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抛锚式教学设计的内涵?抛锚式教学模式在生物教学中的实践 抛锚式教学例子
本文目录
- 简述抛锚式教学设计的内涵
- 抛锚式教学模式在生物教学中的实践 抛锚式教学例子
- 什么是抛锚式教学
- 情境式教学和抛锚式教学有什么区别
- 抛锚式教学介绍 抛锚式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 抛锚式教学模式口诀
- 简述抛锚式教学的基本环节
- 抛锚教学模式是什么
- 抛锚式教学有哪些好处
- 抛锚式教学基本步骤
简述抛锚式教学设计的内涵
抛锚式教学设计的内涵是教学过程围绕建构主义的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这几个认知环节自然展开。
抛锚式教学有以下设计原则:
1、课程的设计应允许学习者对教学内容进行探索。学习与教学活动应围绕某一“锚”来设计,所谓“锚”应该是某种类型的个杂研究或问题情境地。
2、抛锚式教学的设计原则依据的是杰布森有关“供给者”的解释。杰布森指出,环境的不同特征支持着各种特殊有机体的活动,同样,不同类型的教材也支持着不同类型的学习活动。
3、这种活动类型不同于由其它类型教材所促进的活动类型。在数学教学中,传统的文字题通常提出目标和仅仅为解题所必需的数字,因此,除简单的计算外,学生无须作出任何努力。相比之下,《杰斯帕历险经历》则在解决问题时为学生提供了创建问题结构、探索问题解答的机会,并无形中导致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小组互动以支持生成性学习。
教学方法:
1、抛描式教学并不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向他们提供援助和搭建脚手架。
2、例如:当学生在解决某一问题时,不知道如何做加法、减速法或进行分与时的换算,此时,教师就会及时地参与教学:他首先鼓励学生运用他们的直觉接近问题,然后向他们提供获得进步所必需的援助。
3、在解决了一个杰斯帕的挑战、发现对新技能的需要并懂得何时应这样做以后,教师和学生常常共同提出超出杰斯帕背景的工作范围。
4、如当学生比较清晰地意识到需要更好地理解小数及其与摩擦力的关系后,他或她就可以提出把解决这个问题作为一个新的学习目标。
5、例如,一些教师帮助学生制作和利用图表,有的教师创造了易于操纵的测量工具,用以测量时间和距离。
抛锚式教学模式在生物教学中的实践 抛锚式教学例子
1 问题的提出 抛锚式教学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以技术学习为基础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其定义为:教学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学生间的互动、交流,通过主动学习、生成学习,亲身体验,完成从识别目标、提出目标到达成目标的全部过程。这种教学模式有两条重要的设计原则,其一是学习与教学活动应围绕某一“锚”来设计,所谓“锚”应该是某种类型的个案研究或问题情境;其二是课程的设计应允许学习者对教学内容进行探索。建构主义者常批判传统的教学是“去情境化”的教学,并且认为“去情境化”是造成学生“学与用”脱节(即高分低能)的根源。所以,学生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去主动地探索,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如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 2 实践的基础 在生物学科中运用抛锚式教学方法,有其独特的学科优势。首先,学生有大量的理论知识背景,有利于建构新知识,如人口增长、资源短缺、环境破坏等,学生在学习之前就有一定的背景知识;其次,生物内容很多是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有利于情境性教学,如腐乳的制作、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探究、遗传病的危害和预防、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等问题都是情境教学的很好内容。因此更容易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教师组织合作式教学的有效性。可见,生物学学科特点决定了在课堂教学中更适合运用抛锚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构建生物知识。下面笔者以高中生物新课标必修二《遗传与进化》(人教版)“伴性遗传”一节内容为例,进行抛锚式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实践探究。 3 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究 3.1巧设悬疑、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抛锚式教学实施的关键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含有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创设情境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在和现实情况一致或类似的情境中进行学习,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和体验,所以创设的情境必须具有真实性,来自于真实生活。本节课中教师可给学生提供以下一些材料,以创设学习情境,引入课题: (1)讲述著名化学家兼物理学家道尔顿和红绿色盲发现的故事; (2)提供某一地区人群中红绿色盲发病率的调查情况(以文字或图表形式呈现)。 人类的红绿色盲症在人群中发病率较高,且不少学生以及学生家长包括教师都患病,所以通过这样一组材料创设情境,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唤醒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便于尽快进入课题。 3.2指导探疑、确定目标、展开课题 在上述情境中,教师应选择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让学生面对这个现实问题,产生解决这个问题的迫切愿望。选出的事件或问题就是“锚”,这一环节的作用就是“抛锚”。“锚”抛得是否准确、恰当,关系到学习效果的好坏。因此,教师要适时地抛“锚”。 教师从情境中选择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问题作为学习的主要内容时,可向学生提出以下一些问题: (1)为什么某一地区人群中红绿色盲发病率的调查结果显示,红绿色盲患者男性远多于女性? (2)人类红绿色盲症致病基因是显性还是隐性?在常染色体上还是性染色体上?如果致病基因在性染色体上,基因型如何书写? (3)在一具体的红绿色盲家庭中,后代患病概率为多少? (4)这类遗传病在遗传时有什么特点?可采取什么措施进行预防? 当然,“锚”一定要抛得适时、恰当,且教师设计的“锚”不能过易或过难,并要和学习主题密切相关,否则学生无法围绕这一“锚”进行学习和探究,进而展开课题。 3.3自主学习、协作交流、内化课题 抛锚式教学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问题的答案,而是由教师为学生学习搭建主动探究、主动获取知识需要的支架,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如需要搜集哪一类资料、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料以及现实中专家解决类似问题的探索过程等),并要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如当学生在计算后代患病概率时不知道伴性遗传的基因型如何书写,教师可向学生提供适当的帮助,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另外,除了自主学习,在抛锚式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合作学习。因为,真实问题情境通常十分复杂,凭单个学生的力量是不可能完全解决的;而且,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参差不齐,为了实现共同进步,协作交流就显得十分必要。在进行上述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之间可以进行讨论、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比如有的学生指出了有些同学只是用分离定律分析问题,没有发现患者男性多的事实,从而忽视了红绿色盲与性别的关系;看到男性患者多这一事实的学生在讨论中主动与进行性染色体的减数分裂过程分析的同学协作,完成了对红绿色盲遗传规律较准确的分析,并在遗传系谱图上得到了验证。 3.4反馈评价、鼓励创新、活化课题 抛锚式教学不仅是为了让学生解决“锚”中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让学生自主地完成学习目标,自主地解决复杂背景中的真实性问题以及自主地与他人合作交流。因此,该教学强调学习过程的评价、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相结合,将评价融于学习过程本身。因此,对这种教学效果的评价其实不需要进行独立于教学过程的专门测验,只需在学习过程中随时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即可。评价重点是注意观察,如学生是否弄清了探索这个问题的意义、方法与途径;是否充分地收集和利用了各种资料;是否能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生物问题;合作学习过程中,参与交流和讨论的热情是否高涨;是否提出了有价值的观点;自己如何吸收他人有价值的观点等。 另外,在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学会总结和创新。如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掌握了红绿色盲的遗传特点后,可以让学生总结所有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遗传特点,进而思考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遗传特点;再如学生根据红绿色盲患者家系遗传系谱图,推测出了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进而可给出其他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让学生总结出根据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推测遗传方式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4 体会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与原来以讲授为主的教学进行比较,感觉到这节课所采取的教学模式具有明显的优势。首先,学生能够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探索学习,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乐于学习,乐于探究”;其次,抛锚式教学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抛锚式教学要求教师善于扮演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的角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抛锚式教学主张在真实情境的刺激下,学生感受到问题解决过程与日常生活中发现与解决问题的体验相一致性,意识到解决问题的“有用性”,这能极大地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求知欲,故是一种值得生物教师不断探索、改进的教学模式。
什么是抛锚式教学
抛锚式教学有时也称“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这种教学要求学生到实际的环境中去感受和体验问题,而不是听这种经验的间接介绍和讲解。在实际情境中一旦确立一个问题,整个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行进程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
抛锚式教学与情境地学习、情境认知以及认知的弹性理论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只是该理论主要强调以技术学为基础的学习。约翰·布朗斯福特是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对抛锚式教学的理论和研究作出了贡献。
扩展资料:
抛锚式教学中的学习与评估:
抛锚式教学研究的基本目的不是提高学生在测验中的分数,因为这类测验大多数侧重的是互不关联的技能与知识的片断。
温特比尔特认知与技术小组(CTGV)的首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提高达到目的能力,这种目的是完整的——从某一问题的一般定义开始,生成为解决问题所必需的子目标,然后达到目标。附加的目标还包括与他人有效地交流思想和展开讨论以及为有效地评判他人提供论等。
为此,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系列评价尺度,试图根据自己设定的目的评价抛锚式教学的全过程。
在大工业范围应用不着抛锚式教学中,研究人员不仅采用自己的评估工具,同时,也采用了标准化成绩测验作为评价工具。这样做是为了表明,在不降低学生在标准化成绩测验中的分数的同时,学生能在有关复杂问题解决的评价中获得显著的成就。
研究人员曾经担心,从传统课程中抽取一部分时间用于杰斯帕系列的教学,有可能降低学生在标准化成绩测验中的分数。
不过,实验进行至今,这种担心还没有变为现实,在若干安全中,实验小组在标准化测验中甚至于取得了显著的进步。有趣的是:普通学校的教师还可利用抛锚式教学课程中与某一知识、技能相应的教学时段,去帮助学生在标准化测验以及其它各种测验中获得高分。
为了证实抛锚式教学方式能导致比传统方式更好的学习和迁移,研究人员设计了若干方法用以测量复杂问题的解决。首先,应确保实验组和控制组在教学中获得的是同样的基础内容,只是对教学进行支撑的程度各不相同。
例如,在夏洛克系列中,实验组和对照组都获得有关故事要素的教学,以使更好地发展故事的情节。不过,实验组的教学是在各种形式多样的故事背景中进行的。结果表明,在故事写作、词汇应用和相关的历史知识的获得方面,实验组的学生都要优于控制组。
又如:在杰斯帕系列的教学研究中,实验组与控制组同样得到包括距离、速度、时间计算在内的基础概念的教学。只是,实验组的教学贯穿于解决杰斯帕历险中的一系列问题;而控制组学生解决的是标有不同题目的、一般的一步或二步文字题。
数据表明,有机会在解决一个完整的杰斯帕问题的背景中工作的学生,向复杂问题解决的迁移能力大大强于控制组,这是因为,在杰斯帕问题中包括了许多内在相关的子问题,这种教学远胜于仅仅解决覆盖同样内容的彼此不相关的一步或二步问题。
情境式教学和抛锚式教学有什么区别
情境式教学:
情境式教学首先应使学习在与现实情境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现,以解决学生在现实生活问题为目标,其次,教学的过程与现实问题解决过程类似。
所需的工具隐含在情境中,教学展示与现实中专家解决问题相类似的探索过程,最后,不需要测验,采用融洽式测试在学习中对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本省就反映了学习的效果。
抛锚式教学:
抛锚式教学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一旦这类事情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被确定了。
在学习中,学习者看到一种问题情境,先运用自己的原有知识去尝试理解情境中的现象和活动,在此基础上,教师逐步引导他们形成一些概念和理解。然后让他们用自己的理解去体验和思考问题。
拓展资料: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情境教学,是在对社会和生活进一步提炼和加工后才影响于学生的。
诸如榜样作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课内游戏、角色扮演、诗歌朗诵、绘画、体操、音乐欣赏、旅游观光等等,都是寓教学内容于具体形象的情境之中,其中也就必然存在着潜移默化的暗示作用。
抛锚式教学有时也称“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这种教学要求学生到实际的环境中去感受和体验问题,而不是听这种经验的间接介绍和讲解。在实际情境中一旦确立一个问题,整个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行进程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
抛锚式教学与情境地学习、情境认知以及认知的弹性理论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只是该理论主要强调以技术学为基础的学习。约翰·布朗斯福特是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对抛锚式教学的理论和研究作出了贡献。
抛锚式教学介绍 抛锚式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1、抛锚式教学有时也称“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这种教学要求学生到实际的环境中去感受和体验问题,而不是听这种经验的间接介绍和讲解。在实际情境中一旦确立一个问题,整个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行进程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抛锚式教学与情境地学习、情境认知以及认知的弹性理论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只是该理论主要强调以技术学为基础的学习。约翰·布朗斯福特是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对抛锚式教学的理论和研究作出了贡献。 2、抛锚式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背景中,产生学习的需要,并通过镶嵌式教学以及学习共同体中成员间的互动、交流,即合作学习,凭借自己的主动学习、生成学习,亲身体验从识别目标到提出和达到目标的全过程。总之,抛描式教学是使学生适应日常生活,学会独立识别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真实问题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途径。
抛锚式教学模式口诀
抛锚式教学模式,是一种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教学方式。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种教学模式,以下是一些口诀:抛锚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启发式提问,激发思维上的火花。学生为主角,老师身份转换。不断迭代,探究发现真理。合作探究,多元交流。评价多角度,综合反思。抛锚式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探究者。
简述抛锚式教学的基本环节
一、抛锚式教学策略概念 抛锚式教学策略是建立在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之上的,确立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了一样)。抛锚式教学策略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最好的办法就是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而不是在课堂上听老师介绍或者讲解这种经验,所以在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中抛锚式教学策略始终强调学习者的主体地位,要求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通过学习者主动搜集和分析材料、数据,对所学习的问题要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和同学的讨论中得到正确的结论。二、组成抛锚式教学策略的步骤(1)创设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2)确定问题:在上述情境下,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去解决的现实问题)。(3)自主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例如需要搜集哪一类资料、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料以及现实中专家解决类似问题的探索过程等),并要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包括:①确定学习内容表的能力(学习内容表是指为完成与给定问题有关的学习任务所需要的知识点清单);②获取有关信息与资料的能力(知道从何处获取以及如何去获取所需的信息与资料);③利用、评价有关信息与资料的能力。(4)合作学习:讨论、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5)效果评价。由于抛锚式教学要求学生解决面临的现实问题,学习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即由该过程可以直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对这种教学效果的评价往往不需要进行独立于教学过程的专门测验,只需在学习过程中随时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即可。
抛锚教学模式是什么
抛锚教学模式是什么如下:
抛锚式教学是当代国外主要的教学模式之一。
抛锚式教学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所以有时也被称为“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或“情景式教学”。抛锚式教学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想要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基本程序: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
优点:抛锚式教学要求情景设置与产生问题相一致,问题难易适中且要有一定的真实性,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抛锚式教学有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及合作能力的培养。
许多从事杰斯帕系列教学的教师为了帮助学生处理成功应付各种挑战所必需的复杂概念,常常为学生搭建脚手架。例如,一些教师帮助学生制作和利用图表,以便使学生确定,如何将以“里/分钟”定义的速度转换为“里/小时”定义的速度。有的教师创造了易于操纵的测量工具,用以测量时间和距离。
抛锚式教学有哪些好处
抛锚式教学是一种教育方法,通过提出问题或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和解决问题。这种方法有许多好处,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有积极影响。以下是一些抛锚式教学的好处:
激发学习兴趣: 抛锚式教学通常以引人入胜的问题或情境开始,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使他们更愿意参与学习过程。
促进深层次思考: 学生被鼓励思考问题的根本原因、解决方法和可能的后果,从而促进深层次思考和分析能力的发展。
自主学习: 抛锚式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学生需要独立思考和研究,这有助于培养自学能力。
实际应用: 问题和情境通常与实际生活和工作相关,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况中,增加学习的实用性。
协作和沟通: 学生通常需要与同学合作讨论和解决问题,这有助于发展团队合作和沟通技能。
自信心: 学生在解决问题和探索新领域时,逐渐建立自信,相信自己可以应对挑战和克服困难。
跨学科学习: 抛锚式教学常涉及多学科的内容,有助于学生综合运用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长期记忆: 通过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学生更容易将知识和技能储存在长期记忆中,因为他们建立了与问题相关的情境和联系。
适应不同学习风格: 抛锚式教学方法可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因为学生可以以自己的方式思考和解决问题。
激发好奇心: 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他们主动提问和追求知识,从而培养了解决问题的习惯。
抛锚式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技能。它不仅有助于知识传授,还有助于学生在不同领域获得更广泛的教育和发展重要的认知技能。
抛锚式教学基本步骤
抛锚式教学基本步骤如下:
抛锚式教学的基本环节是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
抛锚式教学有时也称“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这种教学要求学生到实际的环境中去感受和体验问题,而不是听这种经验的间接介绍和讲解。在实际情境中一旦确立一个问题,整个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行进程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
一、创设情境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而不是仅仅聆听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
抛锚式教学的最基本要求,就是要创设一个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问题的情景,也就是设计一个宏观情境下的“锚”。
二、确定问题
在上述情境下,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去解决的现实问题。选出的事件或问题就是“锚”,这一环节的作用就是“抛锚”。
三、自主学习
在抛锚式教学中,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鼓励学生围绕“锚”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收集信息、确定完成任务的子目标、利用并评价有关信息与材料、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等。
四、协作学习
讨论、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这是协作学习的要旨。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应该鼓励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特别是后者)的讨论或对话,从多个角度寻求解决“锚”中问题的可能办法,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的能力。
五、效果评价
抛锚式教学要求学生解决面临的现实问题,学习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即由该过程可以直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对这种教学效果的评价往往不需要进行独立于教学过程的专门检测,只需在学习过程中随时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即可。
更多文章:
照明设计ppt怎么做?ppt2007中怎么给文字添加灯光闪烁效果的动画
2024年9月13日 12:50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要点总结)
2024年7月21日 09:50
when i was 10 years old(麻烦谁来帮我修改下这篇短文 谢谢了 英语高人速来啊)
2024年3月26日 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