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太极拳正宗传人有哪些?陈式太极拳是哪个朝代创立的
本文目录
- 陈氏太极拳正宗传人有哪些
- 陈式太极拳是哪个朝代创立的
-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拳谱介绍
- 陈式太极拳现今有哪些流派
- 陈式太极拳的创始人
- 陈氏太极起源于何地
- 陈氏太极拳入门基本功
- 陈式太极拳基本功
- 56式陈式太极拳拳谱
- 56式陈式太极拳拳谱是什么
陈氏太极拳正宗传人有哪些
陈式太极拳正宗传人传承列表:
1、创始人:陈王廷;
2、第二代:陈所乐、陈汝信;
3、第三代:陈正如、陈恂如、陈申如;
4、第四代:陈敬柏、陈继夏;
5、第五代:陈公兆、陈秉奇、陈秉壬、陈秉旺;
6、第六代:陈长兴、陈有恒、陈有本;
7、第七代:陈清萍、陈仲牲、陈耕耘;
8、第八代:陈垚、陈淼、陈焱、陈森、陈鑫、陈延熙、陈复元;
9、第九代:陈克忠、陈克弟、陈发科;
10、第十代:陈照丕、陈照奎、陈照旭;
11、第十一代:陈瑜、陈小旺、陈小星、陈正雷;
12、第十二代:陈斌、陈自强。
陈家沟陈氏太极风格特点:
陈氏太极拳采取阴阳学说,以动静开合之理,与刚柔虚实之法,为轻沉迟速互练之术;拳势动作,均以螺旋进退,称缠丝劲,为陈氏独创之奥秘,世代口口相传,颇少文字记载。
在陈氏拳谱中,关于理法者,仅为「拳经总歌」及「打手歌」两篇,为陈氏陈王廷所著。此两篇文字说明纵放屈伸与诸靠缠绕,运用缠丝劲,及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与舍己从人,还是由己之理。「打手歌」陈王廷原著为四句,后由子孙衍为六句。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陈氏太极
陈式太极拳是哪个朝代创立的
陈式太极拳,始于清朝道光年间。陈家沟的陈氏家谱记述,明末清初的陈王廷会用大刀。后来,不知谁汇编了《陈家沟拳械录》,内容为通背缠拳。陈庚首先提出的修谱建祠,勒碑纪事。1711 年以前陈氏家史无文字记裁,仅有囗传 。直至1711年,陈氏十世祖陈庚为陈卜立碑,记述陈卜“诗书传家”,陈王廷亦无创拳之说。不管怎样,陈家沟流传的通背缠拳,就传到了清朝道光年间---陈长兴、陈有本这一辈。陈长兴学到了蒋发的拳法,传授给了杨露禅,同时融合蒋发拳术与通背缠拳等,创编出了一路、二路拳。自此,陈式太极拳始于陈长兴(1771-1853)。因忙于走镖奔波,儿子陈耕耘只好跟陈有本学拳。陈有本教拳,也得先看看他会什么,同时也看看陈长兴的拳法。于是,陈耕耘的“绵拳”引起了陈有本的注意,之后,陈清平也来学拳,展示了一套相似的“十三式”拳法。于是,陈有本打开了思路,以他为主,三人共同改编出了一趟拳架(如今称为“陈式太极拳小架”)。陈耕耘学了陈有本的拳术风格,这就形成了后来陈式太极拳的风格。1860年前后,回到北方的杨露禅、武禹襄,所教“太极拳”名震武林。1908年(光绪戊申抄本),在家乡蒙馆教书的陈鑫“恐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又恐门户分别,失我家传”,决定编撰《太极拳图画讲义》,他以通背缠拳的“缠”字诀为基础理论,以陈有本留下的那一趟太极拳架为蓝本,进行拳理的编撰,一直写到1919年(民国己未年),前后历时共十二个年头,这本书的撰写才完成。1928年,陈照丕、陈发科到北京教拳。1933年,陈鑫遗著经过后人修编,出版了《陈氏太极拳图说》,成为陈式太极拳的理论支撑。八十年代,陈家沟请陈发科的弟子冯志强到陈家沟传拳。顾留馨力推洪均生,鼓励陈立清、陈小旺、丁金友、万文德等继承陈式太极拳。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拳谱介绍
许多常练太极的人一定知道,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又称大架。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欢迎阅读!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拳谱第一段:
1太极起势 2、金刚捣碓 3、懒扎衣 4、六封四闭 5、单鞭
6、金刚捣碓 7、白鹤亮翅 8、斜形 9、搂膝 10、拗步
11、斜行 12、搂膝 13、拗步 14、掩手肱拳 15、金刚捣碓
第二段:
16、撇身捶 17、青龙出水 18、双推手 19、肘低看拳 20、倒卷肱
21、白鹤亮翅 22、斜形 23、闪通臂 24、掩手肱拳 25、六封四闭
26、单鞭 27、云手 28、高探马
第三段:
29、右擦脚 30、左擦脚 31、左蹬一根 32、前趟拗步 33、击地捶
34、踢二起 35、护心拳 36、旋风脚 37、右蹬一根 38、掩手肱拳
第四段:
39、小擒打 40、抱头推山 41、六封四闭 42、单鞭 43、前招
44、后招 45、野马风鬃 46、六封四闭 47、单鞭 48、玉女穿梭 49、懒扎衣 50、六封四闭 51、单鞭 52、云手 53、摆脚跌岔 54、金鸡独立 55、倒卷肱 56、白鹤亮翅 57、斜形 58、闪通臂
59、掩手肱拳 60、六封四闭 61、单鞭 62、云手 63、高探马
64、十字脚 65、指裆捶 66、猿猴探果 67、单鞭 68、雀地龙
69、上步七星 70、下步跨肱 71、转身双摆莲 72、当头炮 73、金刚捣碓
74、收势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的简介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又称大架,是由中国河南温县陈家沟陈氏第十四世祖陈长兴,在祖传太极拳的基础上,精炼归纳编定而成。拳架舒展大方,步法轻灵稳健,身法中正自然,内劲统领全身。练习时,要求意、气、身密切配合,外形走弧线,内劲走螺旋,缠绕圆转,外柔内刚。
陈氏太极老架式***亦称大架***系陈家沟陈氏第十四世祖陈长兴所创。他在陈王庭创编的太极拳五路、炮捶一路、一百零八势长拳一路的基础上,由博归约编排成现在流行的老架一路、二路***亦称炮捶***。一路拳以柔为主,柔中有刚;二路拳以刚为主,刚中有柔。两路拳相辅相成,互为其根,直至达到刚柔相济、浑然一圆。
本篇介绍的是老架一路。其特点是:架势舒展大方,步法轻灵稳健,身法中正自然,内劲统领全身,以缠丝劲为核心,动作以腰为主,节节贯串;一动周身无有不动,一静百骸皆静。运动如行云流水,绵绵不断,发劲时松活弹抖,完整一气。
练习时要求,虚领顶劲,立身中正,松肩沉肘,含胸塌腰,心气下降,呼吸自然,松胯屈膝,裆劲开圆,虚实分明,上下相随,刚柔相济,快慢相间,外形走弧线,内劲走螺旋;以身领手,以腰为轴,缠绕圆转,逐渐产生一种似柔非柔,似刚非刚,极为沉重而又极为灵活善变的内劲,如棉裹铁,外柔内刚。整套拳没有平面,没有直线,没有继续处,没有凸凹处,没有抽扯之形,没有提拨之意,浑然一圆,方为各格。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动作如行云流水,绵绵不断,一动皆动,一静具静,发劲时松活弹抖,完整一气;在劲力上以掤、捋、挤、按为主,以采、挒、肘、靠为辅。以柔为主,柔中有刚,其特点是舒展大方,步法轻灵稳健,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身法中正自然,内劲以缠丝劲为核心统领全身。
练习时要求做到虚领顶劲,立身中正,松肩沉肘,含胸塌腰,屈膝松胯,裆劲开圆,呼吸自然,气沉丹田,以腰为轴,节节贯串,虚实分明,上下相随,刚柔相济,快慢相间,外形走弧线,内劲走螺旋,整套拳没有平面,没有直线,非圆即弧,浑然一圆。练习时,要把意气锻炼贯彻拳路的始终。
太极拳练久了,你就能够感到万变不离其宗,所有架势动作皆在一起一落、一收一放、一开一合、一前一后、一左一右和左右旋转的太极图中。老架一路是根据人体的动作习惯编排的,右边的动作较多。练习老架一路是锻炼者由沉稳、动作柔绵、发力坚刚的发展阶段,向招式灵活的高阶阶段发展的基础。是每次锻炼必须练习的。老架一路练得熟之又熟之后,应该进行每个招式的左边练习,如,左掩手肱拳、左金刚捣碓、左懒扎衣、左六封四闭、左单鞭、左摆莲脚、左二起脚、左旋风脚等等。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练过六年之后,应该能从起势到收势的每一个招式中至少学会一个发劲动作。如,懒扎衣、六封四闭、斜行、撇身捶、金鸡独立、双推手、白鹤亮翅、白猿献果等。其中,玉女穿梭、拗步、倒卷肱、掩手肱拳、运手、金刚捣碓、青龙出水等招式中,至少应该学会二至三处发劲动作。如果对老架一路的练习感到厌倦,那是绝对错误的。老架一路越练越有奥妙之处。
陈氏太极拳的主要传承河南省温县陈家沟,陈氏世传之太极拳,取法太极阴阳开合之理,运刚柔化发之劲,为中国武术之上乘者。其根源可远溯自六百多年前,在明朝洪武七年***公元一三七四年***陈氏先祖自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迁居河南温县常阳村。后因陈氏宗族生嗣繁衍,遂将常阳村易名为陈家沟。
陈氏族人于世居山西洪洞县之时期便素习长拳,迁居温县后,由始祖陈卜以阴阳开合之理,研究拳法,以授子孙。历代相传,至九世祖陈王廷,参以戚继光拳经,编造拳套;以其独特缠绕运转之缠丝劲,并配合中医经络学和道家导引、吐纳之术,形成意识、呼吸及动作相互结合之内功拳法。
陈氏拳艺,世代家传,不授外姓,从十四祖陈长兴,方开先例,外传于永年杨露禅,并由杨氏引至京城,变化拳式成杨家太极拳而广为流传。尔后亦衍生出数家不同之派别。直至十七世祖陈发科,于民国十七年秋,受聘至北平教拳,陈氏太极拳始为外间所认识。
陈氏太极拳,自始祖陈卜迄今已六百多年,历代相传,其间亦有所改进 。 至第十四世祖陈长兴时 , 陈氏拳艺 ,已由博而约而定型。
第十四世祖陈长兴所传者为老架,有头套十三势及二套炮捶。另第十四世祖陈有本所传之新架,则是删去头套中之震脚发劲,变化难练之架式而成。第十五世祖陈清萍所传者为新架之小架,简称小架,又称赵堡架,此套拳路是从新架变化出来,且更为紧凑。
此趟头套十三势之三种架式,拳套著势之结构和运用缠丝劲的法则,完全相同,仅在手法上有所不同。老架著势宽大,有发劲震脚和跳跃等较难之动作;新架略去较难演练之动作,架式则与老架同样宽大;小架架式则较为紧凑,发放抖劲之手法亦较多。
点选下页还有更多 》》》太极拳的总体特点
陈式太极拳现今有哪些流派
陈氏太极拳是所有太极拳的母拳,洪派是由陈发科的嫡传弟子洪均生大师所创,注重实战的招式,不谈内力。最初叫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后改名为陈式洪派太极拳。除正宗陈氏太极拳之外,还有很多流派。
杨氏太极拳
杨褔魁(1799一1871),字露襌,河北永年人。陈家沟陈德瑚在永年开中药铺,杨因家贫卖身到药铺为徒,后陈德瑚带杨回陈家沟家中做些杂活。陈氏十四世袓陈长兴在陈德瑚家设武学,教后人习拳舞械。陈长兴见杨聪明伶俐,作事殷勤,为人忠诚老实,又喜爱拳术,与陈德瑚商量后,乃收为徒弟,传授太极拳。
杨露襌回家后,经亲友推荐到北京教拳,打败许多名手,名声大震,后到清宫王府教拲,因习拳的都是些贵族子弟,为了适应他们娇嫩体质的需要,便将陈氏太极拳套路中的缠丝劲及窜蹦跳跃发劲等难度较大的动作作了些改动,使其姿势较为简化,动作柔和,不纵不跳,后经其三子健候修改成中架子。
再经其孙澄甫的修改而成为目前流行较广的杨式太极拲。其特点是,拳架舒展、动作和顺、姿势柔软。要求绵里藏针。扬澄甫(1883~1936)著有(太极拳使用法)、(太极拳体用全书),曾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传拳,是著名的杨式太极拳一代宗师。
吴式太极拳
杨露襌在清宫王府教拳时,满族人全佑从学之,后全佑又从学於杨班候(1837~1892)。全佑传其子鉴泉,后来鉴泉从汉姓为吴。吴鉴泉(1870~1942),拳架以柔化著称,推手守静而不忘动,形成了架式大小适中,柔和紧凑的特点。吴鉴泉曾在上海开办拳社,培养学生,成为现代流行的以柔化见长的吴式太极拳。
武式太极拳
武禹襄(1812~1880)河北永年人,初学同乡杨露襌大架动作,后慕名至陈家沟,求长兴公教拳,因其年岁已高(80余岁),不再传拳,其子耕耘走镖山东,不在身边,但见他求学心切,便将其介绍给陈氏同族十五世陈清萍。陈凊萍的拳架小而紧凑,加圈缠丝,是陈氏小架拳派的支流。武禹襄学拳很下功夫,潜心专练。在杨式大架和陈氏小架的基础上演变成为现在的武式太极拳。
后传其甥李亦畲(1832~1892),李再传郝为真,(1849~1920),郝传其子月如、少如。月如以教拲为业,武式太极拳始在外传。其特点,动作轻灵、步法敏捷、紧凑缠绵。
孙式太极拳
孙禄堂(1860-1930)河北完县人。先学形意拲,精通意理,兼习八卦。著有(形意拳学)、(拳意迷真)等书。在北京有「活猴」孙禄堂的美名佳称。后又从郝为真学太极拳,将形意、八卦、太极拳融为一体,形成现在的开合鼓荡,架高步活,独具风格的孙式太极拳。
陈式太极拳的创始人
陈式 太极拳 是明末清初,河南温县陈家沟陈氏第九代陈王廷所创,陈式太极拳将阴阳、动静、正反、有无、形神等对立统一的哲理和宗教、哲学、伦理、医学、武学、艺术等精神资源融入 武术 之中,集技击、强体、健身、益智和修性为一体,是符合人体运动规律的优秀拳种,属于国家级非物质 文化 遗产。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陈式太极拳的创始人。欢迎阅读!
陈式太极拳的创始人
陈式太极拳创始人陈王廷(公元1600~1680年),字奏庭,河南温县陈家沟人,陈家沟第九世。其父名抚民,祖名思贵,均好拳习武,《陈氏家谱》说王廷又名奏廷,“明末武庠生,清初文庠生。在山东称名手……陈氏拳手刀枪创始人也。”但族谱、墓碑、《温县志》都作“王廷”,故应作陈王廷。
陈王廷出身地主家庭,据《温县志》记载,在明思宗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任温县“乡兵守备”,曾在山东扫荡群匪,甲申年(公元1644年)明皇朝覆亡的前后,陈王廷已年老,隐居消极,造拳自娱,教授弟子儿孙。据《陈氏拳械谱》,陈王廷所造拳套,有太极拳(一名13势)五路,长拳108势一路,炮捶一路。戚继光《拳经》32势,被吸取了29势。在他年老隐居期间,依据祖传之拳术,博采众家之精华,结合太极阴阳之理,参考中医经络学说及导引、吐纳之术,创造了一套具有阴阳相合、刚柔相济的太极拳。陈王廷传统授下来的有一至五路太极拳、炮捶一路、长拳108势,双人推手和刀、枪、剑、棍、锏、双人粘枪等器械。其中双人推手和双人粘枪,更具有前所未有的独特风格。陈王廷所创太极拳的主要传人有堂侄陈汝信、陈所乐等。
陈王廷在整理武术套路上,受戚继光的影响很大。戚继光《拳经》32势,综合民间古今16家拳法,取精去粗,以32个姿势编成拳套,作为士兵活动身手的“武艺之源”;陈王廷吸取了其中29势编入太极拳套路。陈王廷结合了导引、吐纳,使练拳时汗流而不气喘,加强柔化刚发的爆发力量;缠绕运转的缠丝劲练法则是结合了经络学说;阴阳、虚实、柔刚俱备的拳理则是采取了阴阳学说。双人推手和双人粘枪的 方法 ,以沾连粘随、不丢不顶、柔中寓刚、无过不及为基本原则,成为太极拳学派独有的竞技方法。陈王廷《拳经总歌》开头两句话:“纵放屈伸人莫知,诸靠缠绕我皆依”(“诸靠”是指的两人以手臂互靠,运用“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八种方法和劲别),概括地说明了太极拳推手的特点和方法。
陈氏太极起源于何地
陈式太极拳,起源于清朝道光年间。按道理说,起源于河南温县赵堡镇陈家沟。
先要确认------太极拳门派的开创,始于武禹襄、杨露禅。之前没有太极拳。
按照杨露禅“学拳于陈沟陈长兴,得拳理于赵堡”的线索,陈长兴教了杨露禅“蒋发拳术”,然后融合了蒋发拳术与陈沟流传的通背缠拳,创编出一路、二路拳,即陈式太极拳,始于陈沟陈长兴。
依照目前信息,陈长兴曾在河北广府的太和堂药行负责护院,后来与北京镖行合作走镖。
这样的话,就很难说---陈长兴在哪里创编的一路、二路拳了。
因忙于走镖奔波,儿子陈耕耘只好跟陈有本学拳。陈有本教拳,也得先看看他会什么,同时也看看陈长兴的拳法。于是,陈耕耘的“绵拳”引起了陈有本的注意,之后,陈清平也来学拳,展示了一套相似的“十三式”拳法。于是,陈有本打开了思路,以他为主,三人共同改编出了一趟拳架(如今称为“陈式太极拳小架”)。陈耕耘学了陈有本的拳术风格,这就形成了后来陈式太极拳的风格。
陈耕耘—陈延年—陈登科—陈照丕;
陈耕耘—陈延熙—陈发科—陈照旭、陈照奎。
1928年,陈照丕、陈发科到北京教拳。陈发科(1887-1957)是号称“牌位大王”陈长兴的曾孙,师承其父延熙。
陈发科于1957年去世。1958年,陈照丕退休回到老家陈家沟。
后来,北京陈式太极拳研究会正式成立,陈发科的高足冯志强任会长。
1979年起,陈家沟邀请冯志强老师赴陈家沟传授陈式太极拳。“四大金刚”也跟冯志强学过拳。
陈小旺,1946年出生,爷爷是陈式太极拳一代宗师陈发科,父亲是陈照旭(1909~1960年),拳术学自陈照丕和陈照奎,为太极拳走向世界做出了杰出贡献。
陈氏太极拳入门基本功
陈氏太极拳入门基本功
陈式太极拳是太极拳的一个重要分支和流派,文化内涵丰富。下面要为大家分享的就是陈氏太极拳入门基本功,希望你会喜欢!
陈式太极入门
首先在练习陈式太极拳之前我们就要了解陈式太极拳的特点,即刚柔并进,实战性强,这样在练习的大方向上才不会出现偏差。
明末清初,陈王廷创老架路五套,陈式世代传习、演化,将其编排成二套拳法。各套均经过精心编排,动作速度和强度、身法劲道各有不同。
一路以四正劲“掤、捋、挤、按”的运用为主,以四隅手“采、挒、肘、靠”的运用为辅。柔中寓刚,以缠丝劲的锻炼为主,发力为辅。全身内外动分静合,一动全动,体现柔缠中显柔、缓、稳的特色。
二路也称炮捶,疾速紧凑,柔少刚多,用劲以“采、挒、肘、靠”为主,以“掤、捋、挤、按”为辅;以刚发劲为主,跳跃窜蹦,腾挪闪展。刚中带柔,体现柔缠中显刚、快、脆的特点。
锻炼原则和练法要求意、气、身三者密切配合,以意行气,源动腰脊,旋腰转脊,节节贯串。
在推手中以缠绕粘随为主,“纵放屈伸人莫知,诸靠缠绕我皆依”,在粘贴缠绕过程中,动用“掤、捋、挤、按”等法则,借力制动,舍已从人,听劲懂劲,发劲制敌。
陈式太极拳的特点
1.身心合修
外功以发达肉体为主旨,盖深信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也。
静坐功以修养精神为主旨,则谓精神充实足以改造身体也。分而言之,固各有其是:合而言之,则亦各有所偏。
在很久之前,就有很多大家对中国的传统武术进行修炼。
昔达摩大师传易筋、洗髓二经,内家拳主先身后心,皆足证养生之道贵乎身心兼修!陈式太极拳一入手,即从身心两方同时进行,故谓之身心合修。
2.动作缓和
剧烈运动见效虽速,然其流弊亦不胜言。陈式太极拳一切动作,以柔缓随和为主,明足以舒展筋骨.暗足以调和气血,即合修养精神而言,亦最合于体育原则。
练好陈式太极拳的三大要素
练太极拳讲求的是心静体松,学习太极拳能陶冶情操,提高我们的思想境界,无论老少学习太极拳都有好处。
一、静
静就是安静,平心静气的意思。学太极拳,首先是思想上的静。练拳者要除去妄想,排除杂念,做到“心中一无所着,一念一无所思”。这样,就能做到意志集中,思想为一,心无二用。其次,是需要一个安静的场所。
锻炼时,应坚持一早一晚,要事先选择一个清静的地方。地方清洁卫生,可免于疾病传染;环境僻静,可以脱离一切吵杂声的干扰。这样,才能清心寡欲,去掉轻浮、张狂之气。
总而言之,练习太极拳要在静字上狠下功夫,静下来后,可以专心考虑,细心揣摩。练好每个招式动作,分清虚实、开合等基本要领。
才能逐步领悟,姿势趋于正确,较快地纳入太极拳的轨道。久后,自会达到“意之所向,全神贯注”之境。
二、意
太极拳是“以意引气”,炼意不炼力的内功拳。这就是说,太极拳的一着一势,一举一动都是以意来作指导的,领先的’。什么是意?意就是心思,就是思想。思想想到那里,手就运行到那里,心里怎样想,四肢百骸就怎样做,决不是凭着力气鼓着手足在运行。
用意则轻灵自如,用力则僵硬迟滞。一切动作总是以意来领先的。拳论说:“以心为主,而五官、百骸无不听命”。“全身意在神,不在气,在气则滞”和“意之所向,全神贯注”就是这个意思。
概括的说,意就是大脑,是大脑神经,大脑是全身神经的枢纽,发号司令的指挥部门,周身肌肤、关节、五脏六腑都要听从于大脑,在神经意识下支配运动。
三、慢
慢就是缓慢的意思。一般学拳的人,往往在迫切要求学习的思想指导下急于求成,殊不知快、慢的利弊和二者间的辩证关系。俗语说:“心急吃不了热油糕”,“欲速则不达”,“慢工出细活”。确有它的道理。
;陈式太极拳基本功
陈式太极拳基本功如下:
陈式太极拳八大特点:
特点一:大脑支配下的意气运动
太极拳是用意练意的拳,也是行气练气的拳。
特点二:身肢放长的弹性运动
陈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
外表看是腿的缠丝劲的表现,其实是内部促进了腿的放长。
特点三:顺逆缠丝的螺旋运动
太极拳运动必须如抽丝的形状
特点四:立身中正、上下相随的虚实运动
动作能分清虚实的转换,就可耐久不疲,这就是一种动力活动。
特点五:腰脊带头、内外相合的节节贯串运动
腰是左右平行转动的中轴,脊是上下弯曲的根基。
特点六:相连不断、滔滔不绝的一气呵成
要求在练全趟架子时能够进一步做到一气呵成,内劲不断。
特点七:从柔到刚、从刚到柔的刚柔相济运动
要点是坚持最初,仍须不失绵软,在柔软之下,向着更有弹性的坚刚上迈进。
特点八:从慢到快、从快到慢的快慢相间运动
从慢到快、从快到慢的快慢相见运动,就成为太极拳的第八个特点。
教学内容
陈式太极拳基本功包括桩功、震胯功、手型、步法、开肩、活腰,拉筋,单式训练,绷、捋、挤、按、采、列、肘、靠八法,及开合功,缠丝功,辅助器械太极尺、太极大杆、太极球等等……
其中基本桩功包括高架板凳桩、低架板凳桩和无极桩。常练的单式有左右单手云手、定步云手、前绷上捋、前绷下捋、挽花手等等。步法有上步、退步、横开步等等。
56式陈式太极拳拳谱
陈式太极拳56式如下:
第一组
1.起势,2.右金刚捣碓,3.揽扎衣,4.右六封四闭,5.左单鞭,6.搬拦捶,7.护心捶,8.白鹤亮翅,9.斜行拗步,10.提收,11.前趟。
第二组
12.左掩手肱拳,13. 披身捶,14. 背折靠,15.青龙出水,16.斩手,17.翻花舞袖,18.海底翻花,19.右掩手肱拳,20.左六封四闭,21. 右单鞭。
第三组
22.右云手,23.左云手,24.高探马,25.右连珠炮,26.左连珠炮,27.闪通臂。
第四组
28.指裆捶,29.白猿献果,30.双推掌,31.中盘,32.前招,33.后招,34.右野马分鬃,35.左野马分鬃,36.摆莲跌叉。
第五组
37.左右金鸡独立,38.倒卷肱,39.退步压肘,40.擦脚,41.蹬一根,42.海底翻花,43.击地捶,44.翻身二起脚,45.双震脚。
第六组
46.蹬脚,47.玉女穿梭,48.顺莺肘,49.裹鞭炮,50.雀地龙,51.上步七星,52.退步跨虎,53.转身摆莲,54.当头炮,55.左金刚捣碓,56.收势。
扩展资料
早期陈氏太极拳书籍和近代大师级人物著作
《陈氏世传太极拳术》,陈子明著,1932年出版,2014年由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重新出版发行。
《陈氏太极拳图说》,陈鑫著,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出版
《陈氏太极拳汇宗》,陈绩甫著,1935年出版
《陈氏太极拳入门总解》,陈绩甫著,1935年出版
《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洪均生
《陈氏太极拳》,沈家桢 顾留馨
《陈氏三十八式太极拳》,陈小旺
《陈式太极拳新架二路及单刀单剑》,王西安
56式陈式太极拳拳谱是什么
陈式太极拳竞赛套路(56式)拳谱解读:
一、起式
1、并脚直立 2、开步站立
二、右金刚捣碓
1、转体棚捋 2、转身右捋 3、擦脚平推 4、虚步撩掌 5、举拳提膝 6、震脚砸拳
三、揽扎衣
1、左转托掌 2、分掌划弧 3、擦脚合臂 4、马步立掌
四、右六封四闭
1、转体旋腕 2、下捋棚举 3、棚刁上托 4、虚步双按
五、左单鞭
1、转体推收 2、转身提勾 3、屈膝擦脚 4、马步立掌
六、搬拦捶
1、转体变拳 2、转体横击 3、划弧翻拳 4、转体横击
七、护心捶
1、转体栽拳 2、跃转抡击 3、马步合臂
八、白鹤亮翅
1、擦脚插掌 2、收脚分掌
九、斜行拗步
1、转体绕臂 2、踏脚擦步 3、左转提勾 4、弓步展臂
十、提收
1、扣脚合手 2、收脚收手 3、提膝推按
十一、前趟
1、擦步右捋 2、转身旋掌 3、马步分掌
十二、右掩手肱捶
1、提膝刁收 2、擦脚合臂 3、转身旋臂 4、弓步发拳
十三、披身捶
1、转身撩拳 2、外旋举拳
十四、背折靠
十五、青龙出水
1、转提绕臂 2、转提旋臂 3、撩弹收拳 4、马步发拳
十六、斩手
1、摆脚翻掌 2、震脚切掌
十七、翻花舞袖
十八、右海底翻花
十九、左掩手肱捶
1、擦脚合臂 2、转身旋臂 3、弓步发拳
二十、左六封四闭
1、下捋棚举 2、虚步刁托 3、擦脚翻掌 4、虚步双按
二十一、右单鞭
1、转体推收 2、转身提勾 3、屈膝擦脚 4、马步立掌
二十二、云手(向右)
1、收脚旋掌 2、开步推掌 3、插步旋掌 4、开步旋掌 5、旋掌平摆 6、提膝横击
二十三、云手(向左)
1、踏脚旋掌 2、开步推掌 3、插步旋掌 4、开步旋掌
二十四、高探马
1、转提旋掌 2、马步分掌 3、转身推掌
二十五、右连珠炮
1、转身捋棚 2、撤步刁托 3、跟步前推 4、撤步刁托 5、跟步前推
二十六、左连珠炮
1、撤步左捋 2、退步刁托 3、跟步前推 4、撤步刁托 5、跟步前推
二十七、闪通背
1、屈膝分掌 2、弓步穿掌 3、拧腰旋掌 4、转身推劈
二十八、指裆捶
1、转身旋掌 2、擦脚合臂 3、转身旋臂 4、弓步发拳
二十九、白猿献果
1、转提左捋 2、转提棚臂 3、提膝出拳
三十、双推手
1、落脚旋掌 2、虚步双推
三十一、中盘
1、转身挫掌 2、翻转挫掌 3、翻转挫掌 4、转身穿掌 5、绕臂擦掌 6、马步提手
三十二、前招
三十三、后招
三十四、右野马分鬃
1、转提绕臂 2、提膝绕臂 3、马步穿掌
三十五、左野马分鬃
1、提膝旋掌 2、马步穿掌
三十六、摆莲跌叉
1、转身旋掌 2、转身捋按 3、收脚摆掌 4、独立摆脚 5、震脚跌叉
三十七、左右金鸡独立
1、提膝穿掌 2、落脚踏按 3、擦脚摆掌 4、收脚收掌 5、提膝穿掌
三十八、倒卷肱
1、马步展臂 2、退步推掌 3、退步推掌
三十九、退步压肘
1、转身旋掌 2、转体摆掌 3、退步横击
四十、擦脚
1、转身右捋 2、歇步叠臂 3、分脚拍掌
四十一、蹬一根
1、转身叠腕 2、撩拳揣脚
四十二、左海底翻花
1、屈膝旋臂 2、提膝翻臂
四十三、击地捶
1、落脚落拳 2、提脚举拳 3、弓步举拳
四十四、翻身二起
1、翻转举拳 2、腾起拍脚
四十五、双震脚
1、落脚分展 2、屈蹲按掌 3、落踏按掌
四十六、蹬脚
四十七、玉女穿梭
1、落脚穿掌 2、腾插架推
四十八、顺鸾肘
1、擦脚合臂 2、马步顶肘
四十九、裹鞭炮
1、跳转绕臂 2、马步分击
五十、 雀地龙
五十一、上步七星
1、弓步穿拳 2、虚步架拳 3、旋腕外撑 4、变拳翻转
五十二、退步跨虎
1、撤步分掌 2、丁步举掌
五十三、转身摆莲
1、转身旋掌 2、提膝分掌 3、落脚摆掌 4、独立拍脚
五十四、当头炮
1、落脚推掌 2、转身收拳 3、转体棚击
五十五、左金刚捣碓
1、变掌平捋 2、虚步撩掌 3、震脚砸拳
五十六、收式
五十六拳谱还可分为四段:
第一段
一、起式 二、右金刚捣碓 三、揽扎衣 四、右六封四闭 五、左单鞭 六、搬拦捶 七、护心捶 八、白鹤亮翅 九、斜行拗步 十、提收 十一、前趟 十二、左掩手肱拳十三、披身捶 十四、背折靠 十五、青龙出水 十六、斩手 十七、翻花舞袖十八、海底翻花 十九、右掩手肱捶 二十、左六封四闭 二十一、右单鞭
第二段
二十二、云手(向右) 二十三、云手(向左) 二十四、高探马二十五、右连珠炮 二十六、左连珠炮 二十七、闪通背
第三段:
二十八、指裆捶 二十九、白猿献果 三十、双推手 三十一、中盘 三十二、前招 三十三、后招 三十四、右野马分鬃 三十五、左野马分鬃三十六、摆莲跌叉 三十七、左右金鸡独立
第四段
三十八、倒卷肱 三十九、退步压肘 四十、擦脚 四十一、蹬一跟 四十二、海底翻花 四十三、击地捶 四十四、翻身二起 四十五、双震脚四十六、蹬脚 四十七、玉女穿梭 四十八、顺銮肘 四十九、裹鞭炮 五十、雀地龙 五十一、上步七星 五十二、退步跨虎 五十三、转身摆莲 五十四、当头炮 五十五、左金刚捣碓 五十六、收式
更多文章:
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巡查工作规范(什么是土地巡查员土地巡查员是干什么的)
2024年8月12日 12:40
开胃红烧肉(全肉)月尽良宵(开胃红烧肉(全肉)月尽良宵(品尝肉食美味,尽享宵夜好时光))
2024年9月17日 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