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全面风险管理的措施有哪些)
本文目录
- 全面风险管理的措施有哪些
- 全面风险管理的8个要素是什么
- 全面风险管理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
- 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内容有哪些
- 怎么做好企业全面风险管理
- 全面风险管理原则具体包括
- 全面的风险管理的含义包括什么
- 什么是全面风险管理
- 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内容是什么
- 如何开展全面风险管理
全面风险管理的措施有哪些
全面风险管理,指围绕公司战略目标,通过在管理的各个环节和过程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从而为实现集团公司战略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方法。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全面风险管理的措施有哪些,欢迎阅读!
一、全面风险管理的需求和收益
1.全面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
(1)保障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公司规章制度和各项决策部署得到有效贯彻执行;
(2)建立健全风险管理长效机制,确保将风险控制在与集团公司总体目标相适应并可承受的范围内;
(3)不断优化现有管理体系和内控流程,提高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
(4)强化规章制度建设,完善内部控制机制,确保内、外部信息沟通真实可靠;
(5)形成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增强全体员工的风险管理意识。
2.全面风险管理的收益
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对风险、资本和盈利性之间的依存关系进行管理;对公司的风险转移策略进行合理化,可以产生二个方面的主要收益:
(1)增加机构效率。风险总监(CRO)的任命和企业全面风险管理职能部门的设立为各部门有效工作提供自上而下的协调,更好处理风险之间的依存关系,提高效率;
(2)改善风险报告。全面风险管理从企业整体的角度来看待总损失、政策异议、风险事件、主要的风险敞口和早期预警指标。这点可以采取简明的风险管理指示板形式,将公司主要风险信息及时、简明、清楚地表示出来。
二、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内容
1.企业治理风险管理
对企业治理“硬”的要求是企业应构建适当的组织结构和风险控制,“软”的要求但却是最重要的方面是风险融入企业的文化中。这一点和所有的文化问题一样,涉及的一个关键因素是执行问题,即管理层能否做到“钉是钉,铆是铆”。高级管理层的决定和行动对员工行为的影响比任何纸上的规定作用更大。
2.部门管理
部门管理与风险控制之间的关系是企业总体业务和风险文化的主要驱动力。如何构建良好的’业务单位和风险管理的健康关系,获取并维护好业务单位的信任和支持,把风险管理实务融入部门管理中,并帮助他们实现业务目标,是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成功的前提。
三、实施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措施
1.推行职业道德规范
企业采取以下措施推行职业道德规范:建立高层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企业应制定《高层管理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并使其与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企业章程、企业精神与宗旨、企业核心经营管理哲学等保持一致,成为企业对各层管理人员,特别是高层管理人员的主要道德准则。同时企业还应制定《高层管理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制度》,将对高层管理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宣传作为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工作。企业最高负责人是企业职业道德的倡导者,具有表率作用。
2.企业全面风险的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是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基础和手段。企业应根据经营战略与风险策略相一致、风险控制与运营效率及效果相平衡的原则,定期全面梳理业务流程,制定风险解决的内控方案,针对公司风险所涉及的各项管理和业务流程,制定涵盖各个环节的全流程控制措施,确保有效管控风险。内控措施一般包括内控岗位授权、内控报告、内控批准、内控责任、内控审计检查、内控考核评价、重大风险预警、企业法律顾问、重要岗位权力制衡等制度。
3.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所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下几点:
(1)企业注重建立以绩效为标准的激励机制,针对同层次的员工,制订相应考核和评价办法,包括《总班子年度绩效考核办法》、《高层管理人员绩效考核办》、《中层及以下管理人员考核办法》、《员工考核办法》相关制度。
(2)企业通过与高层管理人员签订业绩合同的方式,高层管理人员应完成的主要任务作为关键绩效指标,并此进行考核。绩效指标的选择和目标值的确定应注重短与长期相结合,具体明确,重点突出,覆盖高层管理人的主要工作内容。(3)企业将绩效考核作为员工薪酬、奖惩、升降及用的依据,使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相结合,达到权、责、利相统一。
4.企业应当加强文化建设
第一,应大力培育和塑造全员参与、企业特色鲜明的风险管理文化,在各个层面营造良好的风险管理氛围,增强员工风险管理意识,促进企业风险管理水平的提升。第二,应营造合规经营的制度文化环境。
将风险管理文化融于企业文化建设的全过程中,在相关政策和制度文件中明确规定风险管理文化的建设要求和内容,在各层面营造风险管理文化的氛围。第三,应建立各级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风险管理培训制度,采取外部专家培训、内部交流学习等多种途径和形式,加强对风险管理理念、知识、流程的培训。全面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培训工作纳入集团本部及各控股企业年度培训工作计划。
企业应当综合运用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分担和风险承受等风险应对策略,实现对风险的有效控制。风险规避是企业对超出风险承受度的风险,通过放弃或者停止与该风险相关的业务活动以避免和减轻损失的策略。
全面风险管理的8个要素是什么
全面风险管理8个要素:即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件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对策、控制活动、信息和交流、监控。
一、内部环境
管理当局确立关于风险的理念,并确定风险容量。所有企业的核心都是人(他们的个人品性,包括诚信、道德价值观和胜任能力)以及经营所处的环境,内部环境为主体中的人们如何看待风险和着手控制风险确立了基础。
二、目标设定
必须先有目标,管理当局才能识别影响目标实现的潜在事项。企业风险管理确保管理当局采取恰当的程序去设定目标,并保证选定的目标支持主体的使命并与其相衔接,以及与它的风险容量相适应。
三、事项识别
必须识别可能对主体产生影响的潜在事项,包括表示风险的事项和表示机会的事项,以及可能二者兼有的事项。机会被追溯到管理当局的战略或目标制定过程。
四、风险评估
要对识别的风险进行分析,以便确定管理的依据。风险与可能被影响的目标相关联。既要对固有风险进行评估,也要对剩余风险进行评估,评估要考虑到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
五、风险应对
员工识别和评价可能的风险应对措施,包括回避、承担、降低和分担风险。管理当局选择一系列措施使风险与主体的风险容限和风险容量相适应。
六、控制活动
制定和实施政策与程序以确保管理当局所选择的风险应对策略得以有效实施。
七、信息与沟通
主体的各个层级都需要借助信息来识别、评估和应对风险。广泛意义的有效沟通包括信息在主体中向下、平行和向上流动。
八、监控
整个企业风险管理处于监控之下,必要时还会进行修正。这种方式能够动态地反应风险管理状况,并使之根据条件的要求而变化。监控通过持续的管理活动、对企业风险管理的单独评价或者两者的结合来完成。
全面风险管理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
全面风险管理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全面性原则,独立性原则,匹配性原则,重要性原则。
一、全面风险管理
1、全面风险管理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主要应用于企业管理领域,所以以下都围绕企业管理进行阐述。这里的定义是参照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2006年6月发布的《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
2、所谓全面风险管理,是指企业围绕总体经营目标,通过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管理措施、风险管理的组织职能体系。
3、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从而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方法。
二、内部控制
1、说到风险管理,有个概念是必须要提到的,即企业内部控制。在实践中有很多企业不能真正理解全面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区别和联系,要么将两者完全隔离开来,要么只是简单地将它们等同起来。那么它们有什么联系和差异呢。
2、国际上基本上是接受了美国COSO(全国反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的发起人委员会)发布的《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国内也有译作《全面风险管理框架》的)对两者的阐释。
三、联系
1、全面风险管理涵盖了内部控制。COSO框架中明确地指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框架包括内控,将之作为一个子系统。内部控制是全面风险管理的必要环节。内部控制的动力来自企业对风险的认识和管理,对于企业所面临的大部分运营风险。
2、或者说对于在企业的所有业务流程之中的风险,内控系统是必要的、高效的和有效的风险管理方法。同时,维持充分的内控系统也是国内外许多法律法规的合规要求。因此,满足内部控制系统的要求也是企业风险管理体系建立应该达到的基本状态。
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内容有哪些
导语:在全球经济低迷一体化的环境中,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工作尤为重要,建设一个完善的体系,系统化、结构性地管理风险,明确风险管理的定位,切实履行相应职责,提升风险管理文化,强化风险意识,提高企业风险管控能力,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内容有哪些
1.全面风险管理的概念
国资委印发的《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定义:“全面风险管理,指企业围绕总体经营目标,通过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策略、风险控制措施、风险管理的组织职能体系、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从而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方法。”
2.全面风险管理工作遇到的问题
2012年至今,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我国稳经济、保增长的任务更加艰巨,企业面临的’不确定因素骤然增加,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更加严峻,很多原本隐形的风险转变为现实的危机。伴随着劳动力等要素成本持续上升,资源和环境约束日益增强,外需增长的空间萎缩,传统比较优势逐渐缺失等严峻挑战,企业各种结构性、深层次的矛盾集中显现,这使得现阶段全面风险管理提升工作显得尤为迫切,综观分析,目前我国全面风险管理工作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2.1对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
虽然一些企业高层的管理能力较以往有大幅提升,对风险也有初步认识,在某种程度上是响应国资委号召,搭建了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框架,建立了组织架构和规章制度,每年进行风险辨识、评估,定期向国资委提交风险管理报告,但潜意识里仍认为企业风险管理工作可有可无,风险意识及对风险管理的本质理解不到位,致使风险管理工作流于形式,浮在面上。
2.2风险意识定位不准确,体系运行不畅
风险管理工作可以说无处不在,企业经营发展的过程就是风险管理的过程,这就要求作为生产业务部门需要对风险进行有效管控,职能管理部门对风险进行及时监督。事实上,企业有些业务部门对风险管理职能有误解,认为有了风险管理部门和风险管理委员会,控制风险就与本部门没有关系了,但是风险管理工作不是一个部门的事情,也不是风险管理委员会的事情,仅仅依靠一个部门、一个委员会对公司经营业务中“无处不在”的风险进行直接而不分重点的管理,往往会导致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运行不畅。加之一些企业风险管理部门和业务管理部门缺乏有效沟通,也造成风险管理与企业现有管理体系难以融合,使得风险管理工作无处下手。
产生上述问题的根源,就在于企业对风险管理工作重视度不高,认为风险管理职能仅仅定位于建体系、作分析、写报告,没有与现有业务流程相融合,没有赋予风险管理职能部门一个明确的定位,没有搞清楚风险管理部门应该如何发挥作用,没有有效提高各业务部门和管理部门的主观能动性的激励机制,这些都是企业应该关注的问题。
3.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的建议
3.1风险管理定位清晰,管理风险执行到位
在企业里,要把风险管理工作当作是“一把手”工程、领导工程,领导重视是成功开展各项工作的一条普遍经验,有了领导的支持和强有力的推动,各项工作才得以顺利开展实施,作为风险管理工作,只有领导的全力支持和正确正位,才可以使风险管理工作掷地有声,并得以充分贯彻与落实。
风险管理工作在企业管理中要定位清晰、分工明确,要把风险管理部门管理转变为风险管理职能部门的“风险管理”、业务部门的“管理风险”到内部审计的“督促管理”。企业只有明确风险管理的定位和风险管理职能部门的定位,才能深刻认识风险管理对企业发展的现实和长远意义,并将提升全面风险管理水平作为管理提升的一项重要内容。
3.2通过日常监督和考核,保证全面风险管理有效运转
全面风险管理工作在2012年作为13项管理提升之一,说明风险管理工作不能仅仅浮在面上,要扎根业务,要接地气,这不是制度能解决的问题,需要和绩效考评结合起来,建立一套公平、公正、公开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奖惩制度,积极鼓励员工对于发现的风险点提出建议,提出管理策略和控制措施,进行有效的监管防范,减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督促风险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3.3企业管理、风险管理有机融合,注重风险管理效果
作为企业来讲,要将风险管理工作从满足国资委要求逐步转变注重实际效果,把风险管理工作作为一项长效工作机制,由“要我防范”变“我要防范”,让各业务部门主动主动提出而不是被动派给,充分发挥业务部门的主观能动性,将风险意识转化为员工本职份内之事,使企业风险管理由风险揭示型向风险预警型转变,实现对重大风险管理全过程的动态监控,强化风险的事前防范和事中控制,实现风险管理成本效益最大化。
3.4提升风险管理文化,强化风险意识
企业发展,文化先行。在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过程中,要始终将风险管理的理念深植于企业的文化建设中,把风险管理文化和企业经营理念有机融合在一起,体现在企业各项业务和管理活动中,使风险管理理念和文化在企业内部生根发芽,树立“风险无处不在,风险无时不有”的理念,提高企业员工的风险意识、责任意识和发展意识,形成“懂风险、谈风险、管风险”的良好局面。
怎么做好企业全面风险管理
导语:在全球经济低迷一体化的环境中,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工作尤为重要,建设一个完善的体系,系统化、结构性地管理风险,明确风险管理的定位,切实履行相应职责,提升风险管理文化,强化风险意识,提高企业风险管控能力,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怎么做好企业全面风险管理
一、全面风险管理的定义
全面风险管理,指企业围绕总体经营目标,通过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理财措施、风险管理的组织职能体系、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从而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方法。同时,全面风险管理也是一种企业日常管理行为,主要通过设定企业战略发展经营目标,在日常生产经营中,实现全面覆盖企业风险、全员参与风险控制,在企业风险偏好范围内有效管理企业各环节风险的持续过程。
二、建立全面风险管理的组织体系
推行全面风险管理,首先要在企业内部建立不同层级的风险管理组织机构,企业可设立专职的全面风险管理工作小组,负责推进工作。一般情况下,成熟的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包括四个层次,
根据风险管理组织机构应履行的风险管理责任,应当明确各层级机构的基本职责,如:董事会需要负责审议并确定本企业风险管理总体目标、风险偏好、风险承受度,批准风险管理策略和重大风险管理解决方案;了解和掌握本企业面临的各项重大风险及其风险管理现状,做出有效控制风险的决策等。
而作为全面风险管理实施的关键部门——风险管理专责部门,一般由企业的综合管理部门,如:企管部、办公室或监察部门担任,对董事会负责,主要的职责包括审议风险管理策略和重大风险管理解决方案,审议重大决策、重大风险、重大事件和重要业务流程的判断标准或判断机制,以及重大决策的风险评估报告;定期组织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的评估等。
作为日常具体业务流程的运作部门,是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具体执行部门。在全面风险管理工作中,应接受风险管理职能部门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执行风险管理基本流程;提出本职能部门或业务单位重大决策、重大风险、重大事件和重要业务流程的判断标准或判断机制等。
三、收集企业风险管理初始信息
收集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初始信息是实施全面风险管理的第一项工作。企业在收集初始信息时,按照一般企业推行风险管理的范围,主要从以下五方面来收集信息:
1.战略风险方面的信息。主要有涉及本行业的国内外宏观经济政策以及经济运行情况,国家的产业政策,行业科技进步、技术创新的有关内容;企业的主要客户、供应商及竞争对手的有关情况;主要竞争对手、标杆企业信息等。
2.财务风险方面的信息。主要财务风险信息有:企业的财务状况,成本费用情况;财务业务中曾发生或易发生错误的业务流程或环节等。
3.市场风险方面的信息。主要有:产品或服务的价格及供需变化,主要客户、主要供应商的信用情况,潜在竞争者、竞争者及其主要产品、替代品情况等。
4.运管风险方面的信息。主要有:人力资源情况,市场营销情况、生产制造情况、流程管控情况、质量管理情况等。
5.法律风险方面的信息。主要有:与企业相关的政治、法律环境;与企业签订的重大协议和有关贸易合同;影响企业的新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本企业发生重大法律纠纷案件的情况等。
企业收集的各类风险管理初始信息,经过筛选、提炼、对比、分类等程序后,如来源可靠、条理清晰、分类恰当、依据充分,可以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确定,定义为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初始信息。
四、进行风险辨识,编制企业风险清单
企业风险辨识前,要进行充足的准备,事先应清晰了解企业设定的战略目标和经营目标,以明确风险辨识的具体方向,要了解设定目标,确定风险辩识方法,设计风险辩识方法框架,风险辩识技术培训,基础资料收集,同时要注重内部的协调沟通。
风险辨识的具体范围一般应包括外部风险辩识和内部风险辩识。在风险辩识范围内,通过一定风险辩识方法,识别出影响企业实现目标的风险事项(包括外部和内部),及风险事项的诱发因素(包括外部的经济、自然环境、政治、社会与技术因素;内部的机构、人员、流程与技术因素)。最后,风险辨识应考虑正常、异常和紧急三种状态;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时态。
风险辩识有一些常用的基本方法,如:经营目标识别法,操作运营研究法,流程图分析法,行业标准对照法,调查问卷法,座谈交流法,风险清单识别法,财务报表分析识别法,个别访谈法,风险评估研讨会。每一类型的风险辨识应选用哪些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风险辨识后,会形成企业的《风险辨识清单》。
五、风险评估管理
企业风险管理信息经辨识后,要进行评估管理,评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可通过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评估标准和可能性判断标准的矩阵来进行评估。
可能性评估的选用标准,指针对各类风险特征,制定可供选择的评价具体风险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标准,一般按照发生的频率、发生的概率和现状持续时间进行可能性评估,可依据各项风险事件选择适合的标准,但每项风险只能选择一项标准。
可能性判断标准,指为每一种可供选用的评估标准设定一定的判断区间,每一区间对应一种可能性。一般设定五个判断区间,即五种可能性:罕见(非常低)、不太可能(低)、有一定可能(中等)、很可能(高)、肯定发生(非常高);对应可能性的分值,为每一种可能性设定一个分值,如对五种可能性设定1-5分五个分值。
根据风险分析结果已形成的风险事件清单,对照“风险事件发生可能性评估标准模型”,为风险清单的每一项具体风险事件选定其中一项可能性发生标准。在对企业现状及过去历史情况基础上,根据辩识过程了解到的风险事件的原因及其他情况,确定其所在的某一区间,得出每一个风险的综合评估结果。
六、风险管理策略
风险管理策略,是指企业根据自身经营特点,固有经营条件,所处行业环境,围绕企业发展战略,以企业的风险偏好、风险承受度、风险管理有效性标准为前提,选择适合的风险管理工具,同时确定实施风险管理所需人力和财力资源的配置原则。
一般的风险管理工具有:风险承担、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转换、风险对冲、风险补偿、风险控制。风险管理的`工具选择,应该以各项风险管理工具的适用范围为依据,结合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风险发生的影响程度而确定;要针对某项风险事件选择一项或几项合适的风险管理工具应对后,能使该风险事项的剩余风险降至企业的风险容量之内。应当注意的是,当选择了风险承担,则不再选择其他风险管理工具;当选择了风险规避,则不再选择风险稀释—对冲工具。
七、制定风险解决方案
制定风险解决方案,应考虑的事项主要包括四项:
1.风险管理的优先次序,可结合企业自身风险管理能力,风险的可管理性,风险程度,成本效益性四项因素综合确定;
2.风险容忍和偏好,应结合本企业经验教训,历史事件,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体现的应对能力,对董事会、总经理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关键岗位员工的风险偏好,及本企业的风险容忍水平进行合理分析和客观评估;
3.纳入重大风险、重大事件、重要决策、重要流程的事项,在风险管理的排序中应作为优先项目考虑;
4.关键风险要素的存在,关键风险要素包括风险事件、风险原因、损失,企业应针对风险清单中的风险事件所描述的特定事项,其产生的直接原因,及所承受的后果,制定风险管理具体措施。
风险解决方案的有效实施,需要一定的配套手段,以便减少随意性和对个人的依赖。在人力方面,企业高层要高度重视,选择及培训适合的风险管理人才;在制度方面,要建立和严格执行既定的工作流程和规范,将风险管理措施融入业务流程中;在机制方面,要建立权责分配机制和双赢激励机制。
八、风险管理的监督与改进
风险管理的监督方式,可采用持续监控和专门评价两种方式,结合风险管理的具体情况也可以两者结合。持续监控是指对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的情况进行常规、不间断的监督和检查;而专门评价是在企业战略目标、组织结构、主要经营活动、关键业务流程等发生较大调整或变化情况下,针对风险管理的某一或某些领域进行的监督检查。
风险管理的监督重点包括四项:一是已经潜在或存在的重点风险,二是经营过程中不断产生的新风险,三是风险管理的效果,四是企业的相关政策、内部控制程序;监督的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监控企业所执行的一切风险管理程序,二是监控对相关人员所用方法、为执行选定的风险管理战略所设计的技术及措施。
风险管理持续改进,必须目的明确,全员参与,讲求实效,方法具可操作性,常用的方法有:流程风险管理标杆,持续知识分享与信息交换。其中,流程风险管理标杆,特指以最佳风险管理流程为基准进行的标杆管理,其标杆是某种工作流程。持续知识分享与信息交换,特指在企业内部进行纵向与横向信息传递,并通过各种培训、交流等方式使员工能分享相关知识。
全面风险管理原则具体包括
全面风险管理原则具体包括:
1、预测先导原则,成功地回避风险,必须建立在对风险发生可能性科学预测的基础上;
2、权衡轻重原则,对风险的性质、风险程度做出合理评估,结合企业管理、财务等综合能力,制定风险管理方针和策略;
3、避免超载原则,对风险管理能力进行监控,避免超出其承受能力的经营风险;
4、成本效益原则,对因风险管理而产生的成本及其绩效进行比较,择优采用。
全面风险管理的含义:是指企业围绕总体经营目标,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从而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方法。
全面风险管理8个要素:即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件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对策、控制活动、信息和交流、监控。
1、内部环境
管理当局确立关于风险的理念,并确定风险容量。所有企业的核心都是人(他们的个人品性,包括诚信、道德价值观和胜任能力)以及经营所处的环境,内部环境为主体中的人们如何看待风险和着手控制风险确立了基础。
2、目标设定
必须先有目标,管理当局才能识别影响目标实现的潜在事项。企业风险管理确保管理当局采取恰当的程序去设定目标,并保证选定的目标支持主体的使命并与其相衔接,以及与它的风险容量相适应。
3、事项识别
必须识别可能对主体产生影响的潜在事项,包括表示风险的事项和表示机会的事项,以及可能二者兼有的事项。机会被追溯到管理当局的战略或目标制定过程。
4、风险评估
要对识别的风险进行分析,以便确定管理的依据。风险与可能被影响的目标相关联。既要对固有风险进行评估,也要对剩余风险进行评估,评估要考虑到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
5、风险应对
员工识别和评价可能的风险应对措施,包括回避、承担、降低和分担风险。管理当局选择一系列措施使风险与主体的风险容限和风险容量相适应。
6、控制活动
制定和实施政策与程序以确保管理当局所选择的风险应对策略得以有效实施。
7、信息与沟通
主体的各个层级都需要借助信息来识别、评估和应对风险。广泛意义的有效沟通包括信息在主体中向下、平行和向上流动。
8、监控
整个企业风险管理处于监控之下,必要时还会进行修正。这种方式能够动态地反应风险管理状况,并使之根据条件的要求而变化。监控通过持续的管理活动、对企业风险管理的单独评价或者两者的结合来完成。
全面的风险管理的含义包括什么
全面风险管理是指证券公司董事会、经理层以及全体员工共同参与(“全员”),对公司经营中的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声誉风险等各类风险(“全部风险”),进行准确识别、审慎评估、动态监控、及时应对及全程管理(“全部活动”)。证券公司应将所有子公司以及比照子公司管理的各类孙公司(统称“子公司”)纳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强化分支机构风险管理,实现风险管理全覆盖。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应当包括可操作的管理制度、健全的组织架构、可靠的信息技术系统、量化的风险指标体系、专业的人才队伍、有效的风险应对机制。风险管理的特征一、战略性:1.主要运用于企业战略管理层面。2.站在战略层面整合和管理企业层面风险是全面风险管理的价值所在。二、全员化1.全面风险管理是一个由企业治理层、管理层和所有员工参与的,对企业所有风险进行管理旨在把风险控制在风险容量以内,增进企业价值的过程(全员参与、风险可控、增加价值)。2.企业风险管理本身并不是一个结果,而是实现结果的一种方式。三、专业性要求风险管理的专业人才实施专业化管理。四、二重性1.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商业使命在于:(1)损失最小化管理(当风险损失不能避免时,尽量减少损失至最小化)。(2)不确定性管理(风险损失可能发生或可能不发生时,设法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3)绩效最优化管理(风险预示着机会时,化风险为增进企业价值的机会)。2.全面风险管理既要管理纯粹风险,也要管理机会风险。五、系统性全面风险管理必须拥有一套系统的、规范的方法,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理财措施、风险管理的组织职能体系、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从而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的保证。
什么是全面风险管理
1、风险辨识;
2、风险评价;
3、风险诊断;
4、风险战略设计;
5、风险文化建设;
6、风险防范管理规划;
7、风险流程设计;
8、组织职能设计;
9、风险理财设计;
10、信息系统建设。
企业围绕总体经营目标,通过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理财措施、风险管理的组织职能体系、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从而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
扩展资料
风险管理目标由两个部分组成:损失发生前的风险管理目标和损失发生后的风险管理目标,包括节约经营成本、降低风险发生率、减少忧虑心理;维持企业继续生存、生产服务持续、稳定收入、生产持续增长、与承担社会责任。
风险种类
1、市场风险: 市价波动对于企业营运或投资可能产生亏损之风险,如利率、汇率、股价等变动对相关部位损益的影响。
2、信用风险:交易对手无力偿付货款、或恶意倒闭致求偿无门的风险。
3、流动性风险:影响企业资金调度能力之风险,如负债管理、资产变现性、紧急流动应变能力。
4、作业风险:作业制度不良与操作疏失对企业造成之风险,如流程设计不良或矛盾、作业执行发生疏漏、内部控制未落实。
5、法律风险:契约之完备与有效与否对企业可能产生之风险,如承作业务之适法性、外文契约及外国法令之认知。
6、会计风险:会计处理与税务对企业盈亏可能产生之风险,如帐务处理之妥适性、合法性、税务咨询及处理是否完备。
7、资讯风险:资讯系统之安控、运作、备援失当导致企业之风险,如系统障碍、当机、资料消灭,安全防护或电脑病毒预防与处理等。
8、策略风险:于竞争环境中,企业选择市场利基或核心产品失当的风险。
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内容是什么
导语:在全球经济低迷一体化的环境中,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工作尤为重要,建设一个完善的体系,系统化、结构性地管理风险,明确风险管理的定位,切实履行相应职责,提升风险管理文化,强化风险意识,提高企业风险管控能力,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内容是什么
一、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内涵
全面风险管理是将企业生产经济中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因素控制在自身可以接受范围内。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内涵:全面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它持续地作用于企业,渗透于企业整个经营管理活动中;
全面风险管理由企业中各个层级的人员共同完成,需要企业各个层级的员工从企业经营目标的角度认识风险,在企业总体风险管理解决方案的部署下,履行自己的职责和权限来开展风险管理行动;全面风险管理应用企业战略决策,在制定时管理层应考虑与不同战略方案相关的风险;全面风险管理贯穿整个企业,应用于企业总部、职能部门事业部、分(子)企业等各级机构;全面风险管理的目的在于识别企业的潜在风险,并把风险控制在企业可以接受范围内。
二、全面风险管理的内容
全面风险管理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项:影响经营目标实现的因素及事项都是全面风险管理的内容,企业应采取具体措施并实施有效的防范举措,规避风险;全面风险管理内容贯穿于生产经营的全过程。
全面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要贯穿于生产经营的全过程,确保企业经营总目标的实现;积极培育企业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提升企业风险管理的管控能力。具体包括:协调风险容量与战略、增进风险管理的应对策略、抑减经营意外和损失、识别与管控企业的各级风险、提升企业的整体应对能力、改善企业资源配置,充分利用资本。
三、全面风险管理的目标
企业风险管理总体目标是为企业实现其经营目标提供合理的保证,也是为了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将企业目标面临的重大风险得到有效管控,企业系统地辨识、衡量、排序并管控各级风险。确保将企业风险控制在与企业总体目标相适应并可承受的范围内;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在企业贯彻执行;提高企业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确保风险防范及危机处理机制,保护企业免遭重大损失;形成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强化企业全体员工的风险管理意识。
四、企业内部控制与全面风险管理关系
企业的内部控制针对企业经营管理中的程序性风险,通过对控制点的设置,实现经营管理的管控,确保企业重大风险准确评估和有效防范。全面风险管理是内部控制体系的延伸,通过实施风险防控,监控预警,实现对企业重大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从而提升企业内部控制水平。
全面风险管理开展的好坏决定于企业董事会,需要企业管理层的全力配合。全面风险管理帮助企业形成准确的战略决策。全面风险管理在企业管理的各环节中实现,而不仅仅是为了合规的要求,主要在于创效。
五、企业风险管理的具体实践经验
全面风险管理是一项需要全员参与的工作,为确保全面风险管理工作顺利推进,企业首先完善了覆盖所有部门的风险管理工作组织体系,确定并完善了基层单位的风险信息员网络,设置了专(兼)职风险管理工作的岗位人员,明确了风险管理工作的岗位职能和责任、业务范围、工作流程、管理策略和应对的制定、监督和改进措施。
其次是企业于每年年初组织各部门参照往年风险事件,通过交流研讨完成了对本年度风险事件的采集,企业对风险事件进行辨识评估,最终确定企业本年度风险事件库。
第三企业对前期辨识出的风险事件库,从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对企业的影响程度等方面进行评估,确定企业年度重大风险事件,并制定企业年度重大风险管控方案,加强对重大风险的预警管控,建立健全风险指标监控体系,分析各项风险预警指标实际情况,及时总结、改进风险管控措施,不断提高企业的风险管控水平,防范和化解各项风险。
第四大力培育和塑造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增强干部职工对风险识别和抗拒能力,确保风险辨识得了、控制得住、化解得好。企业按照年度工作计划,制定并实施风险培训计划,分批次开展培训,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风险意识,大力宣传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意义、目标和措施,形成人人讲风险,人人识风险,人人防风险的良好氛围。同时,不断搜集风险管理案例进行交流学习,使广大职工群众对风险管理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第五将风险管理与绩效考核相结。企业已将风险管理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将在下一步的工作中逐步完善。
如何开展全面风险管理
导语: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企业只有将这些风险进行全面的掌握和管理,才会对其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并且实现对这些风险的有效控制,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行。
如何开展全面风险管理
一、构建四个体系,搭建全面风险管理基础平台
1.建立组织体系
企业应在现有组织结构框架的基础上,成立全面风险管理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组织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组长应由企业高层管理者担任,成员由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在企业管理部门设立全面风险管理办公室,负责日常组织管理。
2.建立管控体系
建立“五位一体”管控体系,在充分发挥内控、审计、监察、稽核、法律作用的基础上,组织相关部门共同研究系统管理问题,分析产生原因,通过完善管理制度、调整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达到解决原有问题、防范类似问题再度产生的目的。
3.建立报告体系
风险管理报告应当为决策者提供重要参考并切实解决实际问题。企业应根据管理需要、自身实际和习惯,选择和设计风险管理报告的类型和模板。风险管理专业人员负责汇总各类风险信息、数据、分析和评价报告,对跨部门业务的重大风险提出解决方案,为下属单位开展风险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4.建立考核体系
企业应制定《全面风险管理考核制度》,明确风险管理的考核目标、原则、程序、对象、范围和标准,并把风险管理评价与管理层的绩效考核结合起来,逐步建立重大风险责任追究制度,不断完善风险管理的.考核体系。
二、执行五个步骤,理顺全面风险管理基本流程
1.开展风险识别
每年年初,企业应根据自身发展目标和战略,广泛、持续地收集与风险管理相关的内外部信息,运用有关的知识和方法,对各种风险系统、全面和连续的进行辨识、归类,并分析产生风险事故的原因与过程。
(1)主要风险分类。根据《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企业一级风险一般可分为五大类,即战略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运营风险、法律风险。对照一级风险分类,由职能部门根据日常业务内容和岗位职责,结合工作目标,对不确定因素较多的业务或流程进行二级类别划分,编制风险分类清单,由全面风险管理办公室进行汇总整理。
(2)建立风险事件库。为有效识别分别风险事件,可采取“四三二一风险识别法”,以有效提高风险评估的可操作性“四三二一”风险识别法即四个负面的责任内风险、三个负面的责任外风险、两个正面的责任内风险、一个其他风险事件,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重要岗位人员进行风险调查,由风险管理员负责整理,建立风险事件库。对已识别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进行评价,制定具体的风险应对措施,并动态评估、持续完善。
2.组织风险评估
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可采用定性或定量方法,对风险发生可能性和影响程度进行预计和估算,最终确定风险评级。
(1)风险评估工作的组织。企业应建立风险评估工作标准、程序和方法,制定风险评估计划,组织协调和指导各职能部门和单位开展风险评估工作。各职能务部门应按照规定标准和程序,组织开展本业务系统风险评估工作。
(2)风险评估方法。企业应根据自身经营目标,结合风险偏好及风险承受度,制定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影响程度的判断标准,以及风险评级标准等。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均分为五个档次,即:极低、低、中等、高和极高。风险评级分为三个档次,即:重大风险、重要风险和一般风险。可运用定性、定量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确定风险评级。
3.做好风险应对
企业应根据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针对所评估风险的不同属性,采取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转移/分担、风险承受等风险应对措施,合理配置风险管理所需人力和财力资源,以有效控制各类风险。
4.抓好风险处置
建立重要风险预警机制,制定应急预案,明确超出预警标准和危机出现等情形后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应对策略、工作程序及工作要求。对关键风险指标进行持续不断的监测,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并根据情况变化调整控制措施。对于影响严重的突发事件要快速反应,协同应对,建立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
5.风险监控与改进
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办公室定期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针对各类风险的管理情况进行跟踪和监控,及时向领导小组报告风险信息。风险监控的主要内容可包括风险预警指标的变化情况和发展趋势,风险应对措施执行的有效性等。全面风险管理办公室负责组织对企业风险管理总体情况进行检验,根据变化情况和存在的缺陷及时加以改进。
三、加强宣传教育,推进全面风险管理文化建设
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必须以先进的风险管理文化培育为先导。企业首先应以现有的企业文化为背景,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和形式,提升全员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树立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岗位风险管理责任重大等意识和理念,使广大员工认同并自觉遵守的风险管理理念、风险价值观和风险管理行为规范。
其次,应加大专业风险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使他们成为培育风险管理文化的骨干,承担起向员工诠释企业风险文化的义务,并带领员工付诸行动,纠正员工的行为偏差。
再次,应建立岗前风险管理培训制度,采取多种途径和形式,针对不同岗位,加强对风险管理理念、知识、流程、管控核心内容的培训,不断增强了全体员工特别是高级管理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
更多文章:
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巡查工作规范(什么是土地巡查员土地巡查员是干什么的)
2024年8月12日 12:40
新时代新疆工作的总目标是(新疆工作总目标20个字方针内容是)
2024年6月4日 08:50
happy christmas eve(平安夜快乐,圣诞节快乐用英语怎么说)
2024年3月22日 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