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谈是几年级课文?茅盾风景谈的读后感
本文目录
- 风景谈是几年级课文
- 茅盾风景谈的读后感
- 风景谈的写作特点
- 茅盾《风景谈》的简介及分析
- 风景谈的解释
- 风景谈拼音
- 风景谈是什么文体
- 《风景谈》是谁的作品
- 《风景谈》中共描述了六幅画面,分别是哪六幅
- 国统区环境里怎么赞美解放区——《风景谈》赏析
风景谈是几年级课文
风景谈是九年级的课文。
一、篇章结构,全文由六幅画面组成,可分为四部分
1、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沙铃。写猩猩峡外的沙漠风景,揭示人类比自然更伟大。
2、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高原归耕、延河夕照。写延安儿女的劳动生活,说明充满崇高精神的人类活动尤其伟大。
3、第三部分:第5-8自然段,石洞雨景,桃林小憩。写延安青年的学习与休息,表现高贵的精神填补了自然界的贫乏。
4、第四部分:第9-10自然段,北国晨号。展现北国清晨山峰上两个战士的雄姿,高度赞扬他们是民族精神的化身,是伟大中最伟大者。
二、课文语法修辞
没有隆起的沙丘,也不见有半间泥房,四顾只是茫茫一片,那样的平坦,连一个“坎儿井”也找不到那样的纯然一色,就使偶尔有些驼马的枯骨,它那微小的白光,也早融入了周围的苍茫,又是那样的寂静,似乎只有热空气在作哄哄的火响。
从沙漠的地势、色彩、声音和给人的感觉等几个方面极力状写它是“那样的平坦”“那样的纯然一“又是那样的寂静,似乎只有热空气在作哄哄的火响”,用排比句恰如其分地刻画了沙漠的单色”、调、平板、乏味。
课文写作特点
一、写景与议论相结合
这篇散文在写作上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写景与议论相结合,有较强的议论色彩。文章用回忆的方式,描绘了几个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体现着不同意义的风景片断。在描写完每一个风景片断之后,作者都插入了简短的评论。
二、描写层层深入,意境步步深化
文竟描写的六个风景片断,从写一般人到写革命者,再到写手握钢枪的革命战士;从写人类的一般活动可以使自然改观,到写革命者的革命活动、革命精神可以创造第二自然,描写一步步深入,意境一步步深化。
三、对照强烈,语言生动
这篇散文在景物描写中,成功地使用了对照的艺术手法,例如用沙漠的单调、平板、寂静与沙漠中由于出现了骆驼队的活动所产生的庄严妩媚景象相对照等,这样的对照描写,使得作者所要歌颂的对象,显得异常突出和鲜明,从而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感受和印象。
茅盾风景谈的读后感
《风景谈》是被选入中学或大学语文中的典范篇章,是现代作家茅盾创作的散文。这篇散文表面上谈的是自然“风景”,实际上是在写主宰“风景”的人。其主题是赞美共产党领导下的以中国北方黄土高原上延安为中心的抗日军民火热的战斗生活以及抗日军民为创造美好生活表现出的崇高精神,表达了作者对共产党领导下的延安解放区战斗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阅读这篇文章时,我被茅盾先生的文字深深吸引。他的笔触细腻且深刻,将看似平凡的风景描绘得生动且富有内涵。在他的笔下,这些风景不仅传达出自然之美,更表达出人性的高尚与伟大。他赞美那些在困难和艰苦的环境中仍能保持信念与决心,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幸福而奋斗的抗日军民。茅盾先生通过这篇文章,让我看到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坚韧与伟大。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不仅没有被困难打倒,反而用他们的信念和勇气支撑起了整个国家。他们的行动让我感到震撼,也让我对他们充满了敬意。同时,茅盾先生的文字也让我看到了延安解放区的美好生活。那里的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团结一致,积极向上,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着美好的生活。他们的奋斗精神,使我深深的向往和追求。在这篇读后感中,我想表达我对《风景谈》这篇文章的喜爱和敬意。它让我看到了中国人民在历史关键时刻表现出的伟大精神,也让我看到了延安解放区的美好生活。我希望在未来的生活中,我也能像那些在延安解放区的人们一样,用我的行动和信念,为美好生活而奋斗,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
风景谈的写作特点
风景谈的写作特点如下:
1、注重细节描写。作者通过用丰富的形容词和生动的比喻,展现出景色的细腻之处。例如,可以使用"碧绿的草地"、"清澈的湖水"、"绚丽的花朵"等词语来描绘自然景色的色彩和质感。通过细节描写,读者可以更加真切地感受。
2、注重情感表达。作者通过描写自然景色所带来的情感体验,使读者能够与作者产生共鸣。
《风景谈》
《风景谈》就是谈风景,这里的“风景”,不仅包括自然景观,而且包括人们的活动。表面上谈的是自然“风景”,实际上是在写主宰“风景”的人。《风景谈》是茅盾抒情散文的代表作之一,与稍后写的被誉为姐妹篇的《白杨礼赞》成为现代散文发展史上有口皆碑的名篇,也是被选入中学或大学语文中的典范篇章。
然而,对《风景谈》主题思想的分析,几十年来一直停留在:文章通过描绘六幅内容不同而相互联系的风景画,热情讴歌了延安军民的火热的战斗生活,赞美了延安军民的崇高精神面貌这一阐释上。这种强调革命性、政治性的主题思想分析,不能说是毫无道理,但至少可以说是有些概念化、表面化,或者说是较为笼统的。
它不仅没有接触到《风景谈》内涵的主旨,而且对读者尤其是学生欣赏这篇散文会产生一种错误的诱导,由此,对《风景谈》的主题就有进一步探讨之必要。
表现精神
《风景谈》表现的不仅是讴歌延安军民的战斗生活和崇高精神,更重要的是表达了茅盾对根据地这种和谐生活的热爱、向往和追求。失去了这一前提,什么“讴歌”“赞美”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就会变成缺乏感染力的概念化的东西。
因此,《风景谈》的主题思想应该这样概括:文章通过描绘六幅内容不同而相互联系的风景画,深深地表达了作者对解放区和谐生活的热爱、向往和追求,讴歌了延安军民为创造和谐生活表现出的崇高精神。
茅盾《风景谈》的简介及分析
《风景谈》是茅盾在1940年5月从新疆到延安,经历了五个月不寻常的生活后,在重庆写的一篇散文。虽然表面上看似是描写塞上高原的自然风光,但实际上,其主旨在于讴歌大自然的主宰——革命根据地的人。这篇散文以观看《塞上风云》预告片为引子,通过回忆联想的方式,将自然景象与人的精神世界和内心感情相互交织。茅盾通过描绘沙漠驼队、田园剪影等画面,展现出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歌颂了人类在自然中的伟大。在分析《风景谈》时,我们可以看出,茅盾运用了电影艺术手法来构筑画面,使得自然景象的描绘更加生动、形象。同时,通过将镜头的焦点转移到以延安为中心的“黄土高原”上生活和斗争着的人身上,表现出人与自然关系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体现在人类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以及人类在自然中发挥的主观能动性。此外,茅盾在描绘自然风光时,运用了大量的形容词和动词来表现其壮美和动态。例如,在描绘沙漠驼队时,他写道:“在茫茫苍苍、寂静无声、纯然一色的沙漠地平线上,出现第一个黑点,慢慢地由许多点连成线,由远至近,由静到动,由无声到有声,渐闻柔声的驼铃丁当。”这种生动的描绘方式,使得自然风光跃然纸上,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综上所述,《风景谈》是一篇以自然风光为主题的散文,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入的分析,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微妙关系,以及人类在自然中的伟大。
风景谈的解释
解题: “风景谈”即谈风景,是宾语前置。本文共10个自然段,除4、6、8、10崐段是议论外,其余6个自然段的描写,各自构成一幅幅画面。 所谓“风景”,《辞海》的解释是“风光景色”。换句话说,也就是可供崐人观赏的建筑物、自然景象等。但这篇散文中,作者所说的“风景”还应包括崐人,作者认为人是风景的“构成者”,是风景的“主宰”。因此,我们在考虑崐六幅画面时应从课文实际出发,一要考虑点出人的活动,二要顾及人类活动的崐自然背景
风景谈拼音
风景谈拼音:fēng jǐng tán。
散文。茅盾作。1941年发表。作品摄取延安生活中的几个片断,运用联想、类比等艺术手法,借景写人,以表现革命根据地军民的新生活、新风采。
词语分字意思解释:
【风的意思】:风(风)fēng(ㄈㄥ)(一)、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风向。风速。
【景的意思】:景jǐng(ㄐ一ㄥˇ)(一)、环境的风光:景色。景致。景物。景观。景气。
【谈的意思】:谈(谈)tán(ㄊㄢˊ)(一)、说,对话:谈天。谈心。谈论。谈话。谈判。谈吐。恳谈。洽谈。漫谈。
风景谈好句及其赏析:
1、河边的柳枝吐了嫩芽,芦笋也钻出来放叶透青了,河道里平静的水,从冬天的素净中苏醒过来,被大自然的色彩打扮得青青翠翠。
2、随着春姑娘轻快的步伐,青青的小草,破土而出,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在公园里,到处都可以看见这一些生命力顽强的小草。
3、在春天里,动物们也从沉睡中醒来。小草开始发芽了,大地上到处都显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一眼望去,到处都是一片绿景象,就像一幅水彩画。
4、田野上,麦苗返青,一望无边,仿佛绿色的波浪。那金黄色的野菜花,在绿波中闪光。
5、冬天是个美丽的季节,美丽的似血杜鹃鲜红艳丽的茶花不怕严寒大雪的梅花还有名贵的牡丹花,这些漂亮的花引人入胜,让人们驱走了寒气。
6、那天,天热得发了狂。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着了火,一些似云非云、似雾非雾的灰气,低低地浮在空中,使人觉得憋气。
7、海边的月夜是美丽幽静的,耳畔只能听到“哗哗”的海浪声;微风轻拂脸面,使人感到轻松愉快。
风景谈是什么文体
茅盾创作的散文。《风景谈》写于1940年4月,原文标题为《风景》,载于1940年9月出版的《文艺阵地》第6卷第2期。1958年收入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茅盾散文选集》。文章通过对延安的风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解放区的热爱,对祖国美好未来的憧憬。
《风景谈》是谁的作品
《风景谈》是中国现代文学巨匠茅盾先生的一篇散文,文章以风景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和赞美,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生命的热爱。在文章的第一段中,作者描绘了黄山的奇峰异石、云海日出的美景,并且将自然景色描述得非常细致。他用“飞檐翘檩”,“亘古壮阔”的词语形容了黄山的景色,同时还使用了“诗意”、“银霜”等富有韵律感的形容词,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他对美景的深深喜爱。此外,作者还通过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重视。他描述了人类和自然的相互依存关系,比如“独倚玉栏无限恨”,“仰首即见南天立”。这些词语不仅表达了作者对美景的喜爱,更体现出他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和对人类命运的深刻思考。因此,茅盾先生在《风景谈》第一段中通过对黄山风景的描写,寄托了他对自然之美和生命之奇妙的感悟,展现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让读者感受到了作者的情感共鸣和思想启示。
《风景谈》中共描述了六幅画面,分别是哪六幅
风景谈中共描述了六幅画面,分别是哪六幅如下:
具体介绍:
1、风景一(第1自然段):猩猩峡外沙漠风光。作者从一部抗日进步影片《塞外风云》起笔,把读者带入到战争的氛围,然后运用对比手法,先是勾勒和渲染了猩猩峡外沙漠。
2、风景二(第2自然段):黄土高原农人晚归。蓝天、白云、黑的山、梯田和庄稼,成就了一幅剪影;山上“层层的梯田”,“颀长而整齐”的“高秆植物”穷山秃岭上开出了梯田,黄土高原上种上了庄稼,显示了人改造自然的力量。
3、风景三(3、4自然段):延河夕照生产归来。夕阳、晚霞、干坼的黄土、汤汤的急流,一队文艺青年“生产”归来,雄壮的歌声弥漫着生命的活力,显现充实的内心世界。
4、风景四(5、6自然段):窑洞雨景促膝学习。作者将城市与延安青年约会进行对比式描述,衣着不同,地点不同,精神面貌不同,庸俗与健康泾渭分明。
5、风景五(第7、8自然段):桃园小憩精神汇聚。桃树、半盘石磨、断碎旧阶、现成的石块、荠麦大麻相伴的茶社是简陋的贫乏的。但休憩的青年在这里或谈天、或讨论、或聚会、怡然自乐,各得其所,构成了一幅恬然又生气勃勃的茶社图。
6、风景六(9、10自然段):北国晨号民族化身。这个画面写了两个士兵:小号兵和哨兵。破空而来的号声让作者联想“贴照簿”的小号兵,对眼前小号兵的光彩照人更赞叹不已;再写犹如雕像一般哨兵的巍然屹立。作者“仿佛看见了民族的精神化身而为他们两个”。
手法介绍:
作者采用了先抑后扬的写法。先从沙漠的广度、亮度、色彩、声响四个方面极力写沙漠的单调、平板;然后由远而近地描写驼队的远景、中景、近景和特写镜头,着意写沙漠中出现驼队后的庄严妩媚。一静一动,两者形成鲜明对照,以此来表现“完全改观”。
这一描写形象地告诉人们,无论是多么荒凉、贫瘠的地方,只要有了人的活动,面貌就大为改观,自然而然地引出了后面的议论。突出了人主宰自然的伟力,可见人的伟大。
国统区环境里怎么赞美解放区——《风景谈》赏析
充满生机,有青年的高尚情趣和人类精神的高贵。
一、写作背景
1940年5月到12月,茅盾从新疆返回内地途中,曾到延安参观、讲学。这次亲临解放区,使他看到了解放区军民自由愉快的生活与劳动,感受到在党领导下敌后抗日根据地人民坚韧不拔、坚持斗争的崇高精神与高尚品格。于是,他用尊敬、热情的笔调,完成了延安之行的姐妹篇《风景谈》和《白杨礼赞》。
《风景谈》》写于1940年12月,当时茅盾从延安回来后住在重庆由于国统区政治环境险恶,他不可能直接描写党所领导的人民抗日斗争及其英雄,畅谈参观解放区的感想,所以只能从侧面来表现,以“谈风景”为名,隐晦曲折地表达自己对解放区军民生产工艺斗争生活和精神面貌的敬意和赞美。
二、作者简介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嘉兴桐乡乌镇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
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6年入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工作。1921年参与发起“文学研究会”。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由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员转为正式党员。1926年在广州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秘书。
1927年与党组织失去联系。9月以茅盾为笔名发表小说《幻灭》。1931年,开始创作《子夜》。1939年在新疆学院任教。1940年离开新疆,经兰州、西安抵延安,后陆续完成散文《风景谈》《白杨礼赞》的创作。
1946年赴苏联访问。1949年被选为文联副主席和作协主席、文化部长等职务。
三、内容串讲(全篇共描述了六个风景)
(一)风景一(第1自然段):猩猩峡外沙漠风光。作者从一部抗日进步影片《塞外风云》起笔,把读者带入到战争的氛围,然后运用对比手法,先是勾勒和渲染了猩猩峡外沙漠的“苍茫”、“寂静”、“纯然一色”。
接着用富于动态的笔墨由远而近地推出了一幅驼队行进图,图中的色彩由淡而浓,形象由小而大,声音由弱而强,直到最后亮出了“领队驼所掌的那一杆长方形猩红大旗”,不禁令人刮目相看。
作者采用了先抑后扬的写法。先从沙漠的广度、亮度、色彩、声响四个方面极力写沙漠的单调、平板;然后由远而近地描写驼队的远景、中景、近景和特写镜头,着意写沙漠中出现驼队后的庄严妩媚。
一静一动,两者形成鲜明对照,以此来表现“完全改观”。这一描写形象地告诉人们,无论是多么荒凉、贫瘠的地方,只要有了人的活动,面貌就大为改观,自然而然地引出了后面的议论。突出了人主宰自然的伟力,可见人的伟大。
(二)风景二(第2自然段):黄土高原农人晚归。蓝天、白云、黑的山、梯田和庄稼,成就了一幅剪影;山上“层层的梯田”,“颀长而整齐”的“高秆植物”;伴随而来的是“粗朴的短歌”,“愉快的旋律”“可是缭绕不散”。穷山秃岭上开出了梯田,黄土高原上种上了庄稼,显示了人改造自然的力量。
作者给人物活动安排了一个非常美的背景:“三五月明之夜”,“蓝的天,黑的山,银色的月光”。优美的景色很好地衬托了人物,显示出了人物之美。种田人的出现,描写得特别富有诗意。“长”出牛角,“掮”着犁,“姗姗而下”,歌声“飘”下来。
这些词语用得准确传神,将富有诗情画意的景和人互相映衬,融为一体。形象生动地刻画出解放区人民的辛勤劳作,以劳动创造为乐事,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
(三)风景三(3、4自然段):延河夕照生产归来。夕阳、晚霞、干坼的黄土、汤汤的急流,一队文艺青年“生产”归来,雄壮的歌声弥漫着生命的活力,显现充实的内心世界。“静穆的自然”与“弥满着生命力的人”的组合,环境优美,色彩鲜明,与人物组成生机勃勃的画面。
延安儿女的劳动生活。在这里作者激情赞美了青年知识分子的崇高革命理想和革命斗争精神。说明充满崇高精神的人类活动尤其伟大。
(四)风景四(5、6自然段):窑洞雨景促膝学习。作者将城市与延安青年约会进行对比式描述,衣着不同,地点不同,精神面貌不同,庸俗与健康泾渭分明。通过比较作者赞美了明白生活意义“内生活极其充满的人”。“他们不倦怠,也不会百无聊赖,更不至于从胡闹中求刺激”,使大自然顿然生色!
城市公园里“西装革履烫发旗袍高跟鞋的一对儿”和抗日根据地的“一对人儿”,从环境、衣着、行为和精神几方面构成鲜明的对比,作者认为这是“奇迹”,因为体现了延安青年的高尚情操,“使大自然顿时生色”,“作为这里的主宰”。
(五)风景五(第7、8自然段):桃园小憩精神汇聚。桃树、半盘石磨、断碎旧阶、现成的石块、荠麦大麻相伴的茶社是简陋的贫乏的。
但休憩的青年在这里或谈天、或讨论、或聚会、怡然自乐,各得其所,构成了一幅恬然又生气勃勃的茶社图。展现出延安青年的高尚情趣和人类精神的高贵,足以弥补自然界物质的贫乏。
桃林茶社是青年们休息、学习的好地方。物质尽管简陋,“半盘旧石磨”成了“最漂亮的圆桌面”,“几尺断碑,或是一截旧阶石”成了“难得的几案”,“怪样的家具”成了“奢侈品”而“值得留恋”。
这样的对比变化,充分证明了“人创造了第二自然”!所谓“第二自然”是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对自然的再创造。青年们在精神、物质两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精神成果,就是创造了“第二自然”。
(六)风景六(9、10自然段):北国晨号民族化身。这个画面写了两个士兵:小号兵和哨兵。“破空而来”的号声让作者联想“贴照簿”的小号兵,对眼前小号兵的光彩照人更赞叹不已;再写“犹如雕像一般”哨兵的巍然屹立。
作者“仿佛看见了民族的精神化身而为他们两个”,有这样的战士,我们民族才能屹立于战火,不会灭亡。
飘动的红绸子,闪着寒光的刺刀,这“动”感和“刚性”作者通过声音、色彩、感受,用比喻和衬托,完成了对两个战士的描写。尾段的议论,先用一个假设,然后作肯定,表示毫无疑义、非常肯定之意。
接着一个感叹句,反复用了两个“伟大”,战士身上体现出的崇高民族精神,还有什么比这更伟大的吗?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四、议论: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寓意
作者每摄取一个风景后,都有一段人与自然关系的议论。这些议论语句犹如一根彩线,贯穿起六幅画面,环环相扣,层层推进,一步步把读者引领到一个崇高的境界。
1、这里是大自然的最单调最平板的一面,然而加上了人的活动,就完全改观,难道这不是“风景”吗?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
2、自然是伟大的,人类是伟大的,然而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乃是伟大中之尤其伟大者!
3、不过仍旧回到“风景”罢;在这里,人依然是“风景”的构成者,没有了人,还有什么可以称道的?再者,如果不是内生活极其充满的人作为这里的主宰,那又有什么值得怀念?
4、因此,这里的“风景”也就值得留恋,人类的高责精神的辐射,填补了自然界的贫乏,增添了景色,形式的和内容的。人创造了第二自然!
5、如果你也当它是“风景”,那便是真的风景,是伟大中之最伟大者!
议论语句中的“伟大”、“尤其伟大”、“最伟大”其实是把六幅画面的寓意清楚地分出了三个层面。作者以对人类与自然关系认识逐一深化为顺序,把六幅画面组织在一起。
五、构思精巧,紧扣风景和人,而以写人为主
《风景谈》写风景,但细细品读,却是在借景写人,借景抒情。作者截取解放区生活中,富有诗情画意的风景速写,抒发感想。作者把一切深意都含蕴在一幅生动精美的画面之中来表达。
这六幅风景图,从不同的角度“取景”:劳动的,学习的,休息的,战斗的,把人的活动与自然风景交融结合;写不同的人:农民、文艺工作者、青年男女和战士的劳动、生活、学习、休息和战斗。
这六幅风景图,看似各自独立,但在表达中心思想上又有极为密切的内在联系。六幅画面有机地连在一起,色彩鲜明、形象突出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延安以及解放区军民和干部正在为保卫伟大的祖国和创造美好的将来而紧张、愉快地战斗着,工作着,生活着。
六幅画面,紧扣风景和人而以写人为主,把歌颂新人、新精神、新社会、新时代的主题,含蓄蕴藉回味无穷地展示在读者面前。
六、摇曳多姿,挥洒自如,形散而神不散
作者在向读者展示解放区的新生活画面时,叙事、写景、抒情、议论,挥洒自如,谈吐从容。表现手法跌岩多姿,不拘一格。如第二幅写农民晚归,以“静”衬“动”,“静”中有“动”的手法,时间在傍晚,突出了解放区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第六幅写战士吹号、站岗的英姿,象征着延安的无限生机。这里既有叙述,又有写景。更以对比的手法来叙述和描写,抒情也更能打动读者的心位。如:大城市西装革履烫发旗袍高跟鞋的一对儿与原始石洞中的革命青年对照,讴歌了后者的朴素、大方一派新生活的气息。
特别在叙事、写景时,于明白晓畅中寄寓着深刻隽永的哲理性的议论,使艺术形象的含义升华到更高的境界。加之,描绘“风景”时气象万千,表面看来漫不经心,似乎很“散”,其实都被讴歌解放区的战斗生活这根红线贯穿着,形似“散”而神实不散。
七、语言优美劲健、绰约多姿
作者描绘的每一幅图景不但有形有色,而且有声,从而变静为动,传达出充满青春活力的韵律和节奏。如风景三“延河夕照”中写“静穆的自然”,写的是延安的山,延河的水,作者用准确、生动而又精炼的语言去描写景物。
写夕阳,“将它的余辉幻成了满天的彩霞”,“幻成”一词写出了彩霞的绚烂多变,而这种绚烂多变又是由夕阳构成的,用得多么准确生动。写延河,“河水喧哗得更响了,跌在石上的便喷出了雪白的泡沫”。
这个“跌”字用得好,用人的动作去写河水,把河水突然从高处流向低处的态势生动有形象地描绘出来了。作者从水的颜色(“雪白的泡沫”)、水的声音(“喧哗”)、水的态势(“急”“冲”“跌”“喷”)等方面去描写,把延河流水写得充满活力,与满天的彩霞,构成了一幅美丽而静穆的风景画,很好地映衬了那些充满生命力的人们。
更多文章:
2021年日历全年表(2021年日历表_2021年阴阳历对照表,2021年日历表_2021年阴阳历对照表)
2024年5月25日 06:00
第二课堂活动地点(杭州吴山广场的有哪些第二课堂地点要四个或者以上)
2024年6月7日 04:00
北京大学自主招生简章(想参加北大自主招生,人文社科类竞赛都有什么)
2024年5月13日 2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