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人生边上(写在人生边上读后感)
本文目录
- 写在人生边上读后感
- 《写在人生边上》这部书,它是围绕怎样的一个故事来写的
- 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的作者是
- 《写在人生边上》这部书,你认为它所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 钱钟书的《写在人生边上》,你曾喜欢
- 《写在人生边上》读后感
- 《写在人生边上 人生边上的边上 石语》钱钟书语录
- 写在人生边上的介绍
- 《写在人生边上》钱钟书
写在人生边上读后感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写在人生边上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写在人生边上读后感1
假期有幸读到了《一个偏见》这篇杂文,深深为钱钟书先生丰富渊博的学识与幽默含蓄的谈吐所折服,于是又拜读了《写在人生边上》这本书。刚一读,立刻“眼不释卷”,花了三四个个小时,总算是粗读了一遍,有些小的看法不吐不快。钱钟书写的文章,给人的感觉总是很风趣、很幽默,但是又很富有哲理。
“文如其人”,这句话用在钱先生身上实在合适不过了,钱先生的文采就如同宝剑的锋芒一般,一旦出鞘,便是明晃晃让人胆寒。
读钱先生的作品很费脑神经,不下苦功夫不行,奇怪的是,有时候你很认真去阅读,却发现作者不知所云,不是人家的功夫不到家,而是自己的天资太差,正如他的夫人杨绛先生所说的,钱先生的作品有些很晦涩,读者很少,有些通俗一些,但是仍然不是畅销作品。乍一听,觉得似乎有些在故弄玄虚,实际上就是自己的水平不到家,看书如同牛听琴一般无用。
我以为,钱先生更多是为了抒发才气而进行创作,至于读者是否能够全盘接受,就要看自己的脑子是不是能够跟上他天马行空的思维方式,以及他取之即用而又不留画工的学识了。
知识是死的,是僵化的,但是到了钱先生笔下,就成了活灵活现的桥段,每一个引用都让人觉得身临其境,然后赞叹巧妙。但是这种对于细节的过度关注和描述,往往成为后人诟病钱先生的一个理由,认为他“掉书袋”,而且小题大做。但是这正是钱氏风格,即“于细微处见真章”,而这种风格,不是将知识变成积木般熟练的把玩,而是将它们化成了血与灵魂,融在了人生里;若不是大家,怎有如此的智慧呢?
这集子里每一篇短文,都蕴含了钱先生独特的观点,并且巧妙地运用了生动的比喻,以幽默的手法,让读者透过思考来理解他的思想。《写在人生边上》,这个名字,确实也取得巧妙。作者将人生比喻为一本书,将一部分人比喻作书评家或批评家,而另一些人则为消遣者。这样的比喻,已然是出人意料,而十分贴切。
将快乐与黑暗面对立起来的《论快乐》与《魔鬼夜访钱钟书先生》,实际上描述了他的一种思想,即快乐是相对而短暂的,而那些失望苦闷虚伪才是贯穿人生的真正主题,而这种颓废美,正是钱先生在他所有作品都暗暗透漏的思想。
《伊索寓言》为著名的儿童读物,但作者却认为,寓言将孩子教得更简单,灌输美好社会的假象,可事实上成人的世界中,却并非如此黑白分明,进而批评社会中的虚伪行为。
《谈教训》中写道“我常奇怪,天下何以有这许多人,自告奋勇来做人类的义务导师,天天发表文章,教训人类。”反映了先生对于假道学的一贯鄙视,也证明了他性格中确实看不起为人师者,就如同当年在清华之狂语“清华园中,无人配做我钱某人的老师。”
我认为钱先生是个敏感而仔细观察的人,他的生活中充斥着智慧的火花,他却很少从大处着手,反而愿意在生活的细微之处,领悟到做人的道理,体验出人生百态。有谁能说人生不是一本大书呢?
写在人生边上读后感2
《人生边上的边上》第七部分都是书评,所评的书涵盖心理学,哲学,中国文学,传记,游记,散文,诗歌,考据甚至辞典,可见钱锺书兴趣之广,知识之渊。来自西文的词必会在后面括弧列出,方便理解,又可见作者极其咬文嚼字。内容极富文采,简直像是在看散文。说起散文,其实《写在人生边上》里还有一篇书评,聪明狡黠,那便是:《读伊索寓言》》
若要写一篇此书的书评,或许可以引用原书书评里的话“本书中名言隽语,络绎不绝”(《不够知己》》)“感荡了无量数读者的心,跟随作者的心一同颤动,跳跃!”(《落日颂》》)然后引用完毕,全文结束。
何也?其一,若是真正仔细地看过了钱的书评,那么再看书评的书评就会忍不住对比,最终兴趣索然,然后把手里的玩意儿挪到右上角,用手指去触摸未知数X。其二,本书不仅内容杂,而且风格不一,《写在人生边上》幽默中浸润着思索,而后面则愈加严肃(虽然作者一直会忍不住插上几句俏皮话),若是从前后两部分各抽出一篇文章,估计没人会以为是同一人所写。其三,文章极有思想深度和艺术魅力。别看《写在人生边上》看似在不停地掉书袋和卖笑,里面的东西深的很。最富代表性也是最简单的一篇就是上文所提的《读伊索寓言》》。在此摘引一段:
”老婆子和母鸡的故事:老婆子养只母鸡,每天下一个蛋。老婆子贪心不足,希望它一天下两个蛋,加倍喂她。从此鸡愈吃愈肥,不下蛋了——所以戒之在贪。伊索错了!他该说,大胖子往往是小心眼。
狐狸和葡萄的故事:(读后感 )狐狸看见藤上一颗颗已熟的葡萄,用尽方法,弄不到嘴,只好放弃,安慰自己说:“这葡萄也许还是酸的,不吃也罢!”就是吃到了,他还要说:“这葡萄果然是酸的。”假如他是一只不易满足的狐狸,这句话他对自己说,因为现实终“不够理想”。假如他是一只很感满意的狐狸,这句话他对旁人说,因为诉苦经可以免得旁人来分甜头。
驴子跟狼的故事:驴子见狼,假装腿上受伤,对狼说:“脚上有刺,请你拔去了,免得你吃我时舌头被刺。”狼信以为真,专心寻刺,被驴子踢伤逃去,因此叹气说:“天派我做送命的屠夫的,何苦做治病的医生呢!”这当然幼稚得可笑,他不知到医生也是屠夫的一种。“
几篇散文都是幽默首当其冲,然后讽刺大军随之而至。欲修炼吐槽功底,可日观此书,夜观此书,饮食观此书,如厕观此书,如此苦练,必有所成。
必须要说明的是,在观看这些文章的时候,必须把做阅读理解走火入魔的恶习戒除,千万别妄想去找什么中心思想,这太幽默了。如此,观此书会有心情舒畅,神清气爽之感觉。
至此只能停笔,只能写这么多。我只能发发对于《写在人生边上》的小小的议论,再写下去恐怕不伦不类,难以阐尽。这并不是我的懒惰,而是“这本书真大!一时不易看完,就是写过的边上也还留下好多空白。”(《写在人生边上·序》)
写在人生边上读后感3
《人生边上的边上》第七部分都是书评,所评的书涵盖心理学,哲学,中国文学,传记,游记,散文,诗歌,考据甚至辞典,可见钱锺书兴趣之广,知识之渊。来自西文的词必会在后面括弧列出,方便理解,又可见作者极其咬文嚼字。资料极富文采,简直像是在看散文。说起散文,其实《写在人生边上》里还有一篇书评。
若要写一篇此书的书评,或许能够引用原书书评里的话“本书中名言隽语,络绎不绝”《不够知己》“感荡了无量数读者的心,跟随作者的心一同颤动,跳跃!”《落日颂》然后引用完毕,全文结束。
何也?其一,若是真正仔细地看过了钱的书评,那么再看书评的书评就会忍不住比较,最终兴趣索然,然后把手里的玩意儿挪到右上角,用手指去触摸未知数X。其二,本书不仅仅资料杂,而且风格不一,《写在人生边上》幽默中浸润着思索,而后面则愈加严肃(虽然作者一向会忍不住插上几句俏皮话),若是从前后两部分各抽出一篇文章,估计没人会以为是同一人所写。其三,文章极有思想深度和艺术魅力。别看《写在人生边上》看似在不停地掉书袋和卖笑,里面的东西深的很。最富代表性也是最简单的一篇就是上文所提的《读伊索寓言》。在此摘引一段:”老婆子和母鸡的故事:老婆子养只母鸡,每一天下一个蛋。老婆子贪心不足,期望它一天下两个蛋,加倍喂她。从此鸡愈吃愈肥,不下蛋了——所以戒之在贪。伊索错了!他该说,大胖子往往是留意眼。
狐狸和葡萄的故事:狐狸看见藤上一颗颗已熟的葡萄,用尽方法,弄不到嘴,只好放下,安慰自我说:“这葡萄也许还是酸的,不吃也罢!”就是吃到了,他还要说:“这葡萄果然是酸的。”假如他是一只不易满足的狐狸,这句话他对自我说,因为现实终“不够理想”。假如他是一只很感满意的狐狸,这句话他对旁人说,因为诉苦经能够免得旁人来分甜头。
驴子跟狼的故事:驴子见狼,假装腿上受伤,对狼说:“脚上有刺,请你拔去了,免得你吃我时舌头被刺。”狼信以为真,专心寻刺,被驴子踢伤逃去,因此叹气说:“天派我做送命的屠夫的,何苦做治病的医生呢!”这当然幼稚得可笑,他不知到医生也是屠夫的一种。“
几篇散文都是幽默首当其冲,然后讽刺大军随之而至。欲修炼吐槽功底,可日观此书,夜观此书,饮食观此书,如厕观此书,如此苦练,必有所成。
务必要说明的是,在观看这些文章的时候,务必把做阅读理解走火入魔的恶习戒除,,千万别妄想去找什么中心思想,这太幽默了。如此,观此书会有情绪舒畅,神清气爽之感觉。
至此只能停笔,只能写这么多。我只能发发对于《写在人生边上》的小小的议论,再写下去恐怕不伦不类,难以阐尽。这并不是我的懒惰,而是“这本书真大!一时不易看完,就是写过的边上也还留下好多空白。”
写在人生边上读后感4
拜大语课所赐,有幸读到了《一个偏见》这篇杂文,深深为钱钟书先生丰富渊博的学识与幽默含蓄的谈吐所折服,于是去网上下载了《写在人生边上》的txt文档。刚一读,立刻“眼不释卷”,花了三个多小时,总算是粗读了一遍,有些小的看法不吐不快,就算是后辈对钱老先生的一种致敬吧。
“文如其人”,这句话用在钱先生身上实在合适不过了,看过钱先生的生平,其父为其取表字“默存”,意在挫其锐气,避其锋芒。但是钱先生的文采就如同宝剑的锋芒一般,一旦出鞘,便是明晃晃让人胆寒。
读钱先生的作品很费脑神经,不下苦功夫不行,奇怪的是,有时候你很认真去阅读,却发现作者不知所云,不是人家的功夫不到家,而是自己的天资太差,正如他的.夫人杨绛先生所说的,钱先生的作品有些很晦涩,读者很少,有些通俗一些,但是仍然不是畅销作品。乍一听,觉得似乎有些在故弄玄虚,实际上就是自己的水平不到家,看书如同牛听琴一般无用。
私以为,钱先生更多是为了抒发才气而进行创作,至于读者是否能够全盘接受,就要看自己的脑子是不是能够跟上他天马行空的思维方式,以及他取之即用而又不留画工的学识了。
知识是死的,是僵化的,但是到了钱先生笔下,就成了活灵活现的桥段,每一个引用都让人觉得身临其境,然后赞叹巧妙。但是这种对于细节的过度关注和描述,往往成为后人诟病钱先生的一个理由,认为他“掉书袋”,而且小题大做。但是这正是钱氏风格,即“于细微处见真章”,而这种风格,不是将知识变成积木般熟练的把玩,而是将它们化成了血与灵魂,融在了人生里;若不是大家,怎有如此的智慧呢?
这集子里每一篇短文,都蕴含了钱先生独特的观点,并且巧妙地运用了生动的比喻,以幽默的手法,让读者透过思考来理解他的思想。《写在人生边上》,这个名字,确实也取得巧妙。作者将人生比喻为一本书,将一部分人比喻作书评家或批评家,而另一些人则为消遣者。这样的比喻,已然是出人意料,而十分贴切。
将快乐与黑暗面对立起来的《论快乐》与《魔鬼夜访钱钟书先生》,实际上描述了他的一种思想,即快乐是相对而短暂的,而那些失望苦闷虚伪才是贯穿人生的真正主题,而这种颓废美,正是钱先生在他所有作品都暗暗透漏的思想。
《伊索寓言》为著名的儿童读物,但作者却认为,寓言将孩子教得更简单,灌输美好社会的假象,可事实上成人的世界中,却并非如此黑白分明,进而批评社会中的虚伪行为。
《谈教训》中写道“我常奇怪,天下何以有这许多人,自告奋勇来做人类的义务导师,天天发表文章,教训人类。”反映了先生对于假道学的一贯鄙视,也证明了他性格中确实看不起为人师者,就如同当年在清华之狂语“清华园中,无人配做我钱某人的老师。”
私以为钱先生是个敏感而仔细观察的人,他的生活中充斥着智慧的火花,他却很少从大处着手,反而愿意在生活的细微之处,领悟到做人的道理,体验出人生百态。有谁能说人生不是一本大书呢?
写在人生边上读后感5
来自西文的词必会在后面括弧列出,方便理解,又可见作者极其咬文嚼字。资料极富文采,简直像是在看散文。说起散文,其实《写在人生边上》里还有一篇书评,聪明狡黠,那便是:《读伊索寓言》》
若要写一篇此书的书评,或许能够引用原书书评里的话“本书中名言隽语,络绎不绝”(《不够知己》》)“感荡了无量数读者的心,跟随作者的心一同颤动,跳跃!”(《落日颂》》)然后引用完毕,全文结束。
何也?其一,若是真正仔细地看过了钱的书评,那么再看书评的书评就会忍不住比较,最终兴趣索然,然后把手里的玩意儿挪到右上角,用手指去触摸未知数X。其二,本书不仅仅资料杂,而且风格不一,《写在人生边上》幽默中浸润着思索,而后面则愈加严肃(虽然作者一向会忍不住插上几句俏皮话),若是从前后两部分各抽出一篇文章,估计没人会以为是同一人所写。其三,文章极有思想深度和艺术魅力。别看《写在人生边上》看似在不停地掉书袋和卖笑,里面的东西深的很。最富代表性也是最简单的一篇就是上文所提的《读伊索寓言》》。在此摘引一段:
”老婆子和母鸡的故事:老婆子养只母鸡,每一天下一个蛋。老婆子贪心不足,期望它一天下两个蛋,加倍喂她。从此鸡愈吃愈肥,不下蛋了——所以戒之在贪。伊索错了!他该说,大胖子往往是留意眼。
狐狸和葡萄的故事:狐狸看见藤上一颗颗已熟的葡萄,用尽方法,弄不到嘴,只好放下,安慰自我说:“这葡萄也许还是酸的,不吃也罢!”就是吃到了,他还要说:“这葡萄果然是酸的。”假如他是一只不易满足的狐狸,这句话他对自我说,因为现实终“不够理想”。假如他是一只很感满意的狐狸,这句话他对旁人说,因为诉苦经能够免得旁人来分甜头。
驴子跟狼的故事:驴子见狼,假装腿上受伤,对狼说:“脚上有刺,请你拔去了,免得你吃我时舌头被刺。”狼信以为真,专心寻刺,被驴子踢伤逃去,因此“天派我做送命的屠夫的,何苦做治病的医生呢!”这当然幼稚得可笑,他不知到医生也是屠夫的一种。“
靖篇散文都是幽默首当其冲,然后讽刺大军随之而至。欲修炼吐槽功底,可日观此书,夜观此书,饮食观此书,如厕观此书,如此苦练,必有所成。
务必要说明的是,在观看这些文章的时候,务必把做阅读理解走火入魔的恶习戒除,,千万别妄想去找什么中心思想,这太幽默了。如此,观此书会有情绪舒畅,神清气爽之感觉。
至此只能停笔,只能写这么多。我只能发发对于《写在人生边上》的小小的议论,再写下去恐怕不伦不类,难以阐尽。这并不是我的懒惰,而是“这本书真大!一时不易看完,就是写过的边上也还留下好多空白。”(《写在人生边上·序》)
写在人生边上读后感6
如果让我用几个关键词来描述钱钟书,当是:帅;思辨;幽默;谦逊。
认识钱钟书大概是在初中的时候。当时去一个同学家,她大概也是爱书之人,藏书不少。而在“浩繁卷帙”中我一眼相中的是那本包着白色封皮的《围城》,恍若少女一见钟情,对着它居然还有点脸红心跳。也许“初恋”太过暴风骤雨,也许当时阅历尚浅并未能体会书中旨趣,借来的《围城》并没有仔细地阅读,兴奋劲儿过后书就被搁置了,以致于现在让我回溯书中内容,除了主角“方鸿渐”和那句“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游戏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外,我一概都不记得了。
喜爱上钱钟书时已经是高中了。当时不知道在哪儿看见一张钟书先生年轻时候的照片,英伦风,书卷气息扑面而来,帅得简直人神共愤。我想,大抵女生也是视觉性动物,看到美好的人或事,荷尔蒙、多巴胺都会胡乱分泌,至少彼时彼境的某高中女生的确如此。
如果没记错,《读伊索寓言》》一篇被当时的高中教材收录,文章就儿童是否该读寓言展开论述,而喜爱钟书先生的主要原因也是源于该文吧,其中的一些哲思至今我还在时常咀嚼。钟书先生写到“小孩子该不该读寓言,全看我们成年人在造成什么一个世界、什么一个社会,给小孩子长大了来过活。卢梭认为寓言会把纯朴的小孩子教育得复杂了,失去了天真,所以要不得。我认为寓言要不得,以为人事里的是非的分别、善恶的果报,也像在禽兽中间一样公平清楚,长大了就处处碰壁上当”。事有凑巧,大学时候,老师给我解读《道德经》,他说,“因为没有标点,所以读者有了更大的解读空间,我们现在普遍认为老子开篇第一句是‘道可道,非常道’,而我认为是‘道可,道非,常道’”。如果按照古人们“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朴素哲学观来看,我倒觉得老师给我的解读似乎更符合当下现实社会的逻辑。人是社会性、情景性动物,没有纯粹的好坏之分。如今,我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也再不敢简单地以“是非”“善恶”来妄断了,没有情境没有证据,求知真相的过程会被太多内外在的主观情绪干涉和影响(可能来自媒体刻意宣传,可能基于自己日常生活经验),正如胡适先生所说,我只敢“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这或许就是钱钟书先生给我种下的一枚思辨种子吧,当它再从外界环境和周边人物中汲取阳光雨露时,便会生根发芽逐渐长成。
钟书先生有三本大书——《围城》、《谈艺录》、《管锥编》,可惜我由于心存敬意与怯意,一直没敢翻阅,只断断续续地读了一点钱钟书的散文和关于他的生平趣事,期许自己能够“偷得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这其中,《写在人生边上》应当算是比较认真阅读的了。所以,别的书籍我都不敢妄加评判,唯独看过思考过的《写在人生边上》感觉自己还稍稍有些发言权。
《写在人生边上》这部书,它是围绕怎样的一个故事来写的
《写在人生边上》的作者是钱钟书,是一本散文集。围绕着作者的生活展开,对人生这部大书和大问题进行了妙趣横生的描写,对现实的黑暗、堕落和庸俗给予了无情的嘲讽。通过对人生的深度解析,警醒读者在面对复杂的人生时,培养起一种睿智和大度的气质。
《写在人生边上》的语言诙谐幽默,如行云流水一般,而且表达的思想富有哲理和洞见,体现出作者对中西文化的融会贯通。此书收录的散文语言幽默,见解独到精辟,行文一气呵成,更是旁征博引,极富哲理。书中很多的片段往往用一种幽默的情趣,促使人们去反思和回味,激励读者去探索和追求,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哲思散文杰作。其中的《论快乐》《论文人》《读伊索寓言》《谈教训》等篇章,集中体现了钱钟书的写作特点和思想内涵。
在作者看来,人生就是一部大书,想要读懂这本书并非易事。人生虽不快乐,但我们仍能做自己的主,去乐观看待,去努力改变。过平淡的人生也未尝不可,但这样的人生总感觉少了点什么。有人乐观看人生,有人悲观过一世,这一切都取决于我们对人生所持的态度。人生在世,苦多乐少,既然人生注定不快乐,那么我们何不苦中作乐呢,至少精神上的快乐可以抵消一些物质上的痛苦。
钱钟书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研学至深,一生淡泊名利、甘于寂寞、著作等身,培养和影响了几代学人,深为世人所景仰。而和杨绛先生的美好爱情也令很多现代的读者羡慕。他的语言文字往往在幽默诙谐的背后藏有很深的哲理,欢笑之余给人以心灵的拷问,侃侃而谈之中,非常自然地把读者带进一个无比广阔的天地。增长人生见识的同时,还提升了我们的人生境界。
通过《写在人生边上》,钱老告诉我们,乐观的过一生,人便会变的阔达,人生会变得美好;如果悲观地看世界,本就痛苦的人生就会变得更加冗长和沉闷,那些令人厌恶和痛苦的东西就会被我们无限的放大,进而无法看到人生的希望。快乐人人都想拥有,但唯有那些大爱大觉者才能遇见最持久的灵魂享受。
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的作者是
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的作者是? 1.萧红 2.钱钟书 正确答案:钱钟书 《写在人生边上》是钱钟书先生的一本散文集,收录了1939年2月以前写的十篇散文,共6万字。
《写在人生边上》这部书,你认为它所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写在人生边上》是钱钟书的杂文集,它主要表达了钱钟书在人生这“一部大书”中的“零星的随感”。
补充:《写在人生边上》的简介上海开明书店1941年12月初版。列入“开明文学新刊”。收作者《序》1篇,杂文10篇。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12月根据初版本重排,作者作了文字上的修订,列入“上海抗战时期文学丛书”第二辑。
《魔鬼夜访钱钟书先生》一篇意味深长。这个魔鬼,类似歌德笔下的靡菲斯特,常常在对社会人生的独特分析和批判中,说出一些令人颤栗的“可怕的真理”,如“你要知道一个人的自己,你得看他为别人做的传;你要知道别人,你倒该看他为自己做的传。自传就是别传”。
钱钟书的杂文以知识性和思辨性见长,突出表现在他的议论有与众不同的独特视角,独特纹理,充满着许多启神益智的思想和妙趣横生的警句,如《窗》说“学问的捷径,在乎书背后的引得,若从前面正文看起,反见得迂远了”;《论快乐》说“矛盾是智慧的代价。这是人生对于人生观开的玩笑”;《说笑》说“真正的幽默是能反躬自笑的,它不但对于人生是幽默的看法,它对于幽默本身也是幽默的看法。提倡幽默作为一个口号、一种标准,正是缺乏幽默的举动”;《谈教训》说“不配教训人的人最宜教训人;愈是假道学愈该攻击假道学”;等等。其中有奇异的遐思,有丰富的联想,有对世情的讽刺,有对人生的体味。
钱钟书的杂文喜欢旁征博引,文章的知识密度大,语言巧喻泉涌,妙语连珠,富于幽默感。谈的虽是平常的事物,然而富有哲理,耐人寻味,辛辣而冷峭,时见智慧的光芒,思辨的力量。
参考文献: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
钱钟书的《写在人生边上》,你曾喜欢
导读:人生据说是一部大书。假使人生真是这样,那么,我们一大半作者只能算是书评家,具有书评家的本领,无须看得几页书,议论早已发了一大堆,书评一篇写完交卷。但是,世界上还有一种人。他们觉得看书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写书评或介绍。他们有一种业余消遣者的随便和从容,他们不慌不忙的浏览。每到有什么意见,他们随手在书边的空白上注几个字,写一个问号或感叹号,像中国旧书上的眉批,外国书里的Marginalia。这种零星随感并非他们对于整部书的结论。因为是随时批识,先后也许彼此矛盾,说话过火。他们也懒得去理会,反正是消遣,不像书评家负有指导读者、教训作者的重大使命。谁有能力和耐心作那些事呢? 假使人生是一部大书,那么,下面的几篇散文只能算是写在人生边上的。这本书真大!一时不易看完,就是写过的边上也还留下好多空白。 钱钟书 一九三九年二月二十八日 婚姻就像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拼命想冲进来,城内的人拼命想冲出去。城外的人远远望城内,城内烟雾弥漫,被一种神秘笼罩,想象中是祥云冉冉,仙乐飘飘,花香鸟语,流水青松,风景无限,欣赏风景必须千方百计冲进城内;而城内的人却认为熟悉的地方是没有风景的,梅花香在城外的小道旁,痛苦时只有到城外掬一捧清泉才能洗去忧伤。 —— 钱钟书《围城》 喜欢钱钟书从《围城》开始,再到《写在人生边上》,洗一个澡,看一朵花,吃一顿饭,假使你觉得快活,并非全因为澡洗得干净,花开得好,或者菜合你口味,主要因为你心上没有挂碍。“永远快乐”这句话,不但渺茫得不能实现,并且荒谬得不能成立。快过的决不会永久;我们说永远快乐,正好像说四方的圆形,静止的动作同样地自相矛盾。所以我们每一种缺陷都有补偿,吝啬说是经济,愚蠢说是诚实,卑鄙说是灵活,无才便说是德。因此世界上没有自认为一无可爱的女人,没有自认为百不如人的男子。 你要永久,你该向痛苦里去找。不讲别的,只要一个失眠的晚上,或者有约不来的下午都能使你尝到什么叫做“永久”的滋味。人生的刺,就在这里,留恋着不肯消失的,偏是你所不留恋的东西。快乐时的你一定心无愧怍。假如你犯罪而真觉快乐,你那时候一定和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同样心安理得。有最洁白的良心,跟全没有良心或有最漆黑的良心,效果是相等的。真有幽默的人能笑,我们跟着他笑;假充幽默的小花脸可笑,我们对着他笑。小花脸使我们笑,并非因为他有幽默,正因为我们自己有幽默。 世界上的大罪恶,大残忍--没有比残忍更大的罪恶了--大多是真有道德理想的人干的。没有道德的人犯罪,自己明白是罪;真有道德的人害了人,他还觉得是道德应有的代价。上帝要惩罚人类,有时来一个荒年,有时来一次瘟疫或战争,有时产生一个道德家,抱有高尚得一般人实现不了的理想,伴随着和他的理想成正比例的自信心和煽动力,融合成不自觉的骄傲。 天地间有许多景象是要闭了眼才看得见的,譬如梦。假使窗外的人声物态太嘈杂了,关了窗好让灵魂自由地去探胜,安静地默想。有时,关窗和闭眼也有连带关系,你觉得窗外的世界不过尔尔,并不能给与你什么满足,你想回到故乡,你要看见跟你分离的亲友,你只有睡觉,闭了眼向梦里寻去,于是你起来先关了窗。
《写在人生边上》读后感
常言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世间万物皆有所持意义,文字亦不例外。写作是记录感情,阅读是对情感的第二次激发,读后感则是我们情感生发的结果。下面,为您带来“《写在人生边上》读后感”,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更多内容尽在。
《写在人生边上》读后感1
这个散文, 给人的感觉总是很风趣、很幽默, 但是又很富有哲理。
就说这个书名吧,,初看上去还真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这题目到底是啥意思呀?再看看钱钟书先生写的序,“假使人生是一部大书,那末,下面的几篇散文只能算是写在人生边上的。这本书真大!一时不易有完,就是写过的边上也还留下好多空白。”于是,恍然大悟。是呀,人生这本大书我们又能读懂多少呢?能在它边上写上些什么的,也算是不错了。
我们学生们是还不够资格在人生的边上作批注的——至少我还没有这资格,因此只能在钱钟书先生这本《写在人生边上》的大作中选上这么一小段,叫做《论快乐》的议论的边上,写上一小段随感。毕竟是个孩子,我从不觉得人生太长或是太短,因此,依照钱钟书先生的观点来看,我目前所经历的生活既不是特别快乐,也不是很痛苦,只能算是平平淡淡吧。
不过,平平淡淡的人生可以是一种事实,但决不可以是一种观点。人生的痛苦正是由于它是漫长的,但也正是因为它是漫长的,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去寻找快乐,去感受快乐——即使快乐是转瞬即逝的,矛盾的双方是辩证统一的。乐观的过一生,人便会变得阔达,一切也会变得相对美好;悲观的看世界,本就痛苦的人生会变得愈加冗长,一切令人所厌恶的东西会被无限的放大。
因此,虽然人生注定是不快乐的,我们仍能乐观地过一生。
《写在人生边上》读后感2
喜欢看钱钟书先生的文字,因为在他的风趣与幽默之间,可以感受到生命的昂然,细品出生活的哲理。
就说这本书《写在人生边上》吧,单是这书名就起的既有诗意,又有深意。先看看钱先生写的序吧:“假使人生是一部大书,那么,下面的几篇散文只能算是写在人生边上的。这本书真大!一时不易有完,就是写过的边上也还留下好多空白。”于是,也会觉醒:是呀,人生这本大书我们每个人又能参透多少? 能在它的边上看到怎样的风景,又能在它的边上写下怎样的理解呢?
书中的许多章节我都爱不释手,像《魔鬼夜访钱钟书先生》、《说笑》、《吃饭》、《论快乐》,都曾反复阅读,这些“写在人生边上”的注释也填补了我许多时间上和心灵上的空白。
在《魔鬼夜访钱钟书先生》一节中,钱先生的诙谐发挥的淋漓尽致,魔鬼先生也被塑造的彬彬有礼,像极了绅士。在你感悟道理的同时,又会忍俊不止。在《论快乐》中,钱先生的观点透彻、达观,让我明白快乐的本质。“永远快乐”是我们常挂在嘴边的愿望,但在先生眼中,这四个字是渺茫得不能实现,荒谬的不能成立的,就像说“四方的圆形,静止的动作”同样自相矛盾。“快乐在人生里,好比引诱小孩子吃药的方糖”,我们往往为短暂的快乐,要忍受用一生的时间来盼望和等待。不过,好在人类文明的进步发现了快乐是由精神来决定的,所以钱先生的观点是“人生虽不快乐,但仍能乐观”。的确是这样,不同的人,它的意识所反映出的物质世界是不同的,因此有人是乐观看人生,有人是悲观过一生,而我们应该像钱先生那样,乐观地对待人生,苦中作乐也好,把忍受变为享受也好,那么人生还有什么威胁,还有什么可畏惧的哪!
是啊,人生的痛苦正是由于它是漫长的,但也正是因为它的漫长,我们才有足够的时间去寻找快乐,去享受快乐——即使快乐是转瞬即逝的。乐观地过一生,人便会变得豁达,一切也会变得相对合理与美好;悲观地看世界,人生的苦痛会就变得愈加冗长,一切令人所厌恶的东西会被放大,因此,人生即使注定是不快乐的,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凭籍自己的智慧,乐观地过一生。
清晨,当我轻揉双眼,端详双手,触摸新的一天开始的时候,会问自己:今天会快乐吗?今生我幸福吗?不同的时期,不同的人生状态,或许答案不同,但是,崭新的一天,总是可以带着乐观去希望,当我把人生边上的事做完,把人生边上的事写下,也许,那就是我幸福快乐的一生吧。
《写在人生边上》读后感3
不同的人对待任何事物总有不同的看法。因此,有人乐观地看待人生;有人悲观地面对人生,而我们应该乐观地看待人生,面对人生的一切。
一看《写在人生边上》这个书名就让人摸不着头脑,但是你只要看看这本书的序就能懂一点,“家事人生是一本大书,那末,下面的几篇散文只能算是写在人生边上的。这本书真大!一时不易有完,就是写过的边上也还留下好多空白。”我们每个人对待自己的人生又能读懂多少?能在边上写上一些,算是不错了。
人生不可能完全是快乐的,也不可能完全是痛苦的。我们的人生都是有苦有乐,只是我们如何去看待?乐观的人对待一切事物都会感觉是快乐的,而悲观的人对待一切事物都会觉得是痛苦的。即使我们不能完全乐观地对待一切,但我们可以在困难时苦中作乐。这样我们就可以感觉到自己的人生。
《写在人生边上》与其称之为书,倒不如说是钱钟书先生一生的感悟。如先生所言,我目前所经历的生活既不是特别快乐,也不是很痛苦,只能算是平平淡淡吧。对,平平淡淡才是真,有哪个人可以辉煌一世?又有哪个人可以暗淡一辈子?人生的大起大落,换来的只不过是若有若无的虚名罢了,何必让自己受苦。
钱先生的文字有些晦涩,有时看得我云里雾里迷迷糊糊摸不到头脑,但一旦看懂了,就像太阳赶走阴天,一下划开云雾,把我从里面揪出来,眼前一片清明。这集子里每一篇短文,都蕴含了钱先生独特的观点,并且巧妙地运用了生动的比喻,以幽默的手法,让我一步一步靠近他的世界。
一篇一篇,一个字一个字,慢慢融化了,如养料一般灌溉在我的心田,却不急着与那里的土壤融为一体,一点点渗进去,滋润中夹杂着痛苦,让我慢慢的看清了眼前,看清了自己。读书的过程,有些迷茫,渐渐的清晰了,又有些胆怯,逐渐的变得勇敢起来,手捧着书页就像脚踏在坚实的土地上,脚上越来越重,心却渐渐充实起来,一点一点被从未见过的东西填满,无限满足。
钱钟书先生在生活的细微之处,领悟到做人的道理,体验出人生百态。我只希望,我的人生边上不会只是空白,只要有些简单快乐的批注就够了。
《写在人生边上》读后感4
《写在人生边上》是钱钟书先生唯一的一本真正意义上的散文集(也是钱钟书先生的“第一个集子”),由杨绛先生编定,上海开明书店一九四一年初版。所藏《写在人生边上》已是开明书店“民国三十七年九月四版”,即是1948年时出版的,可能是解放前的最后一次出版,等到解放后再次出版就要等到上个世纪80年代初了。一九八二年福建人民出版公司把这本书纳入《上海抗战时期文学丛书》第一次重新出版;一九八八年台北书林出版公司又把它收载到《钱钟书作品集》中在台湾出版。但是,其总印数也不过几千册,“在国内第一流图书馆,收存者也寥寥无几,更不必说读者、研究者对它可望而不可得”(中国社科1990年版再版后记)。但近年来笔者也见到国内又有好几家出版社再版了这本书,已不像前几年那般难得。所藏1948年版《写在人生边上》尽管不是初版,但解放前出版的钱氏原作已很难见到,故仍颇值简介。
这本书的正面扉页是钱氏的“志谢”:
这个集子里的文章,有几篇是发表过的,曾和孙大雨戴望舒沈从文孙毓棠各位先生所主编或筹备的刊物有过关系。
陈麟瑞、李健吾两先生曾将全书审阅一遍,并且在出版和印刷方面,不吝惜地给予了帮助。
作者远客内地,由杨绛女士在上海收拾,拣选,编定这几篇散文,成为一集。
愿他们几位不嫌微末底接受作者的感谢。
扉页反面是:
赠与季康
三十年六月二十日
目前我们在市场见到的新出版《写在人生边上》还是保留了这种形式的。书的第一页为《序》。最后三面为开明书店印行的“开明文学新刊”书目,介绍了各种由开明出版的小说、散文、诗、戏剧和“批评”,其中小说14种,包括钱钟书的《人·兽·鬼》(其他还有如叶绍钧的《倪焕之》、师陀的《无望村的馆主》等现代文学史上的名作),散文集21种,其中有钱氏的《写在人生边上》(另外还有如茅盾的《速写与随笔》、朱自清《欧游杂记》《伦敦杂记》《背影》、巴金《怀念》、丰子恺《缘缘堂随笔》、施蛰存《灯下集》、冰心《关于女人》等),诗两种:马君玠《北望集》、藏克家《烙印》,戏剧6种,有如茅盾的《清明前后》、柯灵的《恨海》,批评一种:李广田的《诗的艺术》。
此书最后一面重点介绍了四本书:钱钟书的《人·兽·鬼》和《写在人生边上》,以及艾芜的《我的青年时代》和沈从文《从文自传》。《写在人生边上》的广告词很简单:“作者在序文里说:‘人生据说是一部大书’,‘下面的几篇散文只能算是写在人生边上的。’”恰如其分。倒是《人·兽·鬼》的广告词要详细的多:“作者是以博学和智慧闻名的,他用深邃的目光和犀利的观察解剖人生。这本集子保持着他一贯的风格。这里包含四个短篇小说:《上帝的梦》,《猫》,《灵感》,《怀念》。每篇像一朵有刺的花,美丽,芬芳,发散出无限的色香,可是,同时用毫不容情的讽刺,引起我们一种难以派遣的惆怅。”
钱氏少年才俊,早已声名在外;到1948年时的他,不仅开始出版学术著作《谈艺录》,还发表出版了极受欢迎的长篇小说《围城》,开明书店极力为钱氏做广告也只是说了该说的话,并没有夸张,当然开明书店要拿他做卖点也是可以理解的。这本书除了《序》之外共收有十篇文章,分别是:《魔鬼夜访钱钟书先生》、《窗》、《论快乐》、《说笑》、《吃饭》、《读伊索寓言》、《谈教训》、《一个偏见》、《释文盲》和《论文人》。全书正文共65页,第64页有借书卡一张,只有两人曾借过,从全书内页看,也似乎没有被阅过的痕迹。
据现代文学研究专家袁良骏先生说,这是一部非常了不起的书:《写在人生边上》很可以看作《围城》的前奏曲,没有它,也许就没有《围城》。可见此书分量之一斑。那么为什么这本书叫《写在人生边上》?仍原引作者《序》(一九三九年二月十八日)里的话:“人生据说是一部大书”。“假使人生是一部大书,那末,下面的几篇散文只能算是写在人生边上的。这本书真大!一时不易看完,就是写过的边上也还留下好多空白”。在《一个偏见》一文中,他也曾说:“只有人生边上的随笔、热恋时的情书等等,那才是老老实实、痛痛快快的一偏之见”。可见这本书主要写的还是作者对“人生”这部大书的理解与体悟,也可以说是“对这部大书的丰富和补充”。有兴趣者不妨拿来一睹为快。
《写在人生边上》读后感5
钱钟书写的文章,给人的感觉总是很风趣,很幽默,真正深蕴于钱老书中的智慧结晶却往往难以言表,让人体会到大智慧与小聪明之间的差别…… 《写在人生的边上》是钱老人生体验的流露,然我们看到先生对世相百态的深刻、敏锐的洞察…… 《人生边上的边上》学理味要浓一些,但不变的是那一束智慧之光的时时闪耀。
平平淡淡的人生可以是一种事实,但决不可以是一种观点。而且平平淡淡的过一生其实也是不快乐的,因为平平淡淡就是“沉闷”,就是“长时间”,就是“痛苦”。不过,“人生虽不快乐,但仍能乐观”确实是这样的,虽然钱钟书先生的一串论证,已证明人生不可能是永远快乐,甚至说“永远快乐”它“不但渺茫得不能实现,并且荒谬得不能成立”。然而人生边上的路径究竟走向何方,不得而知,也许快乐,人生的意义太过虚无,我们要在这样的一种事实中间漫不经心的去追寻。
这集子里每一篇短文,都蕴含了钱先生独特的观点,将快乐与黑暗面对立起来的《论快乐》与《魔鬼夜访钱钟书先生》,实际上描述了他的一种思想,即快乐是相对而短暂的,而那些失望苦闷虚伪才是贯穿人生的真正主题,而这种颓废美,正是钱先生在他所有作品都暗暗透漏的思想。
《伊索寓言》为著名的儿童读物,但作者却认为,寓言将孩子教得更简单,灌输美好社会的假象,可事实上成人的世界中,却并非如此黑白分明,进而批评社会中的虚伪行为。
《谈教训》中写道“我常奇怪,天下何以有这许多人,自告奋勇来做人类的义务导师,天天发表文章,教训人类。”反映了先生对于假道学的一贯鄙视,也证明了他性格中确实看不起为人师者,就如同当年在清华之狂语“清华园中,无人配做我钱某人的老师。”
私以为钱先生是个敏感而仔细观察的人,他的生活中充斥着智慧的火花,他却很少从大处着手,反而愿意在生活的细微之处,领悟到做人的道理,体验出人生百态。有谁能说人生不是一本大书呢?
我精心推荐
《写在人生边上 人生边上的边上 石语》钱钟书语录
《写在人生边上 人生边上的边上 石语》钱钟书语录 人生的刺,就在这里,留恋着不肯快走的,偏是你所不留恋的东西。 矛盾是智慧的代价,这是人生对于人生观开的玩笑。 ——钱钟书《写在人生边上 人生边上的边上 石语》 天地间有许多景象是要闭了眼才看得见的,譬如梦。 ——钱钟书《写在人生边上 人生边上的边上 石语》 偏见可以说是思想的放假。它是没有思想的人的家常日用,是有思想的人的星期日娱乐。 ——钱钟书《写在人生边上 人生边上的边上 石语》 生来是个人,终免不得做几桩傻事错事,吃不该吃的果子,爱不值得爱的人;但是(文明人)心上自有权衡,不肯颠倒是非,抹杀好坏来为自己辩护。他了解该做的事未必就是爱做的事。这种自我的分裂、知行的歧出,紧张时产出了悲剧,松散时变成了讽刺。 ——钱钟书《写在人生边上 人生边上的边上 石语》 反其道而行之。换个角度看世界,会收获到不同的东西,世界也因此以另一个面貌展示在你面前。 ——钱钟书《写在人生边上 人生边上的边上 石语》 房屋有了窗就像人体有了灵魂。 窗可以开阖,人心亦可以开阖。 ——钱钟书《写在人生边上 人生边上的边上 石语》 假使窗外的人声物态太嘈杂了,关了窗好让灵魂自由地去探胜,安静地默想。有时,关窗和闭眼也有连带关系,你觉得窗外的世界不过尔尔,并不能给与你什么满足,你想回到故乡,你要看见跟你分离的亲友,你只有睡觉,闭了眼向梦里寻去,于是你起来先关了窗。因为只是春天,还留着残冷,窗子也不能镇天镇夜不关的。 ——钱钟书《写在人生边上 人生边上的边上 石语》 人性并不能改良而还有人来负教导的责任,那倒是极耐寻味的。 自己有了道德而来教训他人,那有什么稀奇;没有道德而也能以道德教人,这才见得本领。 世界上的大罪恶、大残忍——没有比残忍更大的罪恶了——大多是真有道德理想的人干的。没有道德的人反正,自己明白是罪;真有道德的人害了人,他还觉得是道德应有的代价。 ——钱钟书《写在人生边上 人生边上的边上 石语》 有种人神气活现,你对他恭维,他不推却地接受,好像你还他的债,他只恨你没有附缴利钱。另外一种假作谦虚,人家赞美,他满口说惭愧不敢当,好像上司纳贿,嫌数量太少,原壁退还,好等下属加倍再送。不管债主也好,上司也好,他们终相信世界上还有值得称赞的好人,至少就是他们自己。 近代当然也有坏人,但是他们坏得没有性灵,没有人格,不动声色像无机体,富有效率像机械。 ——钱钟书《写在人生边上 人生边上的边上 石语》 想像是一种心里功能,它像纯洁而经琢磨的水晶,照映出感觉所获得的具体事物的形象。 ——钱钟书《写在人生边上 人生边上的边上 石语》 蝙蝠碰见鸟就充作鸟,碰见兽就充作兽。人比蝙蝠就聪明多了。他会把蝙蝠的方法反过来施用:在鸟类里偏要充兽,表示脚踏实地;在兽类里偏要充鸟,表示高超出世。向武人卖弄风雅,向文人装作英雄;在上流社会里他是又穷又硬的平民,到了平民中间,他又是屈尊下顾的文化份子:这当然不是蝙蝠,这只是——人。 小孩子该不该读寓言,全看我们成年人在造成什么一个世界、什么一个社会,给小孩子长大了来过活。 ——钱钟书《写在人生边上 人生边上的边上 石语》 色盲决不学绘画,文盲却有时谈文学,而且谈得还特别起劲。于是产生了印象主义的又唤作自我表现或创造的文学批评。文艺鉴赏当然离不开印象,但是印象何以就是自我表现,我们想不明白。若照常识讲,印象只能说是被鉴赏的作品的表现,不能说是鉴赏者自我的表现,只能算是作品的给予,不能算是鉴赏者的创造。印象创造派谈起文来,那才是真正热闹。 ——钱钟书《写在人生边上 人生边上的边上 石语》 西谚云:“急需或困乏时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不免肤浅。我们有急需的时候,是最不需要朋友的时候。朋友有钱,我们需要他的钱;朋友有米,我们缺乏的是他的米。……常时最知情识趣的朋友,在我们穷急时,他的风趣,他的襟抱,他的韵度,我们都无心欣赏了。……试看世间有多少友谊,因为有求不遂,起了一层障膜;同样,假使我们平日极瞧不起,最不相与的人,能在此时帮忙救急,反比平日的朋友来得关切 ——钱钟书《写在人生边上 人生边上的边上 石语》 说来也奇,偏是把文学当作职业的人,文盲的程度似乎愈加厉害。好多文学研究者,对于诗文的美丑高低,竟毫无欣赏和鉴别。但是,我们只要放大眼界,就知道不值得少见多怪。看文学书而不懂鉴赏,恰等于帝皇时代,看守后宫,成日价在女人堆里厮混的偏偏是个太监,虽有机会,却无能力!无错不成话,非冤家不聚头,不如此怎会有人生的笑剧? ——钱钟书《写在人生边上 人生边上的边上 石语》 我们常把火焰来比恋爱,这个比喻有我们意想不到的贴切。恋爱跟火同样的贪滥,同样的会蔓延,同样的残忍,消灭了坚牢结实的肥料,把灰烬去换光明和热烈。 ——钱钟书《写在人生边上 人生边上的边上 石语》 世界上是非善恶邪正的分别,有时候不过是人我的差异。 ——钱钟书《写在人生边上 人生边上的边上 石语》 吃饭还有许多社交的功用,譬如联络感情、谈生意经等等,那就是“请吃饭”了。社交的吃饭种类虽然复杂,性质极为简单。把饭给自己有饭吃的人吃,那是请饭;自己有饭可吃而去吃人家的饭,那是赏面子。交际的微妙不外乎此。反过来说,把饭给与没饭吃的人吃,那是施食;自己无饭可吃而去吃人家的饭,赏面子就一变而为丢脸。这便是慈善救济,算不上交际了。 ——钱钟书《写在人生边上 人生边上的边上 石语》 陈散原诗,予所不喜。凡诗必须使人读得、懂得,方能传得。散原之作,数十年后恐鲜过问者。早作尚有沉忧孤愤一段意思,而千篇一律,亦自可厌。近作稍平易,盖老去才退,并艰深亦不能为矣。为散原体者,有一捷径,所谓避熟避俗是也。言草木不曰柳暗花明,而曰花高柳大;言鸟不言紫燕黄莺,而曰乌鸦鸱枭;言兽切忌虎豹熊 罴 ,并马牛亦说不得,只好请教犬豕耳。 ——钱钟书《写在人生边上 人生边上的边上 石语》 据有几个文学史家的意见,诗的发展是先有史诗,次有戏剧诗,最后有抒情诗。中国诗可不然。中国没有史诗,中国人缺乏伏尔泰所谓“史诗头脑”,中国最好的戏剧诗,产生远在最完美的抒情诗以后。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早。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 ——钱钟书《写在人生边上 人生边上的边上 石语》 先生借魔鬼之口把这个世界讽刺了一遍。 最后魔鬼说如今世上大部分人都无灵魂,就算略有几个有灵魂的人也被上帝挑去。虽然当代人也有坏人,但是他们却坏的没有灵性,没有人格。 如今有灵性有人格的人又有几个呢?呜呼哀哉。 ——钱钟书《写在人生边上 人生边上的边上 石语》 为学总须根柢经史,否则道听途说,东涂西抹,必有露马脚狐尾之日。交好中远如严几道、林琴南,近如冒鹤亭,皆不免空疏之讥。几道乃留洋海军学生,用夏变夷,修文偃武,半路出家,未宜苛论。 ——钱钟书《写在人生边上 人生边上的边上 石语》 心的基本要求是尽量增加无所用心的可能,获得暂时的或某方面的安稳。 ——钱钟书《写在人生边上 人生边上的边上 石语》 ;
写在人生边上的介绍
《写在人生边上》是钱钟书先生的一本散文集,收录了1939年2月以前写的十篇散文,共6万字。先由上海开明书店于1941年12月初版,1946年10月再版,列入“开明文学新刊”。香港文教出版社1982年5月出版;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12月重印出版,列入”上海抗战时期文学丛书”第二辑,48页,增收《〈人·兽·鬼〉和〈写在人生边上〉重印本序》(1982年8月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5月初版(杨润时、栾贵明负责校核);辽宁人民出版社、辽海出版社2000年5月联合再版。
《写在人生边上》钱钟书
钱先生的才华不必多论,《围城》通透入里,《管锥编》高山仰止,但作为一代文豪和大师,钱先生的作品要亲近起来真是的颇有难度。《围城》大起大落,讲世道,论人性,每读每叹;《管锥编》汪洋大海,一扎下去,可能就是小半辈子。相比阿城,王小波,甚至鲁迅,郁达夫,钱先生的留世作品少而不易读,感觉每次都要充足的心理准备和建设才能读。索性的是,杨绛先生集结出版了这本钱先生的散文集,终于有不那么重的内容可以读了。 钱先生在前言中关于「人生边上」的解释: 我一直觉得,要真正读一个作家,当然要读他的代表作,那些长篇巨制,那些恢宏如《百年孤独》和《唐吉坷德》的巨作,但也应该要读读他的散文。因为在那些长篇里,一个作家体现的是他的才华和底蕴,但时常受限于架构而必须内敛,所以我们看到长篇作品经常气势磅礴、才华横溢但故事沉缓。而一到了散文里,一个作家体现的是他的天赋和有趣,没了那些条条框框和一部传世之作的沉稳,完全可以天马行空地恣意挥洒,文笔所及之处,皆如行云,如流水,自然通透。所以,读鲁迅别光看《阿Q》《朝花夕拾》,要看看《故事新编》你才能知道先生的有趣;读木心,也别光捧着《文学回忆录》,也看看《艾默生家的恶客》《云雀叫了一整天》才能体会他刻薄的幽默。再比如王小波的《我的精神家园》,阿城的《文化不是味精》。 而这本《写在人生边上》,放在《围城》和《管锥编》边上,便是这么一本有趣的存在。 随性的同时,抛开小说里人物性格的束缚,钱先生讨论起人性来,可谓一针见血: 比如他讲「善恶正邪」: 比如他讲「偏见」: 钱先生对自然颇有敬畏之心,但对人,则多了些睥睨,可能是太聪明剔透,傲气难免,可能人生经历使他对人性恶的一面看得太多太深刻,不再抱有太高的希冀。(具体的可以看首篇《魔鬼夜访钱钟书先生》) 最后,初读《围城》的时候正当年少,觉得钱先生文笔绝妙但严肃地要死,再后来对《管锥编》有点了解,一派大师风范,但作为读者的缘分也就到此,一来先生著作太少,二来这两本都不是随随便便拿起来就能读的类型。这本《写在人生边上》,钱先生幽默诙谐地调侃人生,对人生小感说道一二,云淡风轻之下往往又是厚重的阅历积淀。这种书,等人生阅历长进了,再不时地拿起来,随手翻两篇,偶读偶得。
本文相关文章:
2010年开学第一课(2010年的开学第一课的观后感 急急急!!!!)
2024年9月28日 06:40
不读书不吃苦你要青春干嘛(不读书不吃苦你要青春干嘛读后感600字)
2024年9月24日 18:50
开讲啦 林志颖(求一期《开讲啦》的观后感要2000字 急用)
2024年9月19日 09:30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种子——《安的种子》读后感?安的种子告诉孩子道理是什么
2024年8月24日 07:30
夏洛特的网2(夏洛特网观后感小学400字 观《夏洛特的网》有感)
2024年7月21日 07:00
2023年最美职工先进事迹发布(2022最美职工观后感5篇)
2024年7月12日 22:50
更多文章:
服装企业里做面料采购,这工作如何啊?国内服装面料都从哪里采购
2024年8月24日 15:00
光和影构成的什么关系成为色调深浅?一个人特喜欢光和影,他是怎样特性的人
2024年8月26日 11:00
明月千里寄相思诗词(婵娟两地共浊酒明月千里寄相思是什么意思)
2024年9月26日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