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我国物流运输系统发展现状和趋势)
本文目录
我国物流运输系统发展现状和趋势
我国物流运输系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如下:1. 规模不断扩大:随着交通运输的不断发展,能够运输物流的路线更多,所能够运输的产品类型和规模也不断的扩大。这使得物流的发展能够满足更多受众的需要。2. 发展潜力巨大:物流业深入到各个领域,如汽车工业、家电通讯产业、药品食品产业、服饰美妆产业等,几乎人们衣食住行的多个方面都能够通过物流系统方便地运输到收货人手中。这让它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能够获得长久的发展。3. 市场重视:近年来,我国电商业的不断发展为物流注入了新的活力,整个市场离不开物流,这使得物流能够获得长久的发展。现在,国内物流和城际物流都有着非常大的受众群,市场和政策的支持能够让它发展的更好。4. 市场需求量大: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物流,无论是网上购物、寄送物品还是搬家等都离不开物流运输。这个行业有着非常大的市场,同时孵化了许多运输公司。物流运输能够很好的满足受众的需求,同时有着较大的市场需求,所以当前市面上有许多物流运输公司获得了很好的发展,并且能够获得长期的发展。5. 智能物流是发展趋势:智能物流是将物流活动中运送、存储、包装、装卸等诸环节集组成一体化系统,以最低的成本向客户提供最满意的物流服务。随着物流设备、物流技能的全球化和物流服务的全面化,物流活动并不只局限于一个企业、一个区域或一个国家,而是国际化的。为完成货品在国际间的活动和交流,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开展和国际资源优化配置,一个社会化的智能物流体系正在逐渐形成。综上所述,我国物流运输系统的发展现状规模不断扩大,发展潜力巨大,市场重视度高,市场需求量大。同时,智能物流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将为物流运输系统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物流产业是现代社会化大生产和专业化分工不断加深的产物,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和“第三利润源泉”,其发展程度是衡量一国现代化程度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当前,伴随经济全球化以及世界范围内服务经济的发展,物流产业作为一个新兴的服务部门,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兴起,跨国化、规模化和网络经济化等现象已经成为全球物流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一、我国物流产业处于高速增长和激烈竞争阶段 (一)我国物流产业正处在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阶段 纵观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78年以前,当时由于受到计划经济和原苏联模式的影响,物流业主要是保证国家指令性计划分配指标的落实,很大程度上忽略物流的成本与经济效益;第二阶段是1978—1993年,伴随着改革开放,逐步实现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西方先进的物流思想也同时在国内受到重视,物流产业处于初始成长期;第三阶段是1993—2000年,由于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企业物流需求的不断增加,现代物流得到广泛重视并实现规模化的快速发展;第四阶段是2001年以后,我国加入WTO后,外资物流企业大量涌入我国市场,推动国内物流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据相关统计表明,最近五年我国物流产业年均增幅在20%以上,预计2010年物流产业将达到9600亿元,年均增速保持在15%以上,远远高于美国的10%和加拿大、西欧的9%。物流产业已名副其实地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和企业创造利润的源泉之一。 (二)我国物流产业呈现多元化格局,竞争更为激烈 按照我国加入WTO时的承诺,2005年,在商品分销、公路运输、铁路运输、仓储、货运代理、邮递服务等物流市场领域已经全面开放,市场主体正呈现国有、集体、个体、中资、外资等各种所有制物流企业相互依存、同台竞争、相互促进的多元化的局面。一是国外跨国公司以合资或独资形式建立外资物流企业,为其在中国的生产、销售和采购等物流活动提供越来越全面的服务;二是民营物流企业按照现代物流理念和经营模式建立的新型专业物流服务企业,成为物流市场最具活力的力量;三是传统的运输、货代、仓储、批发国有企业,仍是物流市场的主力军。这种多元结构使我国物流产业形成了激烈竞争的格局。 (三)我国第三方物流方兴未艾 第三方物流模式是一种个性化、多功能的增值服务、效益和效率都比较高的现代物流社会化服务模式,受到全球企业的广泛关注。日本、欧洲和美国等发达国家目前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比率分别高达80%、76%和58%,而且需求仍处在不断增长之中。我国第三方物流开始于20世纪末,现已发展成为一个具有较高发展潜力的崭新行业。据统计,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营业额从2001年的400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1000亿元,年均增长36%。中国仓储协会第三次物流市场调查表明:57%的生产企业和38%的商业企业正在寻找新的物流代理商,企业对第三方物流的满意度逐渐提高。预计到2010年,国内第三方物流将达到3700亿元,年均增幅25%左右;到2020年达到22900亿元,年均增幅20%左右;第三方物流占全社会物流比重,2010年将达到30%~40%,2020年将达到70%~80%。 二、我国物流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物流产业伴随改革开放的步伐,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然而,同发达国家物流产业相比较,我国物流产业还相对落后,一些弊端逐渐显现。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以来,物流产业明显暴露出落后和不适应的劣势。 (一)我国物流产业市场机制不健全,缺乏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 现代物流产业涉及内贸、外贸、铁道、交通、民航、邮政、海关、质检等多个部门,横跨运输、仓储、装卸等不同的行业和地区。这就必然要求通过建立政府部门间的综合协调机制,构建统一、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然而,受计划经济以及物流产业起步晚等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物流产业实际上处于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物流产业的管理权限被分割在若干个部门和地区,各部门和地区自成体系、自我管理,使得部门之间、地区之间的权利和责任相互重叠,无法形成有效合作和协调发展的现代物流产业体系。在现代物流体系缺位的背景下,物流资源无法得到科学、有效的统一配置,阻碍物流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我国物流产业增长方式仍然属于粗放式经营模式 尽管我国物流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但同发达国家物流产业相比较,我国物流产业整体水平弱,物流产业仍然处于粗放式经营的层面,质量和效益并不理想。一方面,发达国家通过推行现代物流精细化经营,物流成本占国内生产毛额的比重已经降低到10%左右,而我国2005年这一指标仍为18.5%,是发达国家的两倍。这就意味着我国物流成本是发达国家的两倍多,物流产业效率偏低。另一方面,我国物流业务附加值低,增值服务少。多数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只能提供单一运输和仓储服务,缺乏流通加工、物流信息服务、库存管理、物流成本控制等增值服务,特别是在物流方案设计以及全程物流服务等高附加值服务方面还没有全面展开,导致物流活动长期处于低水平的粗放阶段。 (三)我国物流产业空间布局上呈现区域梯级发展模式,明显存在城乡物流“二元鸿沟”现象 我国物流产业空间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明显领先于中西部地区,表现为物流基础设施和规模大的物流企业多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据统计,我国物流基础设施54%分布在东部、30%分布在中部、16%分布在西部,呈现明显梯级递减模式。物流基础设施“鸿沟”已经成为制约中西部物流产业快速发展的瓶颈。在2005年度的中国物流百强企业中,东部地区有87家,而中西部地区仅有13家。另外,我国城市物流与农村物流发展严重失衡,农产品物流与农资物流发展滞后,城乡物流“二元鸿沟”现象显著。目前,农村交通网络还不够发达,农产品物流设施、设备落后,农产品现代物流企业几乎是空白,造成我,国农产品物流低效率。据资料显示,我国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上的损失率高达25%~30%。 上述分析表明,国内物流产业存在多方面问题,面临着适应各种新趋势的巨大压力和挑战。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实现国内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的顺利转变。现代物流是建立在新的政策体制、技术手段、企业制度、运行机制的平台上的,对社会物流资源的全面整合,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上述的转变过程中需要重点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一)充分发挥政府在物流产业发展中的指导作用,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产业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现代物流产业同各国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有着巨大的关联性,各国政府在其本国物流产业的发展中也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比如,2002年12月,日本通过《新综合物流施策大纲》,明确了物流信息化、人才培养、包装机械化、库存管理数字化等方面的标准,实现了统一的物流管理体系,为日本现代物流产业发展铺垫了道路。然而,我国物流产业仍然处于分割管理体系之中,极其不利于物流产业的发展。政府应该从整体上重视物流发展的规划工作,制定完善的物流产业政策,建立物流产业从宏观乃至行业管理的有机体系,形成合理的物流产业结构,实现管理上的科学、合理分工。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应积极发挥三种功能。第一,政府应通过政策创新引导物流产业的发展方向,发挥市场经济管理者的功能。现代物流产业的相关管理部门应积极遵循物流产业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创新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制定适应物流发展的投融资、土地开发和利用、城市交通管制、运输政策等综合性政策,使各个行业和各级管理部门在管理上进行通力合作和有效配合,克服多部门管理体制的弊端。第二,完善物流发展所需的宏观环境建设,发挥现代政府的服务功能。按照大流通的思路,合理布局综合物流中心或物流基地,完善国内物流基础设施系统,加强物流信息系统和物流标准化建设,推动物流产业向集聚化、联合化、规模化方向发展。第三,平衡东西部地区物流产业发展鸿沟,发挥经济杠杆的调节功能。通过特殊的政策倾斜,发挥东部沿海物流产业的牵引力作用,支持和鼓励东部沿海地区物流产业带动中西部地区共同发展,促进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物流产业的平衡发展。 (二)转变物流企业经营方式,努力提高物流产业核心竞争力 加入WTO后,我国与全球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国内物流企业与国外物流企业的竞争更为激烈。但是国内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方式落后,缺乏核心竞争力。比如,粗放式经营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过度的环境污染遭遇发达国家的绿色壁垒,这些都将使得物流产业遭受沉重的打击。因此,转变物流企业经营方式,改善物流管理水平,提升物流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将是领先国际物流市场的重要战略。首先,实现粗放式经营模式向节约型、精益经营模式的转变。注重精细管理,避免粗放经营,运用现代物流技术和管理方式,利用较少的物流资源完成尽可能多的物流量。其次,大力发展循环物流,实现可持续发展。政府积极制定绿色物流规划,倡导绿色包装,鼓励发展逆向物流,支持企业建立工业生态园区和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最后,整合电子商务与第三方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使得电子商务和第三方物流有着天然的联系,两者的整合将极大地提高物流企业经营效率。一方面,第三方物流的健康发展依赖于完善、健全的物流网络体系,网络上点与点之间的物流活动应保持系统性、一致性,电子商务恰好为第三方物流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第三方物流通过建设门户网站,为商家与客户之间提供交换信息、进行交易、全程追踪的信息平台,为电子商务的顺利实现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三)发展国际物流,积极参与全球供应链一体化 我国加入WTO后,跨国公司的全球供应链整合延伸到国内,企业的经营视角已不再局限于某个地区,而是转向全球市场,物流国际化成为不可阻挡的必然趋势。如何应对物流国际化将是国内物流企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首先,我国物流企业应增强全球化物流的整体意识,积极制定、实施国际化物流战略,通过技术革新提高国内物流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和成本优势。其次,积极参与全球动态联盟供应链,利用网络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一条经济利益相连、业务关系紧密的行业供应链,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竞争环境,加速商品周转、资金流动、减少库存和加速商品的国际流通。
当今我国物流管理现状
物流规模逐年增长
据中物联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达到298.0万亿元,同比增长5.9%。社会物流需求总体保持平稳增长,但增速有所趋缓,进入中高速发展阶段。
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年初国内工业生产停滞,到6月份国内社会物流总额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1-11月份中国社会物流总额累计为266.2万亿,同比增长3.0%。
消费物流增长较快
从物流总额结构看,2020年1-11月份,工业品总额同比增长2.3%,低于社会物流总额平均增速,而进口物流总额和单位与居民物品总额增速均高于社会物流总额平均增速,分别同比增长8.6%和13.9%。
2020年在内需及相关政策带动下,进口量增势良好,相关物流需求继续改善。1-11月份,国内进口物流总额增长8.6%。分货类实物量来看,原油、钢材等大宗商品进口量均有不同程度增长,部分机电产品、部分农产品进口量增速略有回落。
单位与居民物品总额增速连续6个月保持10%以上。在“双十一”购物节等线上活动和新品上市等因素带动下,与网购相关的物流需求增速明显加快,另外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生鲜电商等新业态快速壮大,带动消费物流需求持续快速增长。整体来看工业物流需求平稳增长,进口物流需求增势良好,民生消费相关的新动能需求持续快速发展。
物流费用增势趋缓
2015-2019年,中国社会物流总费用逐年增长,到2019年达到14.6万亿元,同比增长7.3%,增速比2018年回落2.5个百分点。2020年前三季度,社会物流总费用为10.4万亿元,同比下降0.8%。
从中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来看,2015-2019年整体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到2019年中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为14.7%,反映出国内物流效率有所改善,但与欧美发达国家8%左右的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企业经营稳中向好
从物流业总收入来看,2015-2019年国内物流行业总收入逐年增长,到2019年达到10.3万亿元,同比增长9.0%。2020年1-11月份,物流业总收入为9.5万亿元,同比增长1.9%。反映出行业整体经营状态良好。
从2013年3月开始,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中国物流信息中心联合每月对外发布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LPI,反映物流业经济发展的总体变化情况,以50%作为经济强弱的分界点,高于50%时,反映物流业经济扩张;低于50%,则反映物流业经济收缩。
从物流行业景气指数来看,2019年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整体呈波动增长态势,反映出物流业经济扩张;2020年受新冠病毒疫情影响,在2月份降至26.2%,之后快速回升并保持在荣枯线50%以上水平,到2020年11月达到57.5%,并已连续9个月处于扩张区间,反映出中国物流行业企业运行稳中向好。
综合来看,当前国内物流运行恢复的基础较为稳固,物流需求、市场规模增长保持扩张趋势,初步预计全年社会物流总额将保持平稳增长。
——更多物流行业相关规划、项目及数据分析请参考于前瞻物流产业研究院。
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与面临的形势
物流规模再上新台阶
2020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买上三百万亿元新台阶,达到300.1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5%。分季度看,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增速分别为-7.3%、-0.5%和2.0%,物流规模增长持续恢复,四季度增速回升进一步加快。
从构成看,工业品物流总额269.9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8%;农产品物流总额4.6万亿元,增长3.0%;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9.8万亿元,增长13.2%;进口货物物流总额14.2万亿元,增长8.9%;再生资源物流总额1.6万亿元,增长16.9%。
物流业总收入保持增长
2020年,物流业总收入10.5万亿元,同比增长2.2%。物流业总收入增速自三季度由负转正,四季度以来呈现加速回升态势,恢复至上年水平。
物流效率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2015-2020年,中国社会物流总费用逐年增长。2020年社会物流总费用14.9万亿元,同比增长2.0%。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4.7%,与2019年基本持平。
从中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来看,2015-2020年整体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到2020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4.7%,与2019年基本持平。反映出国内物流效率有所改善,但与欧美发达国家8%左右的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物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更多物流行业相关规划、项目及数据分析请参考于前瞻物流产业研究院。
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与面临的形式
社会物流总费用逐年增长
2015-2020年中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从10.8万亿元增长到14.9万亿元,2021年第一季度达到3.6%,恢复性大幅增长33.1%。经济发展带动下的物流市场需求快速增长,进一步拉动社会物流费用的增长。
从费用结构来看,2020年全国运输费用为7.8万亿元,占比53%,同比增长0.1%;保管费用5.1万亿元,占比34%,同比增长3.9%;管理费用1.9万亿元,占比13%,同比增长1.3%。
物流降本增效压力依然存在
近几年,国家为降低物流成本提出各种切实有效的措施,全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率整体呈现明显下降趋势,2021年第一季度下降至14.6%,但与欧美等发达国家10%以下的占比水平相比,还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另外,在全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宏观背景下,物流行业降本增效的任务尤为重要。
物流企业人力成本压力较大
从企业层面来看,根据《2021年物流企业营商环境调查》结果,2020年被调查企业成本支出与上年相比出现增长的占50.8%,超过总量的一半;成本支出与上年基本持平的占25%,还有24.2%的企业成本支出出现不同程度减少。反映出2020年国内物流行业企业成本支出总体呈上涨态势。
从不同成本结构影响来看,2020年被调查企业反映成本上涨最多的前五项依次是人力成本、资金成本、干线运输成本、配送成本和管理成本。其中,2020年人力成本增长的企业占比达到81.5%。主要是部分物流企业人员缺口大,人力成本特别是基层驾驶员、装卸工成本以每年10%以上的水平增加。
——以上数据及分析来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物流行业商业模式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更多物流行业相关规划、项目及数据分析请参考于前瞻物流产业研究院。
智慧物流的发展现状
我国智慧物流发展现状这几年来,我国对于智慧物流的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物流业信息化建设基本完成,产业集群效应显现,市场规模稳步增长。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智慧物流市场规模达到2000亿元,预计到2025年,智慧物流市场规模将超过万亿元。智慧物流得以迅猛发展,一方面是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人工紧缺问题日益凸显,必须提升物流信息化、自动化和机械化水平,才能应对即将来临的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的困境。另一方面,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技术趋于成熟,对物流行业产生深远影响,有关智慧物流的想象逐步落地。综上所述,智慧物流发展大势所趋。在先进技术助力下,物流业将全面推进智能化升级,智慧物流由此迎来高速发展,行业爆发指日可待。智慧物流在国内发展得怎么样,哪些企业做得比较好?智慧物流发展现状智慧物流行业发展随着信息技术和智能制造的创新提升,将经历基础期、导入期、成长期和成熟期四个阶段。其中基础期以RFID技术,GPS技术等技术推广为基础,旨在建立基于RFID的货物可追溯系统,导入期将在无线传感技术上进一步突破,成长期将实现物联网的全面运作,成熟期将将形成完全智慧的物流运作体系。目前,我国智慧物流行业发展处于基础期到导入期的过渡阶段,未来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科技创新引发资本聚焦随着人力成本不断上升和对作业效率的需求不断加大,物流行业技术革新步伐愈发加快,智慧物流发展逐渐引起企业的重视。智慧物流在具体场景中应用加快,尤其是运输、分拣、仓储、系统平台等领域的物流科技产品在具体场景中纷纷落地实现应用,基于5G、IoT、AR、无人驾驶等技术应用,近几年由企业主导的物流科技亮点频现,G7、京东、顺丰、胜斐迩等国内外多家企业发布新型技术或产品,技术革新助力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从行业融资领域上看,2019年,智慧物流、同城配送、合同物流、快递物流等领域是最被中国国内资本市场认可的战场,且智慧物流领域最热门,投融资事件占比达到16%,智慧物流引起资本聚焦。企业经营状况良好从行业代表性上市企业毛利率来看,2016-2020年上半年,智慧物流市场毛利率呈现波动态势,但整体保持在15%以上较高水平。2020年上半年,受到疫情影响企业毛利率有所下滑,但仍在19%以上,反映出企业盈利能力较好,智慧物流行业发展前景可观。从行业代表性上市企业毛利率来看,资产负债率来看,2016-2020年上半年行业代表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除顺达智能外,整体波动上升。2020年上半年,除今天国际资产负债率大幅增加至60%以上外,其余保持在20%-60%之间,资产负债率处于合理水平,行业整体的长期偿债能力较好,资金杠杆利用相对合理。综合来看,我国智慧物流行业企业运营效益较好,行业发展前景可观。青岛智慧物流现状如何青岛智慧物流现状很好。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显示,在位于上合示范区洛河路与物流大道交叉口的京东青岛智慧物流项目已具规模,现代化的厂房拔地而起,运载设备的大型运输车辆进出有序。智慧物流在国内发展得怎么样,哪些企业做得比较好?现在智慧物流比较火,现在很多企业都在升级智慧物流。现在我们用就用发网科技升级智慧物流系统。他们自己研发的自动化分拣技术,实现了数字化智慧物流。在物流作业、运输配送、智能追溯等流程全面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取代大量的人工分拣,不仅降低了人力成本,同时还大幅提高了分拣作业的效率与准确率。欢迎你采纳我精湛的回答顺丰智慧物流发展现状云实时追踪,全流程实时监控物流状态,提升运单处理效率。1、智能仓库支持仓库智能物流调度,加快货品出库速度。2、物流服务可视化供应链信息可视化,支持快速发货。3、自动调度智能选择配送路线,提高配送效率。4、物流智能分析智能分析物流数据,优化物流服务。
我国物流行业发展现状
货运总量逐年递增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按照可比口径,2015-2019年我国货运总量呈递增趋势;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我国完成货运总量463.45亿吨,同比下降0.5%;2021年1月份,国内完成货运总量41.55亿吨,同比增长38.0%。全国货运量的增长与国内宏观经济向好密切相关。
货运结构逐步优化
2018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国货物运输结构明显优化,铁路、水路承担的大宗货物运输量显著提高,港口铁路集疏运量和集装箱多式联运量大幅增长;
对于重点区域,即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山西、辽宁、内蒙古8省(区、市),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4省(市),汾渭平原包括山西、河南、陕西3省,运输结构调整取得突破性进展,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打造成为全国运输结构调整示范区。
——从货运量占比来看
从各种货运方式的规模占比情况来看,2016-2020年,公路货运规模占比从77.62%下降至73.93%,而铁路货运规模从7.69%上升至9.62%,而水路货运规模从14.68%上升至16.43%,民航货运规模占比较少,且相对保持平稳。
——从货运量增速来看
从各种货运方式的规模增速来看,2017年中国铁路货运增速超过其他运输方式,达到10.7%,到2020年在货运总量同比下降0.5%的背景下,铁路运输逆势而上,铁路运输总量同比增长3.2%;而水路货运量变化相对较为平稳,不考虑2020年新冠疫情的影响,水路运输整体呈现增长态势。
综合来看,受宏观政策调控影响,近几年国内货物运输逐渐向铁路、水路方向调整。
——大宗物资运输结构调整
根据交通运输部资料,2020年,全国运输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大宗货物“公转铁”“公转水”取得成效,累计完成铁路货运增长量约7.8亿吨,水路货运增量5.7亿吨,沿海港口大宗货物公路运输量减少约3.7亿吨。
——更多物流行业相关规划、项目及数据分析请参考于前瞻物流产业研究院。
更多文章:
同位语从句ppt(帮忙从下面一段中找出一个语言点或语法,要做一个PPT大学课堂上用,谢谢)
2024年6月15日 15:30
成语典故是什么?成语典故_车水马龙的典故出自哪车水马龙的意思是什么
2024年3月1日 17:30
商业银行在贷款定价时应遵循什么原则?试述银行进行贷款定价时主要依据是什么
2024年6月8日 04:20
技术负责人工作总结(建筑工程技术负责人年终工作总结(三篇))
2024年8月10日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