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课老师让同学们亲自体验(郑州一老师解剖小龙虾让学生感受生物的美,你如何看待这位老师的行为)
本文目录
- 郑州一老师解剖小龙虾让学生感受生物的美,你如何看待这位老师的行为
- 让学生体验种地和卖菜,珠海一中学这样的做法为何得到支持
- 浅谈高中生物课堂学生活动的开展:高中生物课学生活动设计
- 郑州一老师解剖小龙虾让学生感受生物的美,你老师为教学做过哪些有趣的事
- 如何让学生爱上生物课
- 生物实验课的课外活动总结
- 如何让生物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生活
- 生物兴趣小组活动总结
- 郑州老师解剖小龙虾让学生感受生物的美,你赞成老师这么做吗
- 2019生物实验心得
郑州一老师解剖小龙虾让学生感受生物的美,你如何看待这位老师的行为
郑州的刘老师是教生物的,他经常给学生们上实践课,解剖鲫鱼和小龙虾,带着学生们到处去玩,认识动植物。他的行为受到了学生的喜欢,这个老师不仅教学能力强,而且情商高,注重和学生的互动,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1、郑州教生物的刘老师经常带着孩子解剖鲫鱼和小龙虾
郑州有一名教生物的老师,经常带着孩子们感受生物的美,这名老师非常接地气,同时也得到了学生们的喜欢。每个人都有读书的经历,会接触很多老师,如果能遇到一位像刘老师这样的老师,就是学生的福气。有些学生认为生物课比较枯燥,不愿意学生物 ,教生物的刘老师为了活跃课堂,经常带着学生们深入大自然,教学生们认识动植物,带着学生们到处去玩耍。刘老师还给学生们买来鲫鱼和小龙虾,教孩子们动手解剖这些小动物。
2、这位生物老师不仅教学能力强,而且情商高
如果每位老师都能像郑州的刘老师一样,抓住孩子们的内心,带着孩子们一起认识动植物,体会大自然的美好,将会有多少孩子喜欢学生物这门学科啊。郑州的刘老师不仅教学能力强,而且他的情商非常高,他能懂得孩子的内心想法,真正的和孩子们打成了一片,因为孩子们喜欢刘老师,所以也喜欢刘老师的生物课。这名生物老师非常有智慧,同时他也非常爱他的学生们,因为刘老师说,自己当学生时,他的老师就是这样带着他去认识动植物的,所以他才对生物这门学科产生了兴趣,读大学时就学的生物学。
结语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虽然老师非常辛苦,但是老师在日常的教学中也要接地气,老师和学生们的相处要学会换位思考。老师只有和学生们打成一片,才能让学生们爱上了自己教的这门课。
让学生体验种地和卖菜,珠海一中学这样的做法为何得到支持
今年的春天有些特殊,受疫情影响同学们不能像往年一样参加各种集会活动成都三原外国语学校。专门为同学们安排了特别的实践课程让学生“扛起锄头”“下地种田”近距离接触大自然探索万物生长的奥秘体验“校园农场”的乐趣……
真人版“开心农场”三原外国语学校14个班的学生在学校生物老师、后勤部的指导下,从作物生长过程的研究角度,创设黄瓜园、辣椒园、茄子园、四季豆园等种植基地。所有种植均是利用生物课进行,同学们积极参与除草、铲地、种植、养护等过程,观察记录幼苗不同生长周期的变化和不同作物的生长条件探究。
不会锄地,不会种苗,没有种植经验,都没有关系!学校后勤部参与协助,所有生物老师悉心教导,在“玩”中学习,瞧同学们多开心!
据了解,“农场课程”是每年深受三原学子欢迎的“保留项目”,三原外国语学校就开始挖掘、开发学校特有的资源优势,建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校本课程。经过思考和研究,曾成彬校长“看中了”学校占地300余亩的校园,开发了“种植”、“捕鱼”等“农场课程”。
在三原外国语学校,学生春天种藕;夏天采莲蓬,荷花盛开时节的夜晚,在三原湖畔讲《荷塘月色》;美术课时,可把课堂搬到户外,老师带着学生在湖边画荷花;生物课上,老师可在三原湖边介绍荷花的种植及根茎叶的生长。秋天,学生们下湖采莲藕,体验劳动的乐趣;冬天下湖捕鱼……
“学校将‘农庄课程’与教学相结合,让课堂走向室外,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在这里,学生解锁的不仅仅是捕鱼、采藕的技能,更是习惯的培养与精神的孕育,培养他们‘认真’的习惯,发扬热爱劳动、坚持不懈、团结协作、懂得感恩的精神。”三原外国语学校校长曾成彬表示,学校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导向,坚持“实践出真知”的原理,让课程不再拘泥于课堂和书本,而是通过亲近自然、解锁自然,培养学生的日常习惯、责任担当、解决问题、创意物化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目前,学校为学子的全面发展、成长成才提供了广阔而真实的空间与平台。”
在劳动中成长
将劳动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三原外国语学校除了在课程表中安排劳动教育,还要求全体教师整合学科资源,对学生进行劳动知识、劳动价值等教育。
比如语文课的观察日记习作,教师可以带学生一起种植一株植物,在观察的过程中体验成长的快乐;美术老师带领学生收集校园的落叶完成一幅漂亮的树叶贴画,既美化了校园,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数学课堂上,学习认识人民币时,教师带领学生在课堂上开起了跳蚤市场,让学生在购物中体验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功能作用,还能锻炼学生的理财能力;在学习认识钟表这一信息窗时,教师带领学生制作钟面,在模仿制作的过程中,不仅完成了教学目标,还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又使学生体验到动手的乐趣。
校园农庄课程,还融入了心理的元素,借由心理园艺活动,让同学们通过对班级农庄的设计和创作,唤起孩子们对生命的热爱,体验播种,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的生命历程。在大自然中刺激孩子们的“五感”体验,充分开发除视觉以外的对事物的感知能力;同时也借助团体的动力、利用投射等心理元素让参与者更好地看到自己,看见自己在人际的互动中的模式,体验园艺活动的美好感受。
不仅如此,在劳动节来临之际,学校在综合实践校本课程的指导下,从校内劳动、校外劳动、家务劳动三大方面进行研究,安排、组织了一系列实践课程,让孩子们在亲身体验中认识劳动、体验劳动、尊重劳动、珍惜劳动、热爱劳动。
浅谈高中生物课堂学生活动的开展:高中生物课学生活动设计
新的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加强生物课堂学生的活动,进行有效教学? 一、有效的课堂学生活动 世界著名的教育专家布鲁姆教育理论认为 “教学质量受以下因素的制约:一是提示,指为学生呈现的清晰度;二是参与,指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程度;三是反馈——矫正。”有效的课堂学生活动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教师的最主要的作用应该体现在对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有效活动的激发和鼓励上。杜绝课堂活动无效、低效, 活动片面化、形式化、低幼化、自由化及单一化。努力追求课堂活动层次性、参与性、指导性、升华性和主体性,使课堂活动有效。 教师要改变课堂教学的结构,改变以往传统的“注入式、填鸭式”教学方法为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的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挥自己的思维,参与教学活动,在积极主动的教学活动中达到释疑、解惑的目的。这才是中学课堂教学的关键和精髓所在。 二、课堂活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爱因斯坦曾说过:“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学质量的提高,依靠的是教师的指导,教师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激发。作为一名教师,不仅仅要具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和水平,还要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理论知识;要具有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要善于去研究和发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方法和水平;要在平时注重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合作,使得学生能够亲其师、信其道! 作为一名教师,承载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使命。要想提高学生的素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需要采取具有新鲜活力的、互动式的教学方法,把学习的时间归还给学生,让所有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技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我们知道学习游泳,只有让学习游泳的人亲自到水里去体验,才能真正掌握游泳的技巧,而不是依靠理论知识的传授!其实:“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就是这样的道理。 三、如何提高课堂学生的活动的效果 如何激发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变囫囵吞枣式的教学为自主研讨、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发挥学生主人翁的地位和作用,强化教学的效果呢? 首先精心准备 教学设计 。教师在准备教学设计时,要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并结合学校现有的条件,进行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制定教学三维目标、确定教学重难点及突破方案、进行教具准备、预设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对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进行准备。通过教学设计精心准备的学生活动等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使所有学生在活动中有所收获。例如,本人苏教版必修三《生态系统和生物圈》一节的教学设计中,在导入新课这一环节,教师通过媒体展示淮安当天天气预报信息,学生观察所给图片中天气情况与哪些因素有关,意图通过观察,发现生态因素与生物生活息息相关,引入生态因子的概念。在生态系统的成分这一环节,教师通过森林生态系统视频播放,学生观看视频,讨论所给的思考题。1.森林生态系统中有大量的绿色植物,它们的存在有什么作用2.这个视频中涉及到了哪些种间关系?3.影响四季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4.水、二氧化碳、光照等有何作用?意图通过细心观察、合作探讨、发现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与非生物成分,及生物之间复杂的关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在生物课堂的教学中,教师要做到少讲、精讲、不该讲的坚决不讲。合理地使用生物模型、录像、投影等教学手段,再现或展示生命现象及其生命活动的规律。例如对于生物膜结构的教学,学生可以通过书本所给的探究过程,自我构建生物膜的物理模型,和经典的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进行对比,不仅可以形象、直观地向学生传授生物学知识,还在活动中培养学生提取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在生物的捕食关系的教学中,可以通过视频播放生物的食与被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引导学生分析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的信息类型及数量变动的关系,尝试构建两者的数学模型,画出曲线图。对DNA双螺旋结构的教学中,可以投影科学家是怎么样一步步构建模型的,打破时空的限制,增加课堂信息容量。在生物课堂上,如果学生能够讲的、做到坚决由学生自己讲、做,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例如糖的组成元素,分类,作用等,可以让学生到讲台,展示他们的才华。在课堂上,要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参与积极,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机会展示自己智慧的时间和空间。 再次,建立互助合作小组。个人的活动应贯穿于整个课堂活动中,通过分组合作和交流、表达,能使学生自然流露出自己的思维,并在与他人的交流、表达中得到进一步的升华。例如,在对生态系统各成分的作用教学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及非生物成分由几个学生分别扮演,各自阐述自己在生态系统中的的重要作用,其他同学观看并思考老师提出的活动题“构建生态系统中各成分的模式图”。让学生通过这次活动,知识水平、能力水平得到一定提高与升华,从单单的成分升华到四者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是学生精神状态的反应,是学生心理活动的表现。只有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使得有效课堂教学的观念深入到每一节教学的课堂中,那么我们的教学质量的提升一定是顺理成章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海中学)
郑州一老师解剖小龙虾让学生感受生物的美,你老师为教学做过哪些有趣的事
郑州一位老师,带领学生解剖小龙虾,让学生能够感受生物的美。类似这样的事情,在我的学习生涯中,也曾经出现过。初中时候生物老师,让我们从野外环境中,捉回活的鼠妇,然后带到学校观察鼠妇的生活习性。
这是我第一次对鼠妇,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也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魅力。这位生物老师,总是会用这样的方式,带领我们认识神奇的大自然,也让我们对生物这门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
一、生物老师布置作业:寻找鼠妇,并带回学校
鼠妇在农村里非常常见,它们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初中刚刚接触生物时候,老师并没有布置书面卓业,而是让我们回家逮鼠妇,并将其带到学校观察,上课时候需要用到。
面对这个新奇的作业,我们的内心充满了想象和期待,觉得这件事情非常好玩,这样一个作业,也十分容易完成。
谁曾想等到自己实施起来,才发现完成作业很困难。我们对鼠妇一无所知,认为石头下、草丛中,就能够找到它的踪迹,谁曾想找了半天,也没有看到一只。
二、观察鼠妇生活习性,饲养鼠妇一星期
到了晚上爸妈回家以后,我向他们请教了捉鼠妇的方法,在他们的帮助下,很快就捉到了鼠妇。也是在捉鼠妇的过程中,才得知了鼠妇的生活习性,只要向着这些地方寻找,多半就能够发现它们的踪迹。
后来通过课堂学习,以及老师的讲解,让我对这种生物,有了更多的了解。这门课程对于男生来讲,十分的有趣;可对于女同学来讲,就有些恶心和无趣了。
当时班级里的男生,还经常用鼠妇,去吓唬同桌女学生,也因此受到了老师的批评。
如何让学生爱上生物课
如何让学生爱上生物课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教师,只要在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的兴趣加以培养,并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积极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就能让学生爱上生物课,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一、平等合作,让学生爱上教师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世界上没有别的职业比医生和教师更富有人道性了。”师生关系不应是从属、服从、压制的关系,而应当是民主平等的关系,是双方在人格平等基础上的合作关系。 对感情的敏感和珍惜,对人格平等的追求,也是当代学生强烈的心理意识之一。 据调查,94.1%的学生赞成“是师生也是朋友”的关系,82.6%的学生喜欢“办事公正,尊重、理解和爱护学生,平易近人,不摆架子”的老师。只有5.9%的学生赞成“一日为师,终生为师”的传统观念。以权威压人、居高临下的教师不受欢迎。因此,教师只有转变观念,以无限的爱生之心感召学生。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情感在学习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信念的催化剂。 我国教育家曾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此,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是教师道德威信形成的根本保证,我们教师只有以良好的感情、崇高的道德去关爱学生,才会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力量,受到学生的尊敬与爱戴。教师只有以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去打动学生、感染学生,学生才会在情感上与教师产生共鸣,才会爱上教师,才会“亲其师,信其道”。 二、创设情境,让学生爱上课堂 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创设情境,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容易激发起学习的动机,培养学习兴趣,使他们逐步爱上课堂。 例如在讲授鱼类、两栖类、鸟类等课时,可以使用录像带,为学生创设生动的、更加接近现实生活的教学情境,把学生带入神秘、奇妙的生物世界,引导他们主动学习。在笔者讲到海洋鱼类时,播放了《海洋馆》,学生看得如痴如醉、神情专注。 又如,讲鱼类解剖时,教师不可能把鱼缸搬到课堂上,即使能搬,坐在后排的学生也不一定能清楚地观察到细节,这时用录像带播放鱼类生活的.镜头,展示鱼在游动时鱼背 鳍 的作用、尾 鳍 的作用、腹 鳍 的作用,这种教学效果比观察真鱼还要好。讲解鱼的解剖时,播放解剖鲫鱼的全过程,电视录像中详细讲解了解剖鲫鱼的方法,镜头还展示了鱼体内部结构和解剖的细节等。在播放的同时,教师可以暂停进行讲解,强调重点,也可倒过来重复播放,让学生多次观看重点难点内容。这种教学方法,学生容易接受也乐于接受,课堂教学效果非常好。 三、激发兴趣,让学生爱上真知 新课开始,教师可通过有目的、有方向的设置问题,提出引人入胜、耐人寻味的问题,引起学生头脑中的认知冲突,留下悬念,刺激学生的求知欲,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释疑而探究的动机,进而导入新课。 例如,在讲“植物的呼吸作用”时,可以这样设问导入新课:我们知道,水果储存太久后就没有甜美的滋味了;萝卜放久后会空心;把手伸进潮湿的种子堆里,会有烫手的感觉,这又是为什么?这些问题提出后,会引起全体学生极大的兴趣,使学生听课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学生凭着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这些问题会做出一定的反应,在此基础上,教师可顺势将学生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上。每章的第一堂课都是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最佳时机,因为它是学习各种生物现象的开始,而且学生有丰富的亲身体验和感受,只要老师因势利导,方法得当,必然能引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让学生学会求知。课堂教学最后几分钟也是学生提问的最佳时机,因此,我在课堂结尾设计了“奇思妙想”环节,让学生大胆地向课本知识、向老师质疑、挑战。这样既能增强学生的兴趣,又能提高他们的好奇心,同时能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促进他们的求异思维。当然,老师要及时解答相关问题,若自己不能回答,要诚实、有勇气地面对,切不可模糊不清、不懂装懂、敷衍塞责。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业务素质,了解生物学和相关学科的历史、现状和最新进展,才能接受挑战、提高质量。 四、优化训练,让学生爱上竞争 恰当的竞争意识,可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信心。课堂训练不仅是学生巩固知识的手段,而且还是教学反馈的一个重要途径。有的教师往往设置较难的练习,全班能做出来的不超过三分之一,这样大大挫伤了他们学习生物的热情,不利于培养学习兴趣。 设计问题要做到紧扣本节重难点,面向大多数学生,让多数同学看到自己学习的成果。学生有了成就感,就有继续努力的劲头。通过课堂训练或测验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愿望。在与其他同学竞争的同时,通过各次训练结果,学生对自己的成绩和进步也有了一个纵向的比较,实现了自己与自己相比较,从而不断超越自我。 以上只是我在教学工作中的几点粗浅体会。当然,要使学生爱上生物课绝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作为一名教师,应该从自身立场和角度出发,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
生物实验课的课外活动总结
【 #活动总结# 导语】生物实验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在教学过程中和生活实践中的问题为载体,利用课余时间,创设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下面 就给大家介绍下生物实验课的课外活动总结,欢迎阅读! 【篇一】 有效开展生物课外活动,不仅有助于我们学生开阔视野,深化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且也有助于提高我们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参加课外实践活动,我们感触很多: 一、制定计划、注重实践 生物课外活动的全过程就是运用知识。因此每开展一次生物课外活动,老师都加强领导,要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活动,发挥好主导作用,老师提前对活动要周密部署,详细安排,决不打无准备之仗,但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则以我们学生为主体,大胆让我们去亲自动手动脑,去探索,去创造,不怕我们出错,不怕我们反复,让我们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过程中增长才智,不断进取。老师在指导过程中耐心、表扬和鼓励。使活动真正体现以我们学生为主,充分调动我们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精心组织、形式多样 组织开展生物课外活动的形式是丰富多样的,我们根据当地独特的生物环境,选择性地开展适当形式的生物课外活动。 1.结合校园绿化开展花木栽培等课外科技活动,美化校园,陶冶情操。成立生物科技小组,开展花木栽培、管理、繁殖等活动,同时渗透作物、蔬菜、林木栽培技术。介绍常见花木的栽培和管理技术及嫁接、压条、扦插等繁殖技术,通过老师的示范和学生的实践,使我们学生掌握一些花木的栽培和繁殖技术。 2.利用本地区特色进行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调查,采集制作动植物标本,撰写小论文。几年来我们共采集制作动植物标本近千件,撰写的小论文多次获奖。 3.结合课堂教学开展 生物小实验,培养我们学生简单科学研究的能力,对生物知识进行验证,如结合种子萌发教学进行种子萌发率测定;结合动物个体发育进行蛙个体发育过程的观察等。 4.结合劳动技术课教学开展生物科技活动,使学生掌握一些实用技术,培养劳动观点、习惯、技能,如花木栽培、作物栽培、蔬菜栽培、果树栽培及实践,畜禽养殖、水产养殖的教学与实践,农副产品加工技术等。 我们中学生具有好动,好奇,喜欢新鲜事物的心理特点,通过以上课外活动的开展,极大地调动了我们学生学习生物课的积极性,使我们的兴趣和爱好得于很好的培养和发展。 三、课堂内外、有机结合 开展课外活动与学校的课堂学习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课堂学习是开展课外活动的基础,课外活动则是课堂学习质量的提高,而且能获得课堂中所不能达到的效果,课堂学习和课外活动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篇二】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的感受和体验,形成积极探索、主动获取知识的学习态度,进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自主的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一、活动课题确立的指导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新问题和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因此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进行自主的探究并获得体验的重要前提。生物实验课外活动的课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确立。 1、从好奇心中发现。 生物实验课外活动是以学生的兴趣和感知为基础的,是由学生的动机激励和指引着的过程,也就是在活动现象的后面体现着学生的动机,而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又是推动学生进行创造思维的内部动力,是创造能力培养的前提和关键。因此要善于“积累”学生的好奇,为活动的开展提供素材。例如:在开展与教材有关的鱼类探究活动之后,引发了学生想更多了解的课题,有“鱼有条件反射吗”、“鱼是怎样冬眠”等课题。 2、从生活中提炼课题。 要把课题的确立与学生实际生活密切联系,利用生物学知识探索生活实践中遇到的生物问题、社会热点等,这也是生物实验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例如:当学生家中发现老鼠时,总是千方百计地消灭,可寻找取材方便、用时短的捕鼠方法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对付幼鼠。为了解决问题,一些学生形成了“探究捕捉鼠方法”的课题组,在老师的指导下,从老鼠的生活习性出发,他们很快就找到了用糖果“诱鼠入罐”的简单无害的方法。 3、在比较中发现。 将两个或若干个研究对象放在一起,必要时放在基于条件相同或相近的环境条件下进行比较,从而寻找它们共同具有的本质属性或探求发现它们之间所存在的差异,并进而发现造成或引发共性或差异的原因。在生物实验课外活动中,比较发现法是常用的一种方法。例如:以“鱼能在陆上呼吸吗?”为题,引导学生观察比较鱼的鳃在水中和陆上的差异,进而在探究中形成鳃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二、生物实验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 组织开展生物实验课外活动的形式是丰富多样的,应根据学校所在地区环境条件和可能提供的条件,选择开展适当形式的课外探究开展。 1、集体活动。 一般在野外自然环境和社会热点问题的探究时,以班级集体活动较为适宜,视情况还可以分成若干小组,尤其是条件充足或实施周期较短的探究活动。如气候对校园植物的影响、家乡生物资源的调查等,也可以结合学生的野外社会实践活动进行。 2、小组活动。 由于初中学生知识、能力、经验等方面的局限,完全自发地、独立开展生物实验课外活动有许多困难,因此应坚持积极引导与自愿相结合。一般由学生自愿报名参加,每周安排二课时的活动量,小组人数一般十人左右为宜,选出组长,在活动中由组长实施组织工作。这是开展生物实验活动的主要形式。 3、独立探究。 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法自由地、开放性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有关的生物学知识的过程。独立探究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在学生个体独立探究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小组或班级集体范围内,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相互讨论分析,揭示知识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这类课外活动主要适用于已有知识基础上的拓展性探究。 【篇三】 通过课程的学习,不仅仅是学习一些知识和实验操作,更重要的我认为是对实验的理解,对基本实验素质的培养。比如对于实验准备的重视,对实验数据的考究,对实验操作的认真,对实验过程的耐心等等。其次,通过这门课程学习了很多实验的基本技能和方法,比如仪器的调试和校准,实验安全准则,误差分析等。第三,大部分实验都是以小组的形式完成的,这一方面培养了同学们的合作意识,另一方面增进了同学们之间的了解和感情。 另外,生理学实验可以很好的培养我的实验素养与耐心。我认为实验是考验动手能力的,但更考验心理素质。对于要求学生自己做标准曲线的实验,需要学生耐心地实验与记录是非常关键的。尤其对于我们这类基于实验课专业的学生,更需要这种耐心细致的实验素质。我以为学校之所以安排这些实验课程,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培养这种耐心和严谨吧。 最后,就我和同学在实验中遇到的不爽之处提点意见建议: 第一、实验室有很多仪器设备老化严重,所以希望一方面能及时维修更换损坏仪器,实验室也备好一定的备用仪器;另一方面可以适当增加部分仪器检测和调试的内容,以减少由于仪器问题而严重影响实验效果的现象。 第二、建议在一开始的时候就教给我们用Origin等软件,尤其是在做标准曲线时,用手工作图不仅耗时大,而且还存在较大的误差。 第三、建议多增加一些有趣的实验,这样既可以激发学士对实验课的兴趣,还可以获得更好的实验效果。
如何让生物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生活
如何让生物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生活?答:一、注重学生亲身体验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上向前的需要而教育。”生活中处处有生物,生物渗透在生活的每个角落。我们的教学要让学生感悟和体验到生物就在自己身边,生活中处处要用到生物,所以必须认真地学好生物。例如:在讲述细胞渗透吸水和失水时, 二、注重倾注情感教育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且还应当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其学习生物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提高生物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在这节课中,徐老师始终抓住学生心理特点,营造生动活泼的情感氛围,通过有效刺激兴奋点,一步步地把学生情绪推向高潮,收到较佳教学效果。其中徐老师说到抵抗力比较弱的女同学可以通过注射球蛋白来增强抵抗力,同学们在大扫除时可以佩戴口罩来预防灰尘进入呼吸道而引起咳嗽等活生生的例子,无不体现徐老师用自身的真情实感去打动和感染学生,营造出良好的情感氛围。 三、注重激发团队合作 俗话说“一只蚂蚁来搬米,搬来搬去搬不起,两只蚂蚁来搬米,身体晃来又晃去,三只蚂蚁来搬米,轻轻抬着进洞穴里。”蚂蚁之所以能把米搬进洞里,是因为团队合作的力量,正所谓“团结就是力量”。在这节课上,徐老师利用免疫细胞抵御腺病毒的例子,两次强调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让同学们认识到一个人不管是在学习还是工作要想有所作为必须借助团队的力量。 总之,生物学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应用十分广泛,在生物学小课堂上反映的是多姿多彩的大社会。这节课,徐老师不仅深入浅出地为学生讲解了生物学知识,而且让学生认识到生物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更引导了学生关注生物学的最新发展,使学生将所学生物知识与当前的社会实践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
生物兴趣小组活动总结
经历了一次有意义的活动后,相信全是满满的感恩与回忆,收获与经历,不如让我们总结经验,展望未来。一起来学习活动总结是如何写的吧,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生物兴趣小组活动总结(通用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物兴趣小组活动总结1
今年九月,随着新校区的成功搬迁,生物兴趣小组也一同开展起来了。新环境,新学生,新气象。通过学生的踊跃报名,老师的精心准备,终于使生物兴趣小组如期的进行。
报名参加活动的都是高一新生,他们怀着对一中的向往,走进一中,走进实验室。在每个周三的下午4:30~5:30,是我们学生社团活动的时间。为了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进行了两种活动方式。一是带领学生走到校外,采集植物标本,不但放松了心情,还学会了制作植物标本的简单方法。非常实用。二是在实验室科学实验,利用显微镜对各种植物细胞从不同角度观察学习。使学生对植物细胞有了跟深入认识。弥补了课堂教学存在的不足和缺陷。
虽然本学期活动取得一些好的效果,但还应该看到一些不足的地方。毕竟是一个新开始,存在不足也在所难免。为了将来更好开展活动。还要不断的总结和摸索。
总之,经过不断的努力,使该社团的建设达到一个集课程化,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系统化为一体的有特色的社团。
生物兴趣小组活动总结2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和观察为基本研究性、学术性、方法性为一体的实验科学,在生物学的教学过程中,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各方面实践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素养。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生实验教学。尤其注意培养对生物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逐步培养他们成为对未来生物学的发展有创新意识的人才。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
例如,在学生观察根毛和根尖的结构时,要先用肉眼观察认识根的形态,掌握直根系、须根系、主根和侧根的形体特征,进而用放大镜、显微镜观察根毛的位置,根尖的结构等,认识和掌握根冠、伸长区、生长点及根毛区的细胞结构特点。再例如:在观察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的形体结构时,首先要向学生强调两种植物显著区别,
一是叶脉的结构:平行脉与网状脉;
二是茎的结构:有无形成层;
三是种子胚的结构:一片子叶与两片子叶。
另一方面单子叶与双子叶植物在叶序上讲也有许多相似之处,这是因为它们都属于绿色植物,叶序相似之处是因为光合作用的缘故。为了保证观察的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不但要多次观察而且要多次的观察,否则就
难以区分偶然发生和一贯现象,也就是巴甫洛夫所说的“观察、观察、再观察”,他深刻地揭示了观察的严肃性和科学性。因此,必须通过反复多次的观察,才能达到观察结果的准确无误。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设疑——观察——动手——结论——质疑——讨论——解疑——归纳”。如“茎的输导作用”实验,假若按以往的实验方法课前准备课后就有明显的效果,但学生得出的结论是“茎可以运输水分”,学生兴趣不大。
先设疑:
(1)将枝条插在稀释的红墨水中效果如何?
(2)将环割部分树皮的枝条插在稀释的红墨水中又有什么反应?将除去叶的枝条插入稀释的红墨水中呢?
(3)将草本植物的枝条插在稀释的红墨水中又有什么反应?结果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大增起来,让他们自己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得出结论和提出问题。学生根据已学知识,并通过对亲自动手制作的实验材料观察到的现象,各抒己见,提出问题,在讨论和争议中解决问题,得出结论。教师只要稍做归纳,就能达到巩固学生知识的目的和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所谓的表达能力,是指运用生物学的概念和原理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并做出解释,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这首先必须加强对学生的生物学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理解相关的概念和原理。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维理解,以拓展学生的思路,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其能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学会运用知识。
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呢?对于学生来说,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是科学发展的根本途经。学生可通过生物实验或生物课外活动,在这方面的能力能够有效的培养。如:学校每年都要花很多精力和物力来管理校园的绿化。除草、施肥、杀虫等。学生通过调查和查阅有关内容就能提出是配置不合理的观点。学以致用发挥得较好。并在问题的解决中得以发展和提高,而问题的提出又离不开社会实践。因而根据生物学科特点,指导学生组建栽培、动物养殖小组;充分利用校园和家庭,开辟实验基地,让学生动手设计实验,在实践中学会0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一方面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获得劳动技能;另一方面可发现和培养特长生,拓宽他们的基础知识,培养其自学能力,为未来生物高科技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培养学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学生团结、合作的优良品质
根据课改要求,要培养学生主动和独立的学习方式。分小组探究是最好的办法。通过课堂上分组讨论、小组竞赛既可以体现学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还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优良品质。
六、培养学生科学的整体素质
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从长远的’需求来看,科学教育要把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科学态度、科学品质、科学价值放到和科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同样重要的位置。在生物实验中教师除了教书外还要育人。从学生长远角度着想,培养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的德、能、体、美、劳等多无型才人才。在生物实验教学中除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外,在人文精神的培养方面也具有独特作用。如遵循实验结果的实事求是态度,培养学生积极的兴趣和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和良好的心态。例如,通过生物学的探究学习,教育学生爱护生物、保护环境,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正确看待生物学的发展和生物技术对人类社会的作用和影响,体验生物界的多姿多彩给人们生活带来的赏心悦目的影响。
总之生物兴趣小组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学生的注凝聚力和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生物学的教育教学中,一定要重视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
生物兴趣小组活动总结3
课外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通过相互合作,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学生第二课堂活动,是对第一课堂学习的延伸、补充、发展,具有广泛的、深刻的、生动的教育效能,可以丰富学生精神生活,陶冶情操,可以使学生学到多种新鲜知识,有助于培养兴趣和爱好,发展学生的智能。实践证明,经过第二课堂活动的训练培养,学生的思想觉悟得到提高,个性特长得到发展,知识面得到拓宽,动手能力也得到提高,与第一课堂教学相得益彰。现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是关键:
当前,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对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更高的要求。如果我们的教育仍局限于传统的第一课堂教学,那么不仅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的培养会受到局限,而且学生的个性特长也难以发展,情操得不到陶冶,对学生以后的发展不利。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和补充,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是扩大学生知识面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因此,学校领导在思想上高度重视第二课堂活动,把组织第二课堂活动列入常规工作加以研究和检查,并在时间、资金投入、场地、设备器材等方面给以了充分的保证,从而使第二课堂活动得以顺利开展。
二、建立健全的活动组织
根据学生自愿参加和教师挑选相结合的办法,按不同年级或不同班级组成课外活动小组。学生自愿参加活动组织,才能充分发挥其主动积极性。小组要有教师负责指导,并选出责任心和组织能力强的学生来作正、副组长。参加小组应有连续性,包括七八年级。
三、因地制宜地组织好活动,是顺利开展课外活动的关键
开展课外活动,将碰到时间和经费问题,在时间上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情况,以不影响学生的学习和身体健康为前提,活动一般安排在中午及晚学、自习课、周末等空余时间,学生方面以自愿和兴趣为参加原则,教师择优组建成立生物兴趣小组,同时必须报请学校领导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认可,争得他们的支持和经济帮助。
四、灵活多样的课外活动的形式。
小组的学生在老师统一指导下,开展各项生物活动。对有些活动,可以让学生去自行设计、调查、取证等,还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门到大自然怀抱中去领略绿色美景,去农村参观农民伯伯们的沼气池等。使生物课外活动丰富多彩,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最大发挥,为培养创造性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生物兴趣小组活动总结4
一、指导思想
兴趣小组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基于课堂教学的基础之上,同时充分发挥人员、设备优势进行有效探索、实践的学生活动的有效方式。在新一轮教改思想指导下,兴趣小组的活动要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真正成为同学培养生物兴趣、掌握生物实验技能、树立科学世界观的 一 段难忘的经历。
二、活动内容的计划
(一)生物学课外活动内容安排的原则
1、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课外活动内容应以课堂教学内容为出发点,适当扩大、加深。。
2以实践活动为主与课堂教学不同,课外活动以实践为主。但课外活动必须以理论为指导,在实践活动讲授理论。
3、因地、因时、因人制宜生物学课外活动从实际出发,根据学校及周围的条件、需要以及学生的情况来安排内容。生物生长发育有季节性的特点,活动内容应抓住有利时机安排,
活动方案
1、生物学课外活动小组这是校内活动的主要形式。活动内容主要配合课堂教学,也可扩大和加深生物学有关的知识。
2、个人活动对生物学兴趣特别浓厚的学生,根据他们的能力和特长进行个别指导,组织他们进行阅读、观察、研究,指导他们撰写小论文,参加生物学智力竞赛等活动。
3、举办成果展览会可展出课外活动小组成果。既能使小组成员得到提高,又能使其它学生受到教育。
4、召开活动汇报会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汇报,也可起到总结交流的作用。
方案内容:
1.调查传染病的危害。
2.沼气池的调查。
3.调查近视眼。
生物兴趣小组活动总结5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生物学习也不例外,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本学期我们台江二中理化生组所带的七年级生物兴趣小组,进行的兴趣小组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丰富多彩,圆满地达到了开展兴趣小组的目的,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现简单介绍于下:
1、开展生物兴趣小组活动,能够进一步消化课堂所学知识,并扩大知识面和提深难度,所以兴趣小组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续。不仅牢固地掌握了知识,而且增加了很多由抽象知识转变成具体知识的方法。
2、生物兴趣小组是补差补缺、因材施教的场所。兴趣小组是面向有兴趣爱好有特长的同学。对于好学生,让他们在活动中得以提高、巩固兴趣、发挥特长,以他们为主参与各项竞赛,起到榜样作用。对于学习有困难,思想品质有缺陷的学生,注意发挥他们一技之长、培养好的学习品质,密切师生关系,沟通情感,以减缓课堂教学的压力,淡化他们的消极情绪和负面影响,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3、促进生物学和各学科联系。在了解植物标本制作的同时对水资源或土壤资源合理的应用有更新的认识。
4、为课堂教学提供实验材料。如植物标本形态颜色各异,与自然选择有密切的关系;许多科技论文都可用来很好地解释生物课上遇到的难题。
5、增加了实践的机会。由于兴趣小组不仅有室内的理论学习而且还参与了实践,所以给很多同学以动手的机会,使他们认识到生物并不是仅仅用在“无聊”的记忆上,而更大的就是“从实践中来,服务于实践”,使他们意识到学习生物的用处。当然也更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
6、丰富了学生的第二课堂。从素质的角度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他们的生活不再仅限于课堂,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乐趣。
当然,我们工作还存在不足,期待着能够得到更快的完善,更好的发展。我们将本着为学生工作,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更加努力勤奋地工作,使学生的素质得到更快更好的提高。
郑州老师解剖小龙虾让学生感受生物的美,你赞成老师这么做吗
我赞成老师这样做,因为我们都知道小龙虾是一种特别好吃的食物,但我们很少人见过生的小龙虾,更不知道小龙虾的哪一个部位是用来呼吸的,哪一个部位是用来消化食物的。我们虽然吃小龙虾,但是对小龙虾却一无所知。通过这次对小龙虾的解剖,能够让小朋友们更加了解小龙虾的内部构造,以后吃小龙虾也会更加科学。
我觉得现在的小朋友能够接触自然的机会太少了,不像我们小时候,是在农村长大的,可以见到很多生物,春天的时候,地里都是庄稼,庄稼旁边长着各种各样的草,小时候就认识很多草的种类。但现在的小朋友很少能够见到草,更别说庄稼了。就像他们看到了之后,也是不能分辨。更离谱的是,现在的小朋友到了菜市场都不能分辨蔬菜的种类,这样怎么生活呢?所以我觉得这位老师的做法是值得提倡,值得鼓励的。只是场面有一些血腥,会引起生理不适。注意一下方法就好了。
而且这位老师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植物的美丽,可以往学校里多带一些不同种类的草跟花,让同学们辨认。或者是把好几种不同种类的花草放在一起,让同学们辨认。我都觉得这是非常好的教学方式,我也很赞成老师这样做。而且我希望,以后老师能够多一些这样的觉悟,能够带孩子多领略一些自然风光。而不是让他们在手机上认识这些东西,让他们亲自体验。
我现在非常支持素质教育,我赞成学生们全面发展,不仅是发展他们的知识能力,也要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这样孩子们才会真正学到知识,才会在日常生活中用到知识,而不是学习死知识。
2019生物实验心得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现代生物科学的发展尤其依赖科学实验。下面是由我为大家带来的“2019生物实验心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2019生物实验心得【一】
我个人对于实验是很有兴趣的。通过课程的学习,不仅仅是学习一些知识和实验操作,更重要的我认为是对实验的理解,对基本实验素质的培养。比如对于实验准备的重视,对实验数据的考究,对实验操作的认真,对实验过程的耐心等等。其次,通过这门课程学习了很多实验的基本技能和方法,比如仪器的调试和校准,实验安全准则,误差分析等。第三,大部分实验都是以小组的形式完成的,这一方面培养了同学们的合作意识,另一方面增进了同学们之间的了解和感情。
另外,生理学实验可以很好的培养我的实验素养与耐心。我认为实验是考验动手能力的,但更考验心理素质。对于要求学生自己做标准曲线的实验,需要学生耐心地实验与记录是非常关键的。尤其对于我们这类基于实验课专业的学生,更需要这种耐心细致的实验素质。我以为学校之所以安排这些实验课程,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培养这种耐心和严谨吧。
最后,就我和同学在实验中遇到的不爽之处提点意见建议:
第一,实验室有很多仪器设备老化严重,所以希望一方面能及时维修更换损坏仪器,实验室也备好一定的备用仪器;另一方面可以适当增加部分仪器检测和调试的内容,以减少由于仪器问题而严重影响实验效果的现象。
第二,建议在一开始的时候就教给我们用Origin等软件,尤其是在做标准曲线时,用手工作图不仅耗时大,而且还存在较大的误差。
第三,建议多增加一些有趣的实验,这样既可以激发学士对实验课的兴趣,还可以获得更好的实验效果。
2019生物实验心得【二】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现代生物科学的发展尤其依赖科学实验。在生物教学中,实验、学习和观察等实践环节对我们掌握生物学知识、科学方法、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形成科学素质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是因此,从我们开始接触生物这门学科开始,就不断有生物实验课程,锻炼我们各式各样的能力。
但是,也的确是上过各式各样的生物实验课,我才更加深刻的感受到这次做的现代生物技术综合实验对我的影响有多大。
首先,我一定得提的,便是xx老师,还有金老师给我们提出的实验要求。
独到的实验安排,让我听后为之一震,因为从初中开始,甚至是大学的前两年间,没有一位老师有提过,要求我们在学校安排好的实验课时间以外也能来实验室做实验,当然这大概也与我们的生物技术试验的内容安排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一直以来,我们都循规蹈矩的准确服从着课程表给我们定下的规则,而金老师却轻描淡写,扬手舞舞便打破了笼罩着我们多年的“囚笼”。有时,我甚至会暗想,伴随着这种思维限制的打破,是否也会激发出我们名为想象力的翅膀,让我们能够在知识的世界中翱翔呢?
好好,不能扯太远,还需要拉回我心得的主题——实验!老师在第一次课上,对我们详尽的讲解了我们此学期需要完成的一系列实验。其中全是环环相扣,嵌合紧密,有点一招即失,满盘皆输的压力,不过我们更多的是怀着一种跃跃欲试的激动,恨不得立马动手,靠着自己学来的知识,认真的完成这套实验,并且还能看到最终那令人欣喜的结果。就这么妄想着妄想着,我们从第二周开始的现代生物技术综合实验的漫长旅程。
由于,老师没有硬性的要求实验时间,我们便是一有空闲就往实验室里钻,也就少了以前实验课上出现的,因为部分实验仪器的数量缺少,同学们每次做实验都是你推我嚷的,造成了实验兴趣的流失。以至于做实验的态度越来越涣散,甚至只是简单的走下过场而已,几次实验课下来,热情全无。但按照金老师的提议来,大家来实验的时间不同,使得对仪器使用的时间错开,减少了为争抢仪器或是药品而嘈杂不堪的场面,实验也变得顺利了许多。
金老师会很体谅一些先开始忙活的同学,在黑板上写清他们实验大概会做到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后面实验的准备物品和要求,然后开始在忙于实验而奔走中的同学之间晃悠。观察我们的实验操作,或是时不时提点解释一下我们实验步骤的缘由;实验药品的作用;如何做会得到更好的结果;实验没有得到好的结果或是做的失败了的原因。可是,随着实验的发展,后来更多的时候,是我们在看过书本上要求的实验步骤后,去缠着金老师,围在他周围,问他关于实验的各种问题,就算同样的问题被问过许多次,金老师依然是和蔼的笑着一一解答我们的疑问,他的平易近人,他的悉心教导,他的不骄不躁,他的耐性与笑容都深深的打动了实验中的每位同学。
其实,他的这种教学方式,亮点就在于此,自主实验迫使我们会仔细品味步骤中的点滴;实验过程中的出现的各种问题,就要求我们会去思考如何排除,继续实验;实验结果的不理想,更是强迫我们能认真回顾实验中的任何细节,找出问题所在,也会需要我们去深入了解这步实验的机理,用药品的理由,实验操作要求等。这些自己通过自己动手动脑而逐步累积起来的经验,是在以往任何时候都没有获得过的,那时,只知道按照老师和书本上写的步骤来,根本不在意为什么要这么做,于是少了对实验的探究,能学到的东西自然也减少。
说完对金老师和老师教育方式的看法,其次我想谈谈,我在这样的教学指导下获得的收获。我是一个很懒散的人,以前做实验,大部分都是照本宣科,很少动脑筋去思考实验的前因后果,对台上老师的讲解也都是一知半解的混着。但是,这次实验着实让我很费了一番脑子,有深入的去了解个中原理,实验操作的机理,仪器的使用方法,帮助我纠正和熟练许多操作,同时让我认识到自己以前的迷糊与不负责任,也让我体会到全身心的投入到一件事中,是如此快乐和满足,还得到了好多在课堂上永远无法获得的知识。下面,具体说说看我的几件不小的收获。
有小到大来叙述,分有这样一些。第一件,混实验室久了,我有了可以“变出”任何大家想要的器皿的“功能”,只要是实验室里有的且我们熟知的物品(老师打包装起来的不算),无论是药品试剂,还是不同规格的量筒试管,我都可以摸出来,省去了四处找老师寻求帮助的时间和气力。第二件,学会了配置许多的试剂,于是知道了不同的试剂配置需要注意的问题,巩固了某些药品相关的知识,并且在多次配置时,得出了一个结论:如果不是很熟悉的试剂配方,最好是拿一个专门的本子记录下来,以备不时之需,这样一来,以后实验也不会因为试剂的问题而手忙脚乱。第三件,实验步骤需要仔细的斟酌其中的奥秘,每一步如此走,自然有前人的用意,毕竟这些实验都是过去的科学家研究出来的精华继承,理解了他们的意图和原由,做起实验来会更加的得心应手也不易遗忘或出错。第四件,这件是我最大的心得,也不全是从此次实验中得来,且也不是只能运用于做实验中,这份心得是:在决定要做的事情后,最好考虑清楚行动时会需要用些什么,做些什么,将准备工作做好,为后续行动铺垫,按其规律列好清单,会使得实验或者任何别的事情做得更加顺利,有条理,排除做过多无用功的可能性,提高了效率的同时还降低错误失误的出现概率,成功率也会增高。
以上是我这个学期里,从现代生物技术综合实验里得到的一些心得。我希望在下个学期里,我能将自己从这里得到的心得,学习应用到其他的实验甚至是学习生活中去,扩充自己的知识,拓宽自己的视野,增厚自己的底蕴,加强自己的能力,不敢放言称自己要成为未来生物界中的一流人才,只能勉励自己成为一个不负众望的有用的人。
2019生物实验心得【三】
新课程改革下生物实验教学显得更加重要,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让学生在实验中探究,在探究中发展,感受科学探究的魅力。理论是实验的基础,生物实验的基本类型、实验材料的选择、实验的安全原则等相关知识是生物实验教学应该具备的基本知识。
一、生物实验的类型:观察实验、演示实验和模拟实验
(1)观察实验.
a.什么是观察实验呢?观察是指用五种感觉,主要是视觉,当然还有听觉、味觉、触觉和一些工具来认识事物和自然现象。
b.观察实验的启发:
第一点,我们要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这是在观察之前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点启发,是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方法。观察能力的提高,有赖于正确的观察方法和程序。
c.观察实验的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先整体观察,后局部观察。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全面的进行观察,要能够抓住事物的各个方面以及发展变化的全过程,这样才能达到认识事物的目的。
第二个方法是对比观察。对比观察是运用纵横比较进行观察,同中求异或者异中求同。对比观察能使学生从平常的现象中发现不平常的东西,从相似的事务中找出差异以及从差异中找出共同点以及因果关系。
第三个方法是重复观察。为了保证观察结果的可靠性,观察的次数要多,否则我们就难以区分这个现象是偶然出现的,还是必然发生的。
d.观察实验的目的和意义:
1、观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有助于形成科学的概念。
3、有助于发展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2)演示实验.
a.演示实验的作用:演示实验,能够紧扣课堂的教学环节,以它形象生动的教学效果、灵活多变的试验方式有效地配合生物学的课堂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b.演示实验的特点:
1、能够紧扣教学主题,有利于突出教学重点和突破教学难点。
2、现象明显、生动直观。
3、便于教师操作示范,能够培养学生实验规范化的习惯,特别是教师能够边操作边进行讲解,更能强化实验操作的规范化。
4、实验材料易于准备,在进行实验操作的时候,节省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c.演示实验的类型以及要求:
1、传授新知识的演示实验。
2、验证巩固知识的演示实验。
3、演示实验对教师的要求:要在演示前认真备课,在演示的时候,要注意实验操作的精确性和规范化,注意发挥演示教学的示范作用。
d、演示实验应该注意的问题:演示实验必须要目的明确,能够说明问题,演示实验必须要现象明显,可见度要高。
(3)模拟实验.模拟实验的作用及其特点:
1、由于种种原因,直接用于研究对象,也就是原型是非常困难的,或者简直是不可能的。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用模型来代替研究对象进行实验,模型必须和原型有某种相似性,这样才有可能把模型的研究结果外推到研究客体。因此,模拟实验的第一个作用和特点就是模型可以将宏观或微观、抽象或复杂的事物直观化、形象化。
2、模型强化和突出了生物体某部位的主要结构特点。
二、实验材料
(1)实验材料的选择。
1、选择替代材料、自制简易的仪器。
2、统筹规划相关的实验教学。
(2)实验材料选择的原则。
1.科学性。无论老师怎么展开设计,最核心的一定要坚持实验的科学性,在选材上、在设计上我们都要注意这点。
2.易获得、成本低。
3.实验现象要明显。对实验现象的测量与观察,是得出科学结论的重要环节,而实验现象是否容易观察直接影响着实验结论的科学性。4.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为很多实验材料,适用的地区和生活的周期是不一样的,我们在选材的时候也要坚持因地制宜和因时制宜。
三、实验安全问题
1、不熟悉实验室的安全规则就仓促进行实验,因为学生一走进生物试验室,好多的试验仪器和试剂,学生看到之后,既好奇又兴奋。
2、违反实验探究操作的规程。
3、出现安全隐患,容易慌乱,反应迟钝。
经过这次培训后我对生物实验教学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而且有了自己的新的想法和感悟,同时感觉到在今后的生物实验教学路途中不会再迷茫。我希望能够将这次培训所获得的理念应用于我的教学实践,同时还要坚持新课程改革,让自己的专业水平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导下步步高升,最终成为一位专业复合型教师。
2019生物实验心得【四】
生物学从本质上说是一门实验性学科,从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到克隆羊多莉的诞生,再到人类基因图谱的破译,生物学每一个科学的发现,理论的产生,无一例外的和生物学实验紧密联系。因此新课程改革后的生物教材中实验的权重也在不断加大,尤其增加了自主性很强的观察性实验、需要自主设计的探究性实验、以及“动动手”、“实践活动”等活动,这为在生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发展创新思维方面提供了素材。
虽然创新教学无定法,但是创新教学也有其规律。我根据新课程标准,紧扣实验教学的关键环节,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使验证式实验向探究式实验转变,提高创新意识,在自主体验和设计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重视实验总结反思,发展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将理论运用于实践,激发学生创新的能力,实现了“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
1.从教材设置出发遵循能力培养原理,
初中生物实验的设置主要有三种:模仿式实验、分段式实验和独立式实验。
1.1模仿式实验是教师讲解实验原理和操作要领,边示范操作过程,学生边听,边看,同时模仿教师的示范进行实验。这种方法是针对刚刚接触生物学实验的学生,教会他们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例如:在学习显微镜的使用时,教师边讲,边示范,学生边听,边模仿,使学生很快了解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学会基本的操作方法。
1.2分段式实验是把实验分成几部分,完成一部分后,再进行下一部分。把实验分成几段,便于教师引导学生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同时对学生在实验操作中不规范的动作进行矫正。例如在观察“蚯蚓”一节的实验时,应把实验分为三部分:第一,学生对蚯蚓的外部观察;第二,观察蚯蚓的运动;第三,观察蚯蚓对刺激的反应。
1.3独立式实验阶段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独立操作、观察和记录结果,并分析得出结论。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尽量为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进行独立实验。但在学生独立实验之前,一定要经过模仿式实验,再到分段式实验,最后过渡到独立实验,只有遵循这种层层递进的指导方式,才能更好的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质。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起创新意识
兴趣是在一种好奇的心理需要的基础上萌发,并在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学生萌生创新意识和展开创新思维的最原始、最直接、劲的动力。在准备做学生分组实验前,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资料展示、播放一小段视频、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然后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布置相关实验的预习作业。实验预习充分,可减少老师过于细致的讲解,提高学生对实验原理和步骤的熟悉程度,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
3.验证式实验向探究式实验转变,提高创新意识
为了在初中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可以改变实验与传授知识的顺序,将验证式实验变为探究式实验,学生在实验中先观察,后获得结论,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探究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学生在主动获取新知识时,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例如在“花的结构”这一节中,我首先播放了一段“世界博览会”花卉展的片段,然后让同学们把自己带的花拿出来观察,推举个别同学到讲台前,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所带的花的结构,同时让其他同学对照自己所带的花,比较结构是否相同?有不同的结构,就上台展示,然后由学生讨论花的基本结构应该有哪些???在这节课中,教师只是起到教学引导的作用,学生动手解剖、观察,对花结构的验证性实验变成了学生的探究实验。如果在课上,教师把这些知识教给学生,让学生再
通过实验来验证,学生有可能会热情高涨的投入到实验中去吗?所以,在讲授新课之前,先把有关的实验布置给学生,通过学生收集资料、操作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后,获取知识,在探索中提高创新意识。
4.自主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设计实验是要求学生根据已掌握的知识进行的开拓意识的创造性劳动。它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灵活应用知识的方法,引导他们进行创造性思维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是根据实验内容设计出不同于教材的完整实验,对初中学生来说并非易事,这是由于他们的思维往往具有较大的局限性所决定的,但只要教师积极加以启发和引导也并非不可。加强学生实验设计能力的培养,以此作为打开学生新思路的钥匙。
例如,在探究“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的快”一节实验中,我在指导学生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后,要求学生设计实验,观察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的快?我只为每组各准备了同样大小的一块硬纸板和一块光滑的玻璃板。有一个小组的设计是:选用一条蚯蚓分别在硬纸板和玻璃板上爬同样的距离,记录蚯蚓在不同的物体表面的爬行的时间,为了更有说服力,学生们重复了实验三次。结果三次的数据,得出两种完全不同的的结论:一次是在硬纸板上爬的快,另两次的结果是,在玻璃板上爬的快。我首先肯定了这组同学设计实验的的严谨和科学性,但并没有发表自己对实验结果的看法,而是再请每组同学按照这样的设计方法,重复三次,同时要求同学们仔细观察在每次实验中,硬纸板和玻璃板有无变化?实验很快有了结果,结论还是两种,但同时细心的学生们发现,蚯蚓在玻璃板上爬的快,是由于前一次实验,使玻璃板上有了杂质,已经不光滑的玻璃板,为蚯蚓提供了固定刚毛的位置??
5.重视实验总结反思,发展创新思维
实验结束后,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实验目的、原理、实验现象及结论等方面进行分析,使学生反思自身的不足或别人的新的实验设计理念,活跃自己的思维。教师还可以在黑板上列出一些拓展性问题,从而引导学生更深入的思考。例如在进行“植物的光合作用”一节的实验教学时,有同学在课后结束时提出,可以把绿叶与黄叶、接受光照与不接受光照的四个对照实验放在一起做,这样的结果对比就很明显了。总之,实验结束后的分析交流、总结反思,能有效地促使学生自我超越,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6.引导学生将理论运用于实践激发学生创新的能力
实验结束后,可以把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实验布置给学生作为课外活动,让他们去尝试动手动脑。例如在学习了“营养繁殖”一节以后,布置了以下一个设计实验课题:如何繁殖蜜桃和柳树?怎样提高其成活率?繁殖的方法、时间、材料、用具、步骤等全由学生自己设计完成。几乎所有的学生采用的方法都是蜜桃采用嫁接、柳树采用扦插,在怎样提高成活率方面学生都进行了自己的探索。特别是在怎样促进柳树扦插生根方面拿出了比较切实可行的方案,用什么样的生长素,用多大的剂量,都有详细的记载,有效地激发了学生自我创新的能力。
总之,实验教学的目的在于“学以致用”,通过几年的尝试,我在生物实验中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启迪学生思维,拓展思维空间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更多文章:
4s店中秋促销活动策划书(实用5篇)?情人节有哪些消费主义的陷阱
2024年6月17日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