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 郑官应(1842-1923,又名郑观应)的一生是与中国近代史相始终的,)
本文目录
-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 郑官应(1842-1923,又名郑观应)的一生是与中国近代史相始终的,
-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汉武帝曾言:“汉家诸事草创,加四夷侵陵中国朕不变更制度,后世
-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 “我觉得他(陈独秀)的最后思想——特别是对于民主自由的见解,是他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评价拿破仑,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求大神解答
-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北宋时,皇帝鼓励官员议政苏轼称:“自建隆(北宋第一个年号)以来
-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太祖(曹操)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中、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
-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 曾国藩(左)和安庆内军械所旧址(右)材料二 当道光、同治年间,我们
-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 (康熙帝)平定三藩,扫清漠北,皆出一心运筹户部帑(指国库)金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 墨子:“一同天下” 孟子:“(天下)定于一” 荀子:“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 郑官应(1842-1923,又名郑观应)的一生是与中国近代史相始终的,
(1)认为中国出于变局,需变革政治和经济才能与西方抗衡,中国只有实行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君主立宪制才能强国,才能富国富民。他打破了对西方的狭隘认识和理解,认为不仅要学习西方的“长技”,还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和思想。。这些认识符合时代发展趋势和当时的历史潮流,体现了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对西学的估价和对它的含义的理解是一个巨大的突破,在当时也是独具胆识的。(8分)(2)社会处于新旧交替的时代;民族资本主义不断发展;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相继展开。(7分) |
试题分析:(1)从材料“中国面临着一个三千来未有的大变局,因此中国也需要变。他认定要与资本主义列强抗衡,就“不得不亟思控制,因变达权”。”可以看出郑观应主张变革制度,抵抗西方的侵略,挽救民族危机。这种思想与洋务运动相比具有明显的进步性,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2)郑观应为代表的维新思潮是在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的情况下,挽救国家的一种探索,是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不断的发展而逐渐的完善的。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维新变法运动轰轰烈烈的展开。 |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汉武帝曾言:“汉家诸事草创,加四夷侵陵中国朕不变更制度,后世
(1)汉朝制度不完善、不成熟,存在王国问题、少数民族危胁边境等问题,需加强中央集权。(4分)(2)班固:肯定其文治,反对其奢靡;司马贞:批判、讥讽;吴裕垂:高度赞扬。(6分)因素:汉武帝统治措施;史家个人立场;史家所处的时代环境。(5分) |
第一问注意对材料的分析并结合所学,其中在汉武帝时期的民族问题、王国问题等均可;第二问通过对三则材料的分析可以看出三者对汉武帝的评价是不同的,这既和史学家的个人情况、时代背景和汉武帝个人因素有关,要求学生能够全方位考虑史学事实。本题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史料分析和综合能力。 |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 “我觉得他(陈独秀)的最后思想——特别是对于民主自由的见解,是他
(1)对民主政治的追崇;对独裁政治制度的鄙视。(2)陈独秀的贡献:创办了《新青年》(3分);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3分);发动了文学革命(3分);改革北大文科(3分)。(答出三点即可得9分)胡适的贡献:宣传个性自由(3分),宣传民主和科学(3分);积极提倡“文学改良”(提倡使用白话文)(3分)。 |
试题分析:(1)陈独秀与胡适同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代表人物,所以他们的思想有相同之处很是正常。材料是胡适写的,通篇材料都是赞同陈独秀观点的内容,材料中的“已把“民主政治的真实内容”,看得更透彻了,特别重要的是反对党派之自由。在这十三个字的短短一句话里,独秀抓住了近代民主政治的生死关头”表明他们共同的观点是崇尚民主政治。(2)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第一个发起者,正是他创办的《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同时他民是新文学的大力倡导者。如果选择他,就可以围绕着这个点来回答。胡适同陈独秀一样是新文学的倡导者,回答时也可以从他的作为来回答。也可以从他们的共性问题来作答,从新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与新文化倡导的内容来分析也可以。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评价拿破仑,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求大神解答
拿破仑是法国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1799年,他发动雾月政变,建立执政府,1804年,他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拿破仑对内进行财税改革,创办法兰西银行,鼓励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颁布《民法典》等一系列法典,确立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建立公立中学和法兰西大学,鼓励科学研究和技术教育,为法国培养人才。这些措施有利于法国政治的稳定和资本主义的发展,进一步摧毁了法国的封建制度,巩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秩序。 他对外多次与反法同盟进行战争,通过早期的对外战争,他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传播了法国革命的思想,在客观上有利于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和农民的解放。但在其后期进行的战争中,他侵犯了许多国家的独立,掠夺和奴役了欧洲各国人民,引起了各地人民的反抗,最终导致了拿破仑帝国的覆灭。 总之拿破仑有功有过,功大于过。 后世评论 歌德 拿破仑在莱比锡会战中失败的当天,歌德为拿破仑写了一首传颂数百年的经典诗篇: 英雄的心中豪情万丈, 向着王座毅然启航。 艰险满途,无畏无憾。 王冠亦是千斤重担, 当仁不让,无暇细算, 将它戴在天才的头颅上, 轻松适称,有如花冠。 纵然山高路险, 仍一往无前,攻无不陷; 纵然荆棘满途, 亦能将前路洞悉明辨…… 欢乐的时光就在前面, 万众齐声呼唤, 万事就此改变…… 英雄傲立人间, 管它什么命运预言, 管它什么强敌作乱, 死且不惧又何畏征战! 世人疑猜,惊叹—— 他们只会冷眼观看…… 在这卑污的世间, 凡夫们只会索取恩典。 将荣华分享给亲近之人吧, 唯有整个帝国才配装在他的心间。 高声颂扬吧! 英雄的辉煌已然四海传遍。 此世间,荣华有时尽; 任谁人,末日终难免! ——摘自吉林社科版《拿破仑传》 雨果 失败反把失败者变得更崇高了,倒了的波拿巴仿佛比立着的拿破仑还要更高大些。 拿破仑是战争中的米开朗琪罗。 他是重建废墟的宗师巨匠,是查理大帝、路易十一、亨利四世、黎塞留、路易十四、公安委员会的继承者,他当然有污点,有疏失,甚至有罪恶,就是说,他是一个人;但他在疏失中仍是庄严的,在污点中仍是卓越的,在罪恶中也还是有雄才大略的。(维克多·雨果《悲惨世界》) 列宁 法国大革命的战争起初是民族战争,而且也确实是这样的战争。 这些战争都是革命的;保卫伟大的革命,反对反革命君主国的联盟。 但是,当拿破仑建立了法兰西帝国,奴役欧洲许多早巳形成的、有生存能力的民族大国的时候,法兰西的民族战争便成了帝国主义战争,而这种帝国主义战争又产生了反对拿破仑帝国主义的民族解放战争。(列宁《论尤尼乌斯的小册子》,《列宁全集》第22卷第302页。) 罗曼·罗兰 身材短小,颜色黯淡,似乎无底的阴暗的眼,浓厚的黑色髦发。常穿着一件飘荡的黑袍,用一条粗的腰带系住,像进香客一样。不趋时髦,也不遵守社会的狭窄的规矩。在椅子上坐不舒服,却常常盘膝在矮凳上,或栖息在窗台里;时而活泼狂笑,时而沉没在犹豫里。总之,一个活在梦里的大梦想家。 利德尔·哈特 三十年的时间过去了,又一个“伟大战争”的序幕才开始揭开。拿破仑·波拿巴的天才使这场战争大放光彩。如同上个世纪一样,法国对欧洲其他国家造成了严重威胁,使得这些国家又联合起来同它对抗。不过,这一次战争的发展却与过去有所不同。革命后的法国曾经有许多的同情者,但他们既不是各国的政府当局,也不能控制本国的军队。法国在独个地开始战争的时候,是被迫与其他各国隔离着的,好象是害了传染病一样。然而,法国不仅打败了那种想要把它置于死地的联合势力,而且在革命以后形成了对欧洲其他各国的严重军事威胁,并且最终成了主宰欧洲很大一部分地区的主人翁。(利德尔·哈特《战略论》) 马克思恩格斯 恩格斯评价拿破仑说:“拿破仑不朽的功绩就在于:他发现了在战术和战略上惟一正确使用广大的武装群众的方法……”新形成的农民阶级的利益和幻想的唯一人物。 拿破仑在农民眼中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个纲领。 他们举着旗帜,奏着音乐走到投票箱跟前去,高呼:“打倒捐税,打倒富人,打倒共和国,皇帝万岁”。 隐藏在皇帝背后的是一个农民战争。(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策7卷第50页。) 拿破仑最大的错误就在于:他娶奥国皇帝的女儿为妻,和旧的反革命王朝结成同盟;他不去消灭旧欧洲的一切痕迹,反而竭力和它妥协;他力图在欧洲帝王中间取得首屈一指的声誉,因此他尽量把自己的宫廷搞得和他们的宫廷一样。他降低到了其他帝王的水平,他力图得到和他们同样的荣誉,拜倒在正统主义原则之前,因此很自然,正统的帝王们便把篡夺者踢出了自己的圈子。(恩格斯《德国状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638页) 要是反对拿破仑的战争确实是争取自由、反对暴政的战争,那么结果就应该是所有被拿破仑征服了的国家,在拿破仑垮台之后,都宣布平等的原则,享受到平等原则带来的幸福。 但是事实恰恰相反。 就英国方面来说,战争是由惊惶失措的贵族发动的,并且得到了财阀的支持。 这些财阀找到了取之不尽的利润泉源:接二连三的借款;国债的增长;以及他们有可能渗入南美市场,在那里倾销自己的工业品,夺取他们认为能使自己的腰包塞得更满的、原属于法国、西班牙和荷兰的殖民地。 他们力图使不列颠威镇四海,以便能够打垮其他任何一个国家的贸易,如果这个国家的竞争能够成为他们发财致富的障碍的话。最后,他们竭力维护自己从供应欧洲市场取得巨额利润的权利,和拿破仑的大陆体系分庭抗礼。 这就是当时英国统治阶级进行这次长期战争的真正原因。 至于说法国革命威胁着英国宪法的基本原则这种口实,也只不过表明这种“人类理性的完美创造”无比优越而已。 从西班牙方面来说,发动战争是为了保卫正统的王位世袭和僧侣专制裁判的原则。 周恩来 时势之英雄,固若是其众也,然非吾之所论于项羽、拿破仑也。夫二氏,世界之怪杰也。具并吞八荒之心,叱咤风云之气;勇冠万夫,智超凡俗;战无不胜,攻无不取;敌邦闻之而震魄,妇孺思之而寒胆;百世之下,犹懔懔有生气,岂仅一世之雄哉!是犹其勇之著于外也。若其关系于世界之进退,人类之盛衰,又非一时豪俊、二三学者所可同日而语。虽以帝王之尊、宗教之力、金钱之势,莫以易之。故二氏者,吾之所谓造时势之英雄也。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北宋时,皇帝鼓励官员议政苏轼称:“自建隆(北宋第一个年号)以来
(1)皇帝较为开明,政治环境相对宽松;士大夫积极议政;包拯优秀的个人品质。(6分)(2)百姓对清廉公正官员的期待;“忠君”“爱民”等儒家思想的广泛影响;历代在原型基础上进行各种形式的艺术化塑造。(9分) |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一“皇帝鼓励官员议政...士大夫积极议政,上书言事蔚为风气...后任开封府尹,善于断案,执法刚正不阿”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概括指出包拯勇于弹劾官员的原因。(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二“与包公有关的笔记、话本在宋代即开始流传。元代出现了《陈州粜米》等多种包公题材的杂剧。清代小说”,并结合当时的社会思想情况即可说明“包青天”在后世广为传颂的原因。 |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太祖(曹操)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中、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
(1)态度:陈寿:尊曹;朱熹:贬曹。原因:陈寿:西晋尊曹魏为正统;曹操确有历史功绩。朱熹:曹操窃国,名分不正;有违“三纲五常”。(2)标准:对人民、民族和文化发展的历史贡献。指导思想: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方法:比较的方法;辩证分析的方法。 |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答案来源于材料,注意答题项和答题方式即可,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历史问题。(1)陈寿是西晋时期的历史学家,是以曹操作为正统的,因此对曹操持尊重赞扬的态度;朱熹是宋明理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以三纲五常作为道德准则,自然对曹操的窃国的行为予以贬斥。(2)从材料可以看出,郭沫若从当时的环境和客观的条件以及对中华民族的贡献的角度出发,对曹操进行历史的具体的分析,是一种辩证的比较的方法。 |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 曾国藩(左)和安庆内军械所旧址(右)材料二 当道光、同治年间,我们
(1)态度:否定;立场:站在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立场上;依据:认为他镇压过太平天国运动,维护了满清反动统治。(每点2分,共6分)(2)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1分)创办近代军工企业,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4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维护满清王朝的封建统治。(4分) |
试题分析:(1)第一问,有关态度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确定陈天华的阶级属性,他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代表,然后再结合材料内容来分析归纳。材料中的意思很明确,陈天华痛恨曾国藩,原因是曾国藩替满人镇压其他汉人的反抗,同时对外又卖国。他的这个种立场与其阶级属性是一致的。其“依据”可从材料中的内容可以归纳出来。(2)第一问中,陈天华是站在资产阶级革命的立场上的,而我们评价历史人物时要用历史的、发展的、辩证的眼光看待历史人物。分析曾国藩时要从他的阶级属性出发,分析他在近代中革命史上的反动性,从生产力的角度、从他对于中国近代化的贡献来分析他的进步性。 |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 (康熙帝)平定三藩,扫清漠北,皆出一心运筹户部帑(指国库)金
(1)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爱惜民力;生活节俭。(6分)(2)评分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史论结合;行文简洁流畅。如:不认同材料二中的观点。(2分)当时中国处于中国封建统治晚期,政治上,封建专制统治;经济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闭关锁国的政策;现代科学技术力量不足;远离西方,受其影响较小等。(5分)所以,当时中国不具备超越封建制度的条件,康熙帝“越雷池一步”的可能性较小。康熙统治时期,励精图治,开创了“康乾盛世”局面,促进了社会的发展。(2分) |
试题分析:(1)注意材料信息“平定三藩,扫清漠北” 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户部帑(指国库)金,非用师赈饥,未敢妄费”“每处所费,不过一二万金,较之河工岁费三百余万,尚不及百分之一” 爱惜民力;生活节俭。(2)本问属于开放式问题,如认同材料二中的观点,可从当时东西方的对比,中国日趋落后于时代潮流,康熙毕竟是一个封建帝王等回答;如不认同,可从康熙一生维护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稳定与发展,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交流,是康乾盛世的开创者等回答。 |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孔子“孔子乃是我们民族最伟大的一位思想革命家,他不仅是一位教育思想的革命家,亦是一位政治思想的革命家。他真是要从其专制政治与封建社会的思想中解脱出来,使得一般人民,都能在政治上得到平等,在教育上得到自由;而其删《诗》、《书》,定《礼》、《乐》,做《春秋》,正人伦之本,无一不是与近代科学精神和方法契合无间的所以历代尊称他为大成至圣先师。”------蒋介石评孔子 秦始皇 “古代的专制君主,以秦始皇为第一。赢政征服六国之后,销毁全国武器,奴役人民,大筑宫室,焚烧书籍,坑埋儒生,刻石名山,称颂功德,从武力、文化两方面箝制人民,自以为帝位可传万世。但是人民苦于法令苛细,负担繁重,尤其楚人义愤填膺,相与激励,说:‘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为时不过九年,陈胜、吴广以渔阳戍卒九百人一呼而起,以张楚为号召,全国响应,这个专制王朝便覆灭了。” 关羽 “还有一个三国时的关云长,就是关公,他曾单刀斩颜良,颜良身边有几千军队,怎样可以给关公一个人进去斩了呢?就因为关公是有忠心,有勇气,有胆量的。”-------蒋介石 客观评价蒋介石 蒋介石军人气息很浓重。信基督教,吃得不多,生活很简单。平时穿军装,或者长袍,很精神。他一直以孙中山继承人自居。属于那种少见的、非同小可的人物:这种人的勇气、工作能力、个人意志及其精力——全部耐力——是一般人所不及的。这种人对他们的时代和后世的影响取决于他们从事活动的政治背景,以及在政治舞台上的表现和对国家民族的贡献。 历史的偶然使蒋介石不得不和另一个更加独特的人物——毛泽东共同统治中国并在这个国家里决一雌雄,这是蒋介石的不幸。或者说蒋介石缺少那些流芳百世的政治家的先决条件——运气。 另外,他屠杀镇压革命者的错误也的确是不可饶恕的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 墨子:“一同天下” 孟子:“(天下)定于一” 荀子:“
(1)周王朝统治区域(中国)。(2)都主张统一。春秋战国持续数百年的战乱,使人心思定,渴望统一。(5分)(2)措施:秦始皇建立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皇帝是国家最高统治者;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废分封,设郡县;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等。(4分)评价:中央集权制的建立有利于封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和巩固发展、国家的统一起了重要作用。但中央集权制大大加强了统治者统治人民的力量,使人民生活日趋艰难。(4分) |
试题分析:(1)材料一中的孟子、墨子、荀子都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历史特征,春秋战国时期实际上仍然是周王朝时期,所以他们的天下主要指周的统治区域,那么其共同主张是主张统一。其形成的社会原因应该从政治、经济、社会心理等角度分析。(2)考查了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其历史意义。问其措施主要从设立皇帝制度、中央官制、地方制度加强集权,对于作用的评价要客观,看到进步性,同时也要指出问题。 |
更多文章:
三年级下册英语教学计划(小学三年级第二学期英语教学计划三篇)
2024年3月14日 22:30
国际经济法案例((国际经济法案例)印尼某公司与非洲某公司签订一份FOB合同)
2024年6月21日 15:50
高二论语十二章翻译及原文(高二《论语》第12章的原文和翻译)
2024年6月25日 23:20
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实验电路中,节点A和D的KCL方程是否相同为什么)
2024年3月18日 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