琴遇知音 32.恒卦 雷风恒 铁杵成针33.遁卦 天山遁 墙外有虎 34.大壮卦 雷天大壮 虎山行35.晋卦 火地晋 升梯入室 36.明夷卦 地火明夷 瞎马出征37.家人卦 风火家人 脚踏两船 38.睽卦 火泽睽 姜太公贩卖猪羊39.蹇卦 水山蹇 行路难 40.解卦 雷水解 旱苗得雨41.损卦 山泽损 风吹折伞 42.益卦 风雷益 李渊得敬德43.夬卦 泽天夬 七擒孟获 44.姤卦 天风姤 君子遇小人45.萃卦 泽地萃 莲生三戟 46.升卦 地风升 鲤鱼跃龙门47.困卦 泽水困 上杆抽梯 48.井卦 水风井 秦琼卖锏49.革卦 泽火革 泽中有火 50.鼎卦 火风鼎 赵彦救母51.震卦 震为雷 金钟夜鸣 52.艮卦 艮为山 棒杵与瓜53.渐卦 风山渐 逢蒙习射 54.归妹卦 雷泽归妹 李靖斩子55.丰卦 雷火丰 猿献果 56.旅卦 火山旅 风筝断线57.巽卦 巽为风 韩信将兵 58.兑卦 兑为泽 黄连树下弹琴59.涣卦 风水涣 一马两头 60.节卦 水泽节 张良遇师61.中孚卦 风泽中孚 二仙一心 62.小过卦 雷山小过 推车掉轮63.既济卦 水火既济 如意仙人 64.未济卦 火水未济 火焰山
——《周易自测牌》作品工作室
易经小知识—如何读懂易经的完整体系!
《易经•说卦》解读完之后,易经体系的大部分内容都介绍过了,但是因为类别较多,且都是文言文,很多朋友觉得杂乱无章,特别是刚开始接触易经的朋友,会觉得无处下手,不知道从哪里读起更合适,现在就来简单梳理下易经的内容体系。 首先要知道,易经有经和传两部分组成,经文分别是《连山》,《归藏》和《周易》三部分内容,因为年代久远,《连山》和《归藏》都已经失传了,现在看到的经文部分都是《周易》的内容,这也就是很多时候也把易经称作《周易》的原因。 其次,易经传的部分,也叫做易经十翼,分别是揭示卦象的《彖传》上下篇;揭示卦辞的《大象》和揭示爻辞的《大象》;阐述乾坤两卦的《文言传》;总体论述易经的《系辞传》上下篇;远古流传下来的易经总论《说卦传》;讲述六十四卦顺序的《序卦传》和讲解六十四卦关系的《杂卦传》。 了解过一些易传的知识后,就可以开始读易经的核心内容六十四卦了。每卦先是卦画,接着是卦名卦辞,后是解释这一卦卦名卦辞的《彖传》,称为为“彖曰”,再接下来是解释释这一卦的卦象的《大象》,为“象曰”,后面是爻辞,每条爻辞之后都附有释爻辞的《小象》,为“象曰”。 这里面乾坤两卦有些特殊,除了常规的卦画、卦名卦辞、爻辞,和解释的《彖传》、《象传》,最后还单独加了《文言传》。 而易经十翼的其他部分,《系辞》上下、《说卦》、《序卦》、《杂卦》总是附在六十四卦之后。这是目前通行的、也是最通俗易懂的易经体系的编次顺序,以这个方式读下来,整个易经体系就能完全覆盖到了!
易经原文及解读
易经原文及解读如下:
易经原文及解释:易,《易经.》是群经之首,特别难读:字词句梳理众说纷纭,意蕴阐释莫衷一是;读白文又劳而无功,事倍功半。 这还得借助他人的研究成果。何为者也,易,开物成物者也,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成天下之事,以断天下之凝。
易经,群经之首,包罗万象,可以说每个人角度不一样解读的东西不一样,可以是生命道路的启迪,可以是每日出门前告诫自己注意事项,可以生活中为人做事的方法…
易经,是阐述天地世间万象变化的古老经典。包括《连山》《归藏》《周易》三部易书,其中《连山》《归藏》已经失传,现存于世的只有《周易》。
《易经》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其从整体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世界,把人与自然看做是一个互相感应的有机整体,即“天人合一”。
《易经》长期被用作“卜筮”。“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
《易经》被誉为诸经之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总纲领。含盖万有,纲纪群伦,是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广大精微,包罗万象,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其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生活、文学、艺术、科学等诸多领域,是各家共同的经典。
更多文章:
呼叫中心方案(呼叫中心在物流快递行业中的应用及解决方案是什么)
2024年4月2日 22:40
随心而动的意思 随心而动是什么意思?随心而动,随刃而行,是什么意思
2024年4月24日 17:50
爱鹤失众的故事和含义简短 爱鹤失众的含义?爱鹤失众是什么意思
2024年3月17日 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