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是谁写的)
本文目录
-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是谁写的
- 雨果写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的背景是什么
- 就英法联军给巴特勒上尉的一封信 原文~~
- <<就 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一课几个问题
-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有关问题
-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的分段以及段意
- 第七课就英法联军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思考探究
- 给巴特勒上尉的一封信
-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如何分层
-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写了什么内容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是谁写的
作者是雨果,在这封信中,他盛赞中华民族,表达了对中国人民的同情和尊敬,愤怒的谴责了侵略者的罪行。
作为一个法国作家,雨果公开抗议本国政府的强盗行径,表现了一个作家的正义、良知;雨果对东方艺术、亚洲文明的尊重,展现了一个作家的博大胸怀和对全人类文化成果的热爱。
对圆明园的评价:
⑴ 圆明园是东方幻想艺术中的最高成就;
⑵ 圆明园几乎集中了超人的民族的想像力所能产生的一切成就;
⑶ 圆明园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
对侵略者:
巴特勒上尉恬不知耻地认为,这次远征是体面的,出色的,光荣的,他们期待的是雨果对此次胜利的赞誉。
雨果在愤激之下,用反语活画出强盗的丑态,讽刺侵略者的卑劣行径。如“漂亮”“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文明”“野蛮”等等反语正是强盗的口吻,有辛辣的讽刺意味。
最后将自己对远征中国的强盗行为的严厉谴责说成“全部赞誉”,有极其尖锐的嘲讽意味。
扩展资料:
作家简介:
雨果(1802~1885),法国作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
1827年发表剧本《克伦威尔》,剧本序言反对古典主义,成为浪漫主义的宣言。后又创作剧本《欧那尼》《国王寻乐》,表达人民对暴政的不满;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反对专制和教会。
1861~1869年创作长篇小说《悲惨世界》,从人道主义观点描写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海上劳工》歌颂浪漫主义爱情在与大自然斗争和克服人类弱点方面的巨大精神力量;《笑面人》通过流浪艺人的悲惨遭遇,描写人民的苦难生活。
1874年完成长篇小说《九三年》,描写法国革命高潮一年的动人场景。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雨果写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的背景是什么
雨果写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的背景:
1861年,当雨果得知英法侵略者纵火焚烧了圆明园后发出了满腔义愤。
雨果义正辞严地写道:“法兰西帝国从这次胜利中获得了一半赃物,现在它又天真得仿佛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似的,将圆明园辉煌的掠夺物拿出来展览。我渴望有朝一日法国能摆脱重负,清洗罪责,把这些财富还给被劫掠的中国。”
扩展资料:
雨果的作品冗长,在他巨大的作品中,有的是离题、重复、无用的发挥,例如《悲惨世界》预计写六卷,最终却写了十卷。全面兼顾也是他的特点。语言方面,形容语往往出人意外,或者雨果将具体的形容词与抽象的名词相结合,或者相反,或者形容词具有新含义。
而是人则是这种含义的创造者。名词具有新的作用,他有损于动词的作用:抽象名词用来描绘;反过来,思想和概念通过比较和具体意象的中介表达出来。由此产生新的双字和闻所未闻的连接。这种词语由于构成作家的基本词汇并被反复运用而变得纠缠不休。
雨果善于巧妙地结合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方法。在他的浩瀚的浪漫主义巨著中,就有真实的典型人物,有时运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方法塑造一个人物。
就英法联军给巴特勒上尉的一封信 原文~~
原文:
先生,您征求我对远征中国的意见。您认为这次远征是体面的,出色的。多谢您对我的想法予以重视。在您看来,打着维多利亚女王和拿破仑皇帝双重旗号对中国的远征,是由法国和英国共同分享的光荣,而您想知道,我对英法的这个胜利会给予多少赞誉?
既然您想了解我的看法,那就请往下读吧: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艺术有两个来源,一是理想,理想产生欧洲艺术;一是幻想,幻想产生东方艺术。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一个几乎是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成就尽在于此。
和巴特农神庙不一样,这不是一件稀有的、独一无二的作品;这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如果幻想能有一个典范的话。请您想象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
出处:出自法国作家雨果的《就英法联军给巴特勒上尉的一封信》。
扩展资料:
历史背景:
1856年,英国和法国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正式发起战争。第二年(1857年)英法联军攻陷广州。英法联军在占领广州后,一路北上,1858年,英法联军打到天津城下,扬言进攻北京,清政府连忙派人议和。
1859年,英法公使各率领一支舰队进京换约,清政府指定英法代表从天津北塘登陆进京,英法公使却依仗武力,率舰队蛮横闯入大沽口。驻守大沽口的清军开炮阻击,英法联军狼狈逃出大沽口。
在通州谈判时,双方使节因枝节问题发生剧烈争议,英国的无理要求被清政府拒绝,清政府将其一行39人扣押送往北京当做人质。英法联军得知清政府扣押,并虐待人质后,立即进军北京。
咸丰十年(1860年)8月,英法两国以换约受阻,解救人质为借口,攻入北京,当清政府归还人质后,39人只活下18人,其余人扣押期间全部被杀,包括7名泰晤士报记者,其中数名人质惨遭肢解和碎尸。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占领圆明园。
从第二天开始,为了报复,英法联军军官和士兵就疯狂地进行抢劫和破坏。为了迫使清政府尽快接受议和条件,英国军队首领额尔金、英军名义统帅格兰特以清政府曾将英法被俘人员囚禁在圆明园为借口,命令米启尔中将于1860年10月18日率领侵略军三千五百余人直趋圆明园。
<<就 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一课几个问题
全文: 圆明园:雨果致巴特雷上尉的信 先生,你征求我对远征中国的看法。你认为这次远征行动干得体面漂亮。你如此重视我的想法,真是太客气了。在你看来,这次维多利亚女王和拿破仑皇帝旗号下进行的远征中国的行动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你希望知道我认为可在多大程度上对英法的这一胜利表示赞同。 既然你想知道,那么下面就是我的看法: 在地球上某个地方,曾经有一个世界奇迹,它的名字叫圆明园。艺术有两个原则:理念和梦幻。理念产生了西方艺术,梦幻产生了东方艺术。如同巴黛农是理念艺术的代表一样,圆明园是梦幻的代表。它荟集了一个人民的几乎是超人类想象力所创作的全部成果。与巴黛农不同的是,圆明园不但是一个绝无仅有、举世无双的杰作,而且堪称梦幻艺术之崇高典范--如果梦幻可以有典范的话。你可以去想象一个你无法用语言描绘的、仙境般的建筑,那就是圆明园。这梦幻奇景是用大理石、汉白玉、青铜和瓷器建成、雪松木作梁,以宝石点缀,用丝绸覆盖;祭台、闺房、城堡分布其中,诸神众鬼就位于内;彩釉熠熠,金碧生辉;在颇具诗人气质的能工巧匠创造出天方夜谭般的仙境之后,再加上花园、水池及水雾弥漫的喷泉、悠闲信步的天鹅、白鹮和孔雀。一言以蔽之:这是一个以宫殿、庙宇形式表现出来的充满人类神奇幻想的、夺目耀眼的宝洞。这就是圆明园。它是靠两代人的辛劳才问世的。这座宛如城市、跨世纪的建筑是为谁而建?是为世界人民。因为历史的结晶是属于全人类的。世界上的艺术家、诗人、哲学家都知道有个圆明园,伏尔泰现在还提起它。人们常说,希腊有巴黛农,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竞技场,巴黎有巴黎圣母院,东方有圆明园。尽管有人不曾见过它,但都梦想着它,这是一个震撼人心怕、尚不被外人熟知的杰作,就象在黄昏中,从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看到的遥远的亚洲文明的倩影。 这个奇迹现已不复存在。 一天,两个强盗走进了圆明园,一个抢掠,一个放火。可以说,胜利是偷盗者的胜利,两个胜利者一起彻底毁灭了圆明园。人们仿佛又看到了因将巴黛农拆运英国而臭名远扬的埃尔金的名字。 当初在巴黛农所发生的事情又在圆明园重演了,而且这次干得更凶、更彻底,以至于片瓦不留。我们所有教堂的所有珍品加起来刀抵不上这座神奇无比、光彩夺目的东方博物馆。那里不仅有艺术珍品,而且还有数不胜数的金银财宝。多么伟大的功绩!多么丰硕的意外横财!这两个胜利者一个装满了口袋,另一个装满了钱柜,然后勾肩搭背、眉开眼笑地回到了欧洲。这就是两个强盗的故事。 我们欧洲人自以为是文明人,而在我们眼里,中国人是野蛮人,可这就是文明礼貌人对野蛮人的所作所为。 在历史面前,这两个强盗分别叫法兰西和英格兰。但我要抗议,而且我感谢你给我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统治者犯的罪并不是被统治者的错,政府有时会成为强盗,但人民永远不会。 法兰西帝国将一半战利品装入了自己的腰包,而且现在还俨然以主人自居,炫耀从圆明园抢来的精美绝伦的古董。我希望有一天,法兰西能够脱胎换骨,洗心革面,将这不义之财归还给被抢掠的中国。 在此之前,我谨作证:发生了一场偷盗,作案者是两面三刀个强盗。 先生,这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赞美之辞。 维克多·雨果 1861年11月25日 于欧特尔--豪斯 一:雨果是怎样评价圆明园,找出代表性的句子 答:艺术有两个原则:理念和梦幻。理念产生了西方艺术,梦幻产生了东方艺术。如同巴黛农是理念艺术的代表一样,圆明园是梦幻的代表。它荟集了一个人民的几乎是超人类想象力所创作的全部成果。与巴黛农不同的是,圆明园不但是一个绝无仅有、举世无双的杰作,而且堪称梦幻艺术之崇高典范--如果梦幻可以有典范的话。 二:雨果的评价包含着他怎样的思想 答:雨果的评价包含着他对中国人民的同情以及对圆明园被毁的惋惜。 三:他对英法联军远征中国有什么看法包含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雨果的评价包含着他对英法两国的强盗行为的愤怒。 四:这篇文章语言的特点 答:(由于年代久远,我已经忘记当初老师是怎么说的了。请楼主自行作答。) 五:从文中可以看出雨果是怎样的人 答:从文中可以看出,雨果是一位不畏强权,刚正不阿的人。(从这篇文章的言辞可以看出。) 按照我所说的写,通常来说已经是可以跟老师交差了。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有关问题
本文选自《雨果文集》第11卷 本文被选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课。 远征:侵略 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 点明:突出了圆明园的艺术成就。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对圆明园进行大规模的劫掠。赃物又两个胜利者均分。 点明:从这里看出,雨果对他们的直接抗议。 丰功伟绩!收获巨大! 点明:反语,有讽刺的意味。 政府有时候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 点明:罪行是政府的行为。 重点词语:赃物,箱箧,制裁,荡然无存本段文章主旨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是以英法联军侵华战争为背景的文章,巴特勒上尉本想利用雨果的显赫声望,让他为远征中国的所谓胜利捧场,但雨果这位正直的作家,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代表了人类的良知,在这封信中强烈的谴责了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强盗行径。雨果的难能可贵之处,在于他的立场不是狭隘民族主义,而是群众的角度,世界的角度,人类的立场,他公开斥责强盗政府颠倒黑白,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还在于他珍视人类文明成果,尊重人类文明的创造者。他指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这种见解,是非常透彻的。他盛赞中华民族是一个“超人的民族”,表达了对中国人民的同情和尊敬。本段作品原文 我给法军上尉巴特勒的回信 先生: 您征求我对远征中国的意见。您认为这次远征是体面的,出色的。多谢您对我的想法予以重视。在您看来,打着维多利亚女王和拿破仑皇帝双重旗号对中国的远征,是由法国和英国共同分享的光荣,而您想知道,我对英法的这个胜利会给予多少赞誉。 既然您想了解我的看法,那就请往下读吧: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艺术有两个来源,一是理想,理想产生欧洲艺术;一是幻想,幻想产生东方艺术。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一个几乎是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成就尽在于此。和巴特农神庙不一样,这不是一件稀有的、独一无二的作品;这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如果幻想能有一个典范的话。请您想象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请您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它的屋架,给它上上下下缀满宝石,披上绸缎,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造城楼,里面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珐琅,饰以黄金,施以脂粉,请同是诗人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再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加上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总而言之,请您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庙、是宫殿,其实是一个世间独一无二的奇迹,那就是这座名园。为了创建圆明园,曾经耗费了两代人的长期劳动。这座大得犹如一座城市的建筑物是世世代代的结晶。为谁而建?为了各国人民。因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过去的艺术家、诗人、哲学家都知道圆明园;伏尔泰就谈起过圆明园。人们常说: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巴黎有圣母院,而东方有圆明园。要是说,大家没有看见过它,但大家梦见过它。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 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 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他们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我们看到,这整个事件还与额尔金的名字有关,这名字又使人不能不忆起巴特农神庙。从前他们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不同的只是干得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我们把欧洲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那儿不仅仅有艺术珍品,还有大堆的金银制品。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故事。 〔额尔金父子是著名的英国殖民主义者。小额尔金曾任英国驻加拿大总督,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罪魁之一。老额尔金曾任外交官员,参加毁坏希腊雅典巴特农神庙的行动,并掠走该神庙的精美大理石雕像。) 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不过,我要抗议,感谢您给了我这样一个抗议的机会。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 法兰西帝国吞下了这次胜利的一半赃物,今天,帝国居然还天真地以为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把圆明园富丽堂皇的破烂拿来展出。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那才是真正的物主。 现在,我证实,发生了一次偷窃,有两名窃贼。 尊敬的巴特勒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维克多·雨果 1861年11月25日于高城居本段课后问题 问题: 1.雨果写这封信的目的是什么? 2.在雨果看来,英法联军远征中国洗劫圆明园是一次怎样的行为? 3.在雨果看来,巴特勒上尉远征中国是一次怎样的行动?(用原文的话说) 4.雨果作为法国人写这篇文章,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 5.雨果用了一个短语来总评圆明园,这个短语是什么? 参考答案 1.表现了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愤怒地谴责了侵略者的行为,表达了对中国人民的深切同情. 2.是可耻的行为。 3.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 4·雨果之所以难能可贵,在于他的立场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是人类的立场。他能将政府与人民相区别,“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强盗政府不能代表人民,法兰西人民对中国人民是友好的,焚掠圆明园是英法政府的罪行,他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抗议政府犯下的罪行。他指出,这个强盗政府颠倒黑白,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厚颜无耻。他公开指斥强盗政府,这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 5.世界奇迹 简介背景:1856—1860,英法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史称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控制北京城,焚掠圆明园,中国遭受空前劫难。本段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对英法联军远征中国之举,立场非常明确,态度非常鲜明。他愤怒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愤怒谴责英法联军毁灭世界奇迹圆明园的罪行,他深切同情中国所遭受的空前劫难。 巴特勒上尉本想利用雨果的显赫声望,让他为远征中国的所谓“胜利”捧场。但雨果,这位正直的作家,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他代表了人类的良知,是非分明,爱憎分明。 英法联军远征中国,侵略与被侵略,掠夺与被掠夺,破坏与被破坏,其性质本来是判然分明的。但是,作为一名法国人,很容易被当局制造的舆论所蒙蔽,容易被狭隘的爱国狂热所支配。雨果清醒的头脑、正直的良知、公正的立场是难能可贵的。 雨果之所以难能可贵,在于他的立场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是人类的立场。他能将政府与人民相区别,“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强盗政府不能代表人民,法兰西人民对中国人民是友好的,焚掠圆明园是英法政府的罪行,他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抗议政府犯下的罪行。他指出,这个强盗政府颠倒黑白,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厚颜无耻。他公开指斥强盗政府,这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 二、问题研究 1.雨果怎样评价圆明园? 先作总评,称圆明园是“世界奇迹”。以全球眼光,肯定其艺术价值在世界的地位。 接着与巴特农神庙比较,指出圆明园的艺术性质和成就:(1)圆明园是东方幻想艺术中的最高成就;(2)圆明园几乎集中了超人的民族的想像力所能产生的一切成就;(3)圆明园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 然后具体讲述园中之物。由概括到具体到再概括,讲圆明园是怎样的一座园林。依次说了建筑材料、建筑、陈设、装饰、园林景观。 之后讲耗费劳动之巨。 最后讲圆明园是属于全人类的亚洲文明杰作。 2.雨果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为什么用了不少反语?使用反语有什么作用? 巴特勒上尉恬不知耻地认为,这次远征是体面的,出色的,光荣的,他们期待的是,雨果对英法的这个胜利给予盛大赞誉。雨果在愤激之下,用反语来形容强盗心理,讽刺强盗心理。像“漂亮”“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文明”“野蛮”等等反语正是强盗的口吻,有辛辣的讽刺意味。最后将自己对远征中国的强盗行为的严厉谴责说成“全部赞誉”,有极其尖锐的嘲讽意味。 练习说明 一、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并把信中赞美圆明园的语句和讽刺侵略者的语句分别画出来,细细体味。 本题让学生体味这封信的精彩语言。精彩语句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赞美圆明园的语句,一是讽刺劫掠者的语句。画,就在书上画,不必抄写,实际上就是用圈点法精读。体味,是隐性思考,不必表达,心里有所领悟就达到了目的。 赞美圆明园的语句: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就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一个几乎是超人的民族的想像力所能产生的成就尽在于此。和巴特农神庙不一样,这不是一件稀有的、独一无二的作品;这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如果幻想能有一个典范的话。请您想像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请您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它的屋架,给它上上下下缀满宝石,披上绸缎,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造城楼,里面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珐琅,饰以黄金,施以脂粉,请同是诗人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再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加上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总而言之,请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其外貌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这座名园。……这座大得犹如一座城市的建筑物是世世代代的结晶……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 讽刺侵略者的语句: 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二、给雨果写一封信,谈谈你读了本文后的感想。 本题让学生用书信的形式,抒写读后感。阅读就是与作者对话。这次对话则是与大师的对话。采用书信的方式,可以使学生的心灵飞升起来,与大师处于平等地位,这样,可以更好地感受大师的心灵。 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启发学生。 ——你对雨果的观点如何评价?你对雨果产生了什么感情? ——英法联军的罪行,其根源是什么? ——雨果希望有朝一日法国政府将赃物归还中国,这个夙愿怎样才得实现? ——中国当年被侵略被掠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有了什么觉悟和进步? ——雨果对亚洲文明,对中华民族创造力作了高度评价,今天中华民族正处于伟大的复兴时期,雨果的评价对坚定我们民族的自信心有什么作用? 教学建议 一、体味雨果的博大胸怀和高尚品格。 中国是被掠夺的,我们中国人谴责强盗,控诉掠夺,那是很自然的。如果我们换到雨果的位置上去,那么,我们就会想到,一个法国作家能如是说,实在是非常了不起的。雨果是在强盗统治的国度里发表他的言论。如果雨果有一点奴颜媚骨,迎合希特勒之流,迎合政府当局,就不可能仗义执言。雨果是在公开抗议本国政府的强盗行径,他不顾个人得失,公理至上,是很有骨气的。能不能引导学生想到这一点,收获大不一样。 二、要适当介绍背景资料。 全面了解英法联军侵华战争的史实,可以悟到雨果单从焚掠圆明园事件切入的妙处。对圆明园有所了解,再读雨果的评价文字,可以体会雨果对东方艺术、亚洲文明的尊重,对中华民族的尊重,可以悟到雨果的博大胸怀和对全人类文化成果的热爱。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的分段以及段意
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段):巴勒特上尉征求雨果对远征中国的看法。
第二部分(2~4段):圆明园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
第三部分(5~9段):英法联军掠夺圆明园中珍物,并纵火焚毁。
第四部分(10段):照应开头,极富尖锐的嘲讽意味。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布特勒上尉的信》中心思想:
在本文中,作家雨果愤怒谴责了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的强盗行径和毁灭世界奇迹圆明园的罪行,高度赞美了圆明园的文化艺术价值,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遭受空前劫难的中国人民的深切同情。
第七课就英法联军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思考探究
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二、给雨果写一封信,谈谈你读了本文后的感想。本题让学生用书信的形式,抒写读后感。阅读就是与作者对话。这次对话则是与大师的对话。采用书信的方式,可以使学生的心灵飞升起来,与大师处于平等地位,这样,可以更好地感受大师的心灵。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启发学生。 ──你对雨果的观点如何评价?你对雨果产生了什么感情? ──英法联军的罪行,其根源是什么? ──雨果希望有朝一日法国政府将赃物归还中国,这个夙愿怎样才得实现? ──中国当年被侵略被掠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有了什么觉悟和进步? ──雨果对亚洲文明,对中华民族创造力作了高度评价,今天中华民族正处于伟大的复兴时期,雨果的评价对坚定我们民族的自信心有什么作用?
给巴特勒上尉的一封信
圆明园千古奇观毁于巴特勒上尉他们这些披上文明外衣的人,雨果批评他们,国人控诉他们的恶行!下面我整理了给巴特勒上尉的一封信,欢迎大家阅读。 给巴特勒上尉的一封信篇一 尊敬的巴特勒上尉: 不知道您看了雨果先生的信后有何感想?应该不会后悔当初的那个必然的决定吧。那么,现在,我以一名中国人的身份与你谈论。很感谢你可以往下看。 暂且不谈当时中国是怎样的野蛮,让我们一起谈谈当时法国的“如此文明”吧。因为文明,说以不好好呆在自己的国家而跑到中国“撒野”;因为文明,所以千里迢迢的来到北京,将圆明园偷得一干二净;因为文明,所以在偷了一切后放火烧了这个世界奇迹!这一切都是因为法国文明。太文明了! 亲爱的巴特勒上尉,您有过自己心爱的东西吗?有过被别人随便践踏自己最爱的东西的滋味吗?一定没有!不然您怎么会在中国人最悲伤的时候笑的最灿烂呢!?难道法国人眼中的”文明“就是如此的糟糕吗? 中国有辞典,那么文明的法国也一定有,对吧!那么请您查一下”文明“二字的意思! 法国在我认为,还有另外的名字,叫做”贪婪“。 你们文明的抢走了圆明园的一切,连字画也不放过!当我想到一群文明的法国人拿着放大镜看着放倒了的中国字时,就像吃了怪味豆,既觉得可笑,又觉得可怜! 所以,亲爱的上尉,请您不要理所当然的认为法国人是文明的,只有中国才有权利来判断! 好吧,最后,请让我代表所有的中国野蛮人向法国文明人问好! 谢谢您,亲爱的上尉! XXX XXXX.X.X 给巴特勒上尉的一封信篇二 先生; 听说你给雨果作家写过一封信,关于远征中国的意见,不知道你收到雨果先生的信时是怎麽想的呢?是不是即失望又气愤呢?我希望您往下读吧! 请问,您有没有过年轻呢?那麽您在年轻时应该有个神奇的梦吧!在梦境中,天是否是湛蓝?水是否是清澈呢?你有梦到天堂吗?是否是惊得您眼花缭乱呢?是不是受到很强的震撼?玉石为路,檀木为屋,金杯银碗,四季为春,百花竞相开放,琉璃异兽应接不暇呢?可能这个梦上演只是瞬间,但确一直记得吧! 但是你可曾想过有朝一日会破坏了这座人间天堂!似乎仙境的地方,让许多人付出于心血的地方,终究毁在您认为胜利的火焰下,滔天的火海吞噬了它,大火三日未息,余烟尤如冲天的黑龙,在三日之内,在苍穹下游荡,百年基业,付于一场大火,您认为似乎是荣誉的火光下,难道破坏了这个人间圣地,你心中所拥有的那些羞耻感,也被这场掠夺的火焰烧的灰飞烟灭了吗? 千古奇观毁于你们这些披上文明外衣的人,请问,您在晚年时,是否常赞上帝,愿上帝保佑你,但是,就是心纳七洲,胸容八洋的上帝也会悲愤,“苍天流泪悲残垣,天下生灵皆伤感”。倘若您当时没有放这把将文明毁于一旦得大火,那麽,我们这些中学生也可以瞻仰这座圆明园,也可以让世人见证这座人类幻想的结晶,如果有见过圆明园全景的人,即使是残园,也无比的雄伟壮丽。如果一样美好的东西惊得您不知所措,您的品味就是让他面目无全,可见你的心中容不下美好的东西! 现在没有了看见过圆明园的人了,我们可以梦到,鸟鸣四起,处处飘香,水中喷泉报时,夜有观星亭台,四季木长春,隆冬有鸟鸣,池中鱼跃起,庭中仙鹤起舞。 圣地!人间仙境! 如看过她残景的人,心中不乏有些悲凉!擎天的石柱,已破剩残岩,清澈水塘已剩泥浆,异兽飘零。但从全局看,大气壮丽石柱仍擎天,破残的瓦片仍掩不住她当年的婀娜,好比千里马的枯骨,仍奔跃之势,可以想当年之风光。。。。 先生,难道这是您的荣誉吗?如果是,那这就是我对你的赞扬,你,破坏了人间天堂! XXX XXXX.X.X 给巴特勒上尉的一封信篇三 巴特勒上校: 先生,您问我对这次远征中国的看法,您觉得这次远征值得称誉,干得漂亮,而且您很客气,相当重视我的感想。按照您的高见,这次在维多利亚女王和拿破仑皇帝的双重旗帜下对中国的远征,是英法两国的光荣;您想知道我对英法两国的这一胜利究竟赞赏到何等程度。 既然您想知道我的看法,那么我答复如下: 在世界的一隅,存在着人类的一大奇迹,这个奇迹就是圆明园。艺术有两种渊源:一为理念——从中产生欧洲艺术;一为幻想——从中产生东方艺术。圆明园属于幻想艺术。一个近乎超人的民族所能幻想到的一切都荟集于圆明园。圆明园是规模巨大的幻想的原型,如果幻想也可能有原型的话。只要想象出一种无法描绘的建筑物,一种如同月宫似的仙境,那就是圆明园。假定有一座集人类 想象力 之大成的宝岛,以宫殿庙宇的形象出现,那就是圆明园。为了建造圆明园,人们经历了两代人的长期劳动。后来又经过几世纪的营造,究竟是为谁而建的呢?为人民。因为时光的流逝会使一切都属于全人类所有。艺术大师、诗人、哲学家,他们都知道圆明园。伏尔泰亦曾谈到过它。人们一向把希腊的巴特农神庙、埃及的金字塔、罗马的竞技场、巴黎的圣母院和东方的圆明园相提并论。如果不能亲眼目睹圆明园,人们就在梦中看到它。它仿佛在遥远的苍茫暮色中隐约眺见的一件前所未知的惊人杰作,宛如亚洲文明的轮廓崛起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一样。 这一奇迹现已荡然无存。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大肆掠劫,另一个强盗纵火焚烧。从他们的行为来看,胜利者也可能是强盗。一场对圆明园的空前洗劫开始了,两个征服者平分赃物。真是丰功伟绩,天赐的横财!两个胜利者一个装满了他的口袋,另一个看见了,就塞满了他的箱子。然后,他们手挽着手,哈哈大笑着回到了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历史。 在历史面前,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国,另一个叫英国。对他们我要提出抗议,并且谢谢您给了我抗议的机会。统治者犯下的罪行同被统治者是不相干的;政府有时会是强盗,可是人民永远不会。 法兰西帝国从这次胜利中获得了一半赃物,现在它又天真得仿佛自己就是真正的物主似的,将圆明园辉煌的掠夺物拿出来展览。我渴望有朝一日法国能摆脱重负,清洗罪恶,把这些财富归还被劫掠的中国。 先生,这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赞赏。 维克多*雨果 1861年11月25日给巴特勒上尉的一封信相关 文章 : 1. 给雨果的一封信作文范文4篇 2. 给雨果的一封信600字范文4篇 3. 写给雨果先生的一封信 4.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的信 5. 给英法联军的一封信3篇 6. 给雨果的一封信400字4篇 7. 写给雨果的一封信3篇 8. 300字写给名人的信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如何分层
全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巴特勒上尉想利用雨果的显赫声望,让他为远征中国的所谓“胜利”捧场。 第二部分(2~4段):雨果称圆时园是“世界奇迹”,盛赞圆明园的文化艺术价值。 第三部分(5~11段) :雨果对英法联军焚掠圆明园的罪行给予谴责。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布特勒上尉的信》是以英法联军侵华战争为背景的文章,布特勒上尉本想利用雨果的显赫声望,让他为远征中国的所谓胜利捧场,但雨果这位正直的作家,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代表了人类的良知,在这封信中强烈的谴责了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强盗行径。雨果的难能可贵之处,在于他的立场不是狭隘民族主义,而是人类的立场,他公开斥责强盗政府颠倒黑白,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还在于他珍视人类文明成果,尊重人类文明的创造者。他指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这种见解,是非常透彻的。他盛赞中华民族是一个“超人的民族”,表达了对中国人民的同情和尊敬。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写了什么内容
内容:
先生,你征求我对远征中国的看法。你认为这次远征行动干得体面而漂亮。你如此重视我的想法,真是太客气了。在你看来,这次在维多利亚女王和拿破仑皇帝旗号下进行的远征中国的行动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你希望知道我认为可在多大程度上对英法的这一胜利表示赞同。
既然你想知道,那么下面就是我的看法:在地球上某个地方,曾经有一个世界奇迹,它的名字叫圆明园。艺术有两个原则:理念和梦幻。理念产生了西方艺术,梦幻产生了东方艺术。如同帕特农神殿是理念艺术的代表一样,圆明园是梦幻艺术的代表。
它荟萃了一个民族的几乎是超人类的想象力所创作的全部成果。与帕特农不同的是,圆明园不但是一个绝无仅有、举世无双的杰作,而且堪称梦幻艺术之崇高典范——如果梦幻可以有典范的话。你可以去想象一个你无法用语言描绘的、仙境般的建筑,那就是圆明园。
这梦幻奇景是用大理石、汉白玉、青铜和瓷器建成,雪松木作梁,以宝石点缀,用丝绸覆盖;祭台、闺房、城堡分布其中,诸神众鬼就位于内;彩釉熠熠,金碧生辉;在颇具诗人气质的能工巧匠创造出天方夜谭般的仙境之后。
再加上花园、水池及水雾弥漫的喷泉、悠闲信步的天鹅、白鹳和孔雀。一言以蔽之:这是一个以宫殿、庙宇形式表现出的充满人类神奇幻想的、夺目耀眼的宝洞。这就是圆明园。它是靠两代人的长期辛劳才问世的。这座宛如城市、跨世纪的建筑是为谁而建?是为世界人民。
因为历史的结晶是属于全人类的。世界上的艺术家、诗人、哲学家都知道有个圆明园,伏尔泰现在还提起它。人们常说,希腊有帕特农神殿,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竞技场,巴黎有巴黎圣母院,东方有圆明园。尽管有人不曾见过它,但都梦想着它。
这是一个震撼人心的、尚不被外人熟知的杰作,就像在黄昏中,从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看到的遥远的亚洲文明的倩影。 这个奇迹现已不复存在。一天,两个强盗走进了圆明园,一个抢掠,一个放火。可以说,胜利是偷盗者的胜利,两个胜利者一起彻底毁灭了圆明园。
人们仿佛又看到了因将帕特农拆运回英国而臭名远扬的额尔金的名字。当初在帕特农所发生的事情又在圆明园重演了,而且这次干得更凶、更彻底,以至于片瓦不留。我们所有教堂的所有珍品加起来也抵不上这座神奇无比、光彩夺目的东方博物馆。
那里不仅有艺术珍品,而且还有数不胜数的金银财宝。多么伟大的功绩!多么丰硕的意外横财!这两个胜利者一个装满了口袋,另一个装满了钱柜。然后勾肩搭臂,眉开眼笑地回到了欧洲,这就是两个强盗的故事。我们欧洲人自认为是文明人,而在我们眼里,中国人是野蛮人。
可这就是文明人对野蛮人的所作所为。在历史面前,这两个强盗分别叫作法兰西和英格兰。但我要抗议,而且我感谢你给我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统治者犯的罪并不是被统治者的错,政府有时会成为强盗,但人民永远也不会。
法兰西帝国将一半战利品装入了自己的腰包,而且现在还俨然以主人自居,炫耀从圆明园抢来的精美绝伦的古董。我希望有一天,法兰西能够脱胎换骨,洗心革面,将这不义之财归还给被抢掠的中国。
在此,我谨作证:发生了一场偷盗,作案者是两个强盗。先生,这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赞美之辞
维克多·雨果
1861年11月25日于欧特维尔--豪斯。
文章以英法联军侵华战争为背景,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对英法联军远征中国之举,立场非常明确,态度非常鲜明。他愤怒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愤怒谴责英法联军毁灭世界奇迹圆明园的罪行,他深切同情中国所遭受的空前劫难。
布特勒上尉本想利用雨果的显赫声望,让他为远征中国的所谓“胜利”捧场。但雨果,这位正直的作家,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他代表了人类的良知,是非分明,爱憎分明。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1、法国:这封信写于1861年,当时正是路易波拿巴在位的法兰西第二帝国。1848年6月,巴黎人民举行革命,推翻了七月王朝,成立了共和国。
开始雨果对革命并不理解,但当大资产阶级阴谋消灭共和国时,雨果却成了一个坚定的共和主义者。1851年12月,路易·波拿巴发动政变,雨果参加了共和党人组织的反政变起义。
路易·波拿巴上台后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帝国。他实行恐怖政策,对反抗者无情镇压。雨果也遭到迫害,不得不流亡国外。
2、中国:第二次鸦片战争,是1856~1860年英法联合发动的侵华战争。清咸丰六年(1856年)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进犯广州,挑起这场战争。次年英法组成联军,12月攻陷广州。
1858年5月英法舰队在俄美支持下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清政府派桂良、花沙纳为钦差大臣赴天津谈判,6月分别与俄、美、英、法四国代表签订《天津条约》,11月又在上海签订中英、中法、中美通商章程。
更多文章:
it行业报告(急求计算机信息与管理毕业实习报告3000字以上)
2024年3月31日 19:50
如何彻底对一个人死心?一个男人彻底对一个女人死心了会是什么样
2024年5月11日 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