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育学是研究什么?因材施教,数学教育应该怎么做
本文目录
- 数学教育学是研究什么
- 因材施教,数学教育应该怎么做
- 数学教育方法都有哪些
-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五大核心理念
- 怎样进行数学教育
- 教育孩子数学的九大方法
- 什么是良好的数学教育
- 小学数学教育案例范文
- 小学数学教师和小学数学教育杂志哪个好
-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育教学随笔5篇
数学教育学是研究什么
数学教育学是研究什么如下:
数学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数学教学的实践和方法的学科,旨在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数学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数学学习论:研究数学学习的过程、规律以及影响因素,为课程论和教学论提供心理学根据。
数学课程论:研究数学课程的设计、开发和评价,包括课程内容、教材、教学目标等方面。
数学教学论:研究数学教学的实践和方法,包括教学策略、教学手段、评价方法等方面。
数学教育学是一个新兴的跨学科领域,它涉及数学、教育学、心理学、认知科学等多个学科。数学教育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也在不断发展和更新,其中实验研究和理论研究相互结合,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此外,数学教育学还是现代社会激烈争论的主题之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数学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因此,数学教育学的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发展前景。
总之,数学教育学是研究数学教学的实践和方法的学科,旨在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数学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包括数学学习论、数学课程论和数学教学论。数学教育学是一个新兴的跨学科领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发展前景。
因材施教,数学教育应该怎么做
实际上,你可以理解为因材施教,人人都能学到他以后生活或工作中所需要的数学基础。:books:三类学生的数学需求学数学的人可以分为三类:毕业以后很少或几乎不用数学的人;毕业后在工作中会用到数学,比如中小学数学教师,一些理工科的工程师,像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等方面的研究者;就是那些以数学为职业的数学家们。上面这三类人需要的数学很明显是不一样的。:open_book:教材编写的问题我国目前的中学数学教育基本上是所有人都学差不多的内容,而教材的编写也是以一般人为标准的。因此,这里面就会忽略掉两类在数学学习中处于两个比较极端的学生——数学天才生(也叫数学资优生)和数学后进生。:school:专门的数学教育机构如果按照“标准”的理念来,就应该专门为数学天才生和数学后进生编写专门的数学教材,甚至设立专门的学校。国外就有很多专门针对数学天才生设立的数学专门学校,这类学生将来一般在数学上都会有较大的成就。但是目前国内还没有这样的学校。:China:我国数学教育现状就目前我国数学教育现状来看,这是一种理想状态下的数学教育。
数学教育方法都有哪些
数学教育方法有很多种,作为一名教师,首先从学生方面来看,探究性学习必须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了相当的经验,具备了一定的思想方法当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积累了一定的探究策略的前提下得以实施。整个教学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从教到学”的转化过程,即教师的教的作用逐渐地转化成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老师的教的指导下,学生的探究水平逐渐提高,这样才能有效地完成探究的任务。其次,从教师方面来看,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知识的规范性,重、难点的突破,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正确探究策略的产生等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所以教师应具有强的驾驭学生、驾驭教材的能力。第三,从课程方面来看,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不可能也不必要让学生时时处处都进行探究,可选择小学生有可能、也有必要探究的,通过努力能够探究出结果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究能力的,有利于学生形成认知策略、情感态度的完善的内容,这样的内容才可以、也值得多花时间让学生去探究性学习。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五大核心理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五大核心理念如下:
1、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课程内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呈现螺旋上升的趋势,注重联系实际,注重过程与结果并重,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3、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
4、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
5、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注重实效。
这五大核心理念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本原则,旨在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和全面发展。
良好的数学教育建议:
1、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的方向和指导,要实现良好的数学教育,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应该与课程大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相适应,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解决问题和沟通协作的能力。
2、注重启发式教学和问题解决教学:启发式教学和问题解决教学是实现良好数学教育的重要手段。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式问题的设计和提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问题解决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来掌握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
3、多样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例如讲解、演示、练习、讨论、探究等。
4、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良好的数学教育不仅需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需要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和动手实践,同时还要引导他们进行合作学习和交流,提高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5、注重教学评价和反思:教学评价和反思是实现良好数学教育的重要环节。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学习困难,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同时,教师还应该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和总结,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怎样进行数学教育
数学教育是一项重要的教育工作,以下是一些数学教育的建议:1. 建立数学基础: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建立良好的数学基础非常重要。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公式和方法。2. 强调实践:数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来掌握数学知识。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践性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动手解决。3. 培养兴趣:数学是一门需要思考和探索的学科,教师可以通过趣味性的数学问题和游戏来培养学生的兴趣。4. 强调思维训练:数学教育不仅仅是为了掌握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思维训练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5. 个性化教学:每个学生的数学能力和兴趣都不同,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个性化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适合自己的数学教育。
教育孩子数学的九大方法
教育孩子数学可以采用以下方法。:abacus:建立数学意识从幼儿开始,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数学元素,如数数、排序、比较大小等,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和认知。在游戏和活动中提出数学问题,激发他们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game_die:创造有趣的数学学习环境创造一个充满趣味和挑战的数学学习环境,例如使用拼图、积木和数学游戏等工具,让孩子通过实践和探索来学习数学概念和技巧。:bank:实际运用数学将数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通过日常情境中的数学问题,如购物计算、时间管理、测量等,让孩子体验到数学的实际应用并理解其重要性。:books:渐进式教学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能力,逐步引入数学概念和技巧。从简单的数数和形状开始,逐渐引导孩子学习加减法、乘除法等基本运算,并扩展到分数、几何等更高阶的数学内容。:graduation_cap: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根据孩子的学习风格和兴趣,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视觉化教学、实践探索、游戏化学习等。通过多种方式和手段呈现数学概念,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记忆。:magnifying_glass_tilted_left:引导问题解决教育孩子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鼓励孩子提出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并引导他们运用数学知识和思维解决问题。:busts_in_silhouette: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孩子与同伴合作学习数学,通过小组活动和合作解题,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同时,互相鼓励和分享学习成果,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乐趣。:bullseye:个性化教学了解孩子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根据其个体差异调整教学策略。给予需要额外挑战的孩子更复杂的数学任务,给予有困难的孩子更多支持和指导。:laptop:融入科技辅助教学利用科技工具和应用程序,如数学游戏、教学视频、在线练习等,结合实际课堂教学,增强孩子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什么是良好的数学教育
“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数学教育不仅包括数学还包括教育,良好的数学教育应具备三个条件
第一、 通过数学教育,引发学生对数学的思考、使学生对数学学科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对数学的重要性,对数学在推进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方面的重要作用,对数学的文化性等有认同和体会,因而对数学有一种仰慕和敬重,有一种向往和热爱
第二、通过数学教育,学生能逐步领悟到数学的精神实质和思想方法,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优良的数学及其他素质,对今后一生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第三、通过数学教育,不仅积累数学的知识和方法,掌握必要的工具和技巧,而且提高将数学运甩于解决现实世界中种种实际问题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具备一定的能力,能够运用数学思想和工具来解决自己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关键问题等。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这是在教育面向全体的基础上,要求我们的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要做到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根据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
目的是让每一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从而形成个性鲜明的人才。
小学数学教育案例范文
数学案例教学法以培养学生实际能力为核心,提倡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下面是有小学数学 教育 案例,欢迎参阅。 小学数学教育案例 范文 1 《下课啦》教学设计 张晓蕾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 一年级数学 上册第二单元《下课啦》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地比较物体的高矮与长短,初步感知两个或三个物体之间的高矮、长短、薄厚关系。 2、理解物体高矮、长短、薄厚是相对的。 3、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及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经历比较高矮、长短、薄厚的过程,初步掌握比较的 方法 。 教具学具:几根长短不一的绳子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老师要和##同学比一比高矮,请小朋友们当裁判。 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老师高,##矮。 师:老师请个坐得最好的同学上来与##比高矮。 发现了什么? 师:刚才我们说##矮,现在怎么又说##高了呢? 生:比的人不一样。 师:高矮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不是说他高,他就永远高,要看跟谁比。也不是说他矮,他就矮,还是要看跟谁比。 板书:相对的,跟谁比 二、实践操作 1、高矮 ppt:操场上,能不能找到比高矮的? 能不能说完整?()比()高,()比()矮。 生观察男孩、女孩比身高。(或:师:男孩认为他和女孩一样高,你们同意吗?) 生:脚垫起来了,不对。 师:怎么办呢?男孩改过来了,这次呢? 生:女孩高,男孩矮。 师:通过刚才的比高矮,你觉得在比高矮时,要注意什么呢? 生:比较高矮要在同一个起点,同一个平面上,也就是要对齐。 板书:对齐 2、长短 这两个小朋友去玩跳绳了,我们看看他们的跳绳,谁的高?谁的矮? 生笑:是长短。 板书:长短。 师:怎么比?想想办法。 生:先对齐一端,拉直了再比。 师:真聪明!弯曲着是不容易比的,拉直了才能比。 板书:拉直。 师:我们请最守纪律的孩子来做比较。 拿出两根跳绳,请同学上台比较。 引导孩子说清楚比较的过程:是怎么比的? 说一说:()比()长,()比()短。 3、厚薄 小朋友的凳子坏了,一个叔叔来修凳子,但是他不知道该选哪颗钉子,你能帮忙选一个吗? 生发言,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课件演示。 板书:厚薄 三、巩固提高 师:我们班的孩子们学得很棒哦,能自己发现比高矮、长短要对齐了,拉直了,还知道高矮、长短是相对的,关键是看跟谁比。现在请孩子们趴下休息休息吧。(音乐) 警车声响起,同学们好奇地抬头,坐好。 1、ppt,猜测:警车能顺利通过桥洞吗?为什么? 大部分学生通过数木块判断警车不能过桥洞。难能可贵的是有的学生发现警车车灯是可以取下的,过桥洞后,再放到车顶上,这样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高矮不仅只在身高这一方面,在其他方面也存在高矮问题。 2、小兔子比高矮。 ppt出示:三只小兔子站在不同的高台上,但先不出示小兔子身后的格子。 学生进行比较。 在学生们纷纷发表完各自不同的见解后,在小兔子身后出示虚线格子图,再让学生观察比较。 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发现可以通过虚线格子图帮助比较高矮,比前一个活动又进了一步。 3、教师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比较高矮、长短、薄厚的方法,在进行比较时一定要注意什么? 生:必须在同一水平线上才能比较出高矮和长短。 教学板书: 下课啦 相对的 高矮 对齐 跟谁比 长短 拉直 厚薄 小学数学教育案例范文2 找规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物品有序排列,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格物体。 2、通过涂色,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3、通过找生活中的规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4、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的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 难点:会运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教学准备 教具:教学课件 学具:彩色笔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探究意识 1、师:小朋友们,有谁知道明天是什么节日?(六一 儿童 节)是呀,明天就是“六一国际 儿童节 ”。我们学校准备举行一场联欢会,同学们听到这个消息可高兴了,都行动起来了,看课件演示:彩旗、灯笼和彩花。 同学们有的剪了漂亮的彩旗,有的做了美丽的灯笼,有的折了各种颜色的花儿,想把会场布置得漂漂亮亮的。可是你们觉得这些东西这样摆放好吗?(不好)为什么呢?(因为不整齐) 是啊,他们摆放得不整齐,如果能够按照一定得规律进行摆放,一定会更美丽的。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找规律(板书课题) 二、感知规律——认识简单的规律 1、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看谁的眼睛最亮,能够找出这幅图里藏着的规律。 (1)、四人小组讨论联欢上的规律。 (2)、学生汇报: 红旗的规律:黄红黄红黄红黄红…… 彩灯的规律:黄紫黄紫黄紫黄紫…… 花朵的规律:红绿蓝红绿蓝红绿蓝红绿蓝…… 小朋友队伍的规律:男女男女男女男女…… 学生汇报,教师课件演示。并说明找规律的方法,用虚线分一分,分成相同的几组。 3、教师小结,明确“一组”的概念 师:刚才,我们已经找出了彩旗、灯笼、小花和小朋友队伍的规律。像灯笼这样一黄一紫、彩旗的一黄一红、小花的一红一绿,和小朋友队伍里的一男一女,以及我们黑板上的两朵黄花,一朵红花,我们都把他们叫做一组。(板书:一组,齐读:一组) 当我们找到图形排列的规律的时候,只要找到一组是什么,在看一看是不是按照一组一组重复地排列(板书:重复),如果是我们就说他是有规律地排列。 3、教学例2 师:小朋友们真厉害,能够又对又快地找出图里的规律,有几只小动物们听说;了,都来了,他们想和你们交朋友,但是他们也带来了很多的数学问题,并要求谁能够帮他们回答这些数学问题,他们就和哪个小朋友做朋友呢?你们想认识他们吗?(想)那就一起看看谁来了: 课件出示小白兔和书本第88页的例2。 (1)学生尝试画一画。 (2)全班交流。 4、教学例3。 课件出示小猴子和例3。 (1)学生尝试图一图。 (2)全班汇报交流。 (3)完成课本89页上面的“做一做” 三、动手操作,巩固发展: 1、画一画规律: 师:小朋友们的眼睛真是太厉害了,个个都是火眼金睛。小松鼠觉得小朋友太聪明了,于是他带来几道更难得题目,有信心完成吗?(有)请把你的小手拿出来,你能用你灵巧的小手图出美丽的规律吗?请你打开书本89页和水彩笔,完成下方“做一做”的第2题。画出你喜欢的规律,先想一想你想画怎样的规律,想好的小朋友可以开始画了。 ①学生画规律,师巡视,并注意表扬动作比较快的同学和提醒速度(画好的同学坐端正,同时也要注意时间,比一比哪个同学的动作最快。) ②汇报展示:(选几幅有代表性的)请小作者介绍自己的规律(或者其他同学找规律,并 说说 下一个图形会是什么。) 四、游戏激趣,冲向另一个高潮 师:同学们觉得找规律好玩吗?(好玩)下面老师想和同学们再来玩一个更有趣的游戏呢,想玩吗?(想) 课件演示前两组图片,学生根据规律猜出下一张图片是什么。 五、生活中的规律。 师:同学们知道吗?规律不仅很有趣,而且还很漂亮呢?我们一起来欣赏规律的美吧!(课件出示) 师:谁也能像这样找出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呢? 五、 总结 延伸,拓展新知。 师:今天我们班的小朋友真能干,不仅学会了找规律(板书:找)小手还能画出美丽的规律,做出有创意的规律。有规律的事物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希望小朋友们课后能够多仔细观察,发现更多美丽的事物,下课。 教后 反思 : 本节课是比较有趣,联系生活比较紧密的一个知识点,对学生来说,规律其实在生活中处处可见,但是由于平时没有这方面的意识,所以这一知识点对学生来说又是陌生的。所以教学时,我是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六一儿童节”联欢会的会场布置引入新知教学,既充分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也紧扣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身边处处有数学,学有用的数学的思想感情。当然教学中我也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积极创设情景,以激发学习热情。本节课我尽量考虑低年级小学生爱玩好动的特点,设计一些比较生动有趣的情景,如:找联欢会会场中的规律、画一画、图一图、找规律游戏、欣赏规律中的美等都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动中学,在乐中学。 二、面向全体,关注个体。班级的学生中有聪明灵活的优秀生,也有较迟钝缓慢的学困生,因此在课堂上我尽量照顾到学困生的需要,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优生带动学困生,帮助学困生,以达到全面发展。当然我也经常请一些学困生尝试回答问题,并给以鼓励支持,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三、紧密联系生活,学有用的数学。本节课我都是以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情景入手展开教学的,比如今天是5月31日,明天就是学生最高兴地“六一儿童节”,每年的儿童节学校都会举行一系列的活动来庆祝孩子们的节日,所以我就紧扣这个有意义的日子展开了教学,学生不仅学得开心,也觉得意义深刻。在比如“欣赏规律中的美”这一环节,通过欣赏生活中一些有规律的事物,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规律,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但是由于时间的关系,本来我想让学生有说说自己见过的生活中的哟规律的事物却不能在课堂中完成,所以只好留着让学生当成课外的作业去完成,当然我也相信学生一定能够很好的完成老师布置得作业的。 四、给与学习主动权,做学习的主人。本节课我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去探索规律,然后在集体的反馈中矫正,总结,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习,让他们真正做学习的主人。但是由于投影仪显示不够清晰等原因,课堂中也出现了各种不足的地方,如有些学生看不清图片的颜色,给教学带来一定得麻烦;在比如由于学具的不足,我只能把“摆一摆”的环节改成“画一画”,虽然学习目的同样达到了,但总感觉有些欠缺;另外由于我的一点紧张的情绪,把学生在操作时放点轻松的音乐让他们放松一下紧张的情绪的这一环节也给漏掉了,只有操作,没有音乐等等。这一系列的不足之处,都是由于本人的教学 经验 有限而引起的,这有待于以后不断地学习和改进。 小学数学教育案例范文3 《长度比较》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一年级第二学期第50-51页。 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长度,经历观察、思考,自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能将物体的一端对齐,比较物体的长短。 2.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采用多种方法比较物体长度。 3.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质疑、表达等能力。 教学重点:物体长短的直接比较(将物体的一端对齐,比较其长短) 教学重点 灵活采用多种方法来比较出物体的长短。 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展台、彩色小棒、长方形纸片等。 教学过程 一、发现问题,自主观察、思考,初步探究比较的方法。 1.板书课题:长度比较 今天我们学习长度比较,你有什么数学问题吗? (学生可能会提问:什么是长度比较?比较什么的长度?怎么比较长度?……) 你觉得"长度比较的方法是怎样的?",请你想一想。 2.教师手握"两根小棒" (老师手握两根不同颜色的小棒)问:哪根小棒长? 3.学生自由发表见解。(引导生生之间质疑追问) 能确定哪根小棒长吗?为什么? 怎么样才可以确定究竟哪根小棒长? 4.动手操作验证猜想。 你有什么办法让人一看就能比出两根小棒的长短? 学生说自己的办法,再上前演示操作。 为什么这么放就能一下子比出来了呢? 【让学生根据课题来提问,发现本节课的核心问题"用怎样的方法比较长度?".接着创设情境,学生基于生活经验,经历观察、思考,自主发现一端看不清时,只看一端是比不出长短的,感受到答案的不确定性,并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办法,思考得出将物体的一端对齐,再看另一端比较物体的长短,初步感受长度比较的基本方法。】 二、进一步观察比较,完善认知。 1.信封下面有两根绳子,一根是红绳子,另一根是蓝绳子。 你能确定哪根绳子长吗? 2.学生自由发表见解,说说是怎么想的。 3.课件演示去除信封的左端部分,出现绳子的另一端的情况。 现在能不能确定哪根绳子长? 不同意见交流,产生冲突。 4.课件出示绳子完整的情况(一根绳子中间有弯曲)。 怎么比较这两根绳子的长度?(拉直,一端对齐看另一端) 5.从这两根绳子的比较,你有什么体会? 【学生感受到比较时要完整地观察才能比出结果,并在解决问题过程对之前初步得出的比较方法进行修正,对怎样比较两个物体的长短有了进一步的体验。】 三、实践领悟长度比较的多种方法。 1.出示纸片 你能提什么问题要考考大家?(哪条边长?) 2.给你这样一张长方形纸片,你有办法能比出红边与蓝边的长短吗? 要求:先独立思考,想想准备用什么办法比;再把课桌内信封中的纸片拿出来动手试一试;有困难可以和同桌一起讨论。 3.交流不同比较方法。 4.梳理归纳共性:这些办法有相同的地方吗? 【让学生运用知识在实际情境中解决具体问题,并且想出了各种办法,但其本质都是把两个物体一端对齐后再看另一端进行比较的,学生对此方法有了更深刻的体验,同时提高了灵活运用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发现新问题,自主解决。 1.出示学习用品图 这么多物品比长度,你能提什么问题来考住大家? 学生提问。 解决问题:哪个最短? 不同意见交流,出现争议。 有什么办法能让大家很容易就看明白到底谁最短? 课件出示方格纸。 现在能很快比出来吗?你怎么比? 【你能提什么问题考住大家?学生可能会提出"哪个最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新问题,前面的办法已经不适用了,迫使学生继续思考,该如何解决,产生需求要借助工具帮忙,当方格纸一出现,瞬时有豁然贯通的感觉,运用数单位长度的办法比出了结果。这也是由定性比较向定量比较过渡的一个环节,从直接比较过渡到间接比较,为后续的测量长度学习打下基础。】 五、全课小结。 1.结合课一开始的学生提问回顾梳理解决过程。 2.对于长度比较,你还有哪些问题想要继续研究的? 看过小学数学教育案例的人还看了: 1.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2. 数学教学案例教育叙事范文 3. 小学数学教学优秀案例 4.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案例 5. 教育案例及教育叙事的例稿
小学数学教师和小学数学教育杂志哪个好
都好。1、《小学数学教师》是小学数学教育界品牌杂志,致力于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研究与交流,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的业务水平,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2、《小学数学教育》主要面向普通小学数学教师,兼顾师范院校和教师进修院校数学各专业的在职进修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及教育管理工作者。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育教学随笔5篇
【 #六年级# 导语】小学数学教育除了让学生获得一定的数学知识外,还担负着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能力,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享受人类文明成果等重要使命。以下是 考 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篇一】小学六年级数学教育教学随笔
数学是很好的思维体操,它可以逐渐使学生的思维方式灵活多变起来。在数学实验班中,老师们通过提问的方式来调动课堂,培养学生探索、发散以及迁移等思维方式。从课后的反馈上来看,效果非常好,学生普遍感觉上课的时候思路很开阔,课后有意犹未尽的感觉。那么老师采用了哪些提问方法呢?
1、迁移性提问,提供思维活动的导向。
不少数学知识在内容和形式上有类似之处,它们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对于这种情况,校信通在提问旧知识的基础上,有意设置提问,将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和思维方法迁移到新知识中去。
例如:已知一个角为300的直角三角形边长为1,求其他两边长度,假设这个边长是2呢?由于是新的问题情景,学生没有很快口算出来。于是老师把问题变成了学生比较熟悉的、比较好算的角为450的直角三角形,通过计算边长的变化,老师让学生总结三边变化的规律,验证300角的直角三角形,再扩展到所有的直角三角形。
2、系统性提问,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
比如复习“平行四边形”时,老师会让学生连带着一起思考:当具备什么条件时,平行四边形是菱形、长方形或正方形。这样可以引导孩子把知识串联起来。
为避免孩子们只是说出他记忆中的答案,老师会再进一步追问,你可以证明吗?让孩子养成这样的习惯——“我每走一步都需要严密的思考和充分的证据”,而不是“我记得应该是这样”。
3、此外,老师还会通过探索性提问,让孩子思考一个问题是否还有其他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篇二】小学六年级数学教育教学随笔
《生活中的比》是在学生已经学过除法的意义、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与除法关系的基础上学习的,是《比的认识》这一单元的起始课。教材密切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设计了“比赛成绩”“速度”“水果价格”“图形放大缩小”等情境,引发学生的讨论和思考,并在此基础上抽象出比的概念,使学生体会引入比的必要性、比的意义以及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
【篇三】小学六年级数学教育教学随笔
纵观本堂课,学生学习热情高涨,课堂气氛热烈,知识获得与情感体验同步进行,教学效果较好。试想如果教师走进教室先来一顿严厉地批评,再苦口婆心地把自己认为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还能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吗?他们还能不怕数学吗?反思教学过程,我认为成功的原因在于教师进行换位思考,“以学为本,因学论教”,注重学生的感受,想学生所想,把设计教案改成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学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切合学生实际,挖掘合适的学习素材
再好的教材,也不可能做到将每地、每班、每生的实际情况编为书本的例题。尽管书上的分数应用题大都是学生实际生活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情况,但毕竟是假设性、想象性的,和学生还是有一定的距离。作为一线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在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切合学生实际,挖掘最有利于学习的学生自己身边的素材。本课以学生自己所在班的学生数作为编题素材,由书本数学向生活数学转变,消除了学生对分数应用题的神秘感和恐惧感,让他们真切的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便于学习活动生动活泼地开展。
二、根据学生需要,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课要上得有趣”。这样才能使课堂上的学生也像生活中一样神采飞扬、充满活力。本课的教学活动根据所学所练知识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努力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知识和思考问题的氛围。为学生创造良性竞争机会、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使学生学习由原来的个人竞争变成团体合作,给每位学生创设发表意见的机会,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三、促进学生发展,奉献自主的空间时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奉献给学生自主的空间和时间。课堂中学生曾两次通过小组合作,学生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成长、共同提高,解题方法的小结及应用题的结构特征也由学生自主分析比较得出,使“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不再是一句空话。从而使课堂焕发生命力,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篇四】小学六年级数学教育教学随笔
由于传统的数学教学过分注重机械的技能训练与抽象的逻辑推理,而忽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以致于使许多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枯燥无用、神秘难懂的印象,从而丧失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为此,我们必须摒弃过去“斩头去尾烧中段”的做法,力求做到数学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让学生感悟和体验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生活中处处要用到数学,必须认真学好数学。
一寻求知识背景激起学生内需
小学数学中的许多概念、算理、法则等都可通过追根寻源找到其知识背景,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把数学知识向前延伸,寻求它的源头,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从何处产生,为什么会产生。
如:在教学“厘米”的认识时,一位教师让学生选择工具量一量课桌的长度,结果学生中有的说六支铅笔长,有的说五把尺长,有的说有八支钢笔长,也有的说七个信封长……这时,教师再让学生讨论交流:为什么同样的桌子量得的结果却各不相同?你又有什么想法?这样同学们就会深深地感悟到统一测量单位的必须性。在此基础上再来教学新知,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内在的学习动力。
二利用生活原型帮助学生建构
众所周知,数学学科的抽象性与小学生以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心理特征之间的矛盾,是造成许多学生被动学习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实,佷多抽象的数学知识,只要教师善于从学生生活中寻找并合理利用它的“原型”进行教学,就能变抽象为形象,学生的学习也就能变被动为主动,变怕学为乐学。
三用于现实生活领略数学风采
【篇五】小学六年级数学教育教学随笔
西方哲学有一个的例子:在剑桥大学,维特根斯坦是大哲学家穆尔的学生,有一天,罗素问穆尔:“谁是你的学生?”穆尔毫不犹豫地说:“维特根斯坦。”“为什么?”“因为在我的学生中,只有他一个人在听我的课时老是露着茫然的神色,老是有一大堆的问题。”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罗素。有人问:“罗素为什么会落伍?”维特根斯坦说:“因为他没有问题了。”从这个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出,“问题意识”对于一个人的成功是多么的重要!而从现行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调查结果的总体情况来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还是处于较为被动的状态,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明显不足,有些教师甚至“剥夺”学生问的权利,下面笔者从心理学、教育学、教学主体三个方面谈谈为什么要还学生“问”的权利。
(一)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
“问题”是思维之源,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能力,是引导学生探求问题本源,打开新思路的关键。前苏联心理学家鲁宾斯坦指出“思维起始于问题”,“产生思维这一能动过程的最典型的情境是问题情境,即最鲜明的能动的思维过程表现为人提出并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人类生活普遍存在“疑问”或“问题”。问题是认识的不可分割的特征,它反映了认识者的主观状态与世界万物联系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而思维则从认识的问题性中得到自己的本源。思维由“问题”产生,而且以解决问题为主要目的。“问题”是创新之本。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的核心是善于发问,没有问就没有创新。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首先就要还学生“问”的权利,让其养成主动提问的习惯和能力。在引导学生溯本求源的过程中,激活思路,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增强创新意识,这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从教育学角度来看
问题意识是学习的起点,是主动探究的动力。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能力,既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起点和终点,也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环节。有的教师质疑,让学生提问题,主动性是提高了,但就能提高教学效果吗?有的教师认为,学生不懂得如何提问题,提出的问题过于琐碎繁杂,问不到点子上,甚至有的离题万丈,配合不了教学,既浪费时间又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还谈何提高教学效果?因而在实践中,老师们大多不敢让学生提问,一些人虽然也让学生问了,但问归问,教归教,忽视指导,流于形式,久而久之,学生也就失去了问的兴趣和勇气。看来,变传统的教师设问为学生提问,真正地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关键是在于培养学生的提问题能力,能够准确地发现并提出问题是创新思维的前提和基础,学生有了提“问”的习惯和能力,课堂教学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从教学主体角度来看
还学生“问”的权利,是开发学生主体性,促进学生主体发展的重要手段。信息化的现代社会对人的主体性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体性发展在学生素质发展中已处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核心地位。所以必须把教学过程建构成学生主体性开发、培养、提高的过程。尽管近来的课堂教学都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也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但一般强调的是学生接受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仍摆脱不了教师中心的阴影。究其原因,是课堂教学的问答双方错位现象严重。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困难,产生疑问的是学生,因此问题的提出者,发问者理应也是学生。但事实恰恰相反,教师总是提出问题的主角,学生被动地学习。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主动活泼、自主地学习,首先要把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围绕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展开教学,启发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进而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使他们有充分的机会去发现、去研究、去创造。
华裔科学家李政道博士也指出:“做学问、需学问,只学答、非学问”。就是说,不论是研究活动还是学习活动,都必须提出有现实意义和创造性的问题。如果只学会解决别人提出的问题,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学习。而在我们现行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缺少、甚至根本上就没有问题意识,以至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数不会提问题,更谈不上提出有创意性的问题。虽然一些教师也力求体现课改的精神,但是在实际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这些提问总是沿着自己预先设计好的问题思路进行,并且在实际教学中总是期盼得出自己想要的答案,使整个教学过程有条不紊、按部就班地进行,结果到头来还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学生只能尾随教师之后,不敢越雷池半步,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就要把“学”的权利、“问”的权利还给学生,增强他们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较多的机会去发现问题、去提出问题、去研究问题、去解决问题。
更多文章:
多边形的面积练习题(求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练习题!)
2024年6月14日 15:10
《书上元夜游》和《记承天寺夜游》有什么异同?书上元夜游文言文翻译
2024年3月5日 23:00
情人节谁送谁巧克力(情人节的巧克力是男生送给女生,还是女生送给男生的)
2024年5月10日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