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历程如何写?创业历程是什么意思
本文目录
创业历程如何写
创业历程如何写
创业是创业者对自己拥有的资源或通过努力能够拥有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从而创造出更大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过程。
公司创业历程
千帆竞发,百舸争流,XX公司在XX市场经济大潮中顽强探索,积极反思,以自强不息和永续经营的创业精神,与全体员工伙伴同舟共济,昂首阔步,迎来了平安出的辉煌业绩,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心与爱戴,迎来了顾客的一致好评。这一切正是XX公司努力进取和迅速崛起的伟大标志,展示着XX公司历史新纪元的全面开始! 历史的演绎,时代的进步,势不可挡。而对于不断在拼搏、实践、奋斗道路上不辞劳苦的领导者来说,为此而付出的代价是无可避免的。
但对于一个事业充满信心、奋发向上的创业者而言,却是一种特别宝贵的投资,是高层次的创业,也是达到成功道路上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纵观,XX公司以其自身的努力和拼搏,已出色的完成了她关键性的奠基期,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已逐步走向完善。并正以她矫健、豪迈的步伐,跨进了环保事业崛起腾飞的第四个年头。
XX公司长大了,XX公司成熟了。 XX公司具有强烈积极向上的心态。在竞争中顽强探索,在竞争中不断寻求突破,必然给XX公司注入永续经营的`强大动力。我们相信:XX公司一定能在经济大潮中取得辉煌的成就,XX公司一定能腾飞!XX公司一定能成功! 回想创业时,忘不掉起步路上的汗水与泪水;忘不掉创业途中的艰辛与劳顿;忘不掉他们铁脚、马眼、神仙肚的拼搏精神;忘不掉他们金戈、铁马、跑神州的冲天干劲。几多春秋,无数多个白昼,无数多个黑夜,披星戴月,天属地寒,凭的是一颗火热的雄心,凭的是一颗火红的爱心,是环保的理念深入人心,是信仰凝聚着众心。
他们用双手和智慧,用心血和汗水谱写了无数火红的年华;他们用勤劳和耐心,用热情和爱心描绘出明天的图画! 每一个举止、每一个微笑、每一个希望、每一个计划都充分的弘扬着一个同样的目标。是啊,“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借问行人何处去?眉眼盈盈处。”XX公司的计划是宏伟的, 公司的前景是璀璨的。 宏观慢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今天,我们正掀开明天的序幕,让我们手携手,肩并肩,以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拉开时代的风帆,枕着希望,去追求XX公司的美好未来。 回顾过去的发展历程,面对未来的机遇与挑战,我们满怀信心,让我们共同期待明天会更好。
创业的基本阶段
第一阶段
生存阶段,以产品和技术来占领市场,只要有想法(点子)会搞关系(销售)就可以。
第二阶段
公司化阶段,规范管理来增加企业效益,这是需要创业者的思维从想法提升到思考的高度,而原先的搞关系就转变成一个个渠道的建设,公司的销售是依靠渠道来完成,团队也初步形成。
第三阶段
集团化阶段。这时依靠的是硬实力(产业化的核心竞争力),整个集团和子公司形成了系统平台,依靠的是一个个团队通过系统平台来完成管理,(人治变成了公司治理),销售变成了营销,区域性渠道转变成一个个地区性的网络。从而形成了系统。思维从平面到三维。这时你就可以退休了,创业者就有了现金流系统(赚钱机器),它是24小时为你工作的,这就是许多创业者梦想达到的理想状态。
第四阶段
这是创业者的最高境界,集团总部阶段,是一种无国界的经营,也就是俗称跨国公司。集团总部的系统平台和各子集团的运营系统形成的是一种体系。集团总部依靠的是一种可跨越行业边界的无边界核心竞争力(软实力)子集团形成的是行业核心竞争力(硬实力)这样将使集团的各行各业取得它们在单兵作战的情况下所无法取得业绩水平和速度。思维已从三维到多维,这才是企业发展所能追求和达到的最高境界。
创业的基本类型
1、生存型创业者
生存型创业者大多为下岗工人,失去土地或因为种种原因不愿困守乡村的农民,以及刚刚毕业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这是中国数量最大的创业人群。清华大学的调查报告说,这一类型的创业者占中国创业者总数的90%。其中许多人是被逼上梁山,为了谋生混口饭吃。一般创业范围均局限于商业贸易,少量从事实业,也基本是小型的加工业.当然也有因为机遇成长为大中型企业的,但数量极少,因为国内市场已经不像20多年前,如刘永好兄弟,鲁冠球,南存辉他们那个创业时代,经济短缺,机制混乱,,机遇遍地。如今这个时代,用句俗话来说就是狼多肉少,仅想依靠机遇成就大业,早已是不切实际的幻想了。
2、主动型创业者
主动型创业者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盲动型创业者,一种是冷静型创业者。前一种创业者大多极为自信,做事冲动。这种类型的创业者,大多是博c爱好者,喜欢买彩票,喜欢赌,而不太喜欢检讨成功概率。这样的创业者很容易失败,但一旦成功,往往就是一番大事业。冷静型创业者是创业者中的精华,其特点是谋定而后动,不打无准备之仗,或是掌握资源,或是拥有技术,一旦行动,成功概率通常很高。
3、赚钱型创业者
赚钱型创业者除了赚钱,没有什么明确的目标。他们就是喜欢创业,喜欢做老板的感觉。他们不计较自己能做什么,会做什么。可能今天在做着这样一件事,明天又在做着那样一件事,他们做的事情之间可以完全不相干。甚至其中有一些人,连对赚钱都没有明显的兴趣,也从来不考虑自己创业的成败得失。奇怪的是,这一类创业者中赚钱的并不少,创业失败的概率也并不比那些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创业者高。而且,这一类创业者大多过得很快乐。
4、反欺诈委托加盟
反欺诈委托加盟是一个新的业务模式。表示加盟投资商委托一家公司帮着加盟策划,以达到规避加盟风险、和引进合适的加盟项目。反欺诈委托加盟绝对不只是简单地为加盟投资商推荐一家连锁企业,而是从加盟创业、维权、店铺经营这三个方面进行整体策划。这一全新的概念是由伦琴反欺诈加盟网提出的。
个人创业经历范文
我今年23岁, 还是一个大四的学生,想想自己大学四年的生活,虽然谈不上有什么成就,学习也不是拔尖的,但是绝对没有虚度大学时光。过去一个人天天想怎么样去创业,期间打过工,办过家教中心,做过辅导班,现在刚刚开始经营一个网店(刚开张生意也还好)。由于在校期间大多时间我是在外面跑,很少去关心班里的同学,同学们也觉得我很神秘,以为我在外面混得很好,都想让我给他们讲讲过去的创业经历。现在临近毕业,学校要做毕业设计,时间相对充实,于是我想把我的创业经历写下来,让朋友们对我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也可能会给朋友一些借鉴和激励,呵呵!这也算是给将要踏上社会的同志们的一点建议。
我本出生于山东菏泽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家里生活从小很拮据,生活不谈质量,只谈吃饱穿暖;所以一直在半温饱状态中成长,唯一比较欣慰的是我是家里最小的孩子,所以父母很疼爱我,因此从小也没吃过多少苦。从小学到高中一直都过得比较平淡,我一直都是老师眼中的乘孩子,父母眼中的乘孩子。对于穷人家的孩子来讲,考大学可以说是唯一的出路了,所以父母都要我一定要考上大家,为家里人挣口气。第一次考大学考的是一个专科,我不服气,于是我又复读,由于离二本分数线差了5分,只能报了学费是10000/年的三本学校。我也是我以及家庭生活的转折点。
记得那是2007年,高考结束后我就随堂哥去东营打工了,等考试成绩下来后得知自己的成绩没能上二本线,我一下子懵了,或许是我比较要强,当时想一定得读一个本科。父母得知我的想法后还是支持我,因为当时就我一个人在读书了,哥哥和姐姐都外出打工了。于是在2007年的9月份,我带着家里凑的10000元钱来到学校,因为这里面有我半年的生活费,我只交了6000的学费和住宿费及其它的一些杂费,交完学费后我只剩下2000元了,因为学校离家比较远,我又是第一次一个人出远门,所以没有带被褥,只得去买,向我推销被褥的是一个接待我的学长,人很热情,从接待我开始就一直忙东忙西,后来看到我没被子又带我去买被子,结果我想应该很多大学生都知道,被狠狠宰了一刀。这是我想上大学第一次吃亏,这也是让我认清了在这个社会上,人善被人欺,更让我有了想自己做生意的萌动。
;创业历程是什么意思
过程。创业历程是指一个公司或组织由成立之初到成长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挫折和成功,这是一个创新、拼搏和努力的过程。创业艰辛的历程是讲在创业的全过程充满艰难,充满挑战,包含辛苦。
娃哈哈励志创业史
宗庆后,男,1945年11月16日出生于江苏宿迁,浙江杭州人。娃哈哈的创始人,现任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下面我就为大家解开娃哈哈励志创业史,希望能帮到你。
娃哈哈励志创业史篇一
1987年,当42岁的宗庆后拉着“黄鱼车”奔走在杭州的街头推销冰棒时,他大概不会想到:十多年后,他一手缔造的娃哈哈集团会成为中国最大的饮料企业。2007年娃哈哈集团销售收入258亿元。
在“唯出身论”的年代,宗庆后“旧官僚后代”的出身让他尝尽了人生的艰辛。16岁那年,宗庆后被“安排”到浙江舟山去填海滩,一呆就是15年。1979年,宗庆后顶替母亲回到杭州做了一所小学的校工。
1987年,他和两位退休教师靠着14万元借款,组成了一个校办企业经销部,主要给附近的学校送文具、棒冰等。在送货的过程中,宗庆后了解到很多孩子食欲不振、营养不良,是家长们最头痛的问题。“当时我感觉做儿童营养液应该有很大的市场。”填海时形成的坚毅性格让宗庆后决定抓住这个机遇博一把。面对众多朋友善意的劝说,他显得异常固执:“你能理解一位40多岁的中年人面对他一生中最后一次机遇的心情吗?”
1988年,他们开始为别人加工口服液,1989年成立杭州娃哈哈营养食品厂,开发生产以中医食疗“药食同源”理论为指导思想、解决小孩子不愿吃饭问题的娃哈哈儿童营养口服液,产品一炮打响,走红全国。1990年,创业只有三年的娃哈哈产值突破亿元大关。
成名之后,曾有人问宗庆后,人生最应大有作为的15年在农村中度过,是否后悔?他答道:“这15年,尽管是我人生当中最年轻、最有成长希望的大好时光,看起来好像在农村没有什么作为。但对整个人生道路确实有很大帮助,这15年艰苦生活磨练了我的斗志,能吃得起苦,也练就了比较好的身体,为我42岁以后再重新创业打下了比较雄厚的基础。”
宗庆后年龄:64岁创业时间:1987年组建校办企业经营部第一桶金:儿童营养口服液 我认为做企业要有这些素质,特别在中国市场上,那就是:诗人的想象力、科学家的敏锐、哲学家的头脑、战略家的本领。
社会评价
时刻不忘替老百姓说话——“网易新闻”。
他被称作营销大师、管理大师,被称作离市场最近的企业家。——“腾讯财经”
他从不隐藏他的厌恶、愤懑和内心的强悍。他是冒险狂、投机家、乐天派、大戏的主角和孤独者。他熟悉一个旧世界的种种规则,并且善于利用它的种种弱点,并依此抗拒一个XD新世界的到来。即使历经劫难,他也始终是个异数,永远是那样地充满表现欲、果断、能适应变化,并让对手胆寒。——“腾讯财经”
他那被西方媒体冠以市场网络“编织大师”的“联销体”模式,将几千个一级经销商、上万个二级批发商和销售终端串联起来,牢牢盘踞着中国广大城乡市场,且在此一役中无一倒戈。所有这些,都似乎验证着一句话:中国的企业都是有比较强势的领导才会成功,因为中国人比外国人难管。
从某种角度来说,宗庆后其实只是个用斗争捍卫自己利益的普通人。他代表了那些在无数动荡中生存下来、努力适应变化的一群中国人。——“腾讯财经”
他被称作营销大师、管理大师,被称作离市场最近的企业家。他给了人们太多的想象,却又让人不知所措。他,就是宗庆后。
娃哈哈励志创业史篇二
品牌故事:娃哈哈的品牌故事之中国首富宗庆后
宗庆后,娃哈哈的创始人。20年间,他筑起一个饮料王国。如今,当年的“小不点儿”已成长为拥有资产55亿元、在全国19个省市建有50余家全资或控股子公司、年销售收入可达70亿元的中国最大的食品饮料巨人。“娃哈哈”品牌驰骋全国。
关于娃哈哈在中国的普及率,我们可以做这样一个试验:在长白山天池、阿尔泰山山麓、海南岛丛林、青藏高原这些中国的天南海北,我们随便走进一间小店,然后把所有的商品目录都抄下来,你会发现,重复出现的品牌不会超过三种,而恰巧娃哈哈就可能是其中的一个;在过去的20年里,让每个中国人都掏钱买过的品牌不会超过三种,而娃哈哈也可能是其中的一个。这种“恰巧”却绝非巧合,事实上,娃哈哈产品已几乎覆盖中国的每一个乡镇。这个从校办企业起家的企业,如今在神州大地上的影响力决不容任何人小觑。
2010年宗庆后荣登胡润全球百富榜内地榜首。2012胡润全球富豪榜发布,以105亿美金位列第78名,成为“2012年中国内地首富”,也是唯一一个上榜的中国大陆富豪。2012年10月12日,《福布斯》发布2012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单,娃哈哈董事长宗庆后以100亿美元的净资产重新登上首富的宝座。2013年2月28日,胡润全球富豪榜发布,宗庆后以820亿元第三次登内地首富。2013华人十大富豪出炉宗庆后列第8。2013年5月6日,《新财富》杂志发布“2013 新财富500富人榜”,娃哈哈集团宗庆后以700亿元财富成为2013年首富。2015年以103亿美元位列福布斯华人富豪榜第18名。
80后励志网前面分享过的那篇《宗庆后白手起家创业史》,详细讲述了宗庆后白手起家的创业故事,我们再来简要回顾一下:
宗庆后出生于杭州,中学毕业后,为减轻家庭负担,身为长子的他主动来到条件艰苦的舟山盐场接受锻炼。一年后,又辗转到了绍兴茶常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人生最美好的岁月在艰辛而单调的日子中悄然流逝。1979年,在小学当教师的母亲退休后,宗庆后顶职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故乡杭州。由于文化程度太低当不了教师,他被安排在一所小学里当校工。直到1987年的一天,娃哈哈前身——杭州市上城区校办企业经销部成立,一张小小的委任状陡然改变一切。是年,42岁的宗庆后带领两名退休老师,靠着14万元借款,靠代销人家的汽水、棒冰及文具纸张赚一分一厘钱起家,开始了创业历程。当他戴着草帽、蹬着平板车走街串巷,叫卖棒冰、文具的时侯,当他为了发煤炉子需要的爆花,和隔壁同在教育局下面的兄弟单位吵架的情形,还想不到自己10年后会成为一个左右中国饮料市场格局的人。
1988年,他们开始为别人加工口服液,1989年成立杭州娃哈哈营养食品厂,开发生产以中医食疗“药食同源”理论为指导思想、解决小孩子不愿吃饭问题的娃哈哈儿童营养口服液,靠着确切的效果,靠着“喝了娃哈哈,吃饭就是香”的广告,产品一炮打响,走红全国。1990年,创业只有三年的娃哈哈产值突破亿元大关,完成了初步原始积累,发生在小学校园里的经济奇迹开始引起社会和各级政府的广泛关注。
为什么小小的“儿童营养口服液”能成功?宗庆后回忆创业史时说:“娃哈哈做营养液的时候,全国有38家企业生产营养液,但是我发现了一个市场空白点,就是儿童营养液。”那个时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追着喂食的情景几乎日复一日地在每个家庭上演。“因此”,宗庆后说,“我选择了‘促进儿童食欲’作为进入点。”而当时,其他营养液生产企业没有一家注意这个即将浮出水面的巨大商机,给娃哈哈留出了极大的市场空当。
如今十几年过去了,家长们在为孩子不愿吃饭而愁眉不展时,仍然会想起“喝了娃哈哈,吃饭就是香”的广告语。在营养液市场,娃哈哈虽然没有能够全面称霸,但却几乎吃掉了儿童这个消费断层。
在宗庆后与娃哈哈声名大噪之后,曾有人问,人生最应大有作为的15年,他却在农村中度过,是否后悔?他说,“这15年,尽管是我人生当中最年轻,最有成长希望的大好时光,看起来好像在农村没有什么作为。但对整个人生道路确实有很大帮助,至少这15年艰苦生活的磨炼,磨炼了我的斗志。能吃得起苦,同时也练就了比较好的身体。为我42岁以后再重新创业,打下了比较雄厚的基础。”
娃哈哈励志创业史篇三
不管成功或失败,都会会为自己的人生留下精彩的一笔。不会等到自己终老的时候回头来看,觉得自己的人生过得很平淡,下面我们来看看宗庆后的娃哈哈创业史。
宗庆后42岁开始创业,从贷款14万元、靠三轮车代销汽水及冰棍开始,到拥有财富800亿元,成为“2012年中国内地首富”——25年来,宗庆后心无旁骛,以超乎常人的耐力,坚守着自己的实业帝国。其个人奋斗史,无疑是一部真人版的“励志大片”。
年均增长超过60%的娃哈哈
“很多年过去了,我依然清楚记得那一天的情景:1987年夏天的一个下午,天气闷热,杭州的小巷子里见不到人影。我骑车出了家门,去干一件有些冒险 的事情——靠借来的14万元钱,去接手一家连年亏损的校办工厂。”提起往事,宗庆后有些动容,他告诉记者,创业初期的条件十分艰苦,可以说是白手起家。借 来的14万元钱,也不敢全部用完,只用了几万元钱,简单地粉刷了一下墙壁,买了几张办公桌椅,就开张了。
有了自己的事业,宗庆后憋足了劲儿,但当时,他的“事业”却是蝇头小利的小生意,“我们代销冰棍、汽水,还有作业本、稿纸等,主要是为学生服务。一根冰棍4分钱,卖一根只赚几厘钱。”早年创业的艰辛,已深深刻在宗庆后的记忆里。
随着时间的推移,宗庆后的业务范围也越来越广,开始为人家代加工产品。风里来雨里去忙活了一年,年底一算账,居然有了十几万元的进账。尽管赚了一些钱,但宗庆后认为,企业没有自己的产品,终究不是长远之计。
1989年, 宗庆后带领校办工厂的100来个员工,开始开发投产娃哈哈儿童营养液,并成立了杭州娃哈哈营养食品厂。“当时,国内食品市场的产品种类相对较少,就连方便面都是稀罕玩意儿。”娃哈哈儿童营养液一经面世便迅速走红。
1991年,宗庆后做了一件更大胆的事:兼并了拥有2000多名职工的国营老厂——杭州罐头食品厂,娃哈哈食品集团公司正式成立。1991年企业产值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达到2.17亿元。
1994年,娃哈哈响应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移民工作的号召,投身西部开发,兼并了四川涪陵地区受淹的3家特困企业,建立了娃哈哈第一家省外分公司涪陵公司。此后,娃哈哈迈开了“西进北上”步伐,先后在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160多家分公司。
1996年对于娃哈哈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年份。这一年,宗庆后瞄准瓶装水市场,娃哈哈纯净水诞生。有经济学家曾认为,娃哈哈纯净水的出现,是宗庆后搭建商业帝国最重要的一块砖。
娃哈哈成立25年,其产品包括含乳饮料、瓶装水、童装等共十大类150多个品种。宗庆后坦言,25年来,娃哈哈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数不清的坎坷,甚至也曾走过弯路,但专心做实业、专注做品牌的信念始终没丢。
25年来,娃哈哈一直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年均增长超过60%。提起2012年,宗庆后由衷地舒了一口气,“1—9月,集团实现营业收入500亿元, 上缴税金47亿元,预计2012年我们可以做到(营业收入)700亿元。年初的时候,也曾为今年的经营情况捏了一把汗,毕竟大的经济形势不是很好,但是现 在,我们终于可以轻松一下了。”
“中国内地首富”的简单生活
“宗总不拘小节,也不怎么在意个人形象,有时候显得和这个世界格格不入。”娃哈哈的一名行政人员向记者爆料,一次,友人极力邀请宗庆后去参加一个时 尚类活动,盛情难却,宗庆后只好前往。“全场的人都是西装革履,只有宗总穿着夹克衫,还是旧的,和当时的氛围极不协调,可他自己根本没有感觉到有什么不 妥。”
和“首富”的头衔比起来,宗庆后的生活谈不上“品质”。平常,他总是穿一件普通的夹克衫,一双有点旧的布鞋,有些是最便宜的大路货,但他认为这很好,“几十元的衣服穿在身上,人家都会以为是几千元的,我干吗花那个钱?”宗庆后调侃道。
穿衣服随便,吃饭也很简单,用宗庆后自己的话说,这辈子最爱咸菜腐乳,身体照样健健康康。如果不出差,宗庆后的一日三餐几乎都在公司食堂解决。
杭州这些年变化很大,西湖变得越来越美,整个城市的环境也越来越干净、充满江南韵味。早年走街串巷送汽水的宗庆后,自以为闭着眼睛也走不丢,但最终 他发现,杭州变得自己已经不认识了。“其实,不是杭州变化快,是他总忙于工作,根本没时间出去四处转转。”女儿宗馥莉总是劝父亲多出去走走,但宗庆后只要 一出门,基本就是奔机场。
有一次,电视台录制节目,专门把他拖到了西湖边喝茶。节目录完了,他大发感慨:“在这座城市活了大半辈子,没想到原来坐在这里喝茶这么舒服。”下属 建议,干脆在西湖边租个地方办公得了,累了可以坐湖边喝喝茶,看看景。“那就光顾着喝茶观景了,看过的文件转头就得忘了。”宗庆后立刻否决了这个提议。
坚守实业“阵地”
25年,娃哈哈的总资产增长了57万倍。集团旗下的娃哈哈系列产品,销量一直稳居全国第一,在实体经济面临“空心化”、国际金融危机及欧债危机双重影响下,宗庆后如何立于不败之地?
宗庆后给出的答案是:一切源于我们的“专注”。“认真做好一件事,这是最简单,也是最难的。25年来,我们的信念从未动摇,快速积累财富的虚拟经济我们视而不见,一心一意做产品、搞实业,一心一意为中国老百姓提供最实惠的必需品,是我们不变的追求。”
在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上,宗庆后可谓创造了一个很难复制的模式。宗庆后曾说:“世界上很多成功的大企业,都有一个强势的领导人,都是‘大权独揽’。” 所以,一直以来,娃哈哈的“专制”在业界也是出了名的:娃哈哈集团直到现在也不设副总经理,生产、销售等各个领域的管理则是由各个部长负责。
但这并没有妨碍娃哈哈员工的忠诚度,因为宗庆后虽然“专制”,却是个有情有义之人,25年来,他从未辞退过一个员工,一年中甚至有一半时间和员工奋战在一线。
一方面高高在上,一方面又和大家一起摸爬滚打,宗庆后深谙“中国式领导”的精髓。
宗庆后强势的另一面,则体现在娃哈哈对渠道的控制上,这也是宗庆后管理经销商的成功之道。
娃哈哈拥有遍布全国的近5万个经销商,如何管理好这个至关重要的终端体系,很大程度上是娃哈哈成败的关键。宗庆后的解决之道是创立了“联销体”,即 编织了一张遍布全国各地6000多个一级批发商以及三四万个二级、三级批发商的销售终端营销网,与经销商结成利益同盟体,变一家企业在市场上与人竞争为几 千家企业合力一起与人竞争。
“中国是制造业大国,种种迹象表明‘实体经济回归’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流声音。而我们娃哈哈,将一如既往地坚守实业,为最基层、最广大的消费者提供最好的产品。” 宗庆后说。
百度创始人创业历程
2000年1月,李彦宏创建了百度。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百度已经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独立搜索引擎和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百度的成功,也使中国成为美国、俄罗斯和韩国之外,全球仅有的4个拥有搜索引擎核心技术的国家之一。下面我就为大家解开百度创始人创业历程,希望能帮到你。
百度创始人创业历程
李彦宏(英文名Robin),1968年出生于山西阳泉,1987年考入北京大学,1991年赴美国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计算机系就读,1996年开始专注探索搜索引擎产业并获得美国专利,1999年放弃数十万股期权回国创业,2000年1月1日,百度正式成立。
1968年,李彦宏出生在山西阳泉一个普通的家庭。1987年,勤奋、刻苦的李彦宏以阳泉市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北京大学图书情报专业。“北大自由的学术氛围,为我形成独立思考能力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李彦宏说。不过,身处象牙塔,几多欢乐几多愁。“那时候,大学毕业进入机关单位,已经是非常好的选择了。在我看来,选择出国是一条自然而然的道路。”
1991年,李彦宏再一次挤过了独木桥,收到美国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计算机系的录取通知书,踏上了人生的第二次征程。“世间总有公道,付出总有回报”,李彦宏骨子里有着勤奋、执着的精神,这使得他的专业技能得到飞速进步。一年后,他顺利进入日本松下实习。“这三个多月的实习,对我后来职业道路的选择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李彦宏说。
1994年暑假前,李彦宏收到华尔街一家公司——道·琼斯子公司的聘书。在华尔街的三年半时间里,他先后担任了道·琼斯子公司高级顾问、《华尔街日报》网络版实时金融信息系统设计人员。
1997年,李彦宏离开了华尔街,前往硅谷著名搜索引擎公司Infoseek(搜信)公司。在硅谷,李彦宏亲见了Infoseek在股市上的无限风光以及后来的惨淡。
1998年,李彦宏在自己撰写的《硅谷商战》中总结到:“技术本身不是唯一的决定性因素,商战策略才是决胜千里的关键;要允许失败;让好主意有条件孵化;要容忍有创造性的混乱;要有福同享……”,这些典型的硅谷商战经验,后来被他得心应手地运用到了百度的创业中。
1999年,李彦宏认定环境成熟,于是启程回国。李彦宏在北大资源宾馆租了两间房,连同1个财会人员5个技术人员,以及合作伙伴徐勇,8人一行,开始筹备创建百度公司。
接着,李彦宏开始回美国找钱,他整天在旧金山的风险投资商中游说。最后顺利融到第一笔风险投资金120万美金,在百度成立的9个月之后,风险投资商德丰杰联合IDG又向百度投入了1000万美元。
对于百度为何受风险资本青睐,李彦宏说:“投资者有一种信念,相信百度会越来越好。”事实上,在决定创业时,李彦宏在引擎技术方面已经排在世界前三位,而李彦宏的执着和专业又在业内有口皆碑,加之百度耕织的中国市场潜力巨大,三点因素结合,百度自然对投资者充满了无限诱惑。李彦宏说:“那个时候融资相对容易,但是绝大部分企业还是融不到资。我们选到的这些投资人应该说是非常优秀的,都能够看到长远目标。”
如今,百度已走过近十年的时光,其间不乏惊心动魄风云变幻——激烈的董事会争辩,合作伙伴徐勇的退出,商场无情的竞争等重重挑战,都在不时的考验和冲击着李彦宏。但李彦宏一直保持淡定、从容,随着资本不断增加,技术的不断成熟,百度有了一日千里的快速发展。2002年百度搜索引擎技术真正成熟。2003年百度流量比上一年增加了7倍。2004年百度品牌得到网民的广泛认可。2005年百度成功上市。
成功后的道路怎么走?李彦宏说到:“用技术改变生活,仍是我不变的信念。对于百度,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
2004年,百度搜索流量首次在中国超越Google,而且此后在中国市场上将这个全球巨擘远远甩在了身后;2010年3月15日,百度再次实现超越:在有全球资本市场风向标之称的纳斯达克,百度股价首度超越Google,写下纳斯达克新的传奇。
百度这家创立仅11年的中国互联网公司,在李彦宏的带领下,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而42岁的创始人李彦宏目前正在为百度的基业常青和走向世界规划蓝 图。可能很多人看过微软创始人比尔· 盖茨的成功故事,看过苹果CEO史蒂夫·乔布斯的神话传奇,却并不知道百度CEO李彦宏的故事。
“李彦宏是当今中国年轻企业家的优秀代表,百度在高科技的领域里打出一片天地,很给中国的民族企业提气。”柳传志对李彦宏这样评价。复制李彦宏的成功方程式显然对多数人并不现实,但是人们仍然希望从他光彩熠熠的职业生涯和创业故事中得到启发。
20岁,做自己喜欢并擅长的事情
20多岁的年轻人,大学毕业后去企业工作几乎是多数人的职业轨迹。李彦宏的20岁与很多人的20岁并无二致。唯一可能不同的是,李彦宏选择了自己喜欢和擅长的职业,并成为了这个领域中的专家。
对于90年代留学美国的中国学生来说,大多都是抱着读一个博士学位的目的去的。读了博士学位之后,可以回国做研究,去大学里当教授。这在很多人看来是个不 错的选择。但是就读于美国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计算机系的李彦宏却选择一条与大多数人相反的路,那就是获得博士入学资格之后,却毅然放弃这一机会,选择直接 进入企业工作。
李彦宏的第一份工作是去华尔街做实时金融信息检索,这份工作让李彦宏获得很高的收入,才26岁就可以租得起一套公寓,并买了属于自己的新汽车。如果换做其 他人,可能就会因此满足了,安安稳稳地在华尔街这个满地是美元的地方过着悠闲的生活。可是李彦宏却在不久之后选择了辞职,但他有着自己的打算。
在华尔街,李彦宏有两个重大发现,其一,他看到了股票市场上IT企业的火爆,也看到了IT企业中互联网企业的巨大潜力;其二,他结合自己所学习的页面链检 索技术,发现自己有必要发明一种有效的互联网搜索技术,这就是后来李彦宏在美国申请的 “超链分析技术”专利。
接着,在加拿大的一个互联网技术大会上,李彦宏向Mirosoft、infoseek等硅谷公司的高级技术人员讲解了自己的“超链分析技术”,让这些IT 巨头们看到了李彦宏的价值。最终李彦宏选择去了Infoseek公司,在Infoseek李彦宏受到重用,成为当时硅谷最年轻的产品经理,并获得 Infoseek公司的股票,在30岁那年成了百万富翁。
从华尔街到硅谷,李彦宏都是职场中的优胜者,原因在于李彦宏始终都没有离开过自己所喜爱和擅长的搜索行业。他这种选择职业的方法让很多正准备参加工作的大 学生和正在工作的职场人都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为了爱好而工作是幸福的,为了工作而工作是机械的、枯燥的。只要你找到了自己的爱好,并知道你所擅长的事 情,就会精神百倍地投入工作,创造出别人无法创造的价值。
当20多岁的大学毕业生和职场人们在为找工作而烦恼的时候,大家不妨静下心来想一想自己的爱好和擅长是什么?或许在你冷静地思考之后,你会更有信心地去面对工作,更有激情的投入工作,最后获得应有的回报和成就感。
30岁,创业者要专注和坚持
三十而立,对于80后来说,已经步入而立之年的前夜,弹指一挥间,时间飞快流逝,在而立之年的前一夜,很多人也正走在创业的路上,而立之年我们应该立什么呢?或许李彦宏的30而立可以给很多人带来启示。
已经成为百万富翁的李彦宏,本应该继续留在硅谷,进入IT公司做一名高级工程师,然而,他在30而立之年再次选择了离开。在李彦宏正在硅谷 infoseek公司利用自己的互联网搜索技术成为百万富翁的时候,中国互联网也在蓬勃发展。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已经成立,搜狐张朝阳也在国内大红大 紫。但是中国互联网市场仍没有一家像样的搜索引擎公司,甚至很多人不知道搜索引擎为何物。
李彦宏看到了国内互联网发展的机会,他要利用自己的“超链分析技术”在中国做中文互联网搜索。李彦宏毅然放弃了美国的安逸生活,开始了创业之路,这一年李彦宏刚好31岁。
1999年,李彦宏怀揣着120万美元风险投资和一个中文搜索梦想回到了中国。1999—2003年的互联网正在演绎着互联网泡沫来临前的狂欢,门户网站、网络游戏、SP公司等各种互联网形式在中国百花齐放,众多互联网公司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快速捞钱。
曾有人给李彦宏投资让百度做无线增值业务,李彦宏拒绝了。有员工建议李彦宏做网络游戏,李彦宏也拒绝了。他总是冷静地说:“搜索要做的事情还很多,我们应该专注于互联网搜索领域,我看好它未来的增长。”当时李彦宏的决定被很多人认为是“傻子”,不懂得尽快捞钱。
然而几年过后,当中国互联网用户猛然增加到3亿,百度成功超越了谷歌成为中文搜索第一品牌的时候。曾经在无线增值业务上叱咤风云,日进斗金的“大佬”却无声无息了。李彦宏对互联网搜索的专注如一和坚持,让百度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2005年8月5日,百度成功登陆纳斯达克股票交易市场,上市目标发行价27美元,当日便直线冲破150美元,最后落定于122.56美元收盘,成为美国证券历史上IPO首日表现最佳的十大股票之一,百度的数百名员工也随之成为“百万富翁”,时年李彦宏37岁。
在30而立之年,李彦宏毅然选择回国创业,并将自己的所有精力都专注如一地投在了自己所爱好和擅长的互联网搜索行业,也因此将百度公司从7个人发展到 7000人。虽然而立之年的李彦宏获得成功有很多“天时地利人和”的成分,很多80后创业者们也可能会抱怨现在 “时过境迁”。
但是有一点是非常值得创业者们学习的,那就是时间已经容不得我们再继续为自己的创业选择而徘徊不定,应该在现有的创业经验积累下,专注如一,激情百倍地将手头的事情做到极致。或许我们无法获得李彦宏这样巨大的成功和回报,但是也是值得自己骄傲和满足的。
李彦宏的管理经验
李彦宏在公司提出了“五级领导力”管理模式——将管理层划分为仅有的五个层级,使得公司在不断壮大的过程中仍然保持扁平化的高效管理模式,并创造性的运用柔性和刚性相结合的公司管理艺术,对于从最低的团队领导到最高管理层,每一层级均有明确的能力素质评价指标。包括业务推动能力、专注专业精神、任务分解能力、沟通和跨部门协作能力、人才培养能力等五个维度。
李彦宏表示,第五级领导必须能够做到以下四点:首先,洞察行业趋势,“要能看到一到两年后的市场变化,并不断问自己同样的问题,一旦答案相同,说明你已经落后了”;第二,果断把握市场机会,“一旦得出了推论就要立刻着手解决,而且要比其他所有人都做得好”;第三,极强的沟通技巧,“善于影响、发展、推动、改变、激励他人,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第四,在复杂多变的情况下,通过一系列综合思考的决策技巧,应变式地找出或开发新的解决方案。
李彦宏的创业七招
1.向前看两年;
2.少许诺,多兑现;
3.在不需要钱的时候借钱;
4.分散客户;
5.不要过早地追求盈利;
6.专注自己的领域;
7.保持激情。
关于创业历程的艰辛
企业从创办到成长、成熟的过程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艰苦历程,其中饱含了创业者及其创业团队的辛勤与汗水,在经历了困难、挫折和成功的过程中,创业者也随之逐渐成长为企业家。下面我就为大家解开关于创业历程的艰辛,希望能帮到你。
关于创业历程的艰辛
马云先生曾经在央视《赢在中国》栏目中说:“不要光学习人家成功的经验,更要多学习人家失败的教训。因为成功的原因有千千万万种,而失败的原因却往往都差不多。”我觉得马云先生的这段话,留给我的印象真是非常地深刻。
记得格言中好象也有这样的话,大意是:圣人不但会从自己的身上吸取教训,还会从别人的身上吸取教训;而一般的人,就只能在自己经历了磨难后,才会有血的教训。但这些懂得从自己身上吸取经验教训的人,都还算是够聪明的;真正的大笨蛋就是那些连他们自己身上的经验教训都不曾学习到的人。这些人,由于没有记性,所以,总是会在同一地方连续地摔倒好几次。自然,他们也是没有前途的。
一、直到我有所成就之前,我一直都没有突破孤军奋斗的个人创业模式,没有走向公司化运作模式。假如我当初早点儿成立公司去专业地做电脑培训业务的话,那没准就真地成了宁波市电脑培训方面的“新东方”了。毕竟个人的力量是很有限的,所以,如果你还是跟我当年一样依旧处在孤身苦干状态中的话,那就要好好地想一想你为何至今还没有突破这个老掉牙的旧模式了。
造成这种局面的最主要原因,多数是因为太在乎利益上的得与失,不愿意与人一起分享你的成就、舍不得把利益让出来一点、再就是对利益的分配方案不满意、不愿意吃亏。我当初总觉得自己很牛,觉得人家是为了要跟我享福才来与我谈合作的、觉得人家是为了从我这个能人手上捞点好处才来追随的。于是,就老觉得自己与这些没有技术、没有眼光的“俗人”合作很吃亏,总觉得还不如自己一个人做一个人享受呢。除此外,过于现实、不相信“商业神话”也是造成我一直都封闭自守的一个主要原因。
记得当初曾经有一位在宁波做领导的清华老校友建议我走风险融资、迅速扩张的发展道路,并且,还主动让我随团参加一些融资洽谈会。可我当初总觉得这样的好事不太可能有,甚至觉得拿风险投资创业的人是种高级骗子。所以,就对融资扩张一事总是不了了之。其实,当初宁波税务系统中也有几个好朋友建议我接受一些科技公司的投资,以便把我开发的税务代理管理系统推广到全省、甚至全国。
可我总觉自己一无过硬的政治背景、二无浓厚的经济实力;所以,当时能够做到垄断整个宁波市就已经很不错了;而至于推广到全省去,那真是想都不敢想的事了。我当时总以为要做这种天大的业务,就一定要走官商结合的道路才行,总觉得只有那些官僚子弟才能做。于是,也就根本没有做得很大的期望,也就不太相信人家是真心真意地来谈合作的了
二、以前那段时间里的我,可以说是“想得多、做得少”的典型代表。当初我还年轻,想象力非常地丰富,创意点子也很多。可总是想归想、做归做;总是拿着嘴去与朋友们海阔天空地谈设想,却就是没有做的。头几次,大家还很喜欢听我讲方案,还觉得听了我的话很有启发性。可慢慢地,大家就不当一回事了。为何?因为我没有成绩呀。一度我就坐在家里空想,把方案想得很美妙,仿佛方案想好了,一切就都会跟着来了。可就是没有勇气跑出去把这设想付诸于行动。为何不敢行动呢?一是怕失败、怕被笑话、也就是为虚名所累呀;二是总期望能凭我这张嘴说服其他朋友去做,然后,我就稳稳地跟着他们从中享受了。总是观望与徘徊,缺少果断的一搏,是造成我以前未成功的又一原因。
三、以前的我,总是很喜欢抱怨,很喜欢责怪人,很喜欢把责任推给别人。如果我曾经为某事与你商量过,而你也明确地给了我些建议;可万一那事儿的结果又刚好与你所建议的情况相反的话;按当时我的脾气,可就要好好地骂你一通了。如果你是因为参预了建议而被我骂的话,那还算是有因的;但如果仅仅因为你是亲人,而不得不成为我事业失败时的出气桶呢,你会有何感想呢?我当初就总是因为自己的不如意而怪父母、怪兄弟姐妹、怪合作人、甚至怪妻子是个坏克星……结果,很自然地,所有的亲戚朋友都开始躲得我远远的了,没人再会帮我出谋划策了。在这种情况下,你说我还能成功吗?
四、经常变化不断,没有扎实的根系,总是三分钟热度10年创业艰辛历程总结的经验教训10年创业艰辛历程总结的经验教训。每当一个项目做到半路上,就又对一个新的项目产生了兴趣,结果,就扔了前面的去做后面的了。于是,总是从头开始。
总结地说,我在以前那段时间里之所以一直没有成功,究其原因,一是因为我没有努力地去寻找合作的机会,总是孤军奋斗,没有突破个人创业的模式;二是因为我总是想得多、做得少,决断力不够;三是因为我这人心胸狭窄,不能容人;四是因为我这人太会重新开始。
当然,现在我已经有所警觉、有所改正了,所以,也就已经有所成就了。愿大家以此为鉴!
创业的基本类型
1、生存型创业者
生存型创业者大多为下岗工人,失去土地或因为种种原因不愿困守乡村的农民,以及刚刚毕业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这是中国数量最大的创业人群。清华大学的调查报告说,这一类型的创业者占中国创业者总数的90%。其中许多人是被逼上梁山,为了谋生混口饭吃。一般创业范围均局限于商业贸易,少量从事实业,也基本是小型的加工业.当然也有因为机遇成长为大中型企业的,但数量极少,因为国内市场已经不像20多年前,如刘永好兄弟,鲁冠球,南存辉他们那个创业时代,经济短缺,机制混乱,,机遇遍地。如今这个时代,用句俗话来说就是狼多肉少,仅想依靠机遇成就大业,早已是不切实际的幻想了。
2、主动型创业者
主动型创业者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盲动型创业者,一种是冷静型创业者。前一种创业者大多极为自信,做事冲动。这种类型的创业者,大多是博彩爱好者,喜欢买彩票,喜欢赌,而不太喜欢检讨成功概率。这样的创业者很容易失败,但一旦成功,往往就是一番大事业。冷静型创业者是创业者中的精华,其特点是谋定而后动,不打无准备之仗,或是掌握资源,或是拥有技术,一旦行动,成功概率通常很高。
3、赚钱型创业者
赚钱型创业者除了赚钱,没有什么明确的目标。他们就是喜欢创业,喜欢做老板的感觉。他们不计较自己能做什么,会做什么。可能今天在做着这样一件事,明天又在做着那样一件事,他们做的事情之间可以完全不相干。甚至其中有一些人,连对赚钱都没有明显的兴趣,也从来不考虑自己创业的成败得失。奇怪的是,这一类创业者中赚钱的并不少,创业失败的概率也并不比那些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创业者高。而且,这一类创业者大多过得很快乐。
4、反欺诈委托加盟
自己一个人创业的经历
自己一个人创业的经历
自己一个人创业的经历,现在很多人开始自己创业,因为这样子时间相对来说比较自由,还更有发展空间,很多人在自己创业的过程中会写一个创业的经历总结经验,下面我和大家分享自己一个人创业的经历。
自己一个人创业的经历1
一个人的创业历程和感悟
企业从创办到成长、成熟的过程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艰苦历程,其中饱含了创业者及其创业团队的辛勤与汗水,在经历了困难、挫折和成功的过程中,创业者也随之逐渐成长为企业家。
创业历程收获及感悟 每当我想起我的创业经历的时候这段话总在我脑海中旋绕着:人的生活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方式是像草一样活着,你尽管活着,每年还在成长,但是你毕竟是一棵草,你吸收雨露阳光,但是长不大。 人们可以踩过你, 但是人们不会因为你的痛苦,而他产生痛苦; 人们不会因为你被踩了,而来怜悯你, 因为人们本身就没有看到你。 所以我们每一个人, 都应该像树一样的成长, 即使我们现在什么都不是, 但是只要你有树的种子, 即使你被踩到泥土中间, 遥远的地方,人们就能看到你; 走近你,你能给人一片绿色。 活着是美丽的风景, 死了依然是栋梁之才, 活着死了都有用。 这就是我的做人的标准和成长的标准。我出生在一个普通而又平困的家庭,家庭的平困让我比同龄孩子显得懂事了许多。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但我认为穷人家不是早当家,而是早面对现实和选择无奈的现实。初中念完由于家里的平困我放弃了高中,放弃了上大学必经之路。每当我想起那段时间,我就黯然泪下,我是多么想去走走上高中和上大学的路。
为了早些脱离贫困为家里减轻负担,我去职业高中学校学幼师专业,去学门手艺,这样可以早早上班,早些赚钱。职业高中毕业后我去扎兰屯市幼儿园当一名普通的幼儿教师,我做了半年后幼儿教师,我厌倦了,这种每天面对呀呀学语的孩子,我觉得这不是我的人生和理想,我能安于现状,我要走出去,去外面的世界看看。带着这颗不安分的心,我离开幼儿园,到了陌生的秦皇岛,因为我没有高学历,没有什么一技之长,我只能到酒店当一名普通的服务员。在酒店当服务员期间,我努力工作积极表现不管让我刷盘子、洗碗总是认认真真完成无任何怨言,希望能够得到老板的赏识当个大堂经理,可是不管怎么努力也改变不了,我是一个无学历、无特长没有特点的普通农村孩子。一天后厨的大师傅一句话敲醒了我,大师傅跟我说:"孩子别在这里浪费时间了,不管你在这儿干多好,你永远是个服务员,你还年轻,技不压人,出去好好学门技术,将来的路会宽些"。我忽然觉得我长大了,我要一遍一遍的问自己我到这里是来干什么来了,难道就是为了洗碗刷盘子了吗?不是,我是来证明自己,为了出人头地。偶然机会我发现了美容和理发这个行业,我觉得这是我该做的,这是我喜欢做的,我去了标榜美容美发学校。在这里我经过一年的努力的学习,得到了老师及校长肯定。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取得高级美容师资格证书。到了一家大型美容理发会馆工作,打工的日子,我没有把自己当成一个美容师,我把自己当成是这家美容院的老板,每当美容院出现问题的时候,我都会问自己:"如果我是老板,这个问题,我该怎么解决"。就这样我慢慢成长起来,就像一颗树的种子得到了阳光和雨露要破土而出的’感觉。
2004年我回家里过年,我发现家这里没有一个像样的专业美容院,而且市场还没有开发。在家乡创业的想法逐渐的在我脑中形成,为不安分的心、为自尊的生存、为自我的证明。我创办了扎兰屯市协和健康美疗会馆。开业初期,因为我在外地打工期间积累了很多先进的技术和手法,很快的有了一批客源。随着店里的客户增加,我开始招聘美容师和增加店里的特色项目,但是问题一个一个的出现了,最严峻的问题"店务管理"方面,因为美容师的增加,大家在一起时间长了就会出现不同的问题,特别是都是女孩子,更加不好管理。而且年纪都和我差不多,管理起来更是不容易。店里总是发展不起来,而且大部分客户都是我在做,不放心交给其他美容师,这样矛盾更是不断。最重要的使我没有任何时间和精力考虑店里的方向,忘了自己是一个店里的领航人。就这样店里总是在不好也不坏中生存着。2008年我结婚了,结婚后老公和我说:"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今天的放弃不是失败,而是为明天更好的发展。您应该出去好好学习,冷静的把这几年的创业好好总结一下,跌倒了不要紧,重要的是别忘了抓把沙子。把家里交给我,我愿意陪你在路上。"就这样我放弃了协和健康美疗会馆,但是我没有放弃我的理想,我的事业。在这一年多,我多次去哈尔滨和沈阳、广州等地美容院学习总结。我再次创业开办了女王美容院,这次创业我在管理上实施以制度做管理,无规矩不成方圆。我不在去做顾客服务,而是做店里的掌舵手。在产品上,我打出:"将养生和美容相结合为特色发展路线,不单纯考虑表面的美,而要从内到外得到健康和美丽的理念,"。去占领市场。每次我培训店里的新来的学员的时候,我从她们的身上看到了我从前的影子,都是些想走出来、想发展、有着理想和抱负的女孩儿,但是没有学历、没有经济基础,而且很无奈的面对着社会。看着她们在我的店里逐渐的成长,从一个小树种子,变成一棵小树。我感觉很高兴,想到自己能够给她们阳光,我总会觉得自己很欣慰。现在的我一直在用心的去问自己:"为什么创业、想得到什么"。每次看到她们我得到了答案。
我想让更多像我一样的女孩儿,得到帮助,将我多年创业和经营店的经验分享给她们,给她们一个实现自己的舞台,让她们在这个美丽舞台上尽情表演。这就是我未来要开办美容学校的真实想法,也是未来店里发展直营店的方向。的牙学语过。今天我想到了俞敏洪老师在北京大学2008年开学典礼上的发言,俞敏洪在发言的最后说了这样一段话,让我特别感动,他说:人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但是有的人一生过得很伟大,有的人一生过得很琐碎。如果我们有一个伟大的理想,有一颗善良的心,我们一定能把很多琐碎的日子堆砌起来,变成一个伟大的生命。但是如果你每天庸庸碌碌,没有理想,从此停止进步,那未来你一辈子的日子堆积起来将永远是一堆琐碎。
创业的定义 创业是创业者对自己拥有的资源或通过努力能够拥有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从而创造出更大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过程。创业是一种劳动方式,是一种需要创业者运营、组织、运用服务、技术、器物作业的思考、推理和判断的行为。根据杰夫里.提蒙斯(Jeffry A.Timmons)所著的创业教育领域的经典教科书《创业创造》(New Venture Creation)的定义:创业是一种思考、推理结合运气的行为方式,它为运气带来的机会所驱动,需要在方法上全盘考虑并拥有和谐的领导能力。创业作为一个商业领域,致力于理解创造新事物(新产品,新市场,新生产过程或原材料,组织现有技术的新方法)的机会,如何出现并被特定个体发现或创造,这些人如何运用各种方法去利用和开发它们,然后产生各种结果。创业是一个人发现了一个商机并加以实际行动转化为具体的社会形态,获得利益,实现价值。
自己一个人创业的经历2
80后创业者自己的创业经历
我是一名80后,出生在农村家庭,所以在农村的苦吃的太多了,从小就渴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搬进大城市的生活。一晃很快,懵懵懂懂的我已经长大成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天津的一所大学。毕业后很快进入一家工厂工作。当时08年,那时的工资只有两千多。当时在大城市打拼的我觉得,如果在这样的城市买自己的房子很难。觉得回到小城市发展。
在08年的6月,辞去了当时的工作回到了三线城市。此时三线城市的工资1000多、但是房价便宜很多2000多一平、问题还是没有根本性的解决。但是在09年在父母的帮组下首富买了套房。在12年才结婚生子,也是晚婚一族。有过经历的人知道,晚婚的原因有几个方面,第一个人的性格的问题,第二经济问题的影响,第三,工作的问题,非正式体制内员工。
在结婚后的几年内一直遭受经济压力,家庭氛围经常伴着争吵。一直到16年底的时候,偶然的机会,接触了互联网,认识一个大神,是她点醒了,人这一辈子很不快,我都已经35岁的人了,工作不好,工资低,只能通过创业来改变自己。但是实体创业需要资金,这是很多平凡人做不到,没有自己可以投,连自己的温饱问题都还是问题,哪有钱去投资。接触互联网真的让我彻底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当时我也有怀疑的态度去试试,但是我这人,想做的事必须下定决心做好。所以今年18年,1年多的时间2年来,也确实让我的人生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互联网的风口带给我们草根一族的机遇。所以把自己的经历写下来分享大家,和我一样经历和情况的人,通过互联网带来的红利改变自己。
当代中国的创业历程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什么特征
当代中国的创业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 第一阶段是80年代的草根创业个体户创业,代表人物是柳传志他的那一批企业家。2. 第二阶段是90年代的下海潮,扔掉铁饭碗自主创业,其代表人物是潘石屹等企业家。3. 第三阶段是90年代末期的互联网创业潮,其代表人物是张朝阳等互联网企业家。4. 第四个阶段就是最近2014年之后的大众创业时期新的草根创业潮,其代表人物有滴滴的创业者。每个阶段的创业特征如下:1. 第一阶段:中国从工业时代步入信息时代,经济迅速发展,国家政策支持,创业门槛低,主要以制造业为主。2. 第二阶段: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开始实施,外资进入中国,市场竞争加剧,企业家们开始注重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创业门槛逐渐提高。3. 第三阶段: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济全球化加速,国内互联网行业迅速发展,企业家们开始注重品牌建设和创新,创业门槛进一步提高。4. 第四阶段:移动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创新创业氛围浓厚,企业家们开始注重用户体验和创新,创业门槛高,需要更多的技术和创新支持。总的来说,当代中国的创业历程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提高的过程,每个阶段的创业特征都有所不同,但都离不开技术创新和用户体验的提升。
创业经历怎么写
在个人创业经历中,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做总结:
1、按自己个体情况对创业过程进行展开理解
2、个人创业项目切入点和项目商业计划书的起草、调研和落地过程的简叙。
3、个人创业背景,从个人价值观和资源、国家政策和当地政府的鼓励政策来展开叙述。
4、个人创业经历的叙述,从人、财、物;产、供、销六个方面的叙述描写和阶段性的感悟来写。
5、对自己个人创业经历的感悟和见解。
6、说说目前个人创业的效果、业绩、实现价值和下一步规划,有财务数据则更好。
以上为“个人创业经历怎么写”的思路,按个人创业具体做过的内容写就行,要有真凭实据,留意不要写成流水账即可。
扩展资料
如今是想创业当老板的人是越来越多,如何能在千万创业大军中成功的经营自己的事业。专家指出自身的知识、技术、人际、经济等方面有足够的资源,这是创业的起点也是创业成功的关键。
据权威部门统计,私人创业真正成功率还不到15%,60%是处于不盈利不亏本的消耗人生、磨炼自己的状态,有25%是彻底做不下去宣告失败。
白手起家创业历程3篇
创业艰难,白手起家更难。它要求创业者在其他方面占有较大的优势。比如广泛的社会关系,一定的融资能力、商业信息和销货渠道。下面我就为大家解开白手起家创业历程,希望能帮到你。
白手起家创业历程篇一
才清晨7时,吕金刚就同往常一样开始了新一天的忙碌。人如其名,吕金刚从来都是最早上班、最晚离开的,这也是他的乐趣,“只要没事做,我就会非常难受。”于是,短短10余年之间,一个传奇就此诞生:当年仅带着70元出来闯荡的穷小子,摇身变成了身家亿万的富豪……
打卡机逼出工作狂
华徽国际股份董事长、四川徽记食品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成都华隆食品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现在顶在吕金刚头上的名衔足以让人羡慕,但在1990年时,他还只是一个来自宜宾南溪、仅带着70元钱的17岁穷小子。
此后5年间,没钱也没人脉支持的吕金刚干过厨师、当过送货司机、做过业务员……尽管工作岗位都不甚理想,但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他坚持了下来,并积累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大量食品企业和零售企业的宝贵资源以及丰富的相关营销经验。
利用“第一桶金”,吕金刚东拼西凑了几万元钱,于1996年投资成立了成都华隆食品公司,开始走向食品代理之路。创业之初,公司只有可怜的5个人,业务发展很长时间都无起色。
但吕金刚却出人意料地干了一件“傻事”:用占到总资金10%多的3800元,买了一台打卡机――而当时,打卡机在很多大公司都没有普及。吕金刚说,这是提醒自己要努力工作;而打卡机也见证了他近乎疯狂的努力:从公司成立到现在,吕金刚都是最早上班、最晚离开的。
吕金刚的努力收到了巨大回报,到2000年,华隆食品成功代理国内外几十个知名品牌,并在川内构建了商超、社区便利店流通100%覆盖率的销售网络,雄霸一方。
高人一筹的胆识
“产品开发、销售的成败与否,关键取决于市场,我绝不会做没有市场的产品和生意。”吕金刚很勇猛,是商战中忘我奋战的斗士,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位年轻老总骨子里饱含的其实是睿智和胆识。
2001年,吕金刚代理了安徽一瓜子品牌。有一次到安徽,他详细地看了这种瓜子的生产工艺后恍然大悟:原来瓜子并非“炒”的,而是用中草药做辅料,经过泡、蒸、煮、晒等生产工艺“煮”制而成。于是吕金刚涌现出了一个念头:何不把工艺搬到成都,自己也生产出一款“煮”瓜子呢
这一想法并没有赢得周围人的支持,但2001年8月,吕金刚还是注资500万元成立了徽记食品有限公司,同时还高薪聘请徽派瓜子的原班人马,为自己精心取名打造的“徽记”瓜子做生产指导。几乎在一夜之间,“徽记”瓜子就畅销四川和西南地区;此后“徽记”豆腐干系列等产品也逐步红火起来。
用前途换来信誉
然而,两个招牌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特别是在2002年到2003年间,“徽记”的发展壮大遭遇了严重的资金短缺,奔走于各银行之间的吕金刚很长时间内没找到解决办法。怎么办?他决定用自己的信誉来博一把。
吕金刚亮出了自己的人格魅力:把包括房产在内的所有财产都拿出来作为风险担保,并签承诺终身偿还,“这是把我的个人前途都搭进去了。”他的做法赢得了众多银行的信任,成功取得资金后,“徽记”再次实现跨越,“华隆”和“徽记”双双资产过亿。“这是‘徽记’8年来,我承受压力最大的一次,可承担压力本身就是管理者必须经历的过程,我如果连这一关都过不了,恐怕早就倒下了。”他坦言。
白手起家创业历程篇二
1982年18岁的马云第一次高考失败下学谋生,先后当作秘书、做过搬运工,后来给杂志社蹬三轮送书。一次偶然的机会马云在帮浙江舞蹈家协会主席抄文件的时候接触到路遥的代表作《人生》,这本书迅速改变了马云的思想,马云从书中体悟到“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关键处却往往只有几步”遂下定决心,参加二次高考。 1983年19岁的马云二次高考依然失利,总分离录取线差140分,但受《排球女将》永不言败的精神激励,准备参加第三次高考,因为家人反对只得白天上班,晚上念夜校,但决心永不放弃。 1984年20岁的马云第三次高考艰难过关。他的成绩是专科分数,离本科线还差5分,后因马云同专业招生不满,马云被调配到外语本科专业,捡了个便宜,跌跌撞撞、摇摇晃晃进入杭州师范学院本科。 1988年24岁的马云大学毕业后进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当英语老师。 1988年—1995年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任教期间业余时间在杭州一家夜校兼职教英语,同时帮助别人从事英语翻译。1995年辞去大学教师工作。 1994年30岁而立之年的马云开始创业,创立杭州第一家专业翻译社-海博翻译社。
1995年,“杭州英语最棒”的31岁的马云受浙江省交通厅委托到美国催讨一笔债务。结果是钱没要到一分,却发现了一个“宝库”——在西雅图,对计算机一窍不通的马云第一次上了互联网。刚刚学会上网,他竟然就想到了为他的翻译社做网上广告,上午10点他把广告发送上网,中午12点前他就收到了6个email,分别来自美国,德国和曰本,说这是他们看到的有关中国的第一个网页。马云当时就意识到互联网是一座金矿。开始设想回国建立一个公司,专门做互联网。马云萌生了这样一个想法,把国内的企业资料收集起来放到网上向全世界发布,他立即决定和西雅图的朋友合作,一个全球首创的B2B电子商务模式,就这样开始有了创意。并起名中国黄页(chiinapage)。 回国当晚,马云约了24个朋友做外贸的朋友也是他在夜校名义上的学生,给他们介绍,结果23人反对,只有一个人说可以试试。马云想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早上还是决定干,哪怕24人都反对,他也要干。 “其实最大的决心并不是我对互联网有很大的信心,而是我觉得做一件事,经历就是成功,你去闯一闯,不行你还可以调头,但是如果你不做,就像你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一样的道理”。马云提起当初,赞赏的是自己的勇气而不是眼光。
1995年4月,31岁的马云投入7000元,又联合妹妹、妹夫、父母等亲戚凑了两万元,创建了“海博网络”,“海博网络”从此成为中国最早的互联网公司之一,产品就是 “中国黄页”。 1996年,32岁的马云艰难的推广自己的中国黄页,在很多没有互联网的城市,马云一律被称为“骗子”,但马云仍然像疯子一样不屈不挠,他天天都这样提醒自己:“互联网是影响人类未来生活30年的3000米长跑,你必须跑得像兔子一样快,又要像乌龟一样耐跑。”然后出门跟人侃互联网,说服客户。业务就这样艰难地开展了起来。1996年营业额不可思议地做到了700万!也就是这一年,互联网渐渐普及了。 1996年3月因为杭州电信的实力悬殊的竞争,最后马云不得已和杭州电信合作,马云的中国黄页资产折成60万,占30%股份,杭州电信投入140万人民币,占70%股份。后因经营观念不同,马云和杭州电信分道扬镳,放弃了自己的中国黄页,并将自己拥有的21%的中国黄页股份,全数送给了一起创业的员工。 这年是1997年,这是马云创业生涯第一次的失败,这年马云33岁。 1997年,马云离开中国黄页后,受外经贸部邀请,加盟外经贸部新成立的公司,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EDI),由马云组建、管理,马云占30%股份,参与开发了外经贸部的官方站点以及后来的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在这个过程中,马云的btob思路渐渐成熟“用电子商务为中小企业服务”。连网站的域名他都想好了——阿里巴巴。互联网像一个无穷的宝藏,等待人们前去发掘,就像阿里巴巴用咒语打开的那个山洞。 1999年,35岁的马云受够了在政府企业做事条条框框的束缚、磕绊与畏首畏尾,不甘心受制于人的马云推辞了新浪和雅虎的邀请决心南归杭州创业,团队成员全部放弃其他机会决心跟随。这年1999年,这是马云遭逢的人生的第二次创业失败。 1999年1月15日,马云和他的团队悄然南归。
1999年2月,在杭州湖畔家园马云的家中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18位创业成员或坐或站,神情肃穆地围绕着慷慨激昂的马云,马云快速而疯狂地发表激情洋溢的演讲“黑暗中一起摸索,一起喊,我喊叫着往前冲的时候,你们都不会慌了。你们拿着大刀,一直往前冲,十几个人往前冲,有什么好慌的?”在这次“起事”的会议上,马云和伙伴共筹了50万元本钱。并按照惯例进行了全程录像,马云坚信这将有极大的历史价值。在这次会议上马云说“我们要办的是一家电子商务公司,我们的目标有三个,第一,我们要建立一家生存102年的公司;第二,我们要建立一家为中国中小企业服务的电子商务公司;第三,我们要建立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要进入全球网站排名前十位。从这天开始,马云开始铁下心来做电子商务。 尽管只有50万创业资金,但马云首先花了1万美元从一个加拿大人手里购买了阿里巴巴的域名,并细心注册了alimama.com和alibaby.com。他们没有租写字楼,就在马云家里办公,最多的时候一个房间里坐了35个人。他们每天16-18个小时野兽一般在马云家里疯狂工作,日夜不停的设计网页,讨论网页和构思,困了就席地而卧。马云不断的鼓动员工,“发令枪一响,你可不能有时间去看对手是怎么跑的,你只有一路狂奔”又告诫员工“最大的失败是放弃,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最大的对手是时间”,阿拉巴巴就这样孕育、诞生在马云家中。1999年3月阿里巴巴正式推出,直至逐渐为媒体、风险投资者关注,并在拒绝了38家不符合自己要求的投资商之后于1999年8月家接受了以高盛基金为主的500万美元投资、于2000年第一季度接受了软银的2000万美元的投入,从而由横空出世、锋芒初露,到气贯长虹、势不可挡。直至成为全球最大网上贸易市场、全球电子商务第一品牌,并逐步发展壮大为阿里巴巴集团 成就了阿里巴巴帝国。 从1995年接触网络到1999年阿里巴巴问世,马云用了5年的时间,经历了2次失败才获得了第一阶段的成功。
从马云的第一阶段创业里程我们可以看出马云的这样几大品格。1、 不甘落后、永不放弃,三次高考,二次失败只是更加激励马云坚持不懈,必须成功的信念。2、 反应敏锐、思路清晰,善于发现和把握网络发展规律。从中国黄页到阿里巴巴到淘宝到支付宝到阿里妈妈都验证了这一点。3、胆大心细、一往无前。先是作为杭州十佳教师辞职下海,然后离开和杭州电信合作的中国黄页、离开和外经贸部合作的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EDI),一是大胆,一往无前、不留退路,二是心细,虽然离开其实心中已经酝酿了一盘更大的棋局。4、激情四射、魅力服人。马云先后离开与杭州电信和外经贸部合作的公司,手下员工都愿意放弃更好条件甘愿吃苦受累追随马云重新创业,当年创业的18个人至今仍然追随马云发展。更能通过个人魅力和激情吸引某国际风险投资公司的亚洲代表蔡崇信放弃工作追随,六分钟搞定软银孙正义投入2000千万美元的风投。5、相信自己,理智分析。马云对自己有超级的自信,在阿里巴巴创业的第一次会议上马云就预告了未来,要求全程摄影,以此作为历史见证。很多人说马云狂妄,但马云说过自己创立海博网络的时候靠的是勇气而眼光。 阿里巴巴创业初期马云要求合作伙伴“用闲钱投资,不允许借钱,因为失败的可能性极大”。马云很狂很自信,但相信这是他基于理智分析的结果。一个人成功一次是偶然,但马云99年自阿里巴巴创业成功至今的不断发展,我们不能说马云只有大胆和自信,这里面肯定还包含了智慧和理智。
马云的成功绝非单单因为他比我们早创业10年!也许你认为马云恰逢时运,你生不逢时;也许你认为马云资金雄厚,你身无分文;也许你认为马云运气高照,你霉字当头,但你不要忘了马云二次高考落榜,做过搬运、蹬过三轮、当过小贩;你不要忘了阿里巴巴创业之始35个人挤在一个房间,大家要集资才能创业,马云要靠借贷才能发工资;你不要忘了马云身高1米62,体重仅100出头,中国黄页推出之初很多人说他是骗子。马云的创业成功绝非偶然,那是智慧和勇气的结晶,那是信心与实干的结果,那是领袖与团队无间结合。马云给我们的意义更在于马云说过“如果马云能够成功,我相信中国80%的人都能成功”,如果你能像马云一样敢思、敢想、敢说、敢做、敢为天下先,那你也可能实现自己的阿里巴巴帝国。
白手起家创业历程篇三
1990年,丁仕源出生在广东梅州,3岁时他跟随下海经商的父亲搬到深圳居住。上了小学,丁仕源学习成绩平平,酷爱装扮的他总是穿着时尚的窄脚裤,踏着经典款的NIKE鞋,招摇地行走在学生中间,俨然在表演一出出别致的时装秀。现在执掌的活动策划企业让他拥有1200万元(合180万美元)的财富。
同学们视他为潮男,老师却把他当成脆弱的鸡蛋:“做人要做内外兼修的玉石,而不是不堪一击的鸡蛋,像你这样不学无术,外表看起来挺光鲜,里面装的都是水,迟早要被社会淘汰。”丁仕源对老师近乎贬损的批评置若罔闻,依旧我行我素,他说:“我在学习方面的确不如他人,可我有自己的兴趣所在,有自己的人生方向。”他经常把家庭作业放在一边,沉迷于研究妆饰。
创业就要相信自己
勉强考上初中后,父母和老师都很着急,丁仕源却过得格外自在充实。他把主要精力用在研究服装和模特上面,一有空闲就掏出各种流行服饰书籍钻研,还总把零用钱积攒下来,购买各种心仪的服饰,然后穿着在学校里摆POSE。尽管周围充斥着批判的声音,但丁仕源不为所动,他坚信自己的努力方向没有错。
初二时,机会终于来了。丁仕源看到有家服饰类报纸招聘记者,他意识到这是自己进入服饰行业的难得机遇,于是瞒着老师和父母,虚报年龄报了名。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把心思全部花在学习专业服饰知识上,利用周末逛商场,调研了深圳所有的服装市场。
创业就要不辞疲惫
不久,深圳举办服装企业博览会,丁仕源决定提前体验一下当服饰记者的感觉。他特意穿上西装,把自己打扮得像个记者,然后尾随会场上的采访记者走到展台前,在旁边偷听他们交谈。采访记者离开后,他又向展台负责人索要服装企业和老板的联系方式。他不知疲倦地努力,仅用一天时间就攒齐了300多家企业和老板的联系方式。
报社招聘进入面试环节,丁仕源穿着一套深色西装,信心满满地走到面试官前。面试官提的所有问题,他都做了出色的回答,但他却在对方宣布结果前主动做了坦白:“原谅我填写了虚假资料,其实我刚满14岁,可我特别渴望得到这个岗位,所以……如果贵公司愿意录用我,我定会全力为你们效劳,并把自己课余做的调研成果,包括数百家服装企业的联系方式全部免费提供。”
付出就会有回报
他把自己记录下的深圳服装市场情况,连同通过博览会整理的服装企业信息呈献在面试官面前,面试官大吃一惊,禁不住夸道:“虽然你年龄最小,却是最用心的应聘者。”
最终,丁仕源从数百名面试者中脱颖而出,因为年龄原因,他最终被破格录用为学生记者。从那之后,他一边继续学业,一边当记者,还兼做广告代理,结识了一大批服装企业老板。一年后,他在另一家全国性服装报纸找到了一份兼职,借助更大的平台,他结识了大量优秀模特。他把企业和模特的需求结合起来邀请模特帮助企业举办了一系列展示活动。
白手起家变千万富翁
在掌握了众多媒体、企业和模特资源后,丁仕源创办了丁叮文化传播公司,组织策划了数十场大型国际文化活动及世界模特大赛。如今,刚满22岁的丁仕源身家已过两千万,被誉为中国最年轻的白手起家的富豪。
丁仕源把自己的成功归结为鸡蛋理论,他说:“当年我经常被老师比喻为鸡蛋,我也觉得自己比那些玉石学生差了一大截,可是后来我才知道,鸡蛋也有特别和普通之分,一枚双黄的鸡蛋,往往要比单黄的鸡蛋更受欢迎。所以,我一直告诫自己要多留心,凡事都要比别人多用一份心,只要做一枚双黄鸡蛋,照样可以取得成功。”
更多文章:
happy new year手抄报(happynewyear手抄报英文内容)
2024年9月1日 19:20
电动牙刷方案(电动牙刷续航一般多久哪个电动牙刷好用、续航久)
2024年4月3日 19:20
电脑版的我的世界在哪下?Windows电脑世界时钟要怎么设置显示
2024年2月26日 01:10
2018元旦晚会(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元旦联欢会主题怎么汇报)
2024年8月23日 04:50
千秋功名,一世葬你,玲珑社稷,可笑却无君王命?千秋功名,一世葬你,玲珑社稷,可笑却无君王命什么意思
2024年9月1日 07:00
为什么喜马拉雅不能收听中国之声?国际社会为什么期待听到中国声音
2024年9月12日 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