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山六姐妹(《沂蒙六姐妹》观后感精选5篇)
本文目录
- 《沂蒙六姐妹》观后感精选5篇
- 沂蒙六姐妹的相关链接
- 沂蒙英雄人物有哪些
- 沂蒙六姐妹的影片评价
- 沂蒙六姐妹电影结局怎样
- 沂蒙六姐妹都叫什么名
- 沂蒙满门忠烈原型
- 电影《战争中的女人-祈蒙六姐妹》观后感
- 沂蒙六姐妹分别是
- 电影沂蒙六姐妹主要演员
《沂蒙六姐妹》观后感精选5篇
《沂蒙六姐妹》观后感
观看了电影《沂蒙六姐妹》被深深的震撼了。
她们的英勇事迹充分体现了“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楷模和榜样。
她们爱党爱军,对党充满着无限的热爱,视人民子弟兵做亲人。
为了革命,她们用乳汁救伤员,她们舍生掩护首长。
只要部队提出要求,她们没有二话,发动广大老乡筹备打仗所需要的麻绳、军鞋、煎饼、鸡蛋等物资,应有尽有。
在桥梁被炸毁而部队急需强渡河时,她们搬来自家门板,手拉着手用肩膀抗着门板组成人桥。
在她们正因需要换肩而要求部队暂停的时候,“桥”上的战士发现“桥墩”是由妇女们组成的,谁也不愿从上跑过时,她们却说:快!时刻就是生命。
这一切充分体现了沂蒙人民对党的忠诚,与解放军的鱼水情谊。
她们无私奉献,为了支援前线,她们能够抛弃自己的一切,甚至把四儿一女送往激战正酣、枪林弹雨的部队。
为了支援前线,妇救会长兰花带领村里仅有的妇女和老人两、三天内摊五千斤煎饼,收五千斤马草和二百双军鞋。
她们几天几夜不合眼,不停的摊着煎饼,看到发的粮食不够了,就把家里仅剩的一点粮食都拿了出来。
十几岁的小姑娘挽起裤腿搓麻绳,腿都磨破了,脸上却是挂着笑容。
她们都是英雄,做了她们所能做到的一切,贡献了自己的全部,她们将自己对幸福的追求与民族解放结合起来,把对亲人的思念变成了战斗的动力,沂蒙人民那种特有的质朴在她们身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她们勤劳善良,为了战争的胜利,她们强忍悲痛,不怕困难,军队的需要就是自己的需要,自己的追求就是战争的胜利。
新郎打仗不在家,新娘月芬毅然和抱着大公鸡的嫂子拜了堂;在丈夫随部队飘过家门口,而她又恰好借粮回了娘家,小两口又失之交臂;直至战后收到丈夫的烈士传书,为忠诚于丈夫最后终生再没有结婚。
大嫂接到丈夫南山在战场牺牲的噩耗,首先想到的是怕婆婆因爹爹已是烈士经受不了打击,和心疼弟妹对前方新郎的无限挂记,自己强压凄苦,克制失落的情感。
这一些是常人难以明白的,而在她们却是无怨无悔,中国传统女性美丽善良的一面得到了充分的诠释。
她们是平凡而伟大的女性,不平凡而英雄的姐妹。
在她们身上有许多许多我们学习的东西。
经过战争的考验,她们从亲身经历中看到了党的英明伟大,构成了坚定的爱党爱军的政治觉悟。
并将这种发自内心的爱转化为实际行动,用心参军参战,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作为一名学生,我们从小理解党的教育和培养,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确立共产主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我们终生的奋斗目标。
从《沂蒙六姐妹》中我们深深体会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社会主义制度,只有我们党是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在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人民走向富裕,国家日益富强。
要自觉与党中央持续高度一致,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学习她们无私奉献的精神。
她们顾全大局、公而忘私、自我牺牲、勇于奉献,她们坚守道义,耿直忠贞,一旦认清了前进的道路,就义无返顾地走下去。
在这天,我们不论在任何时候要以党和国家利益为重,挺身而出,满腔热情地主动承担义务和职责,宁愿牺牲小家,也要顾全大家,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别人。
像她们那样一切为了他人着想,一切服从于事业的需要,把一切私心杂念抛到脑后。
凡是对党不利的话不说,凡是对党有利的事多做,凡是党要求做到的坚决做到,在实践当中磨练自己的意志,增强自己的党性,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沂蒙六姐妹观后感
然而,却正是这场动乱让我们发现了一个群体,一种精神,一种感动着无数中国人的“沂蒙精神”。
可以说沂蒙是一个神奇的地方,不是因为那里的大山如何高耸,不是因为那里的大河是多么澎湃,而是因为那里的女人,她们有一个标志性的名字——沂蒙六姐妹。不要以为他们就六姐妹,显然不是的,她们是成批出现的,是一个群体。她们有已到中年的譬如春英、有刚为新娘的如月芬,有稚嫩的假小子小鹤,有识字班泼辣大胆的兰花,也有大义凛然的婆婆还有童养媳黑燕......年龄跨度大,社会层次多,可以说这几个女人就形成了一个立体的结构,一个可以包括整个沂蒙山女人的性格的图解。也许他们曾经彼此积怨很深,也许他们甚至不曾谋面,也许他们都有自己的私心杂念,但在正义眼前,在道义的抉择眼前,在党的号召下,他们却又能从大局出发,任劳任怨,积极乐观地生活和劳作,成为了党的大后方。为了支援前线,他们甚至节约下自己的口粮,只为了让前线的士兵能吃得饱吃得好。
除了无私奉献外,他们个个都有这样的个性,那就是朴实、孝敬。其中最感人的莫过于春英。丈夫在前线牺牲后,她强忍悲痛,豪不表露地投入到新的工作中,更加疼惜年迈的婆婆,因为她担心老人得知噩耗后会受不了。甚至她还会为弟媳月芬考虑,因为她不想因此而让弟媳担心。她就是那么一个体贴的坚强的人,所有伤痛她都宁愿一个人担着。也正是有了她那样不顾一切的坚持,她们居然完成了那样艰巨的任务:三天内摊五千斤煎饼,收五千斤马草和二百双军鞋。春英一家为摊煎饼熬了两个通宵,这在凡人看来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但是她们做到了。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她们的故事那么惊心动魄吧。
而另一个方面我们要去看看月芬,她作为一个新媳妇,却没见过一眼自己的丈夫,连拜堂都是用一只公鸡顶替的。两人最近的一个见面都是匆匆擦肩,甚至连眉目都只是一个大致轮廓......她们本该是幸福的一对,但是战争却让他们彼此分割,看着他们的爱情悲剧,我突然觉得我们当前的年轻人真是幸运,没有那么动乱的环境,我们可以自由恋爱,我们不用无尽地等待,因此我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我们没有理由把这种奢侈的幸福荒芜!
因此,沂蒙六姐妹,不仅是一种革命的缅怀,更是一种对生活的教育,珍惜这难得的幸福,紧紧围绕在党的周围,沿着先烈们展下的道路一步步前进。
沂蒙六姐妹观后感
今晚是我第三次观看《沂蒙六姐妹》,还是止不住流眼泪。
给我感触最深的有三点,
一是沂蒙六姐妹巾帼不让须眉的情怀,让我觉得女人并不比男人差什么,虽然我是女生我也会不怕苦不怕累扎根基层,不会因为自己是女同学而娇气。
二是我感恩革命前辈们用鲜血为我们打拼下的江山,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和平年代,像革命前辈们学习为了人民不怕牺牲的精神。
三是我深深地被沂蒙淳朴的人民感动,军爱民民拥军,我们深入基层就是要服务群众,我们的工作更是要依靠群众。我非常荣幸能有这样的机会为老百姓做实事,和村民近距离接触,了解他们的所需所求,力所能及的用实际行动回报老百姓。
沂蒙六姐妹观后感
托献礼的福,很多优秀但不娱乐的国电影得以挤进院线,本片是其中之一。
战争,向来是男人的事。关于战争的电影,女人也都是等待丈夫的形象出现。这部电影则以孟良崮战役为背景,描写了以沂蒙六姐妹为代表的老区人民积极支前的故事。影片的前一个多小时都是轻松的,人们忙着生产支前。直到战役进入高潮,女人们的命运也随着她们的男人而改变。“沂蒙山的男人们都打仗去了”,这是第一个高潮。架浮桥,是第二个高潮,其实那个时候我多么希望小媳妇能看见她绣的那个荷包啊,虽然知道战争年代这种概率几乎为零,可还是得埋怨这导演太狠心了。最后,果不出所料,“满门忠烈”,看到全村人祭奠的场景,终于绷不住内牛满面了。当然,令人更崩溃的是后面的字幕,本片全部取材于真人真事,完全不是为了煽情而设计的情节。果然,只有真实才让人最感动。
我印象中这还是第一部以支前民工为主角的主旋律片,以前常说三大战役是用小车推出来的,看完这片子才真正理解了这句话。同时,再次对那个时代无限向往,因为他们有坚定的信仰,有纯真的爱情,有无比的勇气和坚韧的精神。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沂蒙六姐妹观后感
今天,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观看了《战火中的女人——沂蒙六姐妹》,里面的情节深深地感动了我。
那是在孟良崮战役前夕,一件又一件心酸而又感人的事迹发生在沂蒙山:妇救会长兰花带领村里的妇女老人为前线战士摊五千斤煎饼、收马草五千斤、做军鞋两百双;童养媳黑燕为做军鞋挨了婆婆的打;春英一家为摊煎饼废寝忘食;月芬为战士回娘家借粮,却正好与素未谋面的丈夫擦肩而过,成为终生遗憾…..当战役打响时,全村姐妹奔赴前线,冒着枪林弹雨抢救伤员;顶着敌人的炮火在冰冷的河水中用柔弱的肩膀架起“火线桥”,使部队能够及时奔赴战场。
沂蒙六姐妹的相关链接
在革命战争年代,蒙阴县烟庄村有6位十八九、二十刚出头的姑娘或媳妇,她们出身苦寒,有的是童养媳,有的是逃荒户的女儿,但她们英勇支前,为子弟兵送军粮、做军鞋、看护伤病员,置自己的生命于不顾。她们是张玉梅、伊廷珍、杨桂英、伊淑英、冀贞兰、公方莲。1947年6月10日,当时鲁中军区机关报《鲁中大众报》以《妇女支前拥军样样好》为题,报道了这支模范群体。从此,“沂蒙六姐妹”的名字传遍了整个沂蒙山区。迟浩田将军曾题词:“沂蒙六姐妹,拥军情不忘”。2009年,一部以她们为原型的电影《沂蒙六姐妹》作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献礼片,在全国公映,再一次感动了全国观众。2011年5月23日,沂蒙六姐妹纪念馆在蒙阴县烟庄村开馆。一只鞋底要纳120行,一行要过30多针当初风华正茂的六姐妹,而今仅健在三人:伊淑英年龄最大87岁,其次是86岁的伊廷珍,最小的张玉梅85岁。而公芳莲、杨桂英、冀贞兰已与世长辞。伊淑英老人银发满鬓,身穿一件碎花布上衣,左胸佩戴一枚毛主席像章,虽然行动略显迟缓,但精神矍铄,思维清晰。在她的口中,那些遥远的事情逐渐鲜活起来:“当时很多战士都赤着脚,爬山路的时候,山上的石头把战士的脚磨得淌血流脓,共产党的部队就是俺们老百姓的部队,俺们看着心疼。”为了做军鞋,伊淑英和其他五姐妹彻夜不眠,胳膊和大腿都磨起了泡、出了血,手指也变了形。“一只鞋底要纳120行,一行要过30多针,每针都要经过锥眼、穿线、走线、拉紧。当时不分白天黑夜地做军鞋,做鞋搓麻绳要用腿帮忙,时间长了把腿都磨破了,手也不行了,实在累了就躺在地上打个盹。”85岁的张玉梅仍然喜欢穿旧式的青色大襟褂,她说,“当时大家都是自发自愿的,部队要啥就给弄啥。咱啥都不怕,‘光荣’了都不怕,为革命嘛,就得有牺牲。”老人翻着大褂说,那时候做军鞋没有布料,就把大褂撕下来当鞋帮。在孟良崮战役打得最激烈的时候,“六姐妹”还主动承担起了运送草料和弹药的重要任务。“上级党组织要给部队的战马凑2500公斤草料,俺们二话没说,主动承担了下来。”伊淑英说。然而,为了躲避轰炸,乡亲们都躲到山沟沟里去了,敌人多次来村里烧杀抢掠,抢得村里空荡荡的。怎样才能凑足2500公斤草料呢?“俺们当时就互相‘打气’,想想那些牺牲的战友,俺们这么点苦算什么?”伊淑英说。于是,“六姐妹”咬紧牙,翻过一道道山梁,走进一个个村庄,终于凑足了草料,接着又立刻动员了村里的妇女组织运输队,把草料送到了预定地点。伊淑英当时身怀有孕,行动更是艰难。后来,“跑到北边生了个孩子,3天就起来干活了。”老人说。陈毅为她们取名“沂蒙六姐妹”除了草料,“沂蒙六姐妹”还给部队送过弹药。“一箱弹药七八十公斤,一个人扛不动,俺们就两人抬,翻越10多公里山路,一直送到前沿阵地。当时战士看到俺们,很多都感动得抹眼泪。”伊淑英说。六姐妹还带领村里的妇女,把粮食加工成煎饼送到前线。“当时要在两天内把2500多公斤粮食‘摊’成煎饼,村子里能干活的妇女只有80来个人。想想前线的战士在流血,俺们妇女就是拼了命也要把煎饼摊出来给部队送去。”伊淑英说。在“沂蒙六姐妹”的带领下,烟庄村妇女行动了起来,饿了舍不得吃粮食,吃两口榆钱饭凑合,手上烫起了泡挑破了接着干,2天之内就把2500多公斤粮食烙成煎饼送到了前线。后来算一算,在整个莱芜战役和孟良崮战役中,烟庄村的乡亲们在“六姐妹”的组织下,共为部队烙煎饼7.5万公斤,筹集军马草料1.5万公斤,洗军衣8500多件,做军鞋500多双。这年5月,就在女人们马不停蹄地奔波中,华东野战军在陈毅、粟裕的指挥下,于孟良崮一举歼灭了当时号称“五大主力之首”的国民党精锐部队整编七十四师,扭转了整个华东战局。陈毅元帅说过一句至今听来仍让人震撼的话——“我进了棺材也忘不了沂蒙山人,他们用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有意思的是,“沂蒙六姐妹”这一称谓,其实是当年陈毅元帅亲自命名的。冀贞兰老人的女儿公丕英给我们描述了母亲生前对她讲了无数遍第一次见到陈毅的情景。“骑一匹马过来,打着绑腿,不知道他是谁,很和蔼的一个人。”后来有一天,区里通知六姐妹去蒙阴的指挥部。在那里,冀贞兰再一次见到上次骑马的那个人,很亲切地询问姐妹们这些日子摊了多少煎饼、做了多少鞋子,有什么困难没有。问完情况,那个人就笑着说,给你们起个名字吧,说叫大嫂呢,你们还有没结婚的呢,叫大姐吧,还有结了婚的,干脆就起名叫“沂蒙六姐妹”吧。冀贞兰这时知道这个人是个大首长,但还不知道他居然就是大名鼎鼎的陈毅。很多年后,在孟良崮纪念馆里看到陈毅的照片,冀贞兰觉得面熟,旁边的人告诉她那就是陈毅。“子子孙孙都要听党的话”革命战争年代,“沂蒙六姐妹”省吃俭用,舍己为国,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怕死就不革命了,革命就不能怕死。”伊淑英老人斩钉截铁地说,“入党的时候就说了,听党的话。今天的好日子来之不易,那么多人牺牲,为了革命他们付出了一切,得让年轻人记住这些过去的事。”从战火硝烟中走来的“沂蒙六姐妹”一直没有停止过拥军的脚步,六姐妹中健在的三位老人继续做着鞋垫,到部队慰问,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演绎了沂蒙儿女对人民军队的鱼水深情。1996年9月,杨桂英的外孙郑伟高中毕业回到村后,杨桂英领着第一个在镇上报了名参军,而后,顺利地通过了体检、政审。1998年冬季征兵时节,伊廷珍领着两个孙子从烟庄村赶来报名应征。伊淑英则送完儿子又送孙子参军入伍。1998年长江流域的特大洪灾和2008年汶川地震,老人们在生活并不宽裕的情况下捐款捐物,“抗洪捐了200元,汶川地震捐了200元。”伊淑英淡淡地说。特别是汶川大地震后,她们在电视上看见子弟兵在一线不怕流血牺牲,冒着生命危险参与抗震救灾,心疼得直掉眼泪,就发动儿媳、孙女和全村妇女经过十几个昼夜加工,赶制了500双“千层底”寄给了抗震救灾一线的子弟兵。伊淑英17岁入党,到今年已有70年党龄了。“组织上对俺们这些‘老骨头’可照顾了,社会上对俺们也尊敬,其实当年支前那些事,换了谁都会那么做。”伊淑英说。让伊淑英老人最骄傲的,不是她早年拥军支前的光荣事迹,而是她的子孙参军、入党。伊淑英说:“俺的3个儿子、一个孙子都参军了,他们也都是党员,一想起这个,俺心里就‘恣’。俺的一个重孙子也上三年级了,俺经常教育他好好听话,长大了一定也要入党。要让子子孙孙都听党的话,跟着党走。”
沂蒙英雄人物有哪些
沂蒙六姐妹是战争年代在沂蒙老区涌现出的一个女英雄群体,分别是张玉梅、伊廷珍、杨桂英、伊淑英、冀贞兰、公方莲。在莱芜战役、淮海战役,特别是在著名的孟良崮战役期间,她们组织村里近百名妇女为子弟兵烙煎饼、筹运草料、运送弹药、洗军衣、做军鞋,并多次冒着生命危险,出色地完成了救助伤员的任务,为战役的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
1947年6月10日的《鲁中大众》发表了题为《妇女支前拥军样样好》的文章,报道了她们的模范事迹,称之为“沂蒙英雄六姐妹”。
红嫂明德英,明德英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两岁时因病致哑。抗日战争爆发后,她在家乡目睹了共产党八路军坚持抗战、一切为了民众的实际行动,从而对共产党八路军怀有深厚感情。1941年冬,大批日伪军包围了驻沂南牧马池村的八路军山东纵队司令部。
11月4日,八路军一名小战士在反“扫荡”突围中身负重伤,被明德英机智救下,为他包扎伤口。当搜捕的日军走后,伤员因失血过多,缺水休克,在周围没有水源的情况下,正在哺乳期的明德英毅然用乳汁救活了伤员。
1943年,她又从日军的枪林弹雨中抢救出八路军山东纵队军医处香炉石分所13岁的看护员庄新民。明德英救护八路军战士的情节,后被写入小说《红嫂》,编入京剧《红云岗》、舞剧《沂蒙颂》。沂蒙红嫂用乳汁救伤员的故事随之传遍全国,家喻户晓,明德英也被公认为沂蒙红嫂的生活原型,赢得了人们的敬重和爱戴。
沂蒙六姐妹的影片评价
《沂蒙六姐妹》 艺术地再现了1947年孟良崮战役前夕,沂蒙山下烟庄村六姐妹带领全村乡亲们所做的感人事迹,艺术手法独特,情节生动感人。 (人民日报评)借助电影艺术的独特魅力,形象生动地再现了老区人民对中国革命作出的巨大贡献,展示了齐鲁儿女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在新形势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新浪新闻评)《沂蒙六姐妹》以唯美且极富艺术性和感染力的表现手法,完美诠释了伟大的沂蒙精神,歌颂了为中国革命无私奉献、勇于牺牲的沂蒙女性,集艺术的美感、曲折的故事于一体,情节动人、笔法细腻。 (第11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评委)《沂蒙六姐妹》有着极致的爱情故事,让人感动而又细致入微的真实历史故事。 在这部表现解放战争的影片中,没有出现过一个伟人的身影,这也就是影片在主题上的成功,彻底把故事主人公从伟人变成普通群众。用一个十分平民化的视角讲述了一段红色历史,所以影片中的牺牲、奉献、情感,不是供人瞻仰的,而是让人感动的。 (齐鲁网报评)
沂蒙六姐妹电影结局怎样
结局令人潸然泪下。沂蒙六姐妹电影结局是月芬丈夫牺牲,她终生与丈夫素未谋面,令人潸然泪下。沂蒙六姐妹,是革命战争年代在沂蒙老区涌现出的一个女英雄群体。
沂蒙六姐妹都叫什么名
沂蒙六姐妹,是革命战争年代在沂蒙老区涌现出的一个女英雄群体,她们居住在蒙阴县野店镇烟庄村,分别是:张玉梅、伊廷珍、杨桂英、伊淑英、冀贞兰、公方莲。目前还有三位健在(公芳莲、杨桂英、冀贞兰现已去世)。 由山东省临沂市委宣传部与山东电影制片厂等联合摄制的影片《沂蒙六姐妹》演绎了这些支前模范的英雄事迹。
沂蒙满门忠烈原型
张玉梅、伊廷珍、杨桂英(已病故)、伊淑英、姬贞兰、公方莲(已病故)。《沂蒙六姐妹》是由山东电影制片厂、中共临沂市委宣传部、北京今典影业有限公司、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出品的一部剧情片,沂蒙满门忠烈原型是张玉梅、伊廷珍、杨桂英(已病故)、伊淑英、姬贞兰、公方莲(已病故)该电影由王坪执导,范志博、李念、刘琳等人主演。影片用细腻的笔触描述了孟良崮战役前后沂蒙山六姐妹的真实故事,展现了波澜壮阔的战争年代下,沂蒙女性面对国家安危和民族大义时,表现出来的坚韧与顽强。
电影《战争中的女人-祈蒙六姐妹》观后感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当《沂蒙山小调》的旋律响起,我终于决定不再控制自己,眼泪夺眶而出。好久了,好久没有为一部电影流泪了。往看的中国战争电影,总是大气磅礴。指挥员运筹帷幕,三军将士浴血奋战,到最后冲锋号一响,战斗取得胜利,电影进入高潮。以前电影似乎,战争总是属于男人,铁血残阳,疾风骤雨,充满雄性的较量,容不下丝毫属于女性的特质。女人在常态中多是柔弱的,女人害怕丧失安全感,女人从心底排斥战争。然而,无数身为女儿、母亲和妻子的女人们,身在后方,心系前线,走不出战争。但是《沂蒙六姐妹》与以往的战争电影不同,它从小入手,让我们通过六个女人的眼睛来审视战争,品味战争中的亲情与爱情,体会人性的光辉与伟大。生活在沂蒙山区的六姐妹,各有各的苦难,也各有各的欢乐,是战争把她们紧紧地拴在了一起。兰花、春英、月芬、秀秀、小鹤、黑燕,六个柔弱的女人,用她们的爱谱写了一曲沂蒙颂。 1947年孟良崮战役前夕,沂蒙山的烟庄举办了一个特殊婚礼,嫂子春英抱着公鸡替当兵的小叔子拜堂娶了月芬。妇救会长兰花带领村里仅有的妇女和老人忙着一项艰巨的支前任务,两、三天内摊五千斤煎饼,收五千斤马草和二百双军鞋。春英一家为摊煎饼熬了两个通宵;童养媳黑燕为做军鞋挨了婆婆的打;秀秀在六纵当兵的哥哥大壮请假回来探望生病的娘,结果中了爹的计被锁在地窖。黑燕召集小鹤、秀秀、月芬要点燃自家的场院屋,用“调虎离山”计救大壮……印象最让我深刻的莫过于新媳妇月芬,她的遭遇最让人感动,最让观众揪心。从未谋面,只是听说他是全村最棒的男人,只是听说侄儿跟他长得很像,而她忙飞奔回家,点灯看臭长什么样 ,希望能从臭的身上找到一点丈夫的影子于是月芬就不断地在追寻,在一队人之中苦苦追寻。战事又紧,新的支前任务派了下来,可是公粮一时半会运不到,于是乡亲们四处筹粮。月芬赶了几十里山路回娘家借粮,恰与正在奔赴前线又素未谋面的丈夫擦肩而过,影片中南成顺路回家,而月芬却不巧回娘家取粮,他飞奔回来,她一袭红袄不要命般飞奔而回,荒凉的天地之中,一个红色的身影掠过灰色的树林,但是却仍然错失。进屋之后,她嚎啕大哭,直到发觉丈夫带走了自己刚刚绣好的荷包,正如他拿到荷包那时脸上甜蜜的笑。月芬跑到高坡之上,对着远去的队伍大喊南成的名字,仿佛难成走时那不舍的回眸。又如大嫂知道自己丈夫牺牲了,还要装着坚强,还要操持一家老小的生活,还要积极支援前线。随着战事的吃紧,六姐妹们纷纷奔赴前线,抬担架救伤员,运送炮弹等,真真正正的体会到了战争的残酷。尤其是月芬看到一个个的伤员,发疯地在伤员中寻找,害怕那其中有她的南成。当医生说急需用血的时候,月芬第一个站了出来,可是医生却说要一个男人的血,月芬激怒了,大声喊道,“你瞎了吗,我们沂蒙山的男人全都在战场上!”影片中还配以《送哥参军》的旋律,“哥哥你参军去前方,我在后方生产忙,冬有棉衣夏有粮,请你把心放”。这些真的很让我感动,这是一个伟大的女人对革命大无畏奉献精神。看完电影除了被剧情深深的感动之外,还有就是这个世界需要和平,希望不再有任何形式的战中来扰乱我们幸福的生活
沂蒙六姐妹分别是
沂蒙六姐妹,是革命战争年代在沂蒙老区涌现出的一个女英雄群体,她们居住在蒙阴县野店镇烟庄村,分别是:张玉梅、伊廷珍、杨桂英、伊淑英、冀贞兰、公方莲。目前还有三位健在(公芳莲、杨桂英、冀贞兰现已去世)。
在1947年的莱芜战役中、淮海战役中,特别是孟良崮战役期间,沂蒙六姐妹不分昼夜,在村干部和民兵都上了前线的军支前重担,发动全村男女老幼,为部队纳军鞋、护理伤病员等,战役期间,六姐妹和她们的乡亲们一天只吃一顿饭,整天忙碌着,操劳着,每天来回20多里山路。据不完全统计,在孟良崮战役期间,她们带领全村为部队纳军鞋500多双,她们还经常在村子,前线搞宣传,鼓舞士气。沂蒙六姐妹为战役的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
1947年6月10日,当时的《鲁中大众》发表了题为《妇女支前拥军样样好》的的革命献身精神,称她们为“沂蒙六姐妹”。
建国后,六姐妹继续延续对子弟兵的动人情景,姐妹们把精心缝制的鞋垫送到战士们手中、矢志不渝地拥军,又谱写新时期继续为党、为国家作出新贡献的美丽篇章。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国防部长迟浩田上将高度评价“沂蒙六姐妹”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中作出了突出贡献,为她们挥然题词“沂蒙六姐妹,拥军情永不忘”。
电影沂蒙六姐妹主要演员
电影《沂蒙六姐妹》主要演员是范志博、李念、刘琳。
《沂蒙六姐妹》是由王坪执导,范志博、李念、刘琳等人主演的剧情片。
范志博饰演兰花:兰花比较泼辣,20多岁,是识字班的学员,妇救会主任。她是一个对革命有着特殊情结的农村女子,父亲是一名地下党员,在传递情报时被敌人杀害了。或许她还不能完全理解真正的革命的内涵,但她却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
李念饰演月芬:倔强机灵、善良正义是月芬的真实写照。约定的婚期已到,丈夫却在前线抗敌,她就抱着公鸡拜堂成亲,直到丈夫牺牲,也没能见上一面,坚强的她也投身于革命洪流中。
刘琳饰演春英:春英是一位朴实、任劳任怨、坚忍的红嫂。丈夫在前线牺牲了、自己忍着,不敢告诉年迈的婆婆,怕她受不了,也不敢告诉丈夫在前线打仗的弟媳月芬,怕她因此会担惊受怕。春英为代表的北方农村妇女生活并不是人们想象的封建封闭,他们有自己的乐趣,对待生活很积极乐观。
《沂蒙六姐妹》剧情简介
1947年孟良崮战役前夕,沂蒙山的烟庄举办了一个特殊婚礼,嫂子春英抱着公鸡替当兵的小叔子拜堂娶了月芬。妇救会长兰花带领村里仅有的妇女和老人忙着一项艰巨的支前任务,两、三天内摊五千斤煎饼,收五千斤马草和二百双军鞋。
春英一家为摊煎饼熬了两个通宵;童养媳黑燕为做军鞋挨了婆婆的打;秀秀在六纵当兵的哥哥大壮请假回来探望生病的娘,结果中了爹的计被锁在地窖。黑燕召集小鹤、秀秀、月芬要点燃自家的场院屋,用“调虎离山”计救大壮。
孟良崮战役打响了,兰花带领姐妹们组成的支前队伍奔赴前线。她们冒着枪林弹雨抢救伤员;她们冒着敌人的炮火用柔弱的肩膀在冰冷的河水中架起“火线桥”,使部队及时奔赴战场。沂蒙红嫂们用她们的勇敢、坚毅、无私奉献,诠释了感动中国的沂蒙精神。
本文相关文章:
2010年开学第一课(2010年的开学第一课的观后感 急急急!!!!)
2024年9月28日 06:40
不读书不吃苦你要青春干嘛(不读书不吃苦你要青春干嘛读后感600字)
2024年9月24日 18:50
开讲啦 林志颖(求一期《开讲啦》的观后感要2000字 急用)
2024年9月19日 09:30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种子——《安的种子》读后感?安的种子告诉孩子道理是什么
2024年8月24日 07:30
夏洛特的网2(夏洛特网观后感小学400字 观《夏洛特的网》有感)
2024年7月21日 07:00
2023年最美职工先进事迹发布(2022最美职工观后感5篇)
2024年7月12日 22:50
更多文章:
微软VS苹果 两大桌面操作系统的终极大战?苹果的MAC操作系统大战微软windows的十个优势介绍
2024年8月25日 02:00
哪些类型的试件需要进行动平衡试验?汽轮机转子动平衡试验精度0.8多少
2024年3月25日 18:30
荒岛余生阅读答案(谁知道2011年汉语考试试卷7年级下学期的,还要带答案哦)
2024年9月5日 01:30
昆山12345谈挪车短信现脏话,到底是哪里出现了问题?挪车短信现脏话!昆山致歉语音识别问题,为何人工智能也会出错
2024年7月3日 02:10
证明书怎么写范文(事情证明书怎么写范文 单位证明范文怎么写)
2024年6月8日 0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