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龙族舞蹈简介?各民族有哪些主要舞蹈和传统乐器舞蹈
本文目录
- 独龙族舞蹈简介
- 各民族有哪些主要舞蹈和传统乐器舞蹈
- 独龙江旅游攻略:探寻自然奇观及少数民族文化神秘之地
- 独龙族的民风民俗
- 阿昌族舞蹈
- 具有独龙族风情的剽牛舞
- 独龙舞是小满节气习俗吗
- 民族舞五大民族是哪五个
- 剽牛的剽牛舞
独龙族舞蹈简介
独龙族舞蹈简介
独龙语称“门租”,为曲调之意,是各 种民间曲调的统称。下面是我为大家详细介绍独龙族舞蹈简介,欢迎大家阅读!
独龙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没有统一的族称,自称“独龙”。在汉文献中称为“俅夷”和“俅子”等,别称为“俅帕”、“曲洛”。新中国建立后,按本民族的意愿,正式定名为独龙族。
独龙族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景颇语文。过去无文字,以刻木结绳记事。
历史文献中,最早有关独龙族的记载是在元朝。《元一统志》丽江路风俗条说:“丽江路,蛮有八种,曰麽些、曰白、曰罗落、曰冬闷、曰峨昌、曰撬、曰吐番、曰卢、参错而居。”其中的“撬”,即“俅”的谐音。“俅”,即今独龙族。清道光《云南通志》卷一八五转引《清职员图》载:“俅人,居澜沧江大雪山外,系鹤庆、丽江西域外野夷。其居处结草为庐,或以树皮覆之。男子披发,着麻布短衣裤,跌足。妇耳缀铜环,衣亦麻布。……更有居山岩中者,衣木叶,茹毛饮血,宛然太古之民。”由于独龙江的地理位置偏僻,道路十分艰险,每年有六个多月的冰雪封山期,故建国前独龙族完全处于与外界隔离的封闭状态。社会发展迟缓,许多村寨主要建立在血缘家长制基础上,生产工具主要为木、石器,处于原始时期的刀耕火种、轮歇耕作、随耕迁徒的原始农业阶段,渔猎、采集在生产中占有重要位置。人们生活十分贫困。建国前夕,一些人家尚居住在岩洞里,打磨着石器,1950年人民政府才把他们从岩洞里接出来。
独龙江流域气候温润,雨量充沛,土地肥沃,很利于粮食、经济作物的生长。在原始森林里还栖息着很多宝贵的珍禽异兽。
独龙族的房屋建筑多为干栏式和木楞房。干栏式的有“母亲的房屋”(母系大家庭)和“父亲的房屋”(父亲大家庭)两种结构。一般外人只要见到房屋中有几个火塘,就知道有几个小家庭(现已多为个体小家庭)。在房屋内和门墙外悬挂野兽的骨骸、牙齿、头角和飞禽的羽毛、爪子等作为装饰品。独龙族女子有纹面习俗,到十四岁即需纹面,她们佩戴的头箍、手镯、耳环均为藤篾制成。
独龙族信奉“万物有灵”,祭祀活动很多。凡遇砍火山地、狞猎、采集、建房、为婴儿除垢,举行成年仪式、远行、婚嫁、丧葬、评判内部矛盾、与异族械斗、年节、为患者治病等等,都要祭祀。主持者多为巫师(称纳目萨)。祭把方式很多,主要视祭祀的内容而定。如果为病患者驱撵“恶鬼瘟疫”时,先打势问F,查清病由后,边念咒语边“跳鼓舞”,来撵除附在病人身上的恶鬼瘟疫。巫师多不脱离劳动,轻酬即可。
独龙族人因瘟疫而死者用水葬或火葬。届时,人们将尸首抛入江中或将尸首与房屋一起焚烧。土葬有一套俗规,出殡前一夜,氏族成员和邻寨亲友要赶来悼念。埋葬后家人在坟上盖问小茅屋,里面挂着死者生前用过的劳动工具和生活用具。晚上坟旁的火塘要彻夜不灭,守夜者围着火塘唱挽歌跳丧葬舞。
独龙族的年节没有统一的时间,一般是从秋收后到春播前之间,各村自定。年节的名称也不相同。有的叫“卡罗哇”,有的叫“佼霸瓦”,有的叫“罗塞哇”等等。最隆重的仪式活动是“剽牛祭天”,一般要过三至九天。年节中主要活动有祭神灵、祭祖先、除旧迎新和剽牛跳舞。
独龙族民间文学十分丰富,其中有许多舞蹈传说故事:《蓬根崩》讲述了“剽牛舞”的起源,《宴请飞禽走兽》、《昆虫学舞》的故事情节都很优美。
独龙族广泛流传的民歌“芒珠”,内容有劳动、生活、习俗等几个方面。芒珠演唱有两种形式,一种叫“斯汪芒珠”,即“古典歌”之意。另一种叫“木兰芒珠”或“勒汪芒珠”,含有“通俗歌”或“流行歌”之意。在屋内,由寨中的“智者”来唱,内容是本民族的历史、族源、迁徒、战争以及一切曾发生过的重大事件,如史诗,形式为领唱众和。另外还有“摇篮曲”、儿歌等。
独龙族舞蹈,多为祭把性舞蹈,均为集体舞和“纳目萨”跳的单人舞,队形只有两横排交叉行进和逆时针方向圆舞两种。剽牛舞是最具代表性的舞蹈。它在不同的时间、场合用于不同的祭把对象。在不同的村寨、不同的祭祀场合中,有不同的称谓。它的突出特点是舞蹈始终都离不开剽牛这一活动。用于祭山神、猎神的剽牛舞有两种形式:一是以村寨男性为主在祭坛四周舞蹈;另一种是全寨族人在寨内坪地狂舞。再有则是在屋内围着火塘跳的舞蹈,是表示对男孩成年或出猎勇气的祝贺。
“祭亡灵舞”是为祭奠、敬送死者灵魂而跳的舞蹈。当一位老人去世后,家人因生活困苦而无力祭献,只好等到经济生活好转时再补祭。补祭时,要进行祭亡灵舞的活动,整个补祭仪式始终贯穿着舞蹈。舞蹈的目的是把还留在家中的.精灵送到“祖先开发地”,舞蹈只能在死者的家里举行。
“跳鼓舞”在病患者屋里举行。舞蹈的目的是要通过巫师们所跳的舞蹈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巫师通过舞蹈,首先查明病患者被哪路“恶鬼”附体缠身,然后以舞蹈的各种动作去恐吓和撵除缠在病人身上的恶鬼。
“锅庄舞”是从藏族地区流传到独龙族村寨的,在任何时候都可进行,不受时间、地点、人数、辈份等限制,除固有的歌唱形式外,还可以即兴演唱。此外,舞蹈还可以在丧事中进行。当一个人去世埋葬后,人们要在死者的坟地旁守夜,在火堆周围,众人围圈而舞,通过歌词来回忆死者生前的经历和安抚死者灵魂,安慰死者的家人等。并借助舞蹈恐吓要来吃尸体的“恶魔”。
独龙族舞蹈的主要道具是刀与铓锣。舞蹈时,刀是道具,铓锣是最重要的伴奏乐器。
独龙族还有为传授劳动、生产知识所跳的“织布舞”;在狩猎前后所跳的“狩猎舞”;在婴儿出生后表示“除垢”、“洗礼”的“祝福舞”;在播种前祈祷神灵,种子不被害虫毁坏的“播种舞”;装扮成凶禽猛兽的“祭鬼舞”等。有的舞蹈如丧葬后所跳的祭亡灵舞,现已濒临失传。
;各民族有哪些主要舞蹈和传统乐器舞蹈
阿昌族:主要有“蹬窝罗”、“青龙白象舞”和“象脚鼓舞”等三大舞种白 族:“哲兹白”保安族:扇舞布朗族:喜庆舞蹈和佛礼舞蹈。布依族:“酒令舞”,织布舞,龙灯舞朝鲜族 :乐舞、长鼓舞、扇舞、顶水舞达斡尔族:“鲁日格勒”又称“罕伯”或“阿罕伯”傣 族:孔雀舞——傣语叫“戛洛涌”、“烦洛涌”或“戛楠洛”。德昂族 :象脚鼓舞侗 族:赐鱼舞,狮子舞东乡族:哲兹白独龙族:剽牛舞鄂伦春族:黑熊搏斗舞,红果舞俄罗斯族:交谊舞、俄罗斯舞、天鹅湖舞、乌克兰舞、踢踏舞鄂温克族:“爱达哈喜楞舞”、“阿罕拜”、“哲挥冷舞”高山族:口弦舞仡佬族:踩堂舞哈尼族:大鼓舞、棕扇舞、木雀舞、罗作舞对不起,因为时间问题,我只能帮你找这么多,希望可以帮助你.
独龙江旅游攻略:探寻自然奇观及少数民族文化神秘之地
本文将介绍独龙江旅游攻略,以探寻自然奇观及少数民族文化神秘之地为主题。独龙江位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是少数人涉及的神秘之地。本文将引入该地区的背景信息,介绍该地区的自然风光和少数民族文化,提供游览攻略和建议,以满足读者探索该区域的兴趣。正文:一、独龙江自然奇观之旅独龙江位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北部,沟谷纵深达5000余米,因独龙族居住而得名。独龙江横贯两岸,上下游各不相同。上游位于大雪山自然保护区内,是自然风光之旅的绝佳选择。您可以沿着独龙江探索该地区的自然奇观,这些奇观包括数百米高的石灰岩峭壁和秀美的瀑布。在这个区域,您还可以看到一些神秘的寺庙和洞穴。独龙江的下游区域比上游更加平缓,您可以选择乘坐木筏在江面上漂流,体验刺激和惊险的乐趣。二、独龙族文化之旅独龙族是中国50多个少数民族中最神秘的之一。他们居住在怒江流域,有着非常独特的文化和传统。在探访独龙江地区时,了解和体验独龙族文化尤其重要。参观独龙族村庄是了解该地区文化的最佳方式。在这里,您将了解到独龙族人民的生活方式、服饰、建筑等方面的信息。您还可以品尝当地美食,并观看独龙族民间舞蹈表演,了解更多独龙族的文化和传统。三、游览攻略及建议在游览独龙江地区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行程安排独龙江位于偏远地区,交通不便。游客应提前规划行程,选择旅行社或专业导游。一般来说,游览上游需要较长时间,建议提前预定住宿和交通工具。2. 穿着由于独龙江地区气温较低,游客应穿着合适的衣服和鞋子。应注意保暖,避免感冒。3. 环保独龙江地区是中国生态环境脆弱区域之一,游客应积极参与环保,不乱扔垃圾,保护环境。四、独龙江未来发展前景独龙江地区正在逐步发展成为旅游胜地。随着云南省政府对旅游业的大力支持,该地区的旅游业将持续增长,为当地居民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要保护独龙江地区的生态环境和文化传统,保持区域自然风光和人文特色的独特性,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结论:本文阐述了独龙江地区的自然风光和少数民族文化,提供了游览攻略和建议。独龙江地区拥有丰富的文化和自然资源,是探索自然奇观和少数民族文化的最佳之地之一。通过保护生态环境和文化传统,该地区的旅游业将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独龙族的民风民俗
独龙族的民风民俗 1、无论饮酒、吃饭和吃肉,独龙族家庭内部都由主妇分食。客人来临也平均分给一份。 2、入夜后男子在火塘边喝酒念祝词,然后将酒碗抛在火塘上的竹架上,以碗口朝天为吉兆。 3、独龙族非常好客,如遇猎获野兽或某家杀猪宰牛,便形成一种远亲近邻共聚盛餐的宴会。 4、此外,独龙族还有招待素不相识过路人的习俗,对过路和投宿的客人,只要来到家中都热情款待。认为有饭不给客人吃,天黑不留客人住,是一种见不得人的事。 5、他们有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传统习尚,视偷盗为最可耻的行径。 6、在独龙族进行一些原始的祭祀活动时,游客不能参观祭祀活动。 中国的独龙族的风俗习惯和怎样来历? 民族简介】 独龙族,中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现有人口7426人(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北部怒江僳僳族自治州的贡山独龙族自治县西部的独龙江峡谷两岸,北部的怒江两岸,以及相邻的维西僳僳族自治县齐乐乡和 *** 自治区察隅县察瓦洛等地。此外,缅甸境内也有不少独龙人居住。与僳僳族,怒族,白族等代代交好.他们保持着“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社会道德风尚,绝少发生盗窃现象。 过去,独龙人没有统一 的族称,往往以其居住的地区或河流作为自己的名称, 如独龙、迪麻等。俅人、俅曲、曲人是汉族对他们的称谓。新中国成立后,根据独龙人 民自己的特点和意愿,正式定名独龙族。 独龙族有自己的语言,无文字。过去多靠刻木结绳记事、传递信息。独龙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与贡山怒语基本相通。 独龙族自古生活在崇山峻岭之中,条件恶劣,交通闭塞,所以社会发展较为迟缓,生产力水平低下,新中国成立前后仍保留着浓厚的原始公社制残余。经济以刀耕火种的粗放农业为主,采集和狩猎还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妇女还曾有文面之俗。住房多为木房或竹房。唯一的节日是过年。过去无固定时间,多在农历腊月举行,节期长短也不一样。 独龙族地区北接 *** 自治区的察隅县,东倚海拔5 0 0 0 米的高黎贡雪山,西南与缅甸接壤。曲折延绵的独龙江水奔腾呼啸在崇山峻岭之中。这里冬季大雪封山 ,夏季多雨而潮湿,南北走向的地形以及受印度洋热带季风的影响,使当地的植物生长和气候变化都呈现出垂直分布的显著特性。 【民族历史】 独龙族是我国尚保存着原始社会末期父系家族公社特征的少数民族之一。尽管在总的发展趋势上己走向日益解体的道路,但在生产力、土地形态、社会组织和婚姻制度等方面都仍具有父系家族公社的明显特征。独龙族的族称始见于《大元一统志》丽江路风俗条,被称为“撬”。明清时称为“俅”或“曲”。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的意愿,将其自称独龙做为民族称谓。新中国成立前的20世纪40年代,由于山川的阻隔和历代反动统治的压迫剥削,独龙族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特点是: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占主要地位,采集和渔猎仍占较大比重;生产工具十分简陋,还没有从锄耕过渡到犁耕;社会分工不明显,只有男女之间的自然分工;交换仍处于原始的以物易物阶段;独龙族人民生活十分贫苦,没有商品交换,采用刻木结绳记事,在铁制工具末传人独龙地区以前,独龙族人民普遍使用树枝的天然勾曲部分制成的小木锄挖地。小木锄尖如鹤嘴,独龙语称之为戈拉,是独龙族最先使用于锄耕农业的原始工具。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彻底改变了这一面貌。 【民族饮食】 独龙族主食玉米、荞麦,喜欢饮水酒、吃烤肉、喝茶、抽旱烟。 独龙族有日食两餐的习惯。早餐一般都是青稞炒面或烧烤洋芋;晚餐则以玉米、稻米或小米做成的饭为主,也用各种野生植物的块根磨成淀粉做成糕饼或粥食用。独龙族民间,仍然保留许多古朴的烹调方法,其中最常见的是用一种特制石板锅烙熟的石板粑粑。烙制石板粑粑时,多选用阿吞或董棕树淀粉,用鸟蛋和成糊状,然后倒在烧热的石板锅上,随烙随食,别具风味。 独龙族日常菜肴有种植的洋芋、豆荚、瓜类,也有采集的竹笋、竹叶菜及各种菌类,食用时通常都是配上辣椒、野蒜、食盐后一锅煮熟而食。冬季是独龙族地区狩猎的旺季,猎获的野牛肉是冬季主要肉食。食用野牛肉时,都先把牛肉风干,然后微火烘烤,再捣成丝状,做成肉松或切成小块,密封在竹筒内保存或随身携带。 独龙江还盛产各种鱼类,以......》》 有关独龙族风俗习惯的作文600字 独龙族人叫“卡雀哇”。是独龙族一年里唯一的节日。他们以十二月二十九日为除夕,三十日为新年之首。 相传很久以前,独龙江畔生活着兄弟二人。他们自幼失去父母,以深山老林为家,以弩射猎,苦度光阴。一天,兄弟俩身背长刀,手执硬弩,来到担打力卡雪山上的必拉桶打猎。这天天空乌云密布,禽兽不出巢穴。待到午后,才见到一只瘦小的岩羊。兄弟二人,分头包抄。哥哥迷失了方向,撵进了一个群峰竞秀,危岩兀立的高山深谷。 当夜幕笼罩山峦时,弟弟到事先约好的地方等候。可是,等呀等,一弯月亮挂上了高黎贡山的山尖,也不见哥哥的踪影,弟弟带着一颗焦虑的心,钻进深山峡谷,去找自己唯一的亲人。不知翻过多少个山头,穿过多少条急流深涧,整整找了九年零十一个月又二十九天。就在十二月三十日这天,哥哥突然回来了。兄弟俩见面,悲喜交集,哥哥悲切地对弟弟说:“我的好弟弟,不是哥哥忍心把你丢下,自从我们弟兄失散,我被一个恶魔困在龙潭虎穴。恶魔见你寻找哥哥心切,自今天开始,让我每年十二月三十日回来与你见面。”哥哥接着说,“我们相会的这一天就是岁尾年首,就把它称作过年吧。”弟弟为了庆贺弟兄散失后的团聚,特地为哥哥准备了用各种珍禽异兽做成的菜肴和用各种谷物做成的米饭。吃罢晚饭,弟弟为能与哥哥相会激动万分,敲起锘锣,燃起火把,请出山寨里的父老兄弟,把这个喜讯告诉大家,让哥哥和乡亲们一起欢歌乐舞。从此,兄弟相会这一日就成为独龙族人的独龙年。 节日里,每个氏族和部落都要集体猎取野物;杀猪羊,猎物分给各家各户。部落主妇则将年食分送给每个家庭。他们称为“分食”。过去,在除夕就餐时必须等部落的每一个成员到齐,缺少一人,则不开锅。岁首清晨,曙光初照,山寨里就响起了锘锣。迎接新的一年的来到。早餐过后,人们随着锘锣的敲响,不约而同地来到山寨的旷地,用古朴的习俗,欢庆新年。人们不分年岁、性别、家庭,大家手牵着手,跳起本民族的传统舞蹈。长老们用编制精巧的独龙藤器,盛着可口的菜肴,以传统的方式给每个人分食。一时间,歌唱声、欢呼声、舞步声交织在一起。 无论饮酒、吃饭和吃肉,独龙族家庭内部都由主妇分食。客人来临也平均分给一份。 入夜后男子在火塘边喝酒念祝词,然后将酒碗抛在火塘上的竹架上,以碗口朝天为吉兆。 独龙族非常好客,如遇猎获野兽或某家杀猪宰牛,便形成一种远亲近邻共聚盛餐的宴会。此外,独龙族还有招待素不相识过路人的习俗,对过路和投宿的客人,只要来到家中都热情款待。认为有饭不给客人吃,天黑不留客人住,是一种见不得人的事。他们有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传统习尚,视偷盗为最可耻的行径。在独龙族进行一些原始的祭祀活动时,游客不能参观祭祀活动。 独龙族的风俗文化 独龙族过去相信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物,信鬼。认为风、雨、电、雷、高山、大水、巨石、怪树皆有鬼。鬼会降祸于人,因此人们为了祈福免灾,便不惜花费大量牲畜粮食来祭鬼。独龙族祭鬼由巫师进行,巫师有两种,一种称为“纳木萨”,主持祭祀、打卦,另一种称为“夺木萨”,专门从事驱鬼,“纳木萨”的地位较高。独龙族唯一的节日是过年,时在农历腊月,没有固定的日期,节日的长短视食物的多少而定,该节日名称为“卡雀哇”节。独龙族的传统节日――独龙年独龙族人叫“卡雀哇”。是独龙族一年里唯一的节日。他们以十二月二十九日为除夕,三十日为新年之首。相传很久以前,独龙江畔生活着兄弟二人。他们自幼失去父母,以深山老林为家,以弩射猎,苦度光阴。一天,兄弟俩身背长刀,手执硬弩,来到担打力卡雪山上的必拉桶打猎。这天天空乌云密布,禽兽不出巢穴。待到午后,才见到一只瘦小的岩羊。兄弟二人,分头包抄。哥哥迷失了方向,撵进了一个群峰竞秀,危岩兀立的高山深谷。当夜幕笼罩山峦时,弟弟到事先约好的地方等候。可是,等呀等,一弯月亮挂上了高黎贡山的山尖,也不见哥哥的踪影,弟弟带着一颗焦虑的心,钻进深山峡谷,去找自己唯一的亲人。不知翻过多少个山头,穿过多少条急流深涧,整整找了九年零十一个月又二十九天。就在十二月三十日这天,哥哥突然回来了。兄弟俩见面,悲喜交集,哥哥悲切地对弟弟说:“我的好弟弟,不是哥哥忍心把你丢下,自从我们弟兄失散,我被一个恶魔困在龙潭虎穴。恶魔见你寻找哥哥心切,自今天开始,让我每年十二月三十日回来与你见面。”哥哥接着说,“我们相会的这一天就是岁尾年首,就把它称作过年吧。”弟弟为了庆贺弟兄散失后的团聚,特地为哥哥准备了用各种珍禽异兽做成的菜肴和用各种谷物做成的米饭。吃罢晚饭,弟弟为能与哥哥相会激动万分,敲起锘锣,燃起火把,请出山寨里的父老兄弟,把这个喜讯告诉大家,让哥哥和乡亲们一起欢歌乐舞。从此,兄弟相会这一日就成为独龙族人的独龙年。节日里,每个氏族和部落都要集体猎取野物;杀猪羊,猎物分给各家各户。部落主妇则将年食分送给每个家庭。他们称为“分食”。过去,在除夕就餐时必须等部落的每一个成员到齐,缺少一人,则不开锅。岁首清晨,曙光初照,山寨里就响起了锘锣。迎接新的一年的来到。早餐过后,人们随着锘锣的敲响,不约而同地来到山寨的旷地,用古朴的习俗,欢庆新年。人们不分年岁、性别、家庭,大家手牵着手,跳起本民族的传统舞蹈。长老们用编制精巧的独龙藤器,盛着可口的菜肴,以传统的方式给每个人分食。一时间,歌唱声、欢呼声、舞步声交织在一起。 无论饮酒、吃饭和吃肉,独龙族家庭内部都由主妇分食。客人来临也平均分给一份。入夜后男子在火塘边喝酒念祝词,然后将酒碗抛在火塘上的竹架上,以碗口朝天为吉兆。独龙族非常好客,如遇猎获野兽或某家杀猪宰牛,便形成一种远亲近邻共聚盛餐的宴会。此外,独龙族还有招待素不相识过路人的习俗,对过路和投宿的客人,只要来到家中都热情款待。认为有饭不给客人吃,天黑不留客人住,是一种见不得人的事。他们有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传统习尚,视偷盗为最可耻的行径。在独龙族进行一些原始的祭祀活动时,游客不能参观祭祀活动。木刻“请柬”在每年的冬月或腊月,独龙族要过唯一的传统节日,独龙族语叫“卡雀哇”,是独龙族的年节。节日的长短主要看食物的准备情况而定,一般是两三天或四五天。节日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固定日期,各家各族自由选择好吉日,就开始过年。独龙族居住在高黎贡山和担当力卡雪山之间的独龙江流域,是中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选定过年的吉日后,各家都邀请亲友一起来过年。他们在特制的木条上刻上缺口,这就是“请柬”,派人送往邀请的村寨......》》
阿昌族舞蹈
有关五十六个民族的舞蹈有哪些? 阿昌族:主要有“蹬窝罗”、“青龙白象舞”和“象脚鼓舞”等三大舞种 白 族:“哲兹白” 保安族:扇舞 布朗族:喜庆舞蹈和佛礼舞蹈。 布依族:“酒令舞”,织布舞,龙灯舞 朝鲜族 :乐舞、长鼓舞、扇舞、顶水舞 达斡尔族:“鲁日格勒”又称“罕伯”或“阿罕伯” 傣 族:孔雀舞――傣语叫“戛洛涌”、“烦洛涌”或“戛楠洛”。 德昂族 :象脚鼓舞 侗 族:赐鱼舞,狮子舞 东乡族:哲兹白 独龙族:剽牛舞 鄂伦春族:黑熊搏斗舞,红果舞 俄罗斯族:交谊舞、俄罗斯舞、天鹅湖舞、乌克兰舞、踢踏舞 鄂温克族:“爱达哈喜楞舞”、“阿罕拜”、“哲挥冷舞” 高山族:口弦舞 仡佬族:踩堂舞 哈尼族:大鼓舞、棕扇舞、木雀舞、罗作舞 阿昌族可用哪个词来形容为什么 热情好客 阿昌族,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中国云南省和贵州省。主要居住在德宏州的陇川县户撒和梁河县九保、囊宋三个阿昌族乡。潞西县江东乡高埂田和盈江、瑞丽有少量居住。此外,在贵阳市、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的漕涧、旧州等地,保山地区腾冲县和龙陵县也有部分居住。 使用阿昌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缅语支。无文字,习用汉文和傣文。 民族文化 阿昌族的歌谣、故事、传说等口头文学十分丰富。民间流传着不少优美的传说,如长篇叙事史诗《遮帕麻和遮咪麻》;长篇叙事诗《曹扎》、《铁匠战龙王》;风俗故事《谷稷》、《亲堂姊妹》、《胯骨》;动物故事《麂子和豹子换工》、《老熊撕脸皮》等。这些诗歌、传说都十分朴实,生动感人。 “对歌”是青年男女在业余时间十分喜爱的活动,大致可分为三种,一种叫“相勒吉”,是男女青年在野外对唱的山歌,一般是融景生情,即兴作词,山、水、云、树等都可入歌;一种叫“相作”,是在夜深人静时,男女青年在林间幽会时,低声对唱的情歌,感情真切,常常一唱就是一个通宵;还有一种“相勒摩”,也是一种对唱的情歌,曲调幽雅亲切,歌词含义深刻,比喻生动。 《阿昌族舞蹈》 陈玉先 《阿昌族舞蹈》 陈玉先 舞蹈以象脚鼓舞和猴舞最流行。民间体育也丰富多彩,如荡秋千、赛马、射击、舞阿昌刀和武术等。工艺美术有刺绣、髹漆、染织、雕刻、银器制作等,制作精细。尤其是雕刻具有较高的水平,在家具、建筑物、佛龛等上面,都可看见雕刻着的各种动、植物。此外,建筑、绘画等也都有一定的民族特色。 被阿昌族称为“我们民族历史的歌”的神话史诗《遮帕麻和遮米麻》,共有2000多行,内容宏大,情节奇异而又曲折生动。史诗不仅以阿昌人的历史经验、生活体验和文化思索解答了宇宙起源、人类诞生、民族由来、习俗形成与文化缘起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而且对于为什么男人无乳,女人无须?为什么牛犁田?马驮货?大地为什么凸凹?日月为什么旋转等等人类生存状况问题,也作了充满智慧与情趣的回答。在阿昌族社会,史诗《遮帕麻和遮米麻》古往今来一直作为一部完整的民族历史和文化史而被解读与传承着。 爱情乐器 阿昌族的乐器主要有竹琴、洞箫、葫芦箫、三月箫、铜口弦、三弦、象脚鼓、锣等。葫芦箫是用葫芦连接三根竹管制成的,它有7个音,音量小,音调低缓圆润,一般晚上用。三月箫用一根竹管制成,也有7个音,它的音量大,音色细亮,多在白天使用。葫芦箫和三月箫不仅是阿昌族人民心爱的传统乐器,还是男女青年传情示爱的媒介。 每年农闲季节或各种节日 *** 期间,以及平时的劳动之余,都是阿昌族青年谈情说爱、寻觅终身伴侣的大好时光。每当此时,男青年不管走到哪里,都要把三月箫斜插在脖子后面的衣领里,或者别在腰间。无论在村边、寨旁,还是赶街的路上,只要遇到心爱的姑娘,便吹起动听的乐曲,传意请姑娘停一停,然后上前搭话逗趣,询问姑娘的芳名贵姓。如果姑娘此时还情无所属,又有意相识,便巧妙应答。小伙子心领神会,主动提出送姑娘回家,姑娘则以“要送就要送到寨子头,不能送半路”相答,于是小伙子高高兴兴地吹起箫,唱起山歌,陪同姑娘回家,纯真的爱情便由此开始。 每当夕阳西下,年轻的小伙子吃罢晚饭,忙着洗饰一新,一个个悄悄来到自己心爱的姑娘家附近,吹起葫芦箫,用优美的曲调逗引心上人出来相会。姑娘听到这亲切而熟悉的曲调,心慌意乱,赶紧回房梳妆打扮。然后借故外出,与情人幽会。如果是初次拜访,姑娘的嫂子或母亲还会热情开门相迎,请小伙子到屋里火塘边坐下,家人纷纷回避。于是小伙子和姑娘就在火塘边含情脉脉相对而坐,或对唱情歌,或窃窃......》》 请告诉我五十六个民族各有的舞蹈名称。 阿昌族:主要有“蹬窝罗”、“青龙白象舞”和“象脚鼓舞”等三大舞种 白 族:“哲兹白” 保安族:扇舞 布朗族:喜庆舞蹈和佛礼舞蹈。 布依族:“酒令舞”,织布舞,龙灯舞 朝鲜族 :乐舞、长鼓舞、扇舞、顶水舞 达斡尔族:“鲁日格勒”又称“罕伯”或“阿罕伯” 傣 族:孔雀舞――傣语叫“戛洛涌”、“烦洛涌”或“戛楠洛”。 德昂族 :象脚鼓舞 侗 族:赐鱼舞,狮子舞 东乡族:哲兹白 独龙族:剽牛舞 鄂伦春族:黑熊搏斗舞,红果舞 俄罗斯族:交谊舞、俄罗斯舞、天鹅湖舞、乌克兰舞、踢踏舞 鄂温克族:“爱达哈喜楞舞”、“阿罕拜”、“哲挥冷舞” 高山族:口弦舞 仡佬族:踩堂舞 哈尼族:大鼓舞、棕扇舞、木雀舞、罗作舞 对不起,因为时间问题,我只能帮你找这么多,希望可以帮助你. 哪种民族舞蹈最优美? 孔雀舞 是傣族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民间舞蹈。后经过专业文艺工作者的提炼、加工、搬上文艺舞台,使孔雀舞有了较大的发展和提高,多次在国内国际的演出中获奖。著名舞蹈家刀美兰、杨丽萍表演的孔雀舞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 傣乡是也雀的故乡,人们把孔雀视为幸福吉祥,美好和爱情的象征。人人都诊视孔雀,爱护孔雀,民间还流传着许多有关也雀的动人故事。孔雀那美丽的羽衣,优美的舞姿,高雅的体态,成了民间艺人学习和摹仿的对象,孔誉舞成为傣家各类活动不可缺少的表演性舞蹈。 女性的温柔、美丽,更使孔雀舞增加了独特的韵味和魅力。孔雀舞的内容,还增加了下山、森林漫步、追逐嬉戏、拖翅、亮翅、点水、飞翔等内容。舞蹈动作多保持在半蹲姿态上的颤动,身体的每个关节都有弯曲,形成了独特的三道弯舞姿造型。孔雀舞还十分讲究手的动作,以手形象征孔雀头颈,变化多姿,生动传神,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象脚鼓舞 象脚鼓舞是傣族民间流传最广,也最具民族特色的一种男性舞蹈,因跳舞时肩上振着象脚鼓边击边跳而得名。 象脚鼓分长象脚鼓、中象脚鼓和短象脚鼓三种。鼓身用攀枝花树或芒果树等圆木镂空做成,蒙以牛皮、羊皮、麂皮等作鼓面,再用牛筋条拉紧以控制音响,其形似一只象足,故名。象脚鼓发音深沉宏重,粗犷厚实,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在打击乐器中独具特色。云南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拉祜族、布朗族、德昴族等民族都喜欢身挎象脚鼓边敲边舞,其中以傣族的象脚鼓舞尤为有名。 56个民族舞蹈有哪些 蒙古族 *** 藏族 *** 尔族 苗族 彝族 壮族 布依族 朝鲜族 满族 侗族 瑶族 白族 土家族 哈尼族 哈萨克族 傣族 黎族 傈僳族 佤族 畲族 高山族 拉祜族 水族 东乡族 纳西族 景颇族 柯尔克孜族 土族 达斡尔族 仫佬族 羌族 布朗族 撒拉族 毛南族 仡佬族 锡伯族 阿昌族 普米族 塔吉克族 怒族 乌孜别克族 俄罗斯族 鄂温克族 德昂族 保安族 裕固族 京族 塔塔尔族 独龙族 鄂伦春族 赫哲族 门巴族 珞巴族 基诺族 汉族 民族舞的种类 民族舞的种类有:东北秧歌、蒙 古族、藏族、傣族、 *** 尔族 、朝鲜族,这6种是在中国民 族舞蹈最常见的舞蹈种类。 而其余壮族、彝族、满族等是 属于比较少见的了。没有最简单的,民族舞都很简单,不过,要想跳好可不容易。 中国的民族舞有哪几种? 民族舞泛指产生并流传于民间、受民俗文化制约、即兴表演但风格相对稳定、以自娱为主要功能的舞蹈形式。不同地区、国家、民族的民间舞蹈,由于受生存环境、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民族性格、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等因素影响,以及受表演者的年龄性别等生理条件所限,在表演技巧和风格上有着十分明显的差异。民间舞不乏朴实无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等特点,历来都是各国古典舞、宫廷舞和专业舞蹈创作不可或缺的素材来源。民族民间舞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和可伸缩的界面,它可以包容各种程度的加工。民族舞是一个民族的标志物,是一个国家的灵魂。它需要艺术家进行高度的再创造,从民间来最后又回到民间去,练习民族舞好处有如下3点:1、 有较强趣味性 2、 培养舞者气质 3、 让人心情愉悦。- 少数民族舞蹈 - 民族舞泛指产生并流传于民间、受民俗文化制约、即兴表演但风格相对稳定、以自娱为主要功能的舞蹈形式。不同地区、国家、民族的民间舞蹈,由于受生存环境、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民族性格、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等因素影响,以及受表演者的年龄性别等生理条件所限,在表演技巧和风格上有着十分明显的差异。民间舞不乏朴实无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等特点,历来都是各国古典舞、宫廷舞和专业舞蹈创作不可或缺的素材来源。民族民间舞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和可伸缩的界面,它可以包容各种程度的加工。民族舞是一个民族的标志物,是一个国家的灵魂。它需要艺术家进行高度的再创造,从民间来最后又回到民间去,练习民族舞好处有如下3点:1、 有较强趣味性 2、 培养舞者气质 3、 让人心情愉悦。- 少数民族舞蹈 -苗族的舞蹈 畲族的舞蹈 水族的舞蹈 土家族的舞蹈 瑶族的舞蹈 仡佬族的舞蹈 *** 尔族的舞蹈 布朗族的舞蹈 白族的舞蹈 仫佬族的舞蹈黎族的舞蹈 柯尔克孜族的舞蹈 鄂温克族的舞蹈 朝鲜族的舞蹈 乌孜别克族的舞蹈 壮族的舞蹈 拉祜族的舞蹈 纳西族的舞蹈 俄罗斯族的舞蹈 鄂伦春族的舞蹈 门巴族的舞蹈 珞巴族的舞蹈 佤族的舞蹈 蒙古族的舞蹈 傣族的舞蹈 僳僳族的舞蹈 藏族的舞蹈 锡伯族的舞蹈 土族的舞蹈德昂族的舞蹈 满族的舞蹈 阿昌族的舞蹈 保安族的舞蹈 彝族的舞蹈 哈萨克族的舞蹈 怒族的舞蹈 哈尼族的舞蹈 基诺族的舞蹈 布依族的舞蹈 赫哲族的舞蹈 高山族的舞蹈- 秧歌 -东北秧歌 山东鼓子秧歌 山东海洋秧歌 胶州秧歌 河北秧歌 花鼓秧歌 民族舞分为哪几种? 汉族 -少数民族舞蹈 - 苗族的舞蹈 畲族的舞蹈 水族的舞蹈 土家族的舞蹈 瑶族的舞蹈 仡佬族的舞蹈 *** 尔族的舞蹈 布朗族的舞蹈 白族的舞蹈 仫佬族的舞蹈 黎族的舞蹈 柯尔克孜族的舞蹈 鄂温克族的舞蹈 朝鲜族的舞蹈 乌孜别克族的舞蹈 壮族的舞蹈 拉祜族的舞蹈 纳西族的舞蹈 俄罗斯族的舞蹈 鄂伦春族的舞蹈 门巴族的舞蹈 珞巴族的舞蹈 佤族的舞蹈 蒙古族的舞蹈 傣族的舞蹈 傈僳族的舞蹈 藏族的舞蹈 锡伯族的舞蹈 土族的舞蹈 德昂族的舞蹈 满族的舞蹈 阿昌族的舞蹈 保安族的舞蹈 彝族的舞蹈 哈萨克族的舞蹈 怒族的舞蹈 哈尼族的舞蹈 基诺族的舞蹈 布依族的舞蹈 赫哲族的舞蹈 高山族的舞蹈 -秧歌 - 东北秧歌 山东鼓子秧歌 山东海洋秧歌 胶州秧歌 河北秧歌 花鼓秧歌 等等 舞蹈《呀健肥鞘裁疵褡宓模 侗族原生态舞蹈 由郑海燕、周敏、谢念娇、何湘联合编导,16名儿童表演的群舞《呀健 关于阿昌族的资料? 族名: 阿昌族 achang zu Achang ethnic minority group 别名:“峨昌”、“娥昌”、“莪昌”或“阿昌”、“萼昌” 民族概况 中国56个少数民族之一。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阿昌族人口数为33936人,主要居住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和梁河县,潞西、盈江、腾冲、云龙等县也有少量分布。阿昌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文字。阿昌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缅语支,分为梁河、陇川、潞西3个方言。由于长期和汉族、傣族杂居,大多数阿昌族人兼通汉语和傣语,习用汉文和傣文。有丰富的口头文学。历史上与景颇族、汉族、傣族、白族等关系密切。 阿昌族是中国云南境内最早的世居民族之一。古代汉文史籍中的“峨昌”、“娥昌”、“莪昌”或“阿昌”、“萼昌”等,都是不同时期对阿昌族的称谓。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的意愿,统称为阿昌族。 他们聚居在高黎贡山余脉的丘陵山地、峡谷平坝。这里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为阿昌族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阿昌族自古即以擅种水稻而闻名。阿昌族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也很发达,尤以善于打制长刀而闻名于世。 历史记载 据清王凤文《云龙记往》载,云龙“俄昌”人,自其首领早慨始传至元末,已有35代。早慨制定“铁印券”,规定酋长以长子继承,开始了世袭制。早慨以后十余世,“俄昌”人日益强盛,与金齿、k国皆通商。约10世纪,受大理王段氏封诰。当时外来商人教会阿昌人民种田,农业逐步发展。元、明设云龙州,大量白族、汉族人民相继迁入,这里的“俄昌”人,部分西迁至腾冲一带,部分融合于白族、汉族中。 今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腾冲一带,元以前即有“莪昌”人居住(《元史地理志・金齿宣抚司》),明正德《云南志》认为即唐代的“寻传”人。那时“寻传”人属南诏的镇西节度管辖,还过着“俗无丝纩”、“散漫山中无君长”的原始生活。“寻传”人在发展过程中至元明时期已逐渐分化为阿昌族和景颇族中的一部分。 明洪武十六年(1383)左纳率部归顺明朝。洪武年间,明太祖敕赐 *** 段保为云龙州掌印土知州,阿昌族降为被统治民族,并向西南迁至德宏境内,渐失本土。 阿昌族聚居的户腊撒,明初属麓川宣慰使司。15世纪中叶,明将王骥三征麓川后,属陇川宣抚司。王骥分封其属官赖罗义和况本为把总,分别掌管户撒、腊撤,成为世袭领主。阿昌族人民从驻守边疆的汉族屯兵那里学会了耕种水田、打制铁器的技术,促进了阿昌族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商品经济有了初步发展。 清初承袭了明代的土司制度。吴三桂把户腊撤地区改为“勋庄”。康熙三十一年(一六九二年),废“勋庄”,仍归原先赖、况两家承袭。雍正二年(一七二四年),户腊撒地区归腾越州管辖。乾隆年间,南甸土司辖区的阿昌族,除了向傣族封建领主交纳贡税外,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农民沦为附近汉、傣地主的佃户。同时受封建领主、地主的双重剥削。民国时期,云南军阀在陇川、梁河等地建设治局,推行保甲制,但封建土司制度延至建国前夕,统治阿昌族达500余年之久。阿昌族每年除固定向土司交纳“三大款”(官租、大烟款、地基银子)外,各寨还负担专门的劳役。 社会经济 新中国成立前,阿昌族地区主要是封建领主经济,同时封建地主经济也有了一定的发展,普遍发生典当、抵押和买卖土地现象。不少阿昌族人民沦为附近汉、傣族地主的佃户。在阿昌族地区,农业、手工业较为发达,户腊撒烟草闻名于滇西,远销缅甸;“阿昌刀”为滇缅边境各民族所喜爱,是必备的生产工具。甘蔗、茶叶等经济作物,刺绣、编织品等手工业品也都很有名。 新中国成......》》
具有独龙族风情的剽牛舞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土人情,都有自己的特色。有些民族的传统文化被很好的传承下来。剽牛舞是独龙族祭祀剽牛过程中跳的一种象征性舞蹈,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独龙族文化中,独龙族剽牛舞具有民族文化底蕴的神秘性,跟我一起来了解下独龙族的剽牛舞吧。 “怒哇德噜拉姆”为独龙语,“怒哇”指“剽牛”,“德噜”含有“召集全体氏族成员聚会”之意,“拉姆”为“舞”,全句意为“剽牛召集全体氏族成员聚会舞”,简称为“剽牛舞”。 在马库、巴坡一带有“剽牛舞兴起”的传说:独龙江流域曾流行过一场瘟疫,人们恐惧万分,便请巫师打卦问卜。测势的结果是因为人类过上太平日子后,忘记了向各位神灵祭供,天神为此发怒便降下了这场瘟疫。人们急忙献粮献酒,并拉出几头牛“剽牛祭天”。祭仪中,人们敲起铓锣,跳起舞蹈。经过几天几夜的狂舞,终于感动了天神,收回瘟疫。事后人们认为舞蹈挽救了众人的生命,便以舞蹈贯穿“剽牛祭天”的整个活动过程。 独龙族“剽牛祭天”,多由某个较富有的人户,以个人的名义召集和组织全村寨的族人,以及远居各方的亲朋好友,来参加他所举行的“剽牛祭天”仪式。主人首先向族人传出剽牛的日期,向远地的亲朋发出邀请的木刻信息。活动前一夜,主人家准备好所需的食物、水酒,恭请巫师和寨中有威望的男性长者,来为家人祝福、祈祷、驱邪、撵鬼、祭祖。来者先用歌声颂扬主人的美德,预祝其家人前程灿烂幸福,祈求神灵使氏族通过剽牛兴旺发达。 过去,剽牛舞必须在祭祀活动(特别是剽牛)中跳,其他如结婚和娱乐场合、喜庆场合都不能跳。因为独龙族心目中剽牛舞属于宗教祭拜项目,如果不举行“剽牛祭天”跳剽牛舞会遭到神灵的惩罚。如今个别地方的年轻人在娱乐场上,也大胆地跳起了剽牛舞。这一举动,使剽牛舞从祭祀舞蹈演变为自娱性民俗舞蹈。 剽牛舞共有五十多个套路,大多数在剽牛舞场内进行。剽牛舞内容极为丰富,其中有反映劳动、生活的“搓小米舞”、“洗衣舞”、“刀舞”;有反映对自然界崇拜的“望星星舞”;有反映喜悦欢乐心情的“欢跳舞”、“蹦蹦跳舞”、“铓锣舞”等;有反映狩猎劳动生产和模拟动物的“乌鸦舞”……这些具有特色的舞蹈艺术,如一幅幅通俗画卷,向人们展示着独龙族先民劳动、生活的历史情景。 剽牛舞的基本动律主要体现在腿和脚部,下肢部位的动作变化无穷。有时,一个舞蹈套路,只使用一个基本动作,有时则由几个基本动作组成,在下肢部位舞动时,上身也常常配入一些相关动势,如前俯后仰,上下起伏,或是左右摆动、左右扭动等。这些配合动作虽然幅度不太大,也不太明显,但对形成独龙族舞蹈艺术的特点、风格、韵律、动势等,都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各地剽牛舞的韵律、风格基本相似,但也有地区性的差异。独龙江下游的马库、巴坡一带,舞蹈者因多为女性,舞蹈的风格显得轻柔优美和抒情、细腻,节拍复杂,动作多样化。中游以上的孔当、献九当、龙元、迪政当等村,舞蹈简练,风格显得古朴、粗犷、动作幅度较马库、巴坡一带的大些。马库、巴坡一带的舞蹈内容较为丰富,搓小米舞、望星星舞等只有该地才有,这些舞蹈与他们的劳动有关,小米是这一带的主粮,而其他村就少有或没有。 在马库、巴坡一带所有的舞蹈全由女性承担,男性只参加跳刀舞和在护送木桩以及牛时才跳来回走步舞、边走边跳舞。大圆圈的狂欢舞蹈基本没有男性参加,这也许与当地母系社会的历史有关。其他寨子的舞蹈都是男女混合而跳,但有些舞又属男性专跳,如献九当、迪政当的刀舞就是男性舞,是男人祭山、猎神时跳的。 有部分套路,是某一仪式中必须跳的,如马库、巴坡刀舞是在“开门仪”时必须跳的,意义在于“驱邪求福”;献九当的刀舞,在剽牛舞狂欢前男性成员到祭坛时必须跳,意义在于为祭祀翮狂欢“开路”,撵除作恶的魔怪,使来年人丁庄稼兴旺。迪政当的刀舞也是剽牛狂欢前必须跳的,而意义则在于“除旧迎新”和传播氏族家谱以及迁徙时所经历的路线。 剽牛舞的内容、形式和动作等,有相同的,也有不同的,有的名称相同而动作不同,有的则是动作相同而名称不同。同样的刀舞、铓锣舞,各地在名称上相同,但在舞蹈动作上就不同。 剽牛舞有三种基本队形:一是逆时针方向围圈而舞,这类队形中还有舞蹈者自转或与舞伴相转而同时又要往大圆圈方向转的跳法。逆时针方向行进是传统的规定,艺人说如果顺时针方向进行便是对神灵和祖先的亵渎和不忠,只有死去的人在阴间才往相反方向进行。第二种是舞蹈者站两排并相互来回交叉进行舞蹈,在这种形式中,有时也有双方舞蹈者相遇后相互转小圈的形式。第三种是舞者在无固定的队形中,朝着一个固定的方向跳去,这种形式多在众人从自家向剽牛场聚集或走在祭把、猎场的山间小路上和在寨中游走时,边走边舞。 剽牛舞自始至终每拍敲击一下中、小铓锣为舞蹈伴奏。在马库、巴坡一带除有铓锣敲击外,还有合掌击节而舞的特点。铓锣在剽牛舞中的地位十分重要,艺人们都说:没有铓锣不能举行“剽牛祭天”活动,没有铓锣不能跳剽牛舞。在举行“剽牛祭天”仪式之前,众人就是在铓锣声的招呼中集中到剽牛场地,而后又随铓锣声的节奏翩翩起舞。它既是乐器,又是道具。铓锣除了为全部舞蹈伴奏外,同时还有属于自己的舞蹈,如“大铓锣舞”和“铓锣舞”等。在跳铓锣舞或大使锣舞时,往往有比赛个人铓锣质量、音量和重量的意思。 你可能会喜欢: 塔塔尔族独有的体育活动:赛跳跑 藏族名人,藏族有哪些历史人物 详解藏族和蒙古族的区别 盘点塔塔尔族名人有哪些
独龙舞是小满节气习俗吗
这个是小满节气习俗。独龙舞是独龙族小满节气的一项重要习俗活动。独龙舞是独龙族的一种传统舞蹈,通常由青年男女表演,舞蹈姿态优美、热情奔放。独龙族认为独龙舞可以祈求好运和丰收,并传递族群文化和信仰。独龙族是中国境内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中部的独龙江流域。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一般落于公历的5月20日左右。独龙族的传统文化中,小满时节有丰富多样的节庆活动。
民族舞五大民族是哪五个
1、中国舞五大民族——傣族
傣族舞蹈是我喜欢的民族之一,也是很多女孩子学民族舞的首选之一。
2、中国舞五大民族——藏族藏族舞是小编比较喜欢的民族舞之一,喜欢的就是它的淳朴,和源于高原的味道。藏民因为长期穿着厚重的藏袍,所以藏舞的重点在于膝盖的屈伸,连绵不断的屈伸延续出藏族的韵律。
3、中国舞五大民族——维族
维族也是我个人比较喜欢的民舞之一,贵族的气息,一个眼神,一个回头,一个拧身都充满火一样的热情。维族舞蹈中,从头、肩、腰、臂、肘、膝、脚都有动作,传神的眼神更具代表性。
4、中国舞五大民族——朝鲜族
朝鲜族舞蹈通常被称为最难掌握的民族舞,更是我热衷的民舞之一,因为它极其贴近内心的韵律,和不同于各个民族的体态。
5、中国舞五大民族——蒙族
蒙舞要求舞者大气,气场要大,节奏明快,热情奔放。这源于蒙古辽阔的草原,牧民们在一望无际的草原放声高歌,尽情欢舞。
扩展资料
民族舞产生并流传于民间、受民俗文化制约、即兴表演但风格相对稳定、以自娱为主要功能的舞蹈形式。
不同地区、国家、民族的民间舞蹈,由于受生存环境、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民族性格、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等因素影响,以及受表演者的年龄性别等生理条件所限,在表演技巧和风格上有着十分明显的差异。
民间舞不乏朴实无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等特点,历来都是各国古典舞、民间舞、宫廷舞和专业舞蹈创作不可或缺的素材来源。
剽牛的剽牛舞
“剽牛祭天”一般进行三天,如果属于集体共献数头牛的祭祀仪式,则可达七至九天。在节日里,维持数天的始终是剽牛舞的活动。过去,剽牛舞必须在祭祀活动(特别是剽牛)中跳,其他如结婚和娱乐场合、喜庆场合都不能跳。因为独龙族心目中剽牛舞属于宗教祭拜项目,如果不举行“剽牛祭天”跳剽牛舞会遭到神灵的惩罚。如今个别地方的年轻人在娱乐场上,也大胆地跳起了剽牛舞。这一举动,使剽牛舞从祭祀舞蹈演变为自娱性民俗舞蹈。 各地剽牛舞的韵律、风格基本相似,但也有地区性的差异。独龙江下游的马库、巴坡一带,舞蹈者因多为女性,舞蹈的风格显得轻柔优美和抒情、细腻,节拍复杂,动作多样化。中游以上的孔当、献九当、龙元、迪政当等村,舞蹈简练,风格显得古朴、粗犷、动作幅度较马库、巴坡一带的大些。马库、巴坡一带的舞蹈内容较为丰富,搓小米舞、望星星舞等只有该地才有,这些舞蹈与他们的劳动有关,小米是这一带的主粮,而其他村就少有或没有。在马库、巴坡一带所有的舞蹈全由女性承担,男性只参加跳刀舞和在护送木桩以及牛时才跳来回走步舞、边走边跳舞。大圆圈的狂欢舞蹈基本没有男性参加,这也许与当地母系社会的历史有关。其他寨子的舞蹈都是男女混合而跳,但有些舞又属男性专跳,如献九当、迪政当的刀舞就是男性舞,是男人祭山、猎神时跳的。有部分套路,是某一仪式中必须跳的,如马库、巴坡刀舞是在“开门仪”时必须跳的,意义在于“驱邪求福”;献九当的刀舞,在剽牛舞狂欢前男性成员到祭坛时必须跳,意义在于为祭祀翮狂欢“开路”,撵除作恶的魔怪,使来年人丁庄稼兴旺。迪政当的刀舞也是剽牛狂欢前必须跳的,而意义则在于“除旧迎新”和传播氏族家谱以及迁徙时所经历的路线。剽牛舞的内容、形式和动作等,有相同的,也有不同的,有的名称相同而动作不同,有的则是动作相同而名称不同。同样的刀舞、铓锣舞,各地在名称上相同,但在舞蹈动作上就不同。 剽牛舞自始至终每拍敲击一下中、小铓锣为舞蹈伴奏。在马库、巴坡一带除有铓锣敲击外,还有合掌击节而舞的特点。铓锣在剽牛舞中的地位十分重要,艺人们都说:没有铓锣不能举行“剽牛祭天”活动,没有铓锣不能跳剽牛舞。在举行“剽牛祭天”仪式之前,众人就是在铓锣声的招呼中集中到剽牛场地,而后又随铓锣声的节奏翩翩起舞。它既是乐器,又是道具。铓锣除了为全部舞蹈伴奏外,同时还有属于自己的舞蹈,如“大铓锣舞”和“铓锣舞”等。在跳铓锣舞或大使锣舞时,往往有比赛个人铓锣质量、音量和重量的意思。
更多文章:
一个人在黑夜里寻找(宋湘波个人资料简介 财经记者为什么流浪街头)
2024年6月9日 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