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找规律》?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案
本文目录
-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找规律》
-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案
- 人教新课标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9的乘法口诀》课件【三篇】
- 找规律教学设计
- 幼儿园大班数学课教案《找规律》
- 幼儿园大班数学课件(5篇)
-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课件(文字版)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找规律》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找规律》,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找规律》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在9格内按照一定的顺序有规律地进行排序。
2、对思维训练活动感兴趣,愿意用语言说出排序的规律。
3、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准备
教具:白板课件《找规律》、电子白板、笔记本电脑、移动白板、6组小动物图片、白板笔。
学具:幼儿人手一套9格及小动物学具。
活动过程
一、复习游戏,唤醒已有经验。
1、导入。
师:“今天我带来了两位好朋友,它们在哪呢?”
2、游戏“排队”,复习ABAB模式。
二、学习按规律进行4格间隔排序。
1、出示2个小动物图片和两层楼房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2、师幼一起帮老虎和狮子分房间。
要求:横排住的两个小动物不一样,竖排住的两个小动物也不一样。
三、学习按规律进行9格间隔排序。
1、出示3个小动物图片和3层楼房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2、按幼儿的要求安排小动物住进第一横排的房间,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小动物们的排列顺序。
3、请幼儿安排小动物住进第一竖排的房间。
四、幼儿操作,展示作业。
1、出示操作材料。
2、提出操作要求。
(1)横排住的3个小动物不一样,竖排住的3个小动物也要不一样。
(2)谁住第一间房间自己决定。
(3)分房间时要注意小动物的排列顺序。
3、幼儿操作。
4、改错。
教师出示一个错误的操作结果请个别幼儿改错,集体检查。
5、探索发现其规律:斜着的房间里住的小动物是一样的。
6、展示幼儿不同的排序方法。
活动反思
《找规律》这部分内容的活动性、生活性和探究性比较强,于是我本着“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学生体会到教学产生的兴趣,教学中要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为他们创造一个发现探索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体现数学的价值。”这一理念来设计、实施教学。回顾整节课,学生好像是在“节日”中度过,时时闪烁着创新思维的火花。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教学成功主要有以下几点:
1、内容的真实性是教学成功的前提。
先是一支《快乐的节日》轻快的歌声引入即将到来的六一儿童节,接着围绕“装扮我们的教室,过快乐的六一”这一主题,将学生置身于一个真实的现实场景中,将数学与学生进行零距离接触。在这美丽的“节日世界”里,学生用独具个性化的思维方式、审美方式,以积极的心态去创造、去享受,以激发他们爱数学、发现美的情感,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2、探究性、活动化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和保障。
《标准》指出: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自主创造出不同层次的规律,有图形形状的规律,颜色的规律,掌声的规律,小朋友自己上台排队的规律。学生经历了探索规律的过程,学生在动手、动眼、动口、动脑中学会创新,切身感受到数学的美和作用,享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只要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活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便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在展示自我的同时,一直在担当着主人翁的角色,主动地探索规律、创造规律,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理念。
3、联系生活,感悟规律的美
从刚开始出现的几幅彩旗图,让学生选择哪条看着最舒服,最工整时,学生就对规律的美有所体验了,在教学过程中,也不断营造出规律的美的感受。最后,联系生活实际,感悟生活中也处处充满这美丽的规律。并让学生举例子,感受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一是在这节课上我发现自己平时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还不够,体现在让学生独立或合作设计几组有规律的动作或图案时,学生大多设计的规律没什么新意。二是合作学习是新课标积极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但对于一年级学生,教师应该注意合作策略的指导。引导学生更和谐地进行合作,提高合作效率。但在本节课中我还是忽略了,学生之间的合作还不够。三是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发现规律,而我在颜色的处理上,甚至摆图形给学生的提示太多,没有做到循序渐进,对学生的审题或思维提出更高的要求。今后我将以课程改革和校本教研为契机,加强学习研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中反思,反思后再实践,努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找规律》 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掌握并运用事物排列规律
2、能仔细观察物品排列规律,发展幼儿观察能力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教学重点、难点
让幼儿有规律的意识,发现规律
活动准备
1、布置活动室,在室内挂有各种规律排列的物品(气球、小旗、各种图形)
2、 三个大小不一的魔术盒、幼儿每人一套图形
3、 印章、珠子、蜡笔、粘贴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寻找活动:如何挑
1、孩子们听音乐以有规律的踏点步进入活动室
2、 师:“孩子们,你们看,今天我们的教师真美丽,你能发现有什么?”
(幼儿找出①按颜色排列的规律:气球是按红黄顺序排列的,小旗是按红蓝得顺序排列的……②按图形排列的规律:三角形、正方形、圆形。③找出其他按大小、高矮、长短等规律)
二、采用变魔术的形式,学习掌握事物的规律
1、师:“我这里有三个魔术盒,看看他们有什么规律。”(一个比一个小或一个比一个大)
师:“我们打开其中一个魔术盒,看看里面会变成什么?”从第一个魔术盒里找到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送个孩子们一个动作:拍手拍腿各一下,拍手拍腿各两下,拍手拍腿各一下……教师和幼儿一起练习动作,幼儿说一说其中的`规律。
2、打开第二个魔术盒。里面“变”出来的是两张图片
带领幼儿观察图片一:四个盘子,盘子里装着糖果分别是2个、3个、4个、5个。请幼儿找出其中的规律:一个盘子里的糖果比另一个盘子里的糖果多一个。
带领幼儿观察图片二:四个鱼缸,鱼缸里游的金鱼分别是2条、4条、6条、8条。请幼儿找出其中的规律:一个鱼缸里游得金鱼比另一个鱼缸里游得金鱼多两条。
3、打开第三个魔术盒
送给每个幼儿一盒几何图形。幼儿自由摆一摆,要求有一定的规律。排列好以后可以告诉老师和好朋友说一说自己是按什么样的规律排列的。
三、幼儿动手操作复习对规律的认识
教师出示准备好的印章、珠子、蜡笔、粘贴图片等,要求操作中体现一定的规律特点。
四、活动延伸:在街上、家里找一找那些东西是有一定规律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找规律》 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发现图形,颜色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并会根据规律指示下一个物体。
2、初步培养幼儿的合作,推理能力及合理、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的能力。
3、使幼儿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幼儿乐于助人的精神。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规律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教具学具:各种图形的纸张
2、媒体应用:PPT课件活动过程:
放音乐师有规律跺脚,并给手势说请小朋友们起立和老师一起做。
(师拍头、肩、肚子各四下,重复三遍,停音乐)教师:小朋友们,刚才老师都拍了身体的哪些部位?拍的过程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幼儿:拍头、肩、肚子。都拍了一样的次数。都是有规律的。
教师:小朋友们真聪明,我们刚才做这些动作都是有规律的。由于你们表现的这么棒,老师决定带你们去参加一个舞会,这个舞会可是在魔仙堡召开,你们愿不愿意去呀?
幼儿:愿意。
教师:但是去魔仙堡的路途中会有很多的关卡,你们一定要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去闯关,才能到达魔仙堡参加舞会,否则你们就参加不了舞会见不到魔仙女王和小仙子们啦!小朋友们,你们有信心闯关成功吗?
幼儿:有。
教师:魔仙女王和老师说了,在闯关的时候,是有要求的,小朋友们在闯关的过程中要安静,自己思考,发现什么请举手回答,在小朋友回答问题时,其他小朋友保持安静,如果不遵守,魔仙女王就取消你们参加舞会的资格了,小朋友们记住了吗?
幼儿:记住了。
3、教师出示课件
每一关引导幼儿,进行到最后一关的时候,给幼儿时间让幼儿自己用学具创造规律,也可以小组之间相互讨论,最后请几位幼儿到黑板前演示自己创造的规律。(附:找规律.PPT)
教师:祝贺你们闯关成功!小朋友们,看谁来欢迎我们了呀?(出示课件魔仙女王图片) 我们可以一起参加舞会啦!放音乐,幼儿全体起来跳舞。
4、小结:
小朋友们,其实生活中,不仅有图形、颜色、数量之间的规律,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规律,回家以后和爸爸妈妈一起讨论下,看看在我们生活的周围还有什么规律,明天来了分享给大家!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找规律》 篇4
教学目标 :
1、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使学生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找规律教学设计。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使学生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体验数学应用于生活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通过操作、观察、猜测等活动去发现规律,找出有新意的排列规律。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小动物等学具卡片,水彩笔。
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谈话:同学们,数学王国的小精灵--明明,刚刚搬了新家,心里可高兴了。今天邀请我们去参观他的新家呢,你们想去吗?(课件展示主题图)
2、看,这就是明明的新家。你们觉得漂亮吗?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呢?(墙面、地面的图案,都是有规律的。)
3、揭示课题:是啊!小精灵明明设计的房间,最大的特点就是很有数学的味道。在一年级下学期,我们学会了找比较简单的排列规律,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找规律"(板书课题)
: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数学情境,让学生感觉比较自然、亲切。学生在参观欣赏的同时,很自然的进入了观察、发现阶段,体现了数学内容的生活化,学生学习的是身边的数学,既形象又具体。
二、寻找规律,探索新知。
(一)构建新知,探索交流。
1、谈话:那么,如果用数学的眼光观察这些漂亮的设计,你有什么发现呢?
2、小组合作探索,自主交流。我们先来观察墙面的图案,说一说你发现的规律。在小组活动中,可以用四种图案移一移、摆一摆,找出上下两组图案的按一定顺序呈循环排列的规律。(教师参与学生的合作交流)
3、全班汇报。(引导学生说出观察的顺序。)
4、请学生说一说图案的规律。
(1)斜着看:颜色和图形一样,只是数量有变化。
(2)横着看:第一横行第一个颜色和图形移到第二横行第四个其它依次往前推。第二、三、四横行照样。(板书:顺序,前后)
(3)竖着看:第一竖行第一个颜色和图形移到第二竖行第四个其它依次往上推。第二、三、四竖行照样。(上、下)
(4)整体看:第一横行和第一竖行的颜色和图形都一样,而且顺序也一样。其它横(竖)行颜色和图形都一样,只是顺序有所改变。
5、全班交流时,请同学上来移一移图案,展示它动态的规律。(课件显示:图案动态的循环规律。)
教师小结:不同的观察角度,有不同的发现。
:教师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组织教学,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观察角度发现不同的排列规律。这样就完成了前后、上下四种基本的顺序,循环排列规律的教学。同时,教师及时有效的评价,激发学生自觉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使知识的发现过程融于丰富、有趣的活动之中,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二)找出规律、拓展思维。
1、师:你们看,这是明明家的地板,里面隐藏着一些什么规律呢?你能找出来吗?
2、请你仔细观察,同桌互相说一说其中的规律。
3、全班交流,同时操作课件展示。
:在这一活动中,既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又再次发散了学生的思维。
三、知识应用,体验成功。
(一)分层练习,巩固新知。
1、师:同学们,我们再来参观明明家的窗帘,还没设计好呢!你们能用自己的所学帮它完成吗?(课件出示三行小动物排列的图片。
2、说一说它的排列规律,并继续排下去。窗帘会是什么样呢?(课件继续展示,窗帘全景。)
: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让学生体验到学会数学的乐趣。欣赏窗帘设计--逆时针的排列规律,作为练习出现,即分散了教学难点,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拓宽了思维容量,增强了课堂实效性。
(二)、.摆水果图。
过渡:好客的明明很高兴大家来参观他的房子,所以为我们准备了很多好吃的水果,看看都有些什么?
可是,他只摆了三组,你能根据规律摆出第四组水果图吗?
四、欣赏有规律的图片
师:在生活中还有很多的规律,你能找出来吗?谁来说说。
(衣服的花纹,地板上的瓷砖,窗帘、斑马线、交通红绿灯…也是有规律的。)
师:老师也搜集了一些优秀的设计师的作品,请欣赏。课件显示:自然界的规律(春、夏、秋、冬),古文物上的规律,小数民族服饰上的规律等。
这些作品美吗?只要我们用心去做,相信你们也一定会设计出更有特色的作品。
【设计意图]:再一次让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欣赏生活中的数学美。培养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激励学好数学的信心。
五、实践操作,体验快乐。
1、通过练习,可以看出,同学们已经掌握了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我想请你们也当一回设计师,设计一块手帕的有规律的漂亮的图案。喜欢吗?活动要求:
A、请你们小组合作先规划出设计方案,再用贴或画的方式合作完成。B、设计的图案一定要有规律。
2、小组合作设计。(课件:播放音乐。)
3、展示学生作品。说一说其中的规律。比一比哪小组设计的图案最有规律、最漂亮、美观。
同学们,你对自己的作品表现满意吗?是啊!能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是最快乐的事情。
:这个活动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巩固了新知,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面对自己设计的作品,学生有一种成就感,充分到体验成功的快乐。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体现了"玩中学""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教育理念。
六、总结
1.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教师结语:其实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有规律的事物在美化着我们的生活,我们要用自己的智慧去发现它,运用它,将来把我们的环境打扮得更美丽!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案
《找规律》教案(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过程与方法:通过涂色,摆学具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感受规律的美,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发现事物(图形)的排列规律,掌握找规律的方法。
难点:引导学生从颜色,形状两方面发现规律,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找到的规律。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 同学们,六一节快到了,老师听说学校里要准备搞一次联欢会,每个教室都装扮装扮,看这些小朋友已经在自己装扮的教室里跳起舞来了。出示课件联欢会动画。
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有彩旗,灯笼和花朵。有很多小朋友在跳舞。 请同学们再来看一看这些彩旗、花朵和灯笼是不是乱摆乱放的?不是,是有顺序的。 是的,它们的摆放都是有规律的,都按照一定的顺序摆放,想不想找一下他们的规律呀?(想!)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找规律。(板书课题)领着学生认读
二、 引导探索、认识规律
1、 课件出示彩旗图
我们先来找找彩旗排列的规律,猜一猜,这面旗会是什么颜色?
都猜的是红旗,来看看对不对。猜的真准!你们是怎么想的呢?因为小旗是按照黄色,红色这样的顺序一直摆下去的,所以黄旗的后面是红旗。小旗的规律是按1面黄旗、1面红旗为一组重复排列。(让学生明白1面黄旗1面红旗为一组,这样的一组重复出现。)
2、 课件出示小花排列图
教室里还有小花,它的排列是怎样的,你发现了什么?是否也有规律? 我们发现小花是按照1朵红,1朵紫这样的规律来排列的。
3、课件出示灯笼图和小朋友的队列图
彩旗,小花的规律我们已经找到了,那么灯笼摆放和小朋友队列又有什么规律呢? 是的!它们都是重复排列的。像彩旗、小花、灯笼、小朋友这样,几个为一组重复出现的规律叫做重复排列的规律。(板书)领着学生读一读。
说的真好!那我们一起来看看每一个后面都应该摆什么颜色吧?出示刚才的联欢会动画。
通过观察,发现灯笼是按照红蓝蓝这样的顺序一直摆下去的,所以下一个灯笼是红色的。小朋友是按小女孩,小男孩这样的顺序一直排下去的,所以下一个小朋友是小男孩。
同学们表现的真好,老师真替你们感到高兴。
4、那利用你们明亮的眼睛来看看下一个是谁吧?先观察图形,找到下一个是什么图形,再讨论什么颜色?同学们发现的真快,立马就能找到它的规律,那我们一起拿出你们的图形来摆一摆吧,小组合作。出示要求。
教师巡视,检查每组摆放的规律,及时给他们表扬与赞美。你们的小手真是太巧了,能摆出这么多的规律来,那想不想看看老师是怎么摆的呢?快速的整理好你们的图形,看看谁能第一个看到老师的作品。
5、出示一组碗的摆放。让学生先观察它的排列规律。让学生自己说一说,也可以从数字的排列规律入手。
可爱的鸡妈妈领着她的小鸡也来到了,你们能帮他们找出规律填出数来吗?出示课件。
三、 知识运用
1、 摆一摆,填一填。
从图形观察,也可以观察小棒的个数。
2、 接着画一画,填一填。
3、 画一画:拿出准备好的作业纸,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形成一定的规律,尽情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吧!
教师巡视,展示学生的作品,给予赞美!
4、猜一猜后面是什么?出示图形
(1)想一想有什么规律,并将后面的空格补充上
(2)应该涂什么颜色?
归纳总结:找图形变化的规律按照颜色的重复特点和形状的重复特点找规律。
四、 巩固练习,强化认知
出示图片,让学生自己找规律,并且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规律。
做动作,找规律:先发现小朋友是如何做的?
再找学生自己创造规律———我会创造规律。
好,请一位同学把你创造的规律表演给大家,请你发号使令带领大家一起来做一做。好,同学们现在让我们倒数5个数,一起来看他们创造的规律!
太棒了,大家都非常的开动脑筋能够创造出很多的规律。
五、总结升华
这节课你们学的开心吗?有什么收获呀?一起来说一说吧!
看着板书回顾今天的内容。
其实在生活有很多的规律。看看谁最善于发现,你注意到生活中的那些规律了吗?出示几幅图片让学生欣赏。
这节课同学们说的都非常好,看来大家都有一双善于发现规律美的眼睛。回到家把你发现的生活的规律告诉爸爸,妈妈,和你的好朋友好吗?看谁最善于发现美,创造美。这节课我们同学们利用学到的知识创造了这么多的规律,希望你们长大后当一个真正的大设计师,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美丽、富强!我们就上到这,同学们再见!
板书
重复排列的规律:1面黄旗1面红旗为一组重复排列
1朵红花1多紫花为一组重复排列
灯笼红蓝蓝为一组重复排列
小朋友女男为一组重复排列
《找规律》教案(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事物中简单的排列规律,理解规律的含义并能描述和表示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推理和逻辑思维的能力,提高合作交流的意识。
3.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感受到数学的规律美,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规律的含义,掌握找规律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能够表述发现的规律,并会运用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工具
ppt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理解规律
(一)生活引入
师:同学们,“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我们班要举行一个联欢会,你们打算怎么来布置自己的教室呢?
1.学生交流汇报
2.老师的想法也和大家的差不多(呈现例1的情境图中的上半部),你们看,漂亮吗?
3.请大家仔细观察:看看老师的设计有什么特点。
4.引导学生说出:彩旗、灯笼和花朵都是按一定的顺序来排列的。并指出:这样的排列就叫有规律的排列。
5.教师说明:一般来说,一组实物依次不断重复地排列(至少重复出现3次),我们就可以称为有规律的排列。
(二)点明课题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找规律并板书课题。
二、引导探究,寻找规律
(一)寻找彩旗的排列规律
1.找一找:让学生自己观察,去找一找彩旗的排列规律。
2.说一说:
(1)让学生说出彩旗的排列规律,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用完整的语言来表述:彩旗是按一面黄旗一面红旗的规律来排列的。
(2)教师提问:
①彩旗是每排几面就出现重复的?引导学生说出:每两面出现重复。
②那我们能不能把这两面看成一组,所有的这些彩旗都是这样一组一组的重复排列的呢?
3.圈一圈:让学生圈出彩旗重复的部分。
(二)寻找小花、灯笼与小朋友的排列规律
1.圈一圈:让学生圈出小花、灯笼与小朋友排列中的一组重复部分。
2.说一说:
(1)让学生分别说一说小花、灯笼与小朋友的排列规律分别是什么?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语言表述的准确性与完整性。
(2)分别说一说:小花、灯笼与小朋友是把什么作为一组,一组中的第一个分别是什么?特别强调:灯笼是三个为一组。
小结:像彩旗、小花、灯笼、小朋友这样,几个为一组重复出现的规律叫做重复排列的规律。(板书:重复排列)
(三)反馈练习
1、动脑练习:(课件出示)
(1)、说一说:图中缺了3个小朋友,你知道有几个男生几个女生吗?(学生讨论,指明回答。)
(2)、圈出重复出现的部分。(指明回答)
(3)、说说身边的规律。
(4)、欣赏生活中的规律美。
2、动手练习:
(1)、第一关:画一画并圈出重复出现的部分。拿出1号作业纸,独立完成。(完成后展示交流)
(2)、第二关:圈一圈,完成在2号作业纸上。(展示交流)
(3)、第三关:涂一涂,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规律来涂色,完成P85的“做一做”。
三、数形结合,认知规律
(一)呈现例2的第(1)题,让学生先观察:
1.说一说:
(1)你发现了碗的排列有什么规律?
(2)你能圈出其中的一组吗?
(3)碗的排列规律与前面所学的规律有不同之处?引导学生发现:颜色上没有变化,但数量上有变化。而且数量上的变化规律还可以用数字表示出来。
2.试一试:
(1)你能将碗的数量上的变化规律用数字表示出来吗?请学生说出相对应的碗的下面的数字。
(2)完整呈现例2的第(1)题:
3.议一议:碗的排列规律与数字的排列规律相同吗?
(1)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理解:数字表示的是相对应的那种图形的个数,所以图形的排列有什么规律,数字的排列就有相应的变化规律。
(2)同时让学生感受:它们可以表示相同的规律,只不过形式不同而已。
(二)呈现例2的第(2)题:
1.让学生自己在书上完成填空。
2.说一说:图形与数字有什么排列规律?
3.完成P86“做一做”第1、2题。
(一)数学游戏
做动作,猜规律:
课件分步呈现每个动作,让学生跟着一起做。做了三组后,让学生猜下一个动作是什么。并说出这些动作的排列规律。
(二)基本练习
练习二十第2题。
(三)提高练习
练习二十第1、题。
四、谈收获:
说一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学生交流,指明回答。)
全课小结:其实,在生活中处处都有规律带给我们的美,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做一个有心人,你一定会有更多的发现!
人教新课标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9的乘法口诀》课件【三篇】
【 #课件# 导语】现代教育学提出了计算机辅助教学,这既向广大教师提出了挑战,也给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了现代教学手段。在利用课件进行教学时,教学内容要具有直观性,要使媒体内容一目了然,在课堂上常常直接出示本节课的主题,直观性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传承教学资源。下面是 整理的人教新课标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9的乘法口诀》课件,欢迎阅读与借鉴。 【 篇一 】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让学生通过编口诀的过程,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并能运用口诀进行准确计算。
2.培养学生初步的知识迁移能力;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进行初步的归纳总结。
3.将多种记忆口诀的方法归纳总结,渗透数学学习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熟记9的乘法口诀并应用9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2.教学难点:初步探索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
【教学过程】
一、从听《一个师傅三个徒弟》歌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歌吗?今天我们一起听一首歌,请你认真看、认真听。找一找歌词中有哪些数字?
师:你找到歌词中有哪些数字吗?
生:八十一、七十二、三、一等
师:你们可真细心,老师告诉同学们一个秘密:八十一、七十二与今天所学的9的乘法口诀有关系。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9的乘法口诀!
二、学生共同编出9的乘法口诀(课件演示)
1.教学“一九得九”。
呈现图片(*船,9人在划),提问:观察这幅图,1条船上有几个人,表示1个几?
学生观察说出:1条船上有9个人,就是表示1个9。
列出乘法算式:1×9=9或9×1=9。
师:根据乘法算式,你能编出一句口诀吗?
生:一九得九。
2.教学“二九十八”。
呈现图片(两条龙船),提问:2条船上有几个人?表示几个几?
师:2个9相加应该怎样列式?
生:9+9=18,乘法算式是:2×9=18或9×2=18。
师:知道口诀是什么吗?
生:二九十八。
3.教学“三九二十七、四九三十六”。
提问:3条船、4条船呢?怎样列式?
生:3条船时有3个9,3×9=27或9×3=27。4条船时有4个9,4×9=36或9×4=36。
师:口诀是……
生:三九二十七,四九三十六。
4.教学5至8的相应口诀。
师:5条船时就有5个9连加,你知道得多少吗?你是怎样计算出来的?
生1:5个9连加就是9+9+9+9+9,2个9相加是18,18再加9等于27,27+9=36,36+9=45。
师:有其他方法吗?
生2:刚才学习了四九三十六,就是4个9连加是36,再添1个9,也就是36再加9等于45。
师:这两种计算方法你认为谁的方法好,为什么?
生:第二个,简单方便。
小组合作观察有关6至8条船的三幅图,运用刚才编口诀的方法自主探究学习6至8的相应口诀。
5.教学“九九八十一”。
师:通过对前八句口诀的学习,你知道“九九八十一”这句口诀是怎样得来的?
生:8个9是72,再添一个9是9个9,72再加一个9就是81,所以九九八十一。
师:九九八十一,就是有9个9连加,真多啊!可见唐僧师徒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的确很艰辛啊!
三、记口诀
师:现在给半分钟时间,看看你能把所学的口诀都记住吗?
问题1:你在记口诀的时候遇到什么困难了吗?
(教师记录学生有问题的口诀,用白粉笔勾出)
过渡语:看看通过下面的学习能不能帮助你解决。
问题2:没有遇到问题的同学,我想你一定有什么小窍门吧!先和你的同桌交流。
(教师注意留心听与重点规律有关的内容,选择学生回答问题)
问题3:你发现了哪些规律,讲给大家听听。(教师根据学生随机的发现进行引导和归纳性的指导)
1.记忆方法一──找规律。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
师:找到规律你记忆起来就不费劲了。9的乘法口诀有哪些规律呢?(这些规律学生不必一一找到,不同班级的学生发现不同的规律。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掌握规律)
9的乘法口诀共有九句:一九得九,二九十八,三九二十七,四九三十六,五九四十五,六九五十四,七九六十三,*七十二,九九八十一。
它们的规律是:每句的第一个数是按1~9的顺序依次排列;每相邻两句的积相差9。
提问:我记住了“七九六十三”这句口诀,下一句忘了,怎么办?
积的十位数比口诀的头一个数小1,积的十位数与个位数的和是9。
师:3×9=28,我算得对吗?用你的方法检查。
后一句口诀的得数与前一句口诀相比,十位数大1,个位数小1。
看来9的口诀算得的积离不开1、8、2、7、3、6、4、5这些数字,这样我们可以把口诀分成这样的四类:二、九,三、八,四、七,五、六。
九的口诀,9乘几的积,就把几当做几十,再减几。
原因:因为1个9是1个10减1,2个9就应该是这样的2个10减2,是18,那么3个9就应该是30减3,是27,那4个9呢?(40减4是36)5个9呢?(50减5)继续,所以9乘几的积就是几十减几。(课件演示)
9×1=10-19×6=□-□
9×2=20-29×7=□-□
9×3=30-□9×8=□-□
9×4=□-□9×9=□-□
9×5=□-□
教师小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可以找到许多有关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就不一一说了,如果还有想说的下课时可以讲给我听。
师:除了运用规律记口诀,我们还可以通过什么来记忆口诀呢?
2.记忆方法二──你身上的计算器。
伸出两手,从左到右,按1到10的顺序排列,算一位数乘9,只要弯曲起相应的手指,这个手指左边的手指数目就是积十位上的数,右面的手指数是积个位上的数。例如:计算3×9,就弯起左手左起第3个手指,左面的2个手指表示20,右面的7个手指表示7,所以3×9的积是27。不信,你试试。
3.记忆方法三──联想法。
今天我们看动画片《西游记》时知道唐僧师徒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取得真经,让我们记住了“九九八十一”这句口诀,这就是一种联想的记忆方法。平时我们也用过类似的方法记过一些口诀,例如,三十六计走为上策,不管三七二十一。生活中的很多东西可以帮助我们记忆口诀,所以你要做个有心人。
检查记忆口诀:
1.师:有了这么多记口诀的方法,刚才那些遇到困难的同学这回再试试,看看你的问题解决了吗?
2.师:谁愿意给大家表演表演?
3.同桌之间互相听听。
四、练习
1.填口诀
四九()五()四十五
()九六十三九()八十一
()九七十二三()二十七
()九十八六()五十四
2、看口诀说出两个乘法算式
一九得九
七九六十三
三九二十七
九九八十一
3、看算式说口诀
5×9=45
2×9=18
4×9=36
7×9=63
4、填空
9×7=()×9=729×()=27
7×()=635×()=459×8=
9×5=9×6=9×9=
五、小结
今天学习了9的乘法口诀,你都有哪些收获呢?
【 篇二 】
教学目标:
掌握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培养学生迁移、思维和口头表达的能力。
培养学生正确计算的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自我探究中掌握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地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运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填空
()九二十七八()七十二
四()三十六五()四十五
()九六十三六()五十四
抢答,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4÷821÷740÷528÷4
引导学生说出求商的思路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2
节日里,小朋友们除了做了旗子之外,还不止了很多心形的气球,同学们,仔细观察,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预设:有27个气球,每行9个,共3行。
(1)如果知道有27个气球,每行摆9个,怎么求一共可以摆几行呢?
(列式27÷9)
怎么计算呢?用哪句口诀呢?
(三九二十七)
(2)如果知道有27个气球,摆了3行,怎么求每行摆几个呢?
(列式27÷3,根据口诀三九二十七可以计算出结果是9)
三、巩固练习
1、完成“做一做”1——3题。
(1)让学生人人参与,将得数直接写在课本上。
(2)在同一时间内看谁对的多。
(3)尽可能的采用各个小组比赛的形式来完成,利用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完成“练习八”第6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学生独立思考后,指名回答,然后集体订正。
完成“练习八”第7题。
(1)引导学生审题,从图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无论是获胜队还是负队,队员都是8个人。
(2)独立思考后求出获胜队员平均每人可得几本书。
(3)发散思维,利用图中收集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答案不。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有哪些疑问?谈谈你的想法。
板书设计:
第2课时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
27÷9=3
27÷3=9
获胜队员平均每人可得几本书?
48÷8=6(本)
【 篇三 】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自主探究,使学生经历9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体验9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2.理解每句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熟记9的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编制口诀,初步学会运用类推的方法探究新知识。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数学学习中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体验团队合作的精神。
二、目标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学习了2-8的乘法口诀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完全能通过知识的迁移、比较和推理,总结并牢记9的乘法口诀。同时在教学中,借助数轴,初步渗透一一对应的思想,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的乘法口诀的来源。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自主编制9的乘法口诀,并运用口诀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探究9的乘法口诀中的规律,并熟记口诀。
四、教具准备
课件、作业纸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趣揭题
1.创设情境
(1)课件出示情境图: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分单打和双打两种,其中双打需要两个队员合作,请看情境图。
(2)计算人数:你知道图中共有多少名运动员吗?你是怎么求的呢?4×3=12(名)
(3)说说想法:我们知道一幅图有4人,这里有几个4人,你用了哪句乘法口诀?
(4)回顾口诀:我们都学了哪些乘法口诀呢?(2—8的乘法口诀)
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一起继续学习9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创设乒乓球双打情境,既能复习乘法口诀的应用,又能为赛龙舟的情境做好铺垫。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轻松地来探究9的乘法口诀。同时使学生在情境中感受爱国主义教育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自主探究,构建新知
1.主动探究
(1)提供情境:在我国有一项传统的运动项目──赛龙舟(课件一条接一条地演示赛龙舟情境图)
(2)收集信息:观察情境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有9条龙舟,每条龙舟上都有9人)
(3)自由提问:分组自主提出问题,并尝试列式。如:2条龙舟上有多少人?3条龙舟上有多少人……
(4)交流汇报:学生的式子可能有两种:连加或乘法。如果有连加的算式,可以引导学生写出乘法算式。(板书每个乘法算式)
2.自编口诀
(1)讨论乘法算式的积。
①出示数轴,让学生填一填。
②根据乘法意义让学生说一说。如:2×9可以表示几个9相加。
(2)自编9的乘法口诀。
(3)根据9的乘法口诀写出对应的另一个乘法算式。
3.多种形式,熟记口诀
(1)找规律:
①观察相邻两个乘法口诀的差是几?
②看图找规律:10个方格中有9个五角星,1个空格。
学生小结:9乘几就等于几十减几。
③手指记忆法。
a.课件出示教材第81页最下面的手指操。
b.教师边介绍边示范用手指表示9的乘法口诀的方法。
c.学生练习手指记忆法。
(注意: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探究9的乘法口诀中的规律,并鼓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忆口诀。)
(2)对口令:同桌之间玩对口令游戏。
(3)背口诀:同桌互背口诀。
【设计意图】在探究9的乘法口诀的环节,充分放手让学生去交流、讨论,在解决问题之余自编口诀,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由于9的乘法口诀较多,因此,在熟记环节,教师充分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寻找规律,通过不同形式引导学生更快更好地识记。
(三)学以致用,巩固口诀
1.基础应用
(1)完成教材第80页“做一做”。巩固学生对的口诀的应用。
(2)算一算。
9×6=2×9=5×9=()×7=9×()=72()×()=36
2.提升练习
(1)填一填。
9+9+9=()×()=()
9×8-9=()×()=()
5×9+9=()×()=()
(2)圈一圈。把答案是18的算式用红色圈出来,把答案是45的算式用绿色圈出来。
9×2-99+94×9+99×7-9-99+9+9+9+99×3-96×9-9
【设计意图】本课练习设计了两个层次,基础应用旨在进一步巩固9的乘法口诀;提升练习旨在让学生通过乘法意义的理解灵活运用9的乘法口诀。
(四)总结全课,畅谈收获
找规律教学设计
《找规律》是小学数学的一篇课文。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找规律》优秀教学设计,相信这些文字对你会有所帮助的。
《找规律》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学生学会观察、比较,知道什么是规律,能从颜色、数量、形状的变化中找出规律,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2、能力目标:通过涂色、摆物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掌握找规律的基本 方法 ,激发创新意识。
3、情感目标: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规律的美和创造的快乐,培养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发现事物的简单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
学生掌握找规律的基本方法,能自己创造出有规律的排列。
教具:教学课件PPT,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利用游戏,感知规律
1、师:同学们,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就连我们的游戏也有数学的知识。现在,咱们先来玩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动作接龙”,看谁能按老师的动作接着做下去。
(1)师:请仔细看老师做动作……
动作:击掌拍肩拍肩 击掌拍肩拍肩 击掌拍肩拍肩
师:谁能接着来?
生:我可以……(学生纷纷举手。)
师:他接得对吗?
生:对!
师:好,再来一组动作。(再请另一位学生做动作。)
(2)同学们的眼睛观察得真仔细,下面再看看你们的耳朵灵不灵咯!请听……
口念:前前后后左左右右 前前后后左左右右 前前后后左左右右
师:谁来接?(学生举手接着念。)
师:一起接一次吧? (全班学生一起接着念。)
2、师:我们都会玩这个游戏啊?
生:是啊!
师:你们是怎么想到这样接老师动作的?
生:老师做的动作和念的词都是重复的……有规律的。
师:你真棒!像这样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就是一种规律。(板书:规律)
师:这节课,我们就要用数学的眼光来寻找生活中的规律。
(板书课题——找规律)
师:一起把题目读一遍吧——找规律。
二、引导探索、认识规律
1、课件出示游乐园图片
师:“六一” 儿童 节快到了,游乐园的叔叔阿姨为小朋友们准备了各项庆祝活动。请看!(例1主题图)
师:游乐园里热闹吗?
生:热闹……
师:你都看到了什么? (指名回答)
生:我看到了彩旗、彩花、灯笼和很多小朋友。
师:观察一下彩旗是怎么挂的?彩花是怎么串的?你还发现了什么?
师:这些物体都是乱摆乱放的吗?
生:他们都有规律。
(引出课题——课件出示彩旗、彩花、灯笼、小朋友图案 )
师:我们先来看看彩旗的规律?你知道下一面彩旗是什么颜色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下一面彩旗是黄色的。
师:哪位同学能够完整地回答?
生:我通过观察知道下一面彩旗是黄色的。彩旗是按红、黄,红、黄这样的顺序一直排下去的,所以下一面彩旗是黄色的。
师:回答得太好了,表扬这位同学!
生:棒……棒……棒……你真棒!
师:彩花呢?能像刚才的同学那样完整地回答吗?
生:我通过观察知道下一朵彩花是绿色的。彩花是按绿、紫,绿、紫这样的顺序一直排下去的,所以下一朵彩花是绿色的。
师:同意他的说法吗?
生:同意。
师:那……游乐园里还有什么?
生:还有灯笼和小朋友。
师:我们再来看看灯笼是怎么挂的?
生:下一个灯笼是紫色的。灯笼是按紫、红,紫、红这样的顺序一直排下去的,所以下一个灯笼是紫色的。
师:同学们啊,你们知道吗?到游乐园玩的小朋友都是守纪律、讲文明的孩子。我们来看看他们的队伍是怎么排列的吧?
生:这些小朋友是按女生、男生,女生、男生这样的规律排列的,下一位应该是女生。
2、师:同学们可真能干,一下子就找到了彩旗、彩花、灯笼和小朋友的排列规律。
师:今天,老师在摆放物品的时候啊,摆了一半突然忘记了接下去该怎么摆,你们能帮我吗?
生:能!
——例2 摆一摆
师:这一排物体有什么规律?下一个物体是什么?
生:这些物体是按正方体、圆柱,正方体、圆柱的排列顺序一直排下去的,下一个物体是圆柱。
师:这位同学回答得好吗?
生:好!
师:对,她说得很完整。那下一题又该怎么填呢?
生:这一排图形是三个三个一组的,按紫色三角形、橙色圆形、绿色正方形,紫色三角形、橙色圆形、绿色正方形的顺序一直排列下去的,接下来应该是橙色圆形和绿色正方形。
3、师:装修师傅在粉刷房子,想请你们做小帮手,愿意吗?
生:愿意……
师:好,那请你们看吧。
——例3 涂一涂
师:这一排方格有什么规律?接下来涂的是什么颜色呢?
生:这些方格的颜色是有规律的,按照绿色、黄色,绿色、黄色的顺序排列,黄色后面是绿色,再接着是黄色。
师:那这一组三角形呢?
生:这些三角形的颜色规律是由蓝、黄、红三种颜色一组轮着出现的,蓝色后面是黄色,黄色后面就是红色。
三、联系生活,寻找规律
1、师:规律在我们的生活中真的是无处不在呀,有规律的事物常给人一种美的感觉,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规律的美吧。
课件出示图片:斑马、衣服、长城、桥、地砖、楼房等。
生:哗……好漂亮啊!
2、师:欣赏了规律的美,你能发现藏在我们身边的规律吗?谁来说一说?
生1:我们教室的地转是有规律的。
生2:教室的窗帘也有规律。
生3:我们学校的围墙设计是有规律的。
生4:我们教室的日光灯是按照规律来安装的。
生5:我的衣服上有一些有规律的图案。
……
(教室的天花板、地板、校园围墙、自己的衣服。)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
四、实践操作,创造规律
师:老师发现,同学们的脑袋都非常灵活、眼睛观察得十分仔细。现在,我想看看谁的小手是最灵巧的?请同学们当一个小小的设计师,涂一涂,在练习纸上设计出更好看的图形。
师:请同桌的两个同学先商量好,然后再动手操作,设计图案。(师巡回辅导)
展示作品,集体评价。表扬小小设计师。
师:你们觉得这组同学设计的图形怎么样?谁来评一评?
生:他们的颜色涂得很均匀。
生:图形的颜色很清晰,他们的规律很漂亮。
……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找规律》,希望同学们以后多留一个心,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相信你们会有特别的收获。
《找规律》教学设计(二)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 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3、 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让学生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要求:
积极发言,别人回答,认真倾听。
教学过程:
一、观察情境,发现规律,引发注意,揭示课题。
1、在起立的过程中选择一组男女间隔排列的站立,其余各组坐下,观察这组学生的排列有什么特点。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像这样有规律的排列现象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找规律。
2、教师出示一组按红蓝蓝红蓝蓝…顺序排列的圆片。
师:看了这组排列你有什么话要说呢?(学生各说自己的发现)
师:大家说完了,那老师提几个问题。
根据大家分的三个一组,那第一组第一个什么颜色?
第二组第一个是什么颜色?那第100组第一个是什么颜色呢?
第N组第一个又是什么颜色呢?
那要知道它的颜色你只需知道它的什么信息就可以了呢?
师:同学们刚才观察得很仔细,象这样的规律排列现象在我们生活中也有许多。
二、观察场景,感知物体的有序排列
1、(出示教材例1场景图)师:我们一起看这一幅图,从图中,你都看到些什么?(盆花、彩灯、彩旗)你还发现了什么?
2、师:那这些物体是随意摆放的吗?(不是)对,这些物体都是按照一定顺序、一定规律摆放的。仔细观察一下,从左边起,盆花是按什么顺序摆放的?(等待1秒)彩灯和彩旗呢?(同桌说一说) (快速)
3、逐个提问、汇报。
三、自主探究,体会多样的解题策略。
过渡语:你们观察得特细致,说得很好,找到了他们排列的规律,也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1、首先我们先看盆花(点击出示盆花小图)初步提问:在图中,我们能看到几盆花?如果继续照这样摆下去,从左起第9盆花是什么颜色的?(蓝色)第10盆花是什么颜色的?(红色)
2、深度提问: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15盆花是什么颜色的花?能解决这个问题吗?(等待2秒,出示要求)
①提供足够时空,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试着解决;
②待大多数学生形成初步的认识之后,再组织学生在小组里交流。
3、全班交流。
引导:同学们已经在小组里交流了自己的想法,谁愿意把你们小组的意见介绍给全班同学?
四、独立尝试,逐步优化解题方法
1. 出示“试一试”第1题,让学生自己尝试解答。
(1)展示学生不同的想法,让其自主说。
(2)引导学生针对计算的方法质疑思考:为什么除以3?(每3个彩灯可以看作一组)18÷3=6(组),得数没有余数,该怎样得到答案?第18个彩灯是什么颜色的?
(3)重点比较:比较这几种方法,你觉得哪一种方法比较简便? (可争论)
如果有学生不同意计算的方法简便,可以提出第50个、第100个彩灯是什么颜色的问题,引导体会计算确实是简便的方法。
五、提升练习
(1)今天是小明的生日,你知道他明年过生日那天是星期几吗?
(2)你知道7×7×7‥‥‥×7的乘积的末尾数字是几吗?
1000个7相乘
六、欣赏、感受规律之美。
师述:我们今天找到了许多规律,用规律解决了许多问题。其实大自然中蕴藏着很多的有规律的现象如日出日落,月圆月缺,潮涨潮落,春夏秋冬…,只要同学们能认真观察,仔细思考,勇于探究,你一定会获得更大的收获。
幼儿园大班数学课教案《找规律》
在幼儿园数学活动中创设一定数学情境,从而让孩子眼所见有数学,耳所听有数学。在长期潜移默化中渐渐喜欢数学、熟悉数学,提高孩子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下面是由我带来的“幼儿园大班数学课教案《找规律》”,欢迎阅读。
幼儿园大班数学课教案《找规律》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发现图形,颜色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并会根据规律指示下一个物体。
2、初步培养幼儿的合作,推理能力及合理、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的能力。
3、使幼儿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幼儿乐于助人的精神。
活动准备:
1、教具学具:各种图形的纸张
2、媒体应用:PPT课件
活动过程:
1、放音乐师有规律跺脚,并给手势说请小朋友们起立和老师一起做。
(师拍头、肩、肚子各四下,重复三遍,停音乐)教师:小朋友们,刚才老师都拍了身体的哪些部位?拍的过程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幼儿:拍头、肩、肚子。都拍了一样的次数。都是有规律的。
教师:小朋友们真聪明,我们刚才做这些动作都是有规律的。(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由于你们表现的这么棒,老师决定带你们去参加一个舞会,这个舞会可是在魔仙堡召开,你们愿不愿意去呀?
幼儿:愿意。
教师:但是去魔仙堡的路途中会有很多的关卡,你们一定要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去闯关,才能到达魔仙堡参加舞会,否则你们就参加不了舞会见不到魔仙女王和小仙子们啦!小朋友们,你们有信心闯关成功吗?
幼儿:有。
教师:魔仙女王和老师说了,在闯关的时候,是有要求的,小朋友们在闯关的过程中要安静,自己思考,发现什么请举手回答,在小朋友回答问题时,其他小朋友保持安静,如果不遵守,魔仙女王就取消你们参加舞会的资格了,小朋友们记住了吗?
幼儿:记住了。
2、教师出示课件每一关引导幼儿,进行到最后一关的时候,给幼儿时间让幼儿自己用学具创造规律,也可以小组之间相互讨论,最后请几位幼儿到黑板前演示自己创造的规律。(附:找规律.PPT)
3、教师:祝贺你们闯关成功!小朋友们,看谁来欢迎我们了呀?(出示课件魔仙女王图片) 我们可以一起参加舞会啦!放音乐,幼儿全体起来跳舞。
4、小结:小朋友们,其实生活中,不仅有图形、颜色、数量之间的规律,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规律,回家以后和爸爸妈妈一起讨论下,看看在我们生活的周围还有什么规律,明天来了分享给大家!
幼儿园大班数学课件(5篇)
【 #课件# 导语】课件是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依据,是教学活动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课件,也称课时计划,教师经过备课,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由于学科和教材的性质﹑教学目的和课的类型不同,课件不必有固定的形式。下面是 无 整理分享的幼儿园大班数学课件,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1.幼儿园大班数学课件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将一个物体分成相等的四份。
2、探索物体等分的多种方法,激发幼儿对等分的兴趣。
3、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
1、材料纸:圆形、正方形、长方形。
2、实物:饼干
3、数学练习册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用变魔术的形式引入课题。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魔术师,现在请魔术师为我们表演变魔术,好吗?
2、教师出示一根绳子。
师:小朋友看,这是什么?(绳子)多少根绳子?(一根)小朋友想学魔术师变魔术吗?
师:魔术师可以将一根绳子变成四根,你们信吗?
(1)请个别幼儿表演变魔术,先将一根绳子变为两根一样长的绳子。
(2)再请个别幼儿表演变魔术,由两根绳子变为四根一样长的绳子。并说说你是怎样变来的?你是怎么知道它们是一样长?
3、教师示范圆形的四等分。
教师继续以变魔术的形式出示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的材料纸,请幼儿示范。
师:请小朋友比一比:等分后的部分是否一样大,以及原来的图形和分后的每一部分哪个大?哪个小?
4、幼儿操作,请幼儿探索各种图形的四等分的多种不同方法。
5、教师在黑板上示范用笔将图形四等分。
二、个别活动
师:请小朋友把练习册打开到43、44页。
师讲述操作要求:
1、下列每组图中的物品是四等分吗?把正确的圈起来。
2、将下列图形四等分,有几种方法?用笔画线。
三、活动评价
师:请做好的小朋友和好朋友说说你是怎么做的?(幼儿交流)
师:真会动脑筋,讲得真不错。
四、延伸活动
师:请小朋友课后区域活动的时候可以玩一玩《卖饼干》的游戏。
2.幼儿园大班数学课件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测量我们的身高
一、活动目标:
了解测量的概念、条件和方法,形成比较的概念。
大班上学期数学教案《测量我们的身高》
二、活动准备:
塑料绳、卡纸、纸绳、皮尺等。
三、活动过程:
1、情景引入:小朋友都上大班了,大家都长大了一岁了,今年我还发现小朋友都长高了。
2、设置疑问:但是你们知道哪位小朋友呢?有的小朋友说他,有的小朋友却说他,你用什么方法能准确的知道它是的呢?
3、幼儿猜想及记录:请幼儿以玩游戏的方式猜想哪位小朋友,在他的名字后面贴上他猜想的的小朋友,并填上他选择的工具。
4、验证:请每位幼儿找一位好朋友进行测量,并把测量结果贴到记录纸上进行比较。
5、活动延伸:我们想比较某件事物的长短光靠目测是不准确的,要用比较的方法才能准确的知道。在现实生活中也是一样。
6、引发新问题:我们的高度通过小朋友的聪明才智现在知道了谁,你们猜猜他的腿是不是也是最长的呢?
3.幼儿园大班数学课件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发现、经历、探究图形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通过比较,从而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推理能力。
2.让幼儿发展合理推理能力,清晰的阐述自己的观点。
3.培养幼儿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重点:
使幼儿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
活动准备:
PPT课件、雪花片若干、幼儿操图片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设情引课
1.新年快到了,小猫和小青蛙正在忙着装饰自己的家。(出示PPT挂图)
2.以小组为单位,各组进行讨论,各自发表不同的意见。(幼儿汇报结果)
3.引入生活中的规律,并出示课题。《找规律》
二、引导探究,认识规律
1.出示第一幅图,说说哪些东西的排列是有规律的?分别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并想个办法让我们一眼就看出这个规律。
2.小组讨论。(幼儿汇报结果)
3.随着幼儿回答电脑分别出示每一组排列有规律的图形,幼儿每回答一组后,教师引导幼儿再仔细观察,加深对每一组规律的理解。
三、动手体验规律
1.幼儿尝试动手拼雪花片,并说出自己的规律展示自己作品。
2.幼儿根据PPT图片用声音或者肢体动作做出规律。
3.幼儿给衣服设计规律图案。
四、全课结束。
4.幼儿园大班数学课件
活动目标
1.学习按一定特征给物体多次分类并统计、记录。
2.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分类的方法和结果。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活动准备
1.两种不同大小、颜色、形状的树叶模切卡片每人一套,分类记录卡。
2.音乐《找朋友》。
3.幼儿学习资源3第20页。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讨论确定分类标准。
幼儿操作模切卡片,将树叶抠下,仔细观察,讨论这些树叶的大小、颜色、形状有什么不同,如果把这些树叶分成两组,有几种不同的分法。
2.清幼儿给树叶分类,并记录分类结果。
3.汇报交流,分享成果。
(1)请2~3名幼儿给大家讲讲是怎么分类的,分的结果如何。鼓励幼儿大胆连贯讲述,并进行集体验证。
(2)引导幼儿知道同样的树叶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4.请幼儿阅读幼儿学习资源3第20页,分类并记录,相互交流分类的方法及结果。
5.游戏:“我的朋友在哪里”。
(1)玩法:幼儿站成一圈,请出6位幼儿站到圈里找朋友。《找朋友》音乐开始,幼儿随音乐节奏拍手,找朋友的幼儿边拍手边找和自己有相同特征的幼儿手拉手成为好朋友,音乐结束时请幼儿说一说找到的好朋友是谁?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游戏可进行3次,教师提醒幼儿按衣着、性别、头发等特征来找好朋友。
活动延伸
1.关注生活中的分类现象,如家庭中橱柜的物品、超市中各种物品的摆放等
2.活动结束时,请幼儿分类收整玩具和材料。
活动反思
设计本课时,我以主题内一个故事的内容激趣引入,幼儿兴致很高,在探讨分类的方法时,幼儿纷纷发言,在指名板演时欲欲跃试。在操作过程中,幼儿能通过协商的方法按某一特征把树叶分类,掌握分类的方法,结束时,设计送树叶回家这个游戏,既进一步强化了分类,又使幼儿认识“叶落归根”的自然规律了,增长知识。整堂课,幼儿在游戏的情境中学习,掌握了分类的方法,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学会了合作交流,享受了成功的乐趣。本课存在的不足是,对幼儿自主探索的重视不够,如果一开始直接去捡树叶回来就让他们试一试分类,效果是否会更好呢?
小百科:树叶是树进行光合作用的部位。叶子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形状、大小、颜色和质感。叶子可以聚成一簇,也可以遍地散落。
5.幼儿园大班数学课件
活动目的:
1、学习用数学、图画等符号记录自己操作的结果。
2、学习多角度地思考问题,能有计划地进行活动。
活动准备:
1、每人一盆蚕豆、塑料花、瓶盖。
2、每人一张纸、笔。
活动过程:
一、玩玩、记记
1、几哦按时带领幼儿观察操作材料,引起幼儿的兴趣。
2、明确操作要求:用一只手用力往盆里抓一把,把抓的出的物体,数一数,记下来,一共抓三次。
3、讨论:怎么样记得牢,又记得清?(抓一次,记一次)
4、幼儿动手操作:师巡回指导。
5、交流
(1)说说自己的操作结果,师幼共同检查记得是否清楚。
(2)比一比,谁接的方法好?
二、猜一猜
1、带领幼儿观察桌上的三种物品:花生、塑料花、瓶盖
2、猜猜看,用力抓一把,哪种物体抓得最多,哪种无意抓得最少?为什么?
三、说说发现
1、讨论:如果抓桌上的三种物品,每种物品抓三次,怎样记录在一张纸上?
(用图画、数字等符号记录)
(塑料花)
(瓶盖)
(蚕豆)
2、幼儿动手操作;师提醒个别幼儿按要求操作。
3、展示热别幼儿的记录单,说说记录单上的内容,严整记录单上的句路是否清楚。
4、引导幼儿观察记录单,验证自己刚才的猜测是否正确。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课件(文字版)
【 #一年级# 导语】课件(Courseware)是具有共同教学目标的可在计算机上展现的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素材的集合。以下是 整理的《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课件(文字版)》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课件(文字版)
《找规律》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科书第85页例1以及课后的“做一做”。
教学目标:
1、基本技能:让学生发现、经历、探究图形简单的排列规律,通过比较,从而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推理能力。
2、数学思考: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合理推理能力,并合理、清晰的阐述自己的观点。
3、解决问题:合作中逐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4、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
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
体会一组图形重复出现多次就是排列规律。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水彩笔、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感知规律
师:这节课,老师想带领小朋友们做几节律动,看谁的眼睛亮最先学会,好不好?
(教师示范:拍手两下拍肩两下。师重复两次后边做边说:学会的可以跟着老师做。师生一同接着活动,重复四、五遍后教师喊停)
师:真不错,那再换一组头部运动:左右左右左右。(学生随着老师的示范不由得跟着做下去。)
师:做得真好!刚才小朋友们为什么学得这么快?
生:因为动作太简单。
生:就是几个相同的动作重复做下去。
师:那你们能不能也创造一组这样的动作让大家跟着做一做?
(学生思考,自己比划。)
师:好,谁先上来把你创造的动作教给大家,看谁最勇敢。
生:一边说边做。
师:真棒!创造了这样特殊的动作让我们大家做,其他小朋友还有没有自己的动作。
师:像这样的一组动作重复做下去就叫做规律。这节课,我们就学习找规律。(板书:找规律)
【兴趣是的老师,课初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是《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因此,课始我安排了“做律动”的游戏,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感知了规律的存在。】
二、引导探索,认识规律
1、观察场景,探究规律
师:同学们开了联欢会,特意把场地装扮了一下。看,漂亮吗?用什么打扮的?(出示课件)
生:有花、彩旗、灯笼。
师:都是什么颜色的?
生:有红旗和黄旗,有红灯笼、蓝灯笼,还有红花和紫花。
师:它们是乱摆乱放的吗?
生:它们排列的也有规律。
师:那好,我们就来研究都有怎样的规律。(出示彩旗的课件)彩旗是按怎样的规律排列的?把你看到的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同桌之间合作)
师: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生:黄红黄红黄红。
师:能完整的说一说吗?
生:我发现彩旗在排列时是一面黄旗一面红旗一面黄旗一面红旗这样重复地排列下去的。
师:很棒,那是以什么为一组排列的呢?请你试着在书上圈出来。
生:是按黄红为一组重复地排列的。
师:大家同意吗?
生:同意。
【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找规律已有一定的经验基础,但要想完整的表达却比较困难。因此,教师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把规律说完整、说清楚,既加深“规律”在学生脑中的印象,又体现了对学生学会完整表达自己思考方法习惯的培养。】
师:是啊!彩旗是按这样的规律排列的,再看看灯笼呢?(课件出示灯笼的排列,留给思考的时间)
生:灯笼是按一个红两个蓝为一组这样排列的。
师:是这样吗?(是)看小朋友又有怎样的规律?看谁找的最快。
生:小朋友是一男一女为一组排列的。
师:是的,彩旗是按黄红一组重复排列的,灯笼是红蓝蓝为一组重复排列的,小朋友是一男一女为一组有规律的排列的。从这里找到了这么多的规律,棒极了!
师:看,谁能猜一猜这个后面是什么?
生:后面是一个红色三角。
师:可以怎样想呢?可以先观察形状再观察颜色。
生:因为前面的图形是按一红一黄有规律的排列的,所以后面是一红一黄。
师:小朋友们同意吗?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说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本环节设计了“想一想”的场景,让学生在自己喜欢活动中,探究发现规律、体验规律,使学生在动眼、动脑、动口的过程中加深规律的概念】
2、图形的规律
师:按你找到的规律,把后面空白的图形涂上颜色。(学生拿出图涂色)
教师巡视,发现有涂完的同学,可以让互相介绍自己的想法。
师:谁来介绍你的方法?
生:我是这样涂的。前面是按绿黄一组重复排列的,到了这里正好是涂绿色和黄色。而三角形是按黑红紫这样的顺序重复的,后面就要是红色和紫色。(学生到展示台前介绍)
师:你们同意他的想法吗?
生:同意!
师:检查一下,有没有涂错的同学?
生:没有。
师:把纸和彩笔放在桌子的最前面,看谁收拾的最快!
师:看到小朋友们都能找到图形的规律,顽皮的智慧星想来考考大家,故意把一些图形藏了起来。
(课件演示:顽皮的智慧星笑着挡住了每一组其中的一个图形)
师:看!智慧星先把谁藏起来了?生:红色的圆形。
师:同意吗?生:同意。(课件演示:智慧星消失。)
师:智慧星又把谁藏起来了?生:黄色的倒立的三角形。
师:对吗?生:对。
师:这个智慧星的后面是谁?生:绿色的三角形。
【几组图形的规律难度不大,大部分学生都能回答出来。当课件演示掌声想起时,学生的热情很高,会忍不住也鼓起掌来,充分体验着成功的快乐,并且争先恐后的’抢着回答问题。】
3、猜规律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都猜对了。下面,老师也想摆一摆有规律的图形,请看老师做的。(出示PPT)。
师:谁来猜一猜,老师下面接着会怎样摆?
生1:会是一个红色正方形和一个蓝色圆形。
生2:可能是一个黄色的三角形。(教师接着操作)
师:谁猜一猜,下面会是什么图形?
(学生异口同声地说:一个红色的三角形,两个蓝色的圆形。)
师:为什么第一次答案多种多样,这一次都认为是一个红色的正方形和两个蓝色的圆形呢?
生:因为前面就两个图形,还没有找到规律,后面找到了规律了。
师:是呀,只有图形重复出示了两三次之后才能找到规律。也就是说图形的规律不仅要看形状、颜色,还要看数量。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推理能力主要表现在:能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获得数学猜想,并进一步寻求证据、给出证明或举出反例……”本环节让学生在猜测图形的活动中,更加明确规律的概念,加深对规律的认识,培养了推理能力。】
三、实践运用,体会规律
1、85页做一做。
2、欣赏规律美
师:生活中规律也是无处不在的,老师也收集了一些有规律的图片,请欣赏。(课件演示)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通过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规律,欣赏规律,让学生发现原来数学离我们并不远,原来我们的学的数学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
3、创造规律
师:这么多的规律,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其实,你们的双手就可以创造出很多的规律美。现在请小朋友们当一个小小设计师,发挥你们聪明才智,创造出规律行不行?要求:用彩笔创作规律,分组合作,想想该怎样设计才有规律,然后动手画一画。看哪组作品最多。
(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活动结束后,教师有目的的让学生展示)
【在本环节中,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充分放手,让学生在动手摆学具的活动中创造规律。学生的思维得到更好的发散,创设出更多、更复杂的规律,培养了他们的大胆创新意识。】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篇二】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课件(文字版)
《认识米》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表象。能根据初步形成的1米的表象,进行一些直观的判断与思考。
2、知道1米=100厘米,能用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3、在小组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逐步养成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米尺、卷尺、剪刀、绸带、胶带、标签纸等。
学生按小组准备:米尺、卷尺、剪刀、绸带、标签纸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谈话:昨天老师让大家回去测量自己的身高,都量了吗?谁来说一说,你的身高是多少?(学生交流自己的身高)大家都不约而同地用了同一个字“米”。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米(板书课题)。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作单位。
二、初步认识1米
1、估计1米的实际长度。
谈话:老师的身高是1米72厘米,你能估计一下,从地面到老师身上的哪儿大约是1米高呢?(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进行估计)
谈话:大家都想估计,那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请两个同学把这卷绸带慢慢地拉开,其他同学认真观察拉开的绸带,如果你觉得拉开的绸带的长够1米了,就立即喊“停”。(学生活动)
启发:(指拉开的绸带)这段绸带的长正好是1米吗?怎样才能知道它到底有多长?(可以用尺量一量)
[说明:对于“米”,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从身高谈起,再让学生大胆地进行估计,唤醒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找准了知识的生长点,为下面的学习做好准备。]
2、认识1米。
出示米尺。
谈话:这是一把米尺,它的长度是1米。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米尺,看一看1米有多长。
提问:看一看、数一数米尺上的刻度,你能发现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米=100厘米。
3、用米尺量。
谈话:怎样用米尺量出刚才绸带的长度是不是1米呢?谁来试一试?
指名量出一根1米的绸带,再让每个小组照样子量出1米长的绸带。
提问:张老师想知道到底身上的哪儿离地面是1米高,谁来帮老师量一量?(学生测量后,在1米的位置贴上标签)
谈话: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自己身上的哪儿离地面是1米呢?同桌合作,互相量一量。
讨论:标签离地面都是1米,为什么贴的位置各不一样呢?
[说明:学生的年龄小,合作学习的经验不足,适时进行合作的指导和示范,可以使合作更有秩序,更富实效。同时,又兼顾并重视了合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个体体验与思考。]
谈话:现在同学们知道1米有多长了吗?请大家张开双臂,估计一下,自己的一庹比1米长一些,还是短一些?
小组活动后,组织交流。
提问:你能用两手比画出1米大约有多长吗?
学生用手比画1米的实际长度。
谈话:请每个小组在教室里任意选一样东西,量一量,看从哪儿到哪儿的长正好是1米。
小组活动后,交流汇报。
[说明:让学生先用自己的一庹和1米比一比,再伸出两手比画1米有多长,学生的比画有了参照,就会比画得更准确。这些活动使学生充分感悟了1米的实际长度,初步建立了1米的长度表象。]
三、深化对1米的认识
(1)提问:你能估计出1米长的队伍大约能有几人吗?(学生可能想到:竖着排,大约有5人;横着排,大约有3人)
提问:想一想,同样是1米长的队伍,为什么有的大约有5人,有的大约有3人呢?
(2)要求:估计一下,用我们平时的步子走1米长的路,大约要走几步?(请几个同学上来走一走)
提问:同样走1米,为什么走的步数不一样?
谈话:同学们想知道自己走1米大约要几步吗?小组合作,在地面上量出1米的距离,每个同学都来走一走。
小组活动后,组织交流。
(3)谈话: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1米有多长。睁开眼睛,伸出双手,比画一下1米的长度。
(4)提问:知道1米有多长了吧?如果不用米尺量,你能剪出一根1米长的绸带吗?
学生活动后,用尺量一量剪出的绸带是不是1米长。
[说明:通过排1米长的队伍需要几人,走1米长的路需要几步这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引导学生逐步加深对1米的认识。在充分活动的基础上,让学生静静的思考,通过闭眼想和再次比画,力求在头脑中建立清晰的1米的表象。进而,再次让学生根据表象剪出1米长的绸带,并借助测量加以调整,学生头脑中1米的表象将逐步精确。]
(5)谈话:请小朋友在教室里找一找,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
学生活动后,组织交流。
(6)完成“试一试”。
先分别估计黑板的长和宽、教室门的宽和高,再小组合作,量一量,填一填。
(7)谈话:老师站在这里,谁能上来找到一个位置,使你和老师之间的距离正好是1米?能再找到一个离老师1米的位置吗?还能再找到这样的位置吗?
学生纷纷站在老师身边,最后围成一个半径是1米的圆形。
四、课堂总结
【篇三】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课件(文字版)
《十几减9》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和操作进一步经历十几减9的计算过程,比较熟练地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探究出多种计算方法,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十几减9的算式,渗透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十几减9》教学案例:引导学生能用“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解决现实问题,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计算十几减9的方法解决现实问题。
三、教学难点:
经历探究计算十几减9的思维过程。
四、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口算题卡、小棒
五、教学过程:
十几减9教案
(一)热身赛
8+9= 15-9= 17-9= 6+7= 13-9=
7+9= 18-9= 9+5= 14-9= 11-9=
(1)集体订正
(2)评讲:请你说说17-9你是怎样计算的?
(3)指名学生说自己的算法,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4)师:刚才我们一起复习了前面大家共同探究的十几减九的几种方法,那么老师希望大家在后面学习过程中,能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做题。好,下面就进入我们今天的十几减九的练习课。(板书课题:十几减九的练习课)
(二)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喜羊羊吗?
生:喜欢
师:老师也很喜欢,今天喜洋洋他们来到我们的课堂了,大家和他们打个招呼吧!
生:你们好
师:今天一大早懒羊羊村长把大家召集了起来,交给他们一个重要的任务。原来灰太狼趁大家没注意,把羊村的宝藏偷走了,现在任务就是要小羊们找回宝藏。当然这一路上困难重重,大家有信心帮他们夺回宝藏吗?
生:有!
师:好,下面就进入我们的闯关活动。
1、速度大作战
师:我们来和喜羊羊比一比谁的速度快吧
12-9= 16-9= 14-9= 18-9=
17-9= 11-9= 16-9= 13-9=
用你最喜欢的算法算算18-9=()
2、看图写算式
师:跑那么快,大家一定都渴了,看,同学们,我们来到了草莓地。
3、力气大作战
师:同学们吃饱了,大力士泰哥要和我们比力气呢(在圆圈里填上大于号,小于号或者等于号)
4+3〇17-9 15-9〇5+9 7+8〇9+6
4-9〇15-5 16-9〇13-9 12-9〇9+4
4、地雷大作战(想加算减)
师:同学们要小心了,可不要踩到地雷哦
9+()=12 9+()=18 9+()=15 9+()=11
12-9=()18-9=()15-9=()11-9=()
5、看图讲故事
师:我们安全的走过了雷区,现在休息一下来讲故事吧
(三)活动
师:同学们,在你们聪明才智的帮助下,喜羊羊他们顺利的夺回了宝藏,看,他们来向我们表示感谢了呢!为了庆祝一下,他们邀请我们一起跳舞,大家准备好了吗?(音乐:找朋友)
(四)师:喜羊羊他们完成了任务,要回羊村去复命了,他们想买一些礼品带给大家,现在请大家一起去自选商场帮他们挑选礼物吧!
(1)妈妈给了你16元钱,你最想买什么,还剩多少钱?
(2)如果可以买两样,你想买什么?还剩多少钱?
(五)学习了十几减九的几种计算方法,你能不能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说说15-8和13-7怎样计算?
(六)谈收获
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师:大家这节课学会了讲故事,十几减九的计算方法等很多东西,还利用十几减九的计算方法,推理出了如何计算十几减八和十几减七这些我们下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
(七)师:你喜欢灰太狼吗?
生:不喜欢,他老做坏事
师:对,灰太狼总喜欢搞破坏,但是老师觉得灰太狼有一个优点,他虽然每次都失败,但是却从未放弃,这一点我们应该向他学习。那这节课靠我们大家的智慧,喜羊羊他们一次次战胜灰太狼,灰太狼一次次失败,我们胜利了,我们就是喜羊羊!
最后老师送给同学们一句话:失败是成功之母(大屏幕出示)
本文相关文章:
五年级综合实践教案(五年级综合实践课活动教案《怎样美化教室》)
2024年9月15日 08:20
轮椅上的霍金教案(课文《轮椅上的霍金》的一道问题:(要教案上的标准答案))
2024年9月9日 09:00
北师大版二年级一分钟能干什么教案?记忆大比拼:你真的记住了吗
2024年9月2日 10:00
更多文章:
【PPT案例教程】怎么使用PPT绘制一个滑轮组省力原理图?美化案例分享:PPT美化四步法
2024年3月23日 13:50
什么样的山和海可以移动(什么样的山和海可以移动(脑筋急转弯))
2024年4月28日 03:30
英语必修五课文翻译(人教版英语必修五,Reading and writing课文翻译)
2024年6月12日 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