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022)

2024-05-28 17:10:24 :33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022)

本文目录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022

  作为一位教师,每日都需要准备教案,可是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022”,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022(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数的整除有关概念,明确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

  2、能力目标结合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判断推理、概括、归纳等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养成合作学习和勇于探索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明确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难点: 在整理中构建数的整除的知识网络。

   教学过程:

  一、结合情境,搜集概念。

  师:今天一共有多少位同学来这里和老师一起学习?

  生:40位同学。

  师:40位同学又分5个学习小组,哪位同学能用数的整除的知识说说40与5的.关系?

  生:40能被5整除。

  生:5是40的约数。

  生:40和5的最小公位数是40,最大公约数是5。

  师:刚才大家说的很好,说到了整除、倍数、最小公倍数、最大公约数,同学们再想一想,在数的整除里,除了这几个概念外,我们还学习了哪些知识呢?

  生:整除能被2、3、5整除的特征,倍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约数、公约数、最大公约数、质数、合数、质因数、分解质因数、变质数、奇数、偶数。

  二、叙述概念意义,梳理知识网络。

  (1)学生在小组内通过相叙述,质疑问难等方式回忆概念的意义。

  (2)学习复习完后各组互派代表相查概念的掌握情况,并向老师汇报抽查结果。

  2、梳理知识网络。

  (1)小组活动。

  师:从同学们反馈情况来看,各小组这些复习概念较好,但数的整除里知识之间存在什么联系和区别呢?请同学们动手整理一下。

  (2)对比交流。

  抽一小组在黑板上整理,然后各小组表示。

  师:通过展示,你们认为哪种观点有道理呢?

  各小组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后,都说出了道理。

  下面看到老师这里也有一个网络图。

  师:通过网络图更清楚地知道,在整除的前提下产生了一对概念倍数、约数、倍数下面又产生了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概念,约数下面又产生了公约数,最大公约数的概念;从分析自然数的个数又引入了质数合数的概念;能被2、3、5整除的数一定是2、3、5的倍数,从能被2整除的这个角度,出现了奇数偶数概念。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互质数,所以互质数与公约数有联系。

  三、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在56□的□里填上一个数字,使它能被3整除,又能被2整除。

  2、填空。

  (1)在1~20中是偶数的有()是奇数的有(),是质数的有(),合数的有()

  (2)如果a、b两数互质,那么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如果a是b的倍数,那么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3)18和24的最大公约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四、全课总结,交流收获。

  1、今天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概念?

  2、这节课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五、布置作业。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022(二)

   教学目标: 使学生认识圆柱的特征,认识圆柱侧面的展开图。

   教学准备: 教师与学生每人带一个圆柱,教师给学生每4人小组发一个纸制的圆柱。每位学生准备好制作圆柱的材料。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圆柱的特征。

   教学难点: 理解圆柱侧面展开是长方形,并理解长与宽与圆柱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

  谁能说一说长方体的特征?(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围成的,相对的两个长方形完全相同,长方体的高有无数条。)正方体呢?

  谁能说一说我们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哪些知识?

  二、 新授

  教师: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一种新的立体图形:圆柱体,简称圆柱。

  1、 初步印象

  教师:同学们,请你们用眼睛看,用手摸,说一说圆柱与长方体的有什么不同?

  (圆柱是由2个圆,1个曲面围成的。)

  2、 小组研究:圆柱的这些面有什么特征呢?面与面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

  3、 交流和汇报

  (1)关于两个圆形得出:上下2个圆是完全相等的圆,它们都是圆柱的底面。(2)关于曲面得出:它是圆柱的侧面,如果沿着高展开,可以得到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如果沿着斜线展开可以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圆柱的高。

  (3)关于圆柱的高: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圆柱的高。高有无数条。高有时也可用长、厚、深代替。

  4、 举例说明进一步明确特征

  教师:既然大家对圆柱已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那么在生活中那些物体是圆柱呢?

  (学生举例,再让学生自己判断。当有一个学生说粉笔是圆柱时,教师可让学生进行讨论。)

  5、 运用知识进行判断

  下面哪些图形是圆柱?哪些不是?说明理由。

  6、 制作圆柱

江苏六年级下册数学备课教案

江苏六年级下册数学备课教案5篇

六年级数学老师要全面培养学生,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开展素质教育,从课堂走进生活。六年级数学老师的教学工作离不开六年级数学教案,六年级数学教案是他们进行教学活动的保障。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江苏六年级下册数学备课教案”,下面我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江苏六年级下册数学备课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读写负数。

2、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量,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3、在认识负数和应用负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坚定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巩固对负数的认识。

教学难点:

掌握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自学教材、整理梳理、巩固练习

教学过程:

一、梳理知识。

1、认真看课本第87页到91页的内容,回忆整理有关负数的知识

(1)举例说明如何读写正负数?在书写正数和负数时应注意些什么?

(2)为什么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____0;负数都_____0。

(3)正数负数表示什么样的两种量?你能举出生活中的例子吗?

2、4分钟后,对子之间相互交流,如用疑问可以小组讨论!

3、小结:我们把像+3、+15、+8844.43……等这样的数叫做正数;像-6、,-10,-155……等这样的数叫做负数。0小于一切正数,大于一切负数,0是正、负数的分界点。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正数、负数表示意义相反的两种量。

二、基础练习。

1、展示一

(1)如果前进30m记作+30m,那么-20m表示( ),后退10m记作( )。

(2)如果+60m表示上升60m,那么-60m表示( ),下降50m记作( )。

(3)如果+120m表示向东行120m,那么-70m表示(),向西行50m记作( )。

要求:1、独立做题,。

2、写完的同学对子之间相互检查

3、展示二

(1)读一读,填一填。

37,-78,+20,-5,0,+121, 98, -1000, -13, 34, -34。

负数 正数

最后剩下一个数没有填入上面的框中,这个数是( ) 。

(2)六年级3个班进行智力抢答赛,答对1题得10分,答错1题扣10分,不答题得0分。已知一班答对1题,二班答错1题,三班对、错各1题,请写出这3个班的得分情况。

一班( )分 二班( )分 三班( )分

三、提高练习。

(一)填一填

1、如果向南行50m记作-50m,那么向北行45m记作( ),-45m表示( )。

2、如果支出180元记作-180元,那么收入800元记作( ),-200元表示( )。

3、如果逆时针旋转28°记作+28°,那么顺时针旋转16°记作( ),+16°表示( )。

(二)做一做

1、同学们利用休息日帮助果农采摘苹果,从4棵苹果树上摘下的苹果分别放成4堆。果农王大伯估计每棵树可产苹果100kg,同学们以此估计数为标准,超过的千克数记为正数,不足的千克数记为负数。

(1)这4堆苹果共重多少千克?

(2)这4堆苹果平均每堆重多少千克?与王大伯的估计数比较,结果用正、负数表示。

2、一个小组8名同学的身高如下表

(1)算出8人的平均身高。

(2)如果把平均身高记为0,用正、负数表示每位同学的身高。

(3)上表中与平均身高相差为0cm,表示( );与平均身高相差为正数,表示( );与平均身高相差为负数,表示( )。

同桌讨论,集体讲评后,学生独立完成,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收获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五、课堂作业

家庭作业

板书设计:

负数的初步认识整理与复习

像+3、+15、+8844.43……等这样的数叫做正数;

像-6、,-10,-155……等这样的数叫做负数。

0小于一切正数,大于一切负数,0是正、负数的分界点。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负数表示意义相反的两种量。

江苏六年级下册数学备课教案篇2

一、教材内容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4页例1、例2。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结合负数的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和数学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

认识负数的意义。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

谈话:同学们,刚才一上课大家就做了一组相反的动作,是什么?(起立、坐下。)今天的数学课我们就从这个话题聊起。(板书:相反。)我们周围有很多的自然和社会现象中都存在着相反的情况,请看屏幕:(课件播放图片。)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公交车的站点有人上车和下车;繁华的街市上有买也有卖;激烈的赛场上有输也有赢……你能举出一些这样的现象吗?

(二)教学新知

1.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1)引入实例

谈话:如果沿着刚才的话题继续“聊”下去的话,就很自然地走进数学,我们一起来看几个例子(课件出示)。

① 六年级上学期转来6人,本学期转走6人。

② 张阿姨做生意,二月份盈利1500元,三月份亏损200元。

③ 与标准体重比,小明重了2.5千克,小华轻了 1.8千克。

④ 一个蓄水池夏季水位上升米,冬季水位下降米。

指出:这些相反的词语和具体的数量结合起来,就成了一组组“相反意义的量”。(补充板书:相反意义的量。)

(2)尝试

怎样用数学方式来表示这些相反意义的量呢?

请同学们选择一例,试着写出表示方法。

……

(3)展示交流

……

2.认识正、负数

(1)引入正、负数

谈话:刚才,有同学在6的前面写上“+”表示转来6人,添上“-”表示转走6人(板书:+6 -6),这种表示方法和数学上是完全一致的。

介绍:像“-6”这样的数叫负数(板书:负数);这个数读作:负六。

“-”,在这里有了新的意义和作用,叫“负号”。“+”是正号。

像“+6”是一个正数,读作:正六。我们可以在6的前面加上“+”,也可以省略不写(板书:6)。其实,过去我们认识的很多数都是正数。

(2)试一试

请你用正、负数来表示出其它几组相反意义的量。

写完后,交流、检查。

3.联系实际,加深认识

(1)说一说存折上的数各表示什么?(教学例2。)

(2)联系生活实际举出一组相反意义的量,并用正、负数来表示。

① 同桌交流。

② 全班交流。根据学生发言板书。

这样的正、负数能写完吗?(板书:… …)

强调指出:像过去我们熟悉的这些整数、小数、分数等都是正数,也叫正整数、正小数、正分数;在它们的前面添上负号,就成了负整数、负小数、负分数,统称负数。

4.进一步认识“0”

(1)看一看、读一读

谈话: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屏幕:这是去年12月份某天,部分城市的气温情况(课件出示)。

哈尔滨: -18 ℃~-5 ℃

北京: -6 ℃~6 ℃

深圳: 15 ℃~25 ℃

温度中有正数也有负数,请把负数读出来。

(2)找一找、说一说

我们来看首都北京当天的温度,“-5 ℃”读作:“负五摄氏度”或“负五度”,表示零下5度;5 ℃又表示什么?

你能在温度计上找出这两个温度所在的刻度吗?(课件出示温度计,没有刻度数)为什么?

现在你能很快找出来吗?(给出温度计的刻度数,生到前面指。)

说一说,你怎么这么快就找到了?

(课件配合演示:先找0℃,在它的下面找-5℃,在它的上面找5℃。)

你能很快找到12 ℃、-3 ℃吗?

(3)提升认识

请学生观察温度计,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强调:以0℃为分界点,零上温度都用正数来表示,零下温度都用负数来表示。(或负数都表示零下温度,正数都表示零上温度。)

“0”是正数,还是负数呢?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强调:“0”作为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它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总结归纳

如果过去我们所认识的数只分为正数和0的话,那么今天我们可以对“数”进行重新分类:

5.练一练

读一读,填一填。

6.出示课题

同学们,想一想,今天你学习了什么新知识?认识了哪位新朋友?你能为今天的数学课定一个课题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选择板书课题:认识负数。

江苏六年级下册数学备课教案篇3

教学目的:

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看懂并能简单地分析扇形统计图所反映的情况。

教学重点:

看懂并能简单地分析扇形统计图所反映的情况。

教学难点:

看懂并能简单地分析扇形统计图所反映的情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喜欢什么运动项目?我们利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能不能很好地表示出这些情况?

2、收集和整理数据,统计全班最喜欢的各项运动项目的人数,制成条形统计图。

二、新授

1、观察条形统计图,你从中得到了哪些有用的信息?

2、从条形统计图中,还有哪些信息不容易表示出来?(引发学生思考,从而发现条形统计图不容易看出各部分量与总量的关系)

3、生成扇形统计图。引导学生观察从扇形统计图中,你得到了哪些游泳的数学信息?(学生甘居直观观察,发表见解)

4、根据统计图上表示的情况,你对我班同学有哪些建议?

5、回顾知识生成,归纳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6、“做一做”:自主看图,说一说,你从图中得到了哪些有价值的数学信息?(分析后根据题意自主计算,全班核对)

三、应用练习

1、练习二十五第1题:自主看图,说一说李明同学一天的作息安排是否合理,从中你能提出哪些合理化建议。(引导学生说说怎样安排时间才合理,才能做到劳逸结合)

2、练习二十五第2题:自主看图,说一说从图中得到哪些信息,在小组内交流。(使学生体会到父母的辛苦和对自己的爱,激发学生对父母、对家庭的爱)

四、总结

学生总结、比较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及折线统计图相比有何特点。

教学追记:

扇形统计图的教学,我主要联系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让学生通过例题看到:在表示全班人数的圆中,用扇形可以清楚地表示出最喜欢的各种运动项目的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百分比。从而使学生真切地体会到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并通过看图回答问题并提出问题,加深对扇形统计图特点的认识。

江苏六年级下册数学备课教案篇4

本课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并掌握圆的面积公式,能运用公式正确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

经历估算飞镖板面积、动手操作、讨论等探索圆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圆的面积公式推导的可行性和结论的确定性,感受转化和无限分割等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借助剪拼飞镖板了解转化的方法,能发现圆剪拼成的长方形之间的关系,并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拼成的长方形的长是圆周长的一半。

教学过程:

一、炫我两分钟

1、以前我们哪几种平面图形?你会计算它们的面积吗?

我学过____图形,它的面积公式是_______。

2、想一想,我们用什么方法推导它们的面积公式?(任选一图形,说一说)

(设计意图:通过炫我两分钟,既帮助学生回忆、复习所有学过的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推导过程,又引出“转化”这一数学方法,为开始本节课用“转化”的方法来探究“圆的面积”做好准备。)

二、尝试小研究

课前尝试小研究:

(一)以前我们学过哪几种平面图形?你会计算它们的面积吗?

我学过____图形,它的面积公式是_______。

想一想,我们用什么方法推导它们的面积公式?(任选一图形,说一说)

(二)估算飞镖板的面积

仔细观察教材47页的飞镖板,你发现了什么?

估算一下:这块飞镖板表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厘米?(写出估算过程)

(设计意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课前尝试通过把飞镖板看成近似的小三角形或者把飞镖板剪开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来估算面积,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的兴趣,为课上探索圆的面积打好基础。)

课上尝试小研究

1、在硬纸上面画一个圆,把圆分成若干(偶数)等份,沿半径剪开拉直,再拼一拼。用这些近似等腰三角形的小纸片拼一拼,如果分的分数越( ),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于( )。

2、我来推导:

把圆转化成长方形后,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 ),宽相当于圆的( )。因为长方形的面积等于( ),所以圆的面积等于( )。如果用S表示圆的面积,圆的面积公式表示为:( )

比较剪拼前后的图形,发现( )变了,( )没变。

(设计意图:给每一个孩子创造一个发言的机会,让学生在思考、交流的过程中对知识进行一个思维的碰撞。)

三、小组合作学习

请同学们按照小组合作学习建议的要求在小组内交流你的研究方案。

1、组长组织本组成员有序进行交流,选出代表,确定好组员的发言顺序。

2、要求小组内的`每一个同学针对其中的一方面内容进行交流。其他组员要认真倾听,及时进行评价、补充、质疑,组内达成统一意见。

3、在交流过程组内选出最完美的研究方案。

4、组内分工,为班级展示提升做准备。(小组活动时,要求同学无论好与坏,做到人人发言,让小组成员真正动起来。交流大约5分钟)

教学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都有所收获。通过组内交流,相互补充、相互完善,使知识呈现会更全面、更精练,知识梳理更有条理、更科学化。)

四、班级展示汇报

师:哪个小组先来和大家一同分享你们的研究结果?

要求:下面的同学也要认真听,看看你同不同意他们的研究方案。一会儿对他们的研究方案提出疑问或进行评价和补充。

组长带领全组同学,对老师指定的尝试小研究的内容进行交流汇报。

在交流汇报的基础上,组长组织全班同学进行评价、补充、质疑。

组长:哪个同学对我们小组的汇报有评价、补充或提出不懂的问题?

其他组的学生进行评价、补充、质疑。教师适时点拨,填写评价表格。

1、小组六人汇报讨论结果,尝试发现圆的面积公式。

2、师生一起总结圆的面积的字母公式,验证猜想。

3、小结:可见要求圆的面积只要知道什么就行?(半径r)

(设计意图:班级展示提升是小组内形成统一的观点向全班同学展示交流并引发深入思考的过程,通过小组间思维碰撞,以及老师精彩的点拨引导,使学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

五、挑战自我

课本p49练一练

1题,独立完成,互相检查,指出问题,及时更正。

2、3题学生自己完成后,全班交流,完成过程。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体现基础性、层次性,既面向全体学生,巩固当堂所学的知识,又激发了学生的内在潜能。)

六、盘点收货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设计意图:谈收获环节是数学课堂上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它既可以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点的梳理,能让学生更清晰本节课所学的内容,也可以是对数学学习方法的梳理和数学活动经验的建构,培养学生自主反思建构的良好学习习惯。)

七、课外延伸

自己确定半径,用圆规画两个大小不同的圆,然后分别计算这两个圆的面积,这两个圆的半径的比是( ):( ),面积的比是( ):( )。

(设计意图:将所学的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体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江苏六年级下册数学备课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体会比例尺产生的必要性和按相同的比扩大或缩小的实际意义。

2.通过图形的放缩,结合具体情境,感受图形的相似。

教学重点:目标1、2。

教学难点:目标2。

教学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做了一张贺卡,准备母亲节的时候送给妈妈们,这张贺卡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笑笑、淘气、小斌分别在方格纸上画了贺卡的示意图,现在请同学们观察谁画的像。

1.出示图。

2.观察图,同桌互相交流。

3.汇报。

4.小组讨论:为什么同样大小的贺卡,却画出大小不同的长方形,而且有的像有的不像呢?他们是怎么画的?

5.小组汇报

笑笑:我画的图,宽1厘米相当于实际的4厘米,长1.5厘米相当于实际的6厘米。

淘气:卡片的长和宽的比是6:4、也就是3:2,所以,我画的图长和宽的比也是3:2。

小斌:只要长比宽长一些就行。

6.画的图的长和宽与原来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

得出:只要长和宽都按相同的比(可以有两个意思,一是图中的长与实际的长的比和图中的宽与实际的宽的比相等,二是图中的长和宽的比与实际的长和宽的比相等)来画,画的图才像。长方形画成较小的长方形,首先可以量出原来的长和宽,再将它们的长和宽缩小相同的倍数,才能画的像。

活动二、画一画

把下面的图放大,比一比谁画得像。

1.理解题意。

2.学生独立完成。

3.小组内交流。

4.汇报,全班交流。

活动三、探究活动

1.学生独立完成。

2.小组交流,汇报。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一份好的教案可以让课堂更加精彩,那么,对使用北师大版教材的 六年级数学 老师来说,要怎么才能做出一份好的教案呢?下面是我为你带来的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欢迎阅读!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一)

  学习目标: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明确含义,感悟特征及性质。能够运用数学语言清楚描述旋转运动的过程。会在方格纸上画出线段旋转90度后的图形。

  2、经历观察实例、操作想象、语言描述、绘制图形等活动,积累几何活动 经验 ,发展空间观念。

  学习重点: 通过多种学习活动沟通联系,理解旋转含义,感悟特征及性质。

  学习难点: 在方格纸上画出线段旋转90度后的图形

  课前准备: 钟表,课件, 教具

  学 习 过 程

  环节 学 案

  回顾旧知 1、物体的运动有¬¬( )和( )。

  2、平移和旋转都只改变图形的( ),不改变图形的( )和( )。

  自主探索 1、钟面上指针旋转的方向就是( )方向;

  相反的方向就是( )方向。

  2、钟表上旋转一周是( )度,12个时刻将它12等份,所以每份是( )度。

  3、从 8时到10时,时针绕旋转点( )方向旋转( )度,

  从11时到15时,时针绕旋转点( )方向旋转( )度。

  4、旋转三要素指( )( )( )。

  合作探究

  当横杆升起时,横杆绕旋转点( )时针旋转( )度;

  当横杆落下时,横杆绕旋转点( )时针旋转( )度。

  达标检测

  基础性作业:

  课本29页练一练1、2题 (看课件)。

  一棵小树被扶起种好,这棵小树绕点O( ) 方向旋转了( )度。

  提高性作业:

  1、 画出线段AB绕点B顺时针旋转90度后的图形;

  画出线段AB绕点A逆时针旋转90度后的图形。

  拓展性作业:

  如图,点P是线段MN上一点,将线段MN绕点P顺时针旋转90度。

  M P N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能力目标:能运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会组比例。

  情感目标:感受数学的奥秘,培养数学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能根据比例的意义写比例.

  突破重点、难点设想 根据上学期“比的认识”,怎样的两张图片像的问题、让学生明确两种相关联的量成相除关系,且它们的比值相等时,这两个比组成比例关系。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小黑板

  教 学 活 动 及 主 要 语 言 预 设 学生活动预设

  一、创境激疑

  上学期学习“比的认识”时,我们讨论“图片像不像”的问题。请同学们联系比的知识,再想一想,怎样的两张图片像?(比值相等)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深入探究。

  回顾

  产生疑问

  二、互动解疑

  1、比例的意义

  在情境中感受两种相关联的量之间的变化规律。要求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提出要求。

  (1) 写出每个图片的长与宽的比

  (2) 求出各比的比值

  (3) 观察特点,写出规律

  板书:

  图片A:6:4=3:2=1.5

  图片B:3:2=1.5

  图片C:8:3=2.66……

  图片D:12:8=3:2=1.5

  图片E:12:2=6

  比值相等的两个比用“=”连接起来,这种等式叫做比例,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比例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

  结论:像12:6=8:4, 6:4=3:2这样表示两个比值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巩固练习:(1)要求每个学生写出一个比例,教师巡视指导且批阅。

  (2)要求每个学生写出一个比例,同桌交流。

  (3)做一做教材表格的题,完成后由教师批改。

  2、认识比例各部分名称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在12:6=8:4中,12,6,8和4都是该比例的项。

  在比例中,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例如:12:6=8:4中12和4是比例 6和8是比例

  观察

  先独立思考

  指名汇报

  共同发现、小结

  理解

  自主思考

  小组内交流探究

  汇报交流

  独立填写

  同桌交流

  指名汇报

  三、启思导疑

  1、同学们发现了一种新的判断两个比是否成比例的 方法 ?(比值相等)

  2、这节课我们一直类比着比学习比例,比与比例仅一字只差,它们会有什么区别呢? (比是两个数相除,是一个算式;比例是两个比相等,是一个等式 )

  指名谈发现

  理解

  识记

  四、实践运用

  (一)填一填。

  1、在4:7=48:84中,4,7,48,84,叫比例的( ),其中4和84是比例的 。7和48是比例的 。

  2、用6,3,9,8组成一个比例是( )。

  (二)下列那几组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为什么?

  (1)4:5和8:20 (2)15:30和18:36

  (3)0.7:4.9和140:20 (4)1/3:1/9和1/6:1/8

  (三)按要求写一写。

  1、先写出比值是3的两个比,再组成比例。

  2、根据1.2×25=0.6×25写出两个比例式。

  独立思考

  指名汇报

  评价订正

  五、 总结 评价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什么样的两个量成正比例关系?

  自由小结

  板书设计: 比例的认识

  12 :6 = 8 :4

  6 :4 = 3 :2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案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案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案怎么写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案,希望大家喜欢!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百分率,理解这些百分率的含义,并通过自主探究,掌握求百分率的一般方法,会正确地求生活中常见的百分率,依据分数与百分数应用题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数学的应用意识。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经历探索、发现、交流等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过程,自主建构知识,归纳出求百分率的方法。

3、数学思考:使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认识世界,逐步形成“数学的思维”习惯。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会百分率的用处及必要性,感受百分率来源于生活,体验百分率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理解百分率的含义,掌握求百分率的方法。

教学难点:

探究百分率的含义。

教学用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8分)

1、出示口算题,1分钟,并校正题目。

2、小结学生所提问题,并指名口头列式。

3、将问题中的“几分之几”改为“百分之几”,引学生分析、解答。

4、小结:算法相同,但计算结果的表示方法不同。

5、说明:我们把做对题目占总题数的百分之几叫做正确率;那么做错的题目占总题数的百分之几叫做错误率。这些统称为百分率。导入新课,揭示目标。

6、口算比赛:(1分钟)(见课件)

7、根据口算情况,提出数学问题。(做对的题目占总题数的几分之几?做错的题目占总题数的几分之几?)

8、尝试解答修改后的问题。

9、比较:“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在解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10、举一些生活中的百分率,明确目标,进入新课的学习:(1)知道达标率、发芽率、合格率等百分率的含义。(2)学习求百分率的方法,会解决求百分率的问题。

二、设问导读(9分)

1、说明达标率的含义。

2、板书达标率的计算公式,并说明除法为什么写成分数的形式?

3、组织学生以4人小组讨论。

4、巡回指导书写格式。阅读例题,思考下面的问题

(1)什么叫做达标率?

(2)怎样计算达标率?

(3)思考:公式中为什么要“×100%”呢?

(4)尝试计算例1的达标率。

三、质疑探究(5分)

1、在展示台上展示学生写出的百分率计算公式。

2、要求学生认真计算,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①生活中还有哪些百分率?它们的含义是什么?怎样求这些百分率?

②求例1(2)中的发芽率。

四、巩固练习(14分)

1、指名口答,组织集体评议,再次引学生巩固百分率的含义。

2、对每一道题都要让学生分析、理解透彻,并找出错误原因。

3、出示问题,指导学生书写格式,并强调

4、解决问题要注意:看清求什么率?找出对应的量。

5、引学生比较、发现:这些百分率和100%比较,大小怎样?哪些百分率可能超过100%?

6、引学生观察、发现:出勤率+缺勤率=1.

五、加强巩固

1、说说下面百分率各表示什么意思。(1颗星)

(1)学校栽了200棵树苗,成活率是90%。

(2)六(1)班同学的近视率达14%。

(3)海水的出盐率是20%。

2、判断。(2颗星)

(1)学校上学期种的105棵树苗现在全部成活,这批树苗的成活率为105%。()

(2)六年级共有54名学生,今天全部到校,今天六年级学生的出勤率为54%。()

(3)把25克盐放入100克水中,盐水的含盐率为25%。()

(4)一批零件的合格率为85%,那么这批零件的不合格率一定是15%。()

3、解决问题(3颗星)

(1)我班有27名同学,上学期期末测试中,有24人优秀,那么我们班成绩的优秀率是多少?27名同学全部合格,合格率是多少?

(2)六(1)班今天有48人到校,有2人缺席,求出勤率。

(3)要求,以2人小组互查,每人练习一道题,口头列式。1、王大爷在荒山上植树,一共植了125棵,有115棵成活。这批树的成活率约是多少?

(4)王师傅加工的300个零件中有298个合格,合格率是多少?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重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

一、导入

1、我们全班有53名同学,但大部分的同学老师都不认识,如果我要请你们当中的某一位同学发言,你们能帮我想想要如何表示才能既简单又准确吗?

2、学生各抒己见,讨论出用“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来表述。

二、新授

1、教学例1

(1)如果老师用第二列第三行来表示__同学的位置,那么你也能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他同学的位置吗?

(2)学生练习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他同学的位置。(注意强调先说列后说行)

(3)教学写法:__同学的位置在第二列第三行,我们可以这样表示:(2,3)。

按照这样的方法,你能写出自己所在的位置吗?(学生把自己的位置写在练习本上,指名回答)

2、小结例1:

(1)确定一个同学的位置,用了几个数据?(2个)

(2)我们习惯先说列,后说行,所以第一个数据表示列,第二个数据表示行。

如果这两个数据的顺序不同,那么表示的位置也就不同。

3、练习:

(1)教师念出班上某个同学的名字,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写出他的准确位置。

(2)生活中还有哪里时候需要确定位置,说说它们确定位置的方法。

4、教学例2

(1)我们刚刚已经懂得如果表示班上同学所在的位置。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在这样的一张示意图上(出示示意图),如何表示出图上的场馆所在的位置。

(2)依照例1的方法,全班一起讨论说出如何表示大门的位置。(3,0)

(3)同桌讨论说出其他场馆所在的位置,并指名回答。

(4)学生根据书上所给的数据,在图上标出“飞禽馆”“猩猩馆”“狮虎山”的位置。(投影讲评)

三、练习

1、练习一第4题

(1)学生独立找出图中的字母所在的位置,指名回答。

(2)学生依据所给的数据标出字母所在的位置,并依次连成图形,同桌核对。

2、练习一第3题:引导学生懂得要先看页码,在依照数据找出相应的位置

3、练习一第6题

(1)独立写出图上各顶点的位置。

(2)顶点A向右平移5个单位,位置在哪里?哪个数据发生了改变?点A再向上平移5个单位,位置在哪里?哪个数据也发生了改变?

(3)照点A的方法平移点B和点C,得出平移后完整的三角形。

(4)观察平移前后的图形,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图形不变,右移时列也就是第一个数据发生改变,上移时行也就是第二个数据发生改变)

四、总结

我们今天学了哪些内容?你觉得自己掌握的情况如何?

五、作业

练习一第1、2、5、7、8题。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作用,感受运用负数的需要和方便。

2.使学生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3.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以及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

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温度计、练习纸、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感受生活中的相反现象)

1、游戏:我们来玩个游戏轻松一下,游戏叫做《我反我反我反反反》。游戏规则:老师说一句话,请你说出与它相反意思的话。

①向上看(向下看)

②向前走200米(向后走200米)

③电梯上升15层(下降15层)。

2、下面我们来难度大些的,看谁反应最快。

①我在银行存入了500元(取出了500元)。

②知识竞赛中,五(1)班得了20分(扣了20分)。

③10月份,学校小卖部赚了500元。(亏了500元)。

④零上10摄氏度(零下10摄氏度)。

说明什么是相反意义的量(意义正好相反)

3、谈话:周老师的一位朋友喜欢旅游,11月下旬,他又打算去几个旅游城市走一走。我呢,特意帮他留意了一下这几个地方在未来某天的最低气温,以便做好出门前衣物的准备。下面就请大家一起和我走进天气预报。(天气预报片头)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案【篇4】

教学内容:

教材第15~16页的例4和第16页的试一试、练一练,完成练习三第1~3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实践活动,了解圆柱体积(包括容积)的含义,进一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含义。

2、经历类比猜想验证说明的探索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的进程,掌握圆柱体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体积,并会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引导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渗透、体验知识间相互转化的思想方法。

重点难点:

掌握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资源:

PPT课件,圆柱等分模型

教学过程:

1、呈现例4中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直观图。

2、提问:这几种立体的体积你都会求吗?你会求其中哪些立体的体积?启发:大家想不想知道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猜想一下:圆柱体积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怎么算?

3、引入:我们的猜想对不对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一下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案【篇5】

教学内容:

教科书P23-26的内容,P24做一做,完成练习四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认识圆锥,圆锥的高和侧面,掌握圆锥的特征,会看圆锥的平面图,会正确测量圆锥的高,能根据实验材料正确制作圆锥。

2、过动手制作圆锥和测量圆锥的高,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3、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教学重点:

掌握圆锥的特征。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圆锥的组成。

教具准备:

每人一个圆锥,师准备一个大的圆锥模型。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2、圆柱的特征是什么?

二、新课

1、圆锥的认识(直观感受观察讨论汇报)

(1)让学生拿着圆锥模型观察和摆弄后,指定几名学生说出自己观察的结果,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圆锥有一个曲面,一个顶点和一个面是圆的,等等。

(2)圆锥有一个顶点,它的底面是一个圆、(在图上标出顶点,底面及其圆心O)

(3)圆锥有一个曲面,圆锥的这个曲面叫做侧面。(在图上标出侧面)

(4)让学生看着教具,指出: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叫做高。(沿着曲面上的线都不是圆锥的高,由于圆锥只有一个顶点,所以圆锥只有一条高)

2、小结

圆锥的特征(可以启发学生总结),强调底面和高的特点,使学生弄清圆锥的特征是:底面是圆,侧面是一个曲面,有一个顶点和一条高.

3、测量圆锥的高(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测量)

由于圆锥的高在它的内部,我们不能直接量出它的’长度,这就需要借助一块平板来测量。

(1)先把圆锥的底面放平;

(2)用一块平板水平地放在圆锥的顶点上面;

(3)竖直地量出平板和底面之间的距离。

4、教学圆锥侧面的展开图

(1)学生猜想圆锥的侧面展开后会是什么图形呢?

(2)实验来得出圆锥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扇形。

三、课堂练习

1、做第24页做一做的题目。

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模型纸样,先做成圆锥,然后让学生试着独立量出它的底面直径.教师行间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及时辅导。

2、练习四的第1题。

(1)让学生自由地观察,只要是接近于圆柱、圆锥的都可以指出。

(2)让学生说说自己周围还有哪些物体是由圆柱、圆锥组成的。

3.完成练习四的第2题。

补充习题

1出示一组图形,辨认指出哪些是圆锥。

2出示一组图形,指出哪个是圆锥的高。

3出示一组组合图形,指出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

四、总结

关于圆锥你知道了些什么?你能向同学介绍你手中的圆锥吗?

教学反思:

观察、感知中认识并掌握圆锥的特点,经历探究测量圆锥高的方法的过程,加深了对圆锥高的认识。在旋转,对比圆柱和圆锥的过程中,加深对圆锥特点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思维。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人教版及反思

  教师撰写教案的目的是用于课堂教学,因此教案一定要要克服形式主义,具有实用性。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人教版及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人教版及反思(一)

  教学内容:

  冀教版六年级上册第xx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成数和折扣的含义,以及成数与分数、百分数之间的关系;会解答有关成数的应用题。

  2.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成数和折扣的含义;理解成数与分数、百分数的含义。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李庄去年种小麦50公顷,今年种小麦60公顷。今年比去年多种小麦百分之几?

  2.小华家承包了一块菜田,前年收白菜41.6吨,去年比前年多收了25%。去年收白菜多少吨?

  师述:农业收成,有时用成数来表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成数的应用题。

  板书:百分数应用题。

   (二)学习新课

  1.电脑出示例题:商场里每台电视机的进价是1800元,售价加两成,每台电视机的售价定为多少元?

  2、成数的含义。

  师述:什么是成数呢?在五年级我们学过“几成”就是十分之几,如“一成”就是十分之一,它相当于10%。

  (1)口答:

  “三成”是十分之( ),改写成百分数是( )。

  “三成五”是十分之( ),改写成百分数是( )。

  (2)七成 二成五 五成相当于百分之多少?

  3、售价加两成是什么意思?求售价应先算出什么?

  还可以怎样算?学生交流解题思路。

  4.出示例2。

  例2:曹庄乡去年产棉花37.4万千克。今年遭受虫灾,减产一成五,今年大约产棉花多少万千克?

  (1)学生读题,理解题中的数学信息。

  (2)减产一成五是什么意思?

  (3)学生独立解答,指名学生说解题思路。

  师述:在列式计算时,我们可以直接把“成数”化成百分数,用百分数进行列式计算。

  板书:

  37.4×(1-15%)

  =37.4×0.85

  =31.79(吨)

  答:今年产棉花31.79万千克。

  3.练习。

  小丽家承包了一块地,前年收小麦8000千克,去年比前年增产一成半。去年收小麦多少千克?

  6.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师述:今天我们学习了有关“成数”的知识,知道了“成数”的含义,以及“成数”与分数和百分数之间的关系,并且学习了有关“成数”的一些实际的、简单的应用题。

  (三)巩固反馈

  1.填空:

  (1)某县今年棉花产量比去年增产三成。这句话的意思是( )是( )的30%。

  (2)一块麦地,改用新品种后,产量增加了四成五。这句话的意思是改用新品种后产量是( )的( )%。

  2.把下面的百分数改写成“成数”。

  75% 60% 42% 100% 95%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人教版及反思(二)

  教学目标:

  1.体会引入百分数的必要性,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百分数。在具体情境中,解释百分数的意义,体会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百分数的过程,培养学生探究归纳能力。

  3.让学生在操作和探索过程中体会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激趣引入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

  生:喜欢!

  师:老师也非常喜欢旅游,并且去过好多地方。 (出示老师外出旅游的照片,并加以介绍)

  【设计意图】:以自己为例,展示旅游照片,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谁来说说,你们都去过哪些名胜古迹? 师: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一起到山东的风景区去游览一下,好吗? (出示信息窗1)

  2、师:谁知道,这几幅图分别是山东的哪些城市的什么景区?

  生:……

  师:读一读下面的几句话和统计表,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从旅游景区有关数据的统计导入新课,能发现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从中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

  二、体验合作,自主探究

   (一)教学百分数的读法

  师:16%、9%、9.3%怎么来读?

  生:16%读作:百分之十六 9%读作:百分之九 9.3%读作:百分之九点三 (全班齐读,另举例指名读)

  【设计意图】:学生对百分数的读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指导读出百分数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任意举出几个百分数让学生读,便于加深对百分数读法的印象。

   (二)教学百分数的意义

  1、师:它们各表示什么意思?

  (以16%为例,小组讨论,指明解释9%、9.3%)

  得出结论: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

  师:百分数也叫做百分比或百分率。

  (板书:百分数)

  师: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是在原来的分子后面加上%来表示。

  2、想一想,你在生活中那些地方见到过百分数?

  【设计理念】:从学生身边的生活中寻找百分数的信息,提高学生学习百分数的兴趣。渗透百分数的实际运用的普遍性。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练习巩固,知识延伸

  自主练习。

  1、使学生体会小数、分数、百分数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特别注意分数与百分数的区别:分数既可以表示一个具体的数,也可以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百分数只能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2、课后练习第二题,仔细阅读题中的相关信息,说一说每个百分数表示的意义。

  【设计意图】:在语言叙述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更好地对知识进行巩固。

  3、课后练习第3、4题,尤其注意100%意义的理解。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走进生活、课后延伸,研究我们身边的数学,在进行计算巩固练习的同时,渗透“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自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4、课后第5题,联系已学过的分数的意义,把全国人口数看作单位“1”(100%),汉族人口占总数的92%,少数人口则占1-92%=8%

  板书设计:

  山东假日游 百分数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人教版及反思(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成数和折扣的含义,以及成数与分数、百分数之间的关系;会解答有关成数的应用题。

  2.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重点难点:

  理解成数和折扣的含义;理解成数与分数、百分数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把下列各数化成百分数。

  2.李庄去年种小麦50公顷,今年种小麦60公顷。今年比去年多种小麦百分之几?

  3.小华家承包了一块菜田,前年收白菜41.6吨,去年比前年多收了25%。去年收白菜多少吨?

  师述:农业收成,有时用成数来表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成数的应用题。

  板书:百分数应用题

   二、学习新课

  1.电脑出示例题:商场里每台电视机的进价是1800元,售价加两成,每台电视机的售价定为多少元?

  2、成数的含义。

  师述:什么是成数呢?在五年级我们学过“几成”就是十分之几,如“一成”就是十分之一,它相当于10%。

  (1)口答

  “三成”是十分之(),改写成百分数是()。

  “三成五”是十分之(),改写成百分数是()。

  (2)七成  二成五  五成相当于百分之多少?

  3、售价加两成是什么意思?求售价应先算出什么?

  还可以怎样算?学生交流解题思路。

  4.出示例2。

  例2曹庄乡去年产棉花37.4万千克。今年遭受虫灾,减产一成五,今年大约产棉花多少万千克?

  (1)学生读题,理解题中的数学信息。

  (2)减产一成五是什么意思?

  (3)学生独立解答,指名学生说解题思路。

  师述:在列式计算时,我们可以直接把“成数”化成百分数,用百分数进行列式计算。

  板书设计:

  37.4×(1-15%)

  =37.4×0.85 =31.79(吨)

  答:今年产棉花31.79万千克。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人教版及反思(四)

  教学目标:

  1、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各部分名称,能通过观察、猜想、验证等方法得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2、能根据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3、培养学生猜想与验证、观察与概括的能力。

  4、让学生经经历探究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收获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学难点:自主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准备:投影片、练习纸

  教案设计:

  学案

  一、自学质疑

   比例的意义

  投影出示几组比,让学生写出各组的比值

  二、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案。

   一、回顾旧知、孕伏新知

  1、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比的许多知识,说说你已经知道了比的哪些知识?

  (生答:比的意义、各部分名称、基本性质等。)

  还记得怎样求比值吗?能很快算出下面每组中两个比的比值吗?

  2、 师板书题目:

  (1)4:5 20:25 (2)0.6:0.3 1.8:0.9

  (3)1/4: 5/8 3:7.5 (4)3:8 9:27

  

   二、丝丝入扣,深挖比例的意义

  (一)认识意义

  1、 指名口答每组中两个比的比值,在比例下方写上比值。

  师问:你们有什么发现吗?(三组比值相等,一组不等)

  2、是啊,这种现象早就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和研究。人们把比值相等的两个比用等号连起来,写成一种新的式子,如:4:5=20:25

  师:最后一组能用等号连接吗?为什么?

  数学中规定,像这样的一些式子就叫做比例,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比例(板书:比例)

  

  3、同学们想研究比例的哪些内容呢?

  (生答:想研究比例的意义,学比例有什么用?比例有什么特点……)

  4、那好,我们就先来研究比例的意义,到底什么是比例呢?观察黑板上这些式子,你能说出什么叫比例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抓住关键点板书:两个比 比值相等)

  同学们说的比例的意义都正确,不过数学中还可以说得更简洁些。

  板演: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学生议一议,明确:有两个比,且比值相等,就能组成比例;反之,如果是比例,就一定有两个比,且比值相等。

  5、质疑:有三个比,他们的比值相等,能组成比例吗?

  

  (二)练习

  1、投影出示例1,根据下表,先分别写出两次买练习本的钱数和本数的比,再判断这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交流,明确:根据比例的意义可以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2、完成练习纸第1题。

  一辆汽车上午4小时行驶了200千米,下午3小时行驶了150千米。

  (1)分别写出上、下午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比,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吗?为什么?

  (2)分别写出上、下午行驶的路程的比和时间的比,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吗?为什么?

  

  3、刚才我们先写出了比,然后再写出了比例,你觉得比和比例一样吗?有什么区别?

  (引导学生归纳出:比例由两个比组成,有四个数;比是一个比,有两个数)

  4、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1)板书出示: 4 : 5

  前项 后项

  (2)板书出示:4 : 5 = 20 : 25

  内项  外项

  (3)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的形式,你能指出它的内、外项吗?

  课件出示:4/5=20/25

  

  5、小结、过渡:

  刚才我们已经研究了比例的意义及其各部分名称,也知道了比例在生活中有很多的应用,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研究比例是否也有什么规律或者性质,大家有兴趣吗?

   三、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1、投影出示:

  你能运用3、5、10、6这四个数,组成几个等式吗?(等号两边各两个数)

  2、 独立思考,并在作业本上写一写。

  学生组成的等式可能有:10÷5=6÷3

  或10:5=6:3;3÷5=6÷10或3:5=6:10;3:6=5:10;5×6=3×10……

  根据学生回答,师相机引导并板书: 3×10=5×6 3:5=6:10

  3:6=5:10

  5:3=10:6

  6: 3=10:5……

  3、 引导发现规律

  (1)还有不同的乘法算式吗?(没有,交换因数的位置还是一样)

  乘法算式只能写一个,比例却写了这么多,这些比例一样吗?(不一样,因为比值各不相同)

  (2)那么,这些比例式中,有没有什么相同的特点或规律呢?仔细观察,你能发现比例的性质或规律吗?

  (3)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探究规律。

  (板书: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4、验证猜想:

  师:这是你的猜想,有了猜想还必须验证。

  (1)请看黑板上这几个比例的内项的积与外项的积是不是相等?(学生进行验证,纷纷表示内项积等于外项积)

  (2)学生任意写一个比例并验证。师巡视指导。

  师:有一位同学也写了一个比例,他认为这个比例的内项积与外项积是不相等的,大家看看是什么原因?

  板书:1/2 ∶1/8 = 2∶ 8

  众生沉思片刻,纷纷发现等式不成立。

  生:1/2∶1/8 = 4,而 2∶8 =1/4,这两个比不能组成比例。

  师:看来刚才发现的规律前要加一个条件——在比例里(板书),这个规律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5、思考4/5=20/25是那些数的乘积相等。课件显示:交叉相乘。

  6、小结:刚才我们是怎样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的?(写了一些比例式,观察比较,发现规律,再验证)

  

   四、反馈提升

  完成练习纸2、3、4

  附练习纸:2、下面每组中的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吗?把组成的比例写下来,并说说判断的理由。

  14 :21 和 6 :9 1.4 :2 和 5 :10

  让学生明确可以通过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两个途径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3、判断下面哪一个比能与 1/5:4组成比例。

  ①5:4 ②20:1

  ③1:20 ④5:1/4

  4、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①1.5:3=( ):4

  12:( )=( ):5

  

  五、课后留白

  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人高1.5米,影长2米;树高3米,影长4米。

  (1)人高和影长的比是( )

  树高和影长的比是( )

  (2)人高和树高的比是( )

  人影长和树影长的比是( )

  你有什么发现?

  为什么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两个不同物体高度与其影长的比可以组成比例?请大家课后查找有关资料。

  

   六、全课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最后的机会仍然给学生,学生通过清晰的板书总结的很到位)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用比例解决问题教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如何把《用比例解决问题》这一课讲解得生动呢?别着急,接下来,我就和大家分享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用比例解决问题教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用比例解决问题教案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用正比例的方法解答相关应用题。   2.通过解答应用题使学生熟练地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从而加深对正比例意义的理解。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用正比例的方法解答应用题。   2、教学难点:能正确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正确列出比例式。   三、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复习迁移   1、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并说明理由。   (1)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   (2)我们班学生做操,每行站的人数和站的行数。   (3)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   (4)每吨水的价钱一定,水费和用水的吨数。   2、师:同学们,全社会都在节约用水,在和我们息息相关的用水问题里也藏有数学问题。   (二)、探索新知,培养能力   1、教学例5   (1)出示挂图:观察画面,说出题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2)出示例5:张大妈家上个月用了8吨水,水费是12.8元,李奶奶家用了10吨水,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多少?   (3)提出:你能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解答?   (4)学生试着解答,并汇报解法。   可能出现两种情况:生1:12.8÷8×10 生2:10÷8×12.8   =1.6×10 =1.25×12.8   =16(元) =16(元)   (5)激励引新   师:这两种方法都合理,还可以有什么方法解答呢?   学生互议,师引导,我们已经学习了比例的知识,能不能用比例解答呢?   师指出:这样的问题可以应用比例的知识解答。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比例知识解答问题,引出课题,并板书:用比例解决问题   (6)探讨新知   提出问题,同桌讨论:题目中有哪两种相关联的量 ?   它们成什么比例关系,为什么?   根据这样的比例关系,你能列出等式吗?   (7)引导生说出等量关系:水费∶吨数=水费∶吨数,然后尝试解答。   板书:解: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x元   12.8∶8= x∶10   8x=12.8×10   8x=128   x=128÷8   x=16 答:略。   (8)概括总结:象这样的题目,用比例解答应用题与算术方法解答应用题均可,如果题目中没有要求的,我们采用任何一种方法都可以,但如果题目要求用比例解的,就一定要用比例的方法解。   2.变式练习。   师:刚才我们用归一法和比例法帮李奶奶解决了水费问题,同学们真不简单,瞧!王大爷又遇到了什么问题?   (1)出示条件:王大爷家上个月的水费是19.2元,它们家上个月用了多少吨水?   (2)让学生用比例的知识解答改编后的题目。   (3)指名板演,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4)比较一下改编后的题和例5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例5的条件和问题改编以后,题中成正比例的关系仍没有改变,解答的方法也没有改变,只是要设需要用的水数为x吨,列出等式是:12.8∶8=19.2∶x   (5)想一想:怎样用比例解决问题?   小结:用比例解决问题,应先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判断相关联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关系,再根据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然后解方程。   三、巩固练习,形成技能。   1、小黑板出示: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140千米,照这样计算,从甲地到乙地共行驶5小时.甲乙两地之间的公路长多少千米?   ① “照这样计算”就是说( )是一定的。   ②( )和( )成( )比例。   ③两次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 )相等。   ④根据这样的比例关系,请你列出方程。   2、教科书第60页做一做第1题:让学生直接用比例知识解答。做完后,讨论并请同学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列式?   3、完成练习九第3题。师提醒: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的身高和影长成正比例。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应用题,它的解答步骤是怎样的呢?   五、课后延伸,深化拓展 。   一条公路全长1500米,一个工程队前3天修了600米,照这样计算,还需要多少天才能把这条公路修好?   第二课时   一、教 学 目 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用比例知识解答以前学过的用归一、归总方法解答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2、能力 目标 :能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加深对正、反比例概念的理解,沟通知识间的联系。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解答应用题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使学生掌握用比例知识解答以前学过的用归一、归总方法解答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2、难点:能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加深对正、反比例概念的理解,沟通知识间的联系。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引入新课。(课件出示) 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   (1)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   (2)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   (3)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   (4)每小时耕地的公顷数一定,耕地的总公顷数和时 间.   (5)全校学生做操,每行站的人数和站的行数.   (二)、探究新知。教学例5   1学生再次读题,理解题意。   思考和讨论下面的问 题:   ① 问题中有哪三种量?哪一种量一定?哪两种量是变化的? ② 它们成什么比例关系?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   ③ 根据这样的比例关系,你能列出等式吗?   2根据上面三个问题,概括:因为水价一定,所以 水费和用水的吨数成正比例。也就是说,两家的水费和用 水的吨数的比值是相等的。   3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列出方程:   解: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 X元。   28:8=X:10   8 X=28×10   X=28×10÷8   X=35   (三)课堂练习   63页练习十一第3、4、6、7题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用比例解决问题 教学反思   《用比例解决问题》是本单元最后一部分知识是学习了正比例和反比例关系后的实践应用。本节课,在教学中教师力求通过知识的迁移,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借助函数关系间变量的对应规律,正确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之间的依存关系,根据它们的正、反比例关系,列出相应的比例式,解决问题。   在实际教学中,我把握本节课的重点,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将课堂的主动权放手学生,让学生在自己探索、独立尝试、同桌交流、质疑辨析、对比归纳、概括小结、拓展延伸中轻松,高效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反思本节课的成功之处,我有以下三点感悟:   一、课堂永远是无法完全预设的   本节课,课前的复习按照预期的设计顺利完成。当我出示例5后,学生默读题目,独立分析后,我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独立尝试解决问题,不到1分钟,同学们的小手就此起彼伏地浮现在桌面上,个个跃跃欲试,当2名学生将自己的思索展现在黑板上时,我不禁一惊,这两位学生竟然用了不同的解题方法,除了以前学过的归一、归总法,又出现了今天的新课方法,按我预先设计的方案,学生用以前的方法解决后,我将会出示一个自学提示,引导学生按步骤,按思路来用比例解决,学生会顺理成章地理解题意,学会用比例解决。没想到学生自己就能列出正确的比例,我顺势请板演的同学到黑板前讲一讲自己的思考,真没想到,这个孩子讲得头头是道,把我的“活”儿抢了。同学们听了她的讲解,顿时茅塞大开,把我连续出示的两个基本练习做得漂漂亮亮。   课后我反思这个环节,异常感慨,本来以为丝丝相扣的自学提示,会让学生在老师无形的指挥下,理解正比例应用题的思考方法,没想到一个不到1分钟的独立尝试,就让学生破解了我的预设,而后我的顺势相邀——请学生讲解,却让课程呈现了更为灿烂的一幕。课堂永远是无法预设的,当出现与预设不相符的状况时,教师一定要会调控,得当的调节能让课堂更加精彩。   二、错误点就是生成点   在进行变式练习时,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上讲台展示,马彪同学出现的错误给课堂带来了新的生成,我们习惯应用“总价÷数量=单价”,当单价一定时,可以列成正比例式,而马彪同学却将等式的左边写成“数量÷总价”,班内同学议论纷纷,我借势引导学生,抓住正比例关系的对应量对等的要点,使一个比例式拓展成了两个,让学生明白了,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规律和依存关系。课堂中无意的错误点,生成了新的知识点,让学广开世面,更深层次地理解最简单的函数知识。   三、真实的课堂,回生阻道   我喜欢真实的课堂,这节公开课,课前我一点儿都没有提示前面的知识。课堂上,当提问正比例和反比例关系时,很多学生都有些生疏,对量与量之间的变化规律有些陌生,经过老师提示后,学生们才回想起前面的概念,这部分所用的时间比预先多用了1分钟左右,虽然是大约1分钟的时间,却给我敲响了警钟,知识一定要常温常故,尽量避免学生的回生,更要防止知识的断层。   反思这节课,给我带来了很多启示,一位好的数学老师必须具备全面、科学调控课堂的能力,及时抓住课堂的生成点,适时点拨,拓展延伸。与此同时,教师还不能忽视知识的前后联系,不能让知识搁浅,做好做实日常工作,让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数学知识扎根学生心中。 看了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用比例解决问题教案的人还看: 1.六年级上册数学《比例》教案 2.六年级上册数学《比例尺》教案 3.六年级上册数学常见的量教案 4.六年级上册数学《图形的放缩》教案 5.六年级上册数学百分数的应用教案 6.六年级上册数学《因数与倍数》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用比例解决问题》教案

  《用比例解决问题》教案(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生能正确判断应用题中涉及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能正确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正确解答实际问题。

  (2)让学生掌握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的解题步骤和方法。

  (3)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和推理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用比例知识解答问题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策略的能力,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脑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能够正确分析题中的比例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工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前几节课我们刚刚学习了正反比例的意义,首先我们通过一组练习来复习一下。

  2、课件出示习题。

  指名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

  3、揭题。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正反比例的知识解决问题。

  二、探究体验,获取新知。

  (一)、教学例5.

  师:我们先看看李奶奶遇到了什么问题?(课件出示例5)

  1、收集信息,理解题意。

  师: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指名学生汇报)

  2、组织学生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解决问题。

  师:你能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解答吗?试一试。

  ①学生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②指名学生汇报解题方法,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生可能的答案有:28÷8×10=35(元) 10÷8×28=35(元)

  ③教师指出也可用比例的知识解答。

  3、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1)学生独立思考和讨论问题。

  师:这道题还可以用比例的知识来解答,怎样用比例的知识解答呢?请同学们先思考和讨论以下问题。(课件出示)

  要求:先独立思考后,再小组内交流讨论。

  ①题中有哪两种相关联的量?

  ②哪个量是一定的?

  ③它们成什么比例关系?你是依据什么判断的?

  ④根据这个比例关系,你能列出等式吗?

  (2)学生交流讨论后,指名学生汇报,并引导学生概括出等量关系式。

  (3)学生尝试用正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师:你能完整的把这道题用比例知识解答吗?

  学生尝试用比例知识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知道个别有困难的学生。

  (4)指名学生板演过程,集体交流订正。教师提醒学生要检验。

  (5)师:你认为在解题过程中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要提醒给大家呢?(指名学生回答)

  4.小结。

  思考以下问题:

  用比例知识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找到不变的量,只要两个量的比值一定,就可以用正比例关系解答。

  5.习题巩固

  我会分析:(课件出示)

  学生独立审题并解答。集体订正。

  (二)教学例6.

  1.课件出示例6.

  师:你能根据刚才总结的经验试着解决下面的问题吗?

  2.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1)题中有哪两种相关联的量?

  (2)哪个量是一定的?

  (3)它们成什么比例关系?

  (4)根据比例关系列出方程并解答。

  学生思考后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并指名板演。

  3.集体评讲。

  4小结。

  思考:

  1.你认为用比例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他生补充,课件出示总结。

  2.用正反比例解决问题的步骤有哪些?

  (1)学生先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指名汇报。

  (2)师生总结。(课件展示)

  ①找(找相关联的量)

  ②判(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

  ③列(列出方程)

  ④解(解方程)

  ⑤验(检验计算结果)

  三、习题巩固。

  基础练习:只列式不计算。

  1.运动会上,六年级同学进行大型体操表演,每行站20人,可以站18行;若每行站40人,可以站χ行?

  2.小兰身高1.5米,她的影长是2.4米,如果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测得一棵树的影长为4米,这棵树高χ米。

  3.小华读一本书,每天读10页,30天可以读完;如果每天多读5页,χ天可以读完。

  (学生先独立解答后,指名回答,并讲解列式的依据。)

  拓展练习:

  修一条路,计划每天修90米,40天完成,实际5天修了300米,照这样计算,多少天可以完成任务?

  (学生先独立解答,师巡视指导,找不同做法的同学回答,他生订正)

  四、作业

  教材63页练习十一4、5、7、8题。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指名学生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他生补充。

  板书

  用比例解决问题

  例5 解: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 例6 解:设原来5天的用电量

  费是x元。 现在可以用x天。

  28:8=x:10 25x=100×5

  8x=28×10 x=100×5÷25

  X=35 x=20

  答:李奶奶家上个月水费 答:原来5天的用电量现在

  是35元。 可以用20天。

  《用比例解决问题》教案(二)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判断问题中数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2:正确利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3:通过策略多样化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用正、反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正确分析题中的比例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回忆一下有关正、反比例的知识。

  师: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课件出示)

  (1)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 (2)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 (3)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 (4)每小时耕地的公顷数一定, 耕地的总公顷数和时间. ( 5)全校学生做操,每行站的人数和站的行数. 【设计意图】 通过比较和判断,让学生加深对正比例、反比例意义的理解,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同时为新知的学习做好准备。

  师:(对于学生回答教师给予肯定)看样子同学们掌握的很不错,前面我们学习了比例、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还学习了解比例。这节课我们就应用比例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板书课题《用比例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

  1:(一)用正比例的知识解决问题(探究例5)

  过渡语:看,李大妈和张奶奶在讨论什么问题,想不想去看看!(出示情境图)

  师:这幅图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你能不能运用学过的方法来帮李奶奶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自己解答,然后交流解答方法。

  2:师:像这样的问题也可以用比例的知识来解决。

  出示自学提纲。

  (1)题目中有几个量。 (2) 谁和谁成什么比例关系?你是怎么判断的? (3 )哪个量是固定不变的。 (4) 根据比例关系,列出等式。

  3:学生交流自学结果,相互补充,呈现一个完整的解答过程。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用比例知识来解决问题的?

  根据上面三个问题,概括:因为水价一定,所以水费和用水的吨数成正比例。也就是说,两家的水费和用水的吨数的比值是相等的。引导生说出等量关系:水费∶吨数=水费∶吨数,然后尝试解答。

  4、师:这个问题我们用比例的知识解决了,你有什么方法检验自己的解答是正确的呢?(启发学生自主选择检验方法。如:将结果代入原题、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用算术方法。

  5即时练习

  过渡语:同学们帮助李奶奶解决问题,我们一起去看看王大爷家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出示对话情景。

  师:观察帮助要王大爷的问题和帮助李奶奶的事对比,你有什么发现?

  在学生的交流中逐步认识到这道题与例5相比,条件和问题改变了,但题目中水费和用水的吨数的正比例关系没变。

  小结:用正比例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找到不变量,只要两个量的比值一定,就可以用正比例关系解答。

  (二)用反比例的知识解决问题(学习P62例6)

  师:解决了生活中水的问题,下面我们一起看看生活的电中蕴含着什么数学问题。

  1课件出示情境图,了解题目条件与问题。

  生:独立解决,并在小组交流解题思路和计算方法。

  学生汇报解题思路。

  过渡语:像这样的问题也能用比例的方法解决。请同学们仿照正比例的解题方法,并参照课本62页的内容,自学例6.

  生:交流汇报解题思路。

  师:谁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们的结果。

  师:(教师手指25x=100×5,x=20。)为什么这样列式?根据是什么?

  生汇报:因为总的用电量一定,所以用电天数和每天的用电量成反比例.也就是说,每天的用电量和天数的乘积相等。

  2.即时练习

  课件出示:现在30天的用电量原来只够用多少天?

  师:会解决吗?

  生:独立解决,交流订正。

  小结: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找到哪两个量的乘积一定。只要两个量的乘积一定,就可以用反比例关系来解答。 3:总结用比例解决问题的几个步骤:

  (1) 梳理相关联的两种量。

  (2) 判断相关联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

  (3) 解比例。

  (4) 用自己熟练的方法来检验。

  三:巩固练习

  1:小明买4支圆珠笔用6元。小刚想买3支同样的圆珠笔,要用多少钱?(要求用比例知识解)

  学生自己独立解决问题并说说原因。

  学情预设:小明买的是同一种圆珠笔,所以圆珠笔的单价不变。那么买的支数和所用的钱数成正比例关系,所以用正比例关系能解决这个问题。

  2:学校小商店有两种圆珠笔。小明带的钱刚好可以买4支单价是1.5元的,如果他只买单价是2元的,可以买多少支。

  第2题,用反比例关系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再次让学生感受用比例的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丰富解决问题的思路。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谈谈你的感受。

  板书

  用比例解决问题

  解: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x元。 解:设原来5天的用电量现在可以用x天。

  X:10=28:8 25x=100×5

  8x=28×10 x=500÷25

  X=35 x=20

  答: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35元。 答:原来5天的用电量现在可以用20天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及反思

【 #教案# 导语】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了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表面积后,在充分理解了表面积的含义的基础上展开的。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教学设计1   一、学习目标:  1、学习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并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会正确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侧面积,能解决一些有关实际生活的问题。   二、学习重点:   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三、学习难点: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学习过程:   (一)、旧知复习   1、圆柱有几个面?分别是 、 和 。   2、底面是 形,它的面积= 。   3、侧面是一个曲面,沿着它的高剪开,展开后得到一个 形。它的长等于圆柱的 ,宽等于圆柱的 。   4、一个圆形水池,直径是5米,沿着水池走一圈是多少米?   (二)列式为   1、圆柱的侧面积   (1)圆柱的侧面积指的是什么?   (2)圆柱的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等于圆柱的侧面积。因为长方形的面积= ,所以圆柱的侧面积= 。   (3)侧面积的练习   求下面各圆柱的侧面积。   ①底面周长是1.6m,高0.7m。 ②底面半径是3.2dm,高5dm。   小结:要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必须知道圆柱的 和 这两个条件,有时题里只给出直径或半径,底面周长这个条件可以通过计算得到,在解题前要注意看清题意再列式。   2、圆柱的表面积   (1)圆柱的表面是由 和 组成。   (2)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圆柱的表面积=   (3)圆柱的表面积练习题   一顶圆柱形厨师帽,高28cm,帽顶直径是20cm,做这样一顶帽子需要用多少面料?(得数保留整十平方厘米)   分析,理解题意:求需要用多少面料,就是求帽子的 。需要注意的是厨师帽没有下底面,说明它只有 个底面。   列式计算:   ① 帽子的侧面积=   ② 帽顶的面积=   ③ 这顶帽子需要用面料=   小结:在实际应用中计算圆柱形物体的表面积,要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各部分的面积。如计算烟囱用铁皮只求一个侧面积;水桶用铁皮是侧面积+一个底面积;油桶用铁皮是侧面积+2个底面积。求用料多少,一般采用进一法取值,以保证原材料够用。   3、巩固练习   一个圆柱底面半径是2dm,高是4.5dm,求它的表面积。   4、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什么知识?   圆柱的侧面积   圆柱的表面积   五、教学结束:   布置学生课下复习本节课内容。教学设计2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了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表面积后,在充分理解了表面积的含义的基础上展开的。教材中选用了许多来自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通过想象和操作活动,使学生知道圆柱的侧面展开后可以是一个长方形,在操作中经历“圆柱侧面积”的探索过程,体会圆柱侧面展开图的长和宽与圆柱的有关量之间的关系,获得求“圆柱侧面积”的方法。   【学生分析】   学生的学习水平有差异,在学习中可能会出现有的学生不知道怎么求圆柱侧面积,不会把曲面转化成学过的平面图形;或是有的同学已经知道怎么求圆柱的侧面积,但不能结合实验操作清晰地表述圆柱侧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学生对动手操作较感兴趣,通过探索操作活动,小组合作与自主探究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观察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目标】   1、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概念。   2、探索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中解决问题。   3、理解和掌握圆柱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   4、培养合作意识和主动探求知识的学习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将展开图与圆柱体的各部分建立联系,并推导出圆柱侧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具准备】圆柱体纸盒、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圆柱形纸盒。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圆柱体,谁来说一下你对它有哪些了解?   2、不错,今天我们来继续研究圆柱,出示圆柱,观察大屏幕,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圆柱的底面半径是4厘米,高是10厘米)   3、现在我们如果来做一个这样的盒子,你会想到什么数学问题?   4、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圆柱的表面积”这个问题。   二、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   (1)请同学们观察圆柱,想一想什么是圆柱的表面积。   总结:圆柱所有面面积的总和就是圆柱的表面积。   (2)动手摸一摸,感受表面积。圆柱表面积包含哪几个部分?(两个底面面积+侧面面积)   (3)圆柱的表面积怎么求?(两个底面积+侧面积)   (4)圆柱的底面积很容易求出,但侧面是一个曲面,它的面积怎么求?你有什么想法?想象一下,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怎么样的图形?你有什么想法。   2、侧面积   (1)小组合作:   请各个小组沿高把它的侧面展开,研究一下这个问题,验证你的猜想。   (2)学生汇报   (3)教师总结演示。   (4)推导圆柱侧面积公式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圆柱的高,用字母表示圆柱的侧面积公式也可以写成:S侧=C×h,如果已知底面半径为r,圆柱的高为h,侧面积公式变形为:S侧=2πrh   3、表面积   (1)总结表面积公式   怎么求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的表面积=上底面积+下底面积+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侧面积。   (2)共同解决课前提出的问题:要制作这个盒子至少需要多少平分米的包装纸?   侧面积:2×3.14×10×30=1884(cm2), 底面积:102×3.14=314(cm2) ,表面积:314×2+1884=2512(cm2 )   三、巩固练习   1、现在我们自己尝试来算一算这两个圆柱的表面积。   过渡语: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许多有关圆柱表面积的问题,请同学们看屏幕,要解决下列问题,需要求圆柱体哪几部分的面积。   2、设计一个无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底面直径为4分米,高为5分米,至少需要多大面积的铁皮?   4、一台压路机的滚筒宽1.2米,直径为0.8米。如果它滚动10周,压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5、如果一段圆柱形的木头,截成两截,它的表面积会有什么变化呢?   四、总结收获   同学们我们来回顾一下这节课你有那些收获?你有什么想提醒大家注意的吗?   请记住同学们善意的提醒,这节课就上到这!   五、板书设计   圆柱的表面积   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圆柱表面积= S侧=C×h=2πrh S表=2πrh+2πr2   底面积×2 =2πr2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级下册的《圆柱的体积》,我教此内容时,不按传统的教学方法,而是采用新的教学理念,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在实践中体验,从而获得知识。对此,我作如下反思:  一、学生学到了有价值的知识。   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发现,得到的知识是“活”的,这样的知识对学生自身智力和创造力发展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所有的答案也不是老师告诉的,而是、学生在自己艰苦的学习中发现并从学生的口里说出来的这样的知识具有个人意义,理解更深刻。   二、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方法。   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要“强调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学生动手实践、观察得出结论的过程,就是科学研究的过程。   三、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传统的教学只关注教给学生多少知识,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学生的学习只是被动地接受、记忆、模仿,往往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其思维根本得不 到发展。而这里创设了丰富的教学情景,学生在兴趣盎然中经历了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分析整理、合作交流等过程,发现了教学问题的存在,经历了知识产生的过 程,理解和掌握了数学基本知识,从而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本节课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不足之处是:由于学生自由讨论、实践和思考的时间较多,练习的时间较少。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面的旋转》教案

【 #教案# 导语】《面的旋转》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的开篇内容,此前学生已经认识了这些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扇形),并充分了解了长方体、正方体这两种完全由平面围成的立体图形,而本节课则是将学生的视角由平面的立体图形引向含有曲面的立体图形,感知它们的形成过程,获得对简单几何体的直接经验,感受到数学世界中旋转带来的美,为今后继续学习圆柱、圆锥及其他立体图形积淀下丰富的认知、良好的空间感,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现实中的三维世界。 考 网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   教学目标:  1、 通过由面旋转成体的过程,认识圆柱和圆锥,了解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各部分的名称。   2、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等,初步体会“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类比能力,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学具准备:   长方形、直角三角形、直角梯形、半圆小旗   教学过程:   一、 沟通点、线、面、体之间关系   1、 多媒体出示:带着问题欣赏奥运会场景,   问题:2008.8.8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召开,当天晚上8:08的开幕式,看了吗?让我们来回忆一下开幕式好吗?这些图中有我们以前学过的图形吗?   生活中存在着很多这样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这些点线面体它们之间有着什么联系?这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第一个任务。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奥运会开幕式的镜头入手,很自然的把点线面体这些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深刻体会数学来自生活,就存在于身边。)   2、点动成线   我们看看燃放烟花的图片,烟花是怎么形成的?(我们可以看到烟花是很多点运动形成,成了一条条的线)。   看过流星吗?流星划过星空会形成什么?(演示多媒体)   同学们还可以自己举个象这样的例子吗?(风扇转动,风扇上的一点快速转动成一条曲线;车轮上的蝴蝶结经过转动后成一条曲线;射击时子弹的运动轨迹)   刚才同学们举的例子都说明了什么?(点快速运动可以形成了一条曲线或者直线)。   3、线动成面(演示多媒体)   奥运会期间,中国迎来了很多运动员和工作人员,这么多人他们只能分住在不同的酒店、宾馆。而各个比赛地点离住所较远,他们要从住所到各个比赛地点,需要用到什么交通工具?(汽车)   汽车前面的挡风玻璃上的雨刷,雨刷可以看成一条什么?(线段)现在让我们来观察雨刷擦玻璃的过程,说说你看到了什么?(雨刷擦过的面是个扇形,雨刷经过旋转会形成一个平面),   偏平的油漆刷子,刷子涂过的面是一个什么图形?(长方形)   可以自己在举个例子吗?(线编织而成布;卷轴展开时)刚才举的例子都说明了什么?经论:线经过运动会得到一个平面。   4、 面动成体(演示多媒体)   比赛完了,运动员们回到酒店,他们开门了,你们看酒店的旋转门,观察这个旋转门,你们想象得出这个门经过旋转后成了一个什么图形吗?   拿出制作的小旗,有长方形、直角三角形、直角梯形、半圆小旗,这些都是平面图形,先来看长方形,猜猜它转动后成什么图形,(圆柱)想不想自己尝试一下?向一个方向旋转,转动小旗。你发现了什么?绕哪里旋转?(长方形以它的一条边为轴旋转形成圆柱)。   想象一下,下面的两个图形,绕轴旋转,会形成什么样的立体图形?   刚才我们把长方形、直角三角形、半圆小旗,经过旋转分别成了什么立体图形? (圆锥、圆柱、球体,这些都是我们平时常见的一些立体图形)这些立体图形是如何得到的?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   5、 总结   能用自己话总结一下点线面体之间的联系吗?(板书:点---线---面---体)   (点运动形成线,线运动形成面,面运动形成体。)圆柱形的压路机经过旋转可以得到一个长方形的面,长方形的面经过折可以得到一条线段,那如何做可以得到一个点呢?点是构成线的基本要素,线是构成面的基本要素,面是构成体的基本要素,这里点是最基本的要素。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把静态的知识转化成动态的知识,使学生在动态中充分感悟点运动形成线,线运动形成面,面运动形成体,很好的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建立模型   颗件展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球体,在这些立体图形中,长方体、正方体我们已经研究过它们的特征、还学过表面积和体积。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另外两种常见的立体图形——圆柱和圆锥,(师板书课题。)   1.圆柱的认识。   ①把你们准备的圆柱体举起来给大家看看。下面我们就研究一下圆柱到底有哪些特征。   ②师将圆柱体透视图贴于黑板。   ③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圆柱体学具,观察圆柱体有什么特征?先独立观察,然后把你的发现和同桌交流。   ④交流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引导学生有序地总结圆柱体的特征,并在圆柱透视图旁板书。   2个底面,是完全相同的2个圆   1个侧面,是曲面,展开是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   无数条高   (在教学侧面展开图时,师让学生用剪刀将圆柱形纸筒剪开,体会沿高剪,展开后是长方形,斜着沿直线剪,展开后得到平行四边形)   (在教学圆柱的高时,先拿出高矮不同的两个圆柱体,让学生描述什么是圆柱的高,有几条高?体会圆柱有无数条高及为什么圆柱有无数条高,再让学生指出透视图上圆柱的高)   ⑤学生边总结圆柱的特征,师边演示课件,介绍圆柱的各部分名称。   2.圆柱、圆台、圆锥的过渡与比较。   师课件出示圆柱透视图,演示上底面逐渐缩小,问:你们看到了什么?   现在还是不是圆柱?为什么? 师告诉学生这样的形体叫做圆台。   课件演示上底面继续缩小,变成一个点,它叫什么?   3.认识圆锥。   ① 能不能和圆柱对比着研究一下,圆锥有哪些特征?学生观察、交流、讨论。   ② 学生汇报,师引导学生有序归纳,并在圆锥透视图旁板书。   1个顶点   1个底面,是个圆   1个侧面,展开是扇形   1条高   (圆柱有无数条高,圆锥有几条高?先让学生尝试说说什么是圆锥的高,再让学生尝试在透视图上画出圆锥的高)   ③学生总结圆锥的特征,师课件演示圆锥的各部分名称。   4.圆柱与圆锥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圆柱和圆锥的底面都是圆,侧面都是曲面。   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扇   不同点:圆柱有2个底面,圆锥有1个底面。形。   圆柱有无数条高,圆锥只有一条高。   根据你的理解,能不能说说为什么圆柱有无数条高,而圆锥只有1条高?   (设计意图:在教学圆柱和圆锥的特征之前,我就先让学生制作圆柱和圆锥,所以对于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学生已有一些基本的认识,不必教师的讲解,就可以自己总结出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这样既省时又省力。)   三、练习应用   1.下面哪些形体是圆柱体?   2.想一想,连一连。(课本第四面第四题)   四、回顾总结   这节课中你学到了什么?(…….生: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圆柱是圆锥体积的2倍,立即引起其他同学的反对:“是3倍”。师: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2倍还是3倍?这是我们下一节课要继续研究的。)篇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由面旋转成体的过程,认识圆柱和圆锥,理解圆柱和圆锥的形成与面的旋转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想象,动手操作等活动,初步了解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和各部分名称。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联系生活,使学生体会数学的应用与美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主动性。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圆柱、圆锥的基本特征和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   体会“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教学用具:   长方形、圆形、圆形铁丝圈、直角三角形、直角梯形的小旗,长方体、正方体、球体、圆柱体和圆锥体的模型。   教法选择:   与数学规律、计算等知识一样,“数学概念”在担负“思维基本形式”这一角色的同时,其本身还有待于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去提炼和组织,创造重现的“知识体”。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主要结合教材内容,通过观察、操作、启发等方法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建立表象、在实践中探究新知。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寓课堂于生活,移生活于课堂,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提高学习效率。   学法选择:   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在学习活动中的参与状态和参与度,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学法的选择上,我尽力体现出做中学、学中做、合作交流中学、学后交流合作的思想,让学生在观察、交流与实践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牢固建构起“点、线、面、体”的知识体系。   教学流程:   一、活动——感知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动的世界里,风吹树梢动,鸟儿飞翔翅膀动、就连我们的血液每时每刻都在不停的跳的,其实我们的数学世界也正因为有了动而变得丰富多彩。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两种运动?(平移和旋转)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平移和旋转在图形世界里究竟有着怎样重要的作用。(出示课件)   (一)点的运动   (1)出示流星图提问:如果把一颗流星看做一个点,当它划过黑暗的夜空,流星的运动是平移还是旋转?划过时形成的图形是什么?(板书:点 平移 直线)   (2)出示自行车图提问:将自行车后轮支架支起,在后轮辐条上系上彩带。转动后轮,观察彩带的运动时平移还是旋转?车轮转动形成的图形是什么?(板书:点 旋转 曲线。)   师小结并板书:点动成线。   (二)线的运动   闭上眼睛想一想:我们拿起一根木筷子分别做平移和旋转运动会形成什么图形呢?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并板书:线动成面。   追问:看看下面的直线做什么运动?形成了什么图形?   (三)面的平移   师:看来点动成线,线动成面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如果把我们的数学书看成是一个长方形,让它平移,你能发现什么?   小结:长方形 平移 长方体   质疑:如果让它旋转呢?   揭示课题:面的旋转   (设计意图:本着“数学回归生活”的理念,充分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具体的现实情境中体会“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二、合作——探究   (一)面的旋转   师:课前,每位同学都用纸片和小棒分别做成了长方形、半圆形、直角三角形、直角梯形形状的小旗,如果快速旋转小棒,纸片旋转后分别会形成什么图形呢?请你先自己想一想,然后旋转小棒进行观察,并完成课本第2页的第3题。   1、学生活动。   2、交流结果。   3、课件动画演示圆柱、圆台、球、圆锥的形成过程,验证学生结果。   4、师小结并板书:面动成体。(不同的平面图形可以旋转成相同的立体图形,同一个平面图形却能旋转出不同的立体图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反复观察图形旋转前后的变化,不仅加深了对“面动成体”的认识,更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空间观念。)   5、引导学生举出生活中“面动成体”的例子。   6、课本第2页“找一找”:请找出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   (二)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和各部分名称。   师:生活中,我们常常能见到圆柱和圆锥,下面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它们。你想有关圆柱、圆锥的那些知识呢?(哪几部分组成,有什么特点……)   课件出示小组活动内容:利用圆柱、圆锥的实物,通过看、滚、剪、切、摸、量等方法,看看圆柱、圆锥各有什么特点?并把你的想法和伙伴进行交流。   学生汇报。   圆柱:有上下两个圆形的平面。(板书:底面)通过剪切重合上下两个面,发现这两个底面是大小完全相同的两个圆。通过滚、摸等活动,发现圆柱有一个曲面叫侧面。(板书:侧面)用尺量出圆柱上下一样粗,与前面旋转形成的圆台不一样。而且上下两个地面之间距离一样,这叫圆柱的高(板书:高)。   小结:圆柱有无数条高,且高的长度都相等。   圆锥:上面有一个尖尖的点(板书:顶点)下面只有一个圆形的平面叫底面。(板书:底面)圆的圆心正好对着上面的顶点。从圆锥的顶点到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板书:高),顶点到边缘的线长不是高,圆锥只有一条高。圆锥的侧面也是一个曲面,展开后是一个扇形。   质疑:圆柱和圆锥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圆柱、圆锥的基本特征和各部分名称,并通过看、滚、剪、切、摸、量等实践活动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强化图形表象,引导学生充分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应用——提升   1、 辨一辨:下面物体中哪些部分的形状是圆柱或圆锥?   2、写一写:写出下面图形的名称,并标出底面直径和高。   3、连一连:转动后会形成怎样的图形?   (设计意图:夯实基础知识,加深对圆柱、圆锥的认识,提高学生辨析、理解能力。)   4、新兴包装厂为底面直径8厘米,高20厘米的“露露”花生奶做包装盒,将12罐花生奶放在一个包装盒内,你打算怎样设计包装盒,这个包装盒的长、宽、高至少各应是多少?   (设计意图:利用一题多解的形式,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   四、总结——反馈   1、今天大家的学习积极性都很高,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研究了哪些数学问题?   2、我们是怎样研究这些学习问题的?   (设计意图:巩固深化本节课知识,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并且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的策略和方法。)   板书设计:     面的旋转   点动成线   线动成面     面动成体篇三   一、 导入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动的世界里,风吹树梢动,鸟儿飞翔翅膀动、就连我们身体中的血液每时每刻都在不停的流动,其实我们的数学世界也正因为有了动而变得丰富多彩。现在让我们做了实验感受一下吧!请大家选择你身边的一样物品,让它动一动,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1、 点动成线 如果把这个小球看成是一点,那么它运动的轨迹形成了什么?(曲线)能用四个字概括一下吗?板书:点动成线   2、 线动成面 如果把这枝笔看成是一条线,那么它运动的轨迹形成了什么?(面)概括起来就是:线动成面   3、 面动成体 如果把这本数学书看成是一个长方形,那么它是怎么运动的呢 ?(旋转)板书。旋转后形成了一个圆柱体,也就是说:面动成体。   大家能举出生活中的这些现象吗 ?   小结:看来点动成线,线动成面与面动成体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课件)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面的旋转。   二、 新课   1、 以前我们学习过那么平面图形?(学生回答老师贴图)   2、 这些平面图形旋转后会形成什么立体图形呢?请大家先想一想,猜一猜并和同桌说一说。   3、 大家刚才说得对不对呢?现在我们来动手做一做。每组的黑袋子里有一些平面图形,请大家选择好以哪条线动轴旋转后贴在圆棒的双面胶处,然后旋转,最后把你的发现记录在汇报单上。   4、 小组活动,操作记录   5、 同学们,我们就做到这,谁来汇报一下。学生汇报,老师贴图。   哪个小组还有补充?   根据刚才这些同学的汇报,你又想说些什么 ?   A、不同的平面图形,旋转的立体图形是不一样的。   B、不同的平面图形,也能旋转出同样的立体图形。(正方形和长方形、圆和半圆直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   C、同一个平面图形,按照不用的边为轴,旋转出的立体图形也是不一样的。   6、小结:看!同一个长方形以不同的轴旋转可以形成圆柱体。象三角形和梯形以不同的边为轴可以旋转出不同的立体图形。(课件)   7、在这些立体图形里有我们比较熟悉的圆柱体和圆锥体。现   在请大家打开书进一步来了解它们。谁来说说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都有一个曲面和一个底面,不同点圆柱体上面也是一个底面,而圆锥体上面是一个顶点。圆柱体有无数条高,而圆锥体只有一条。)   8、在我们生活中哪些物品是圆柱体哪些物品是圆锥体呢?学生举例,相机指出各部分名称。   三、 练习   看来同学们对圆柱体和圆锥体已经很熟悉了,那接下来薛老师可要考考大家了!   1、 实物判断:是不是圆柱体?说明理由.   2、 教材四页习题。   3、开放题。   A、下列图形旋转后会形成哪个立体图性?   B、下列哪个塞子既能塞住甲盒又能塞住乙盒呢?   四、 总结   同学们,看!我们的数学世界多么丰富多彩啊!简单的动就将这些平面图象变成了我们熟悉的立体图形,今后让我们继续多观察、多操作去探索数学世界的奥秘吧!

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认识负数》优秀教案

   一、课时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结合负数的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和数学态度。

   二、课前预习导学:

  1、举例说明什么是负数?怎么读?怎么写?

  2、举例说明什么是正数?怎么读?怎么写?

  3、在日常生活中,在哪里用上了负数?

   三、课堂学习研讨:

   A、谈话交流

  谈话:同学们,刚才一上课大家就做了一组相反的动作,是什么?(起立、坐下。)今天的数学课我们就从这个话题聊起。(板书:相反。)我们周围有很多的自然和社会现象中都存在着相反的情况,请看屏幕:(课件播放图片。)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公交车的站点有人上车和下车;繁华的街市上有买也有卖;激烈的赛场上有输也有赢……你能举出一些这样的现象吗?

   B、教学新知

  1.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1)引入实例。

  谈话:如果沿着刚才的话题继续“聊”下去的话,就很自然地走进数学,我们一起来看几个例子(课件出示)。

  ①六年级上学期转来6人,本学期转走6人。

  ②张阿姨做生意,二月份盈利1500元,三月份亏损200元。

  ③与标准体重比,小明重了2.5千克,小华轻了 1.8千克。

  ④一个蓄水池夏季水位上升米,冬季水位下降米。

  指出:这些相反的词语和具体的数量结合起来,就成了一组组“相反意义的量”。(补充板书:相反意义的量。)

  (2)尝试。

  怎样用数学方式来表示这些相反意义的`量呢?

  请同学们选择一例,试着写出表示方法。

  (3)展示交流。

  2.认识正、负数。

  (1)引入正、负数。

  谈话:刚才,有同学在6的前面写上“+”表示转来6人,添上“-”表示转走6人(板书:+6 -6),这种表示方法和数学上是完全一致的。

  介绍:像“-6”这样的数叫负数(板书:负数);这个数读作:负六。

  “-”,在这里有了新的意义和作用,叫“负号”。“+”是正号。

  像“+6”是一个正数,读作:正六。我们可以在6的前面加上“+”,也可以省略不写(板书:6)。其实,过去我们认识的很多数都是正数。

  (2)试一试。

  请你用正、负数来表示出其它几组相反意义的量。

  写完后,交流、检查。

  3.联系实际,加深认识。

  (1)说一说存折上的数各表示什么?(教学例2。)

  (2)联系生活实际举出一组相反意义的量,并用正、负数来表示。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022)

本文编辑:admin

本文相关文章:


诫子书教案?《诫子书》教学反思

诫子书教案?《诫子书》教学反思

本文目录诫子书教案《诫子书》教学反思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5课《诫子书》课文原文及教案七年级上册语文诫子书教案【三篇】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品读人物情怀《诫子书》初中语文教学设计诫子书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

2024年9月28日 18:00

6的加法游戏(幼儿园大班其他教案设计:6的加法)

6的加法游戏(幼儿园大班其他教案设计:6的加法)

本文目录幼儿园大班其他教案设计:6的加法幼儿数学加减法教案幼儿园大班教案:6的加法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6的加法》幼儿园大班其他教案设计:6的加法***隐藏网址***  【导语】教案是幼儿教学准备中的重要一环,幼儿园的教学过程是幼儿在老师、小

2024年9月28日 02:40

一元二次方程教案(关于△的数学一元二次方程教案)

一元二次方程教案(关于△的数学一元二次方程教案)

本文目录关于△的数学一元二次方程教案初中数学一元二次方程教案一元二次方程的导入解方程网课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设计一元二次方程的引入如何解一元二次方程关于△的数学一元二次方程教案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教案 教学内容 根据

2024年9月26日 23:20

《包身工》第2课时教案?高中语文必修一《包身工》教案设计

《包身工》第2课时教案?高中语文必修一《包身工》教案设计

本文目录《包身工》第2课时教案高中语文必修一《包身工》教案设计《包身工》公开课教案《包身工》高中语文教学教案高一课文《包身工》教案高一语文《包身工》教案高一上册语文《包身工》教案《包身工》第2课时教案导语:《包身工》表现了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国

2024年9月24日 23:00

小鹿的玫瑰花教学设计(沪教版二年级语文教案)

小鹿的玫瑰花教学设计(沪教版二年级语文教案)

本文目录沪教版二年级语文教案中学语文第四册教材分析《小鹿的玫瑰花》教学设计及反思二年级语文小鹿的玫瑰花教学设计二上课文《小鹿的玫瑰花》优秀教学设计小鹿的玫瑰花教学设计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小鹿的玫瑰花说课稿|二年级语文下册说课稿求一篇教学设计语

2024年9月24日 14:50

大数的认识教案(小学数学《大数的认识》优秀教案)

大数的认识教案(小学数学《大数的认识》优秀教案)

本文目录小学数学《大数的认识》优秀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认识整万数认识更大的数教学教案设计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亿以上数的认识》教案浙教版认识更大的数教案(2)小学数学《大数的认识》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够根据数级正确

2024年9月23日 12:20

高二语文下《窦娥冤》公开课教案?《窦娥冤》九年级语文教案

高二语文下《窦娥冤》公开课教案?《窦娥冤》九年级语文教案

本文目录高二语文下《窦娥冤》公开课教案《窦娥冤》九年级语文教案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四《窦娥冤》教案设计高二语文下册《窦娥冤》教案窦娥冤教案高中语文《窦娥冤》优秀教案设计窦娥冤教案 《窦娥冤》的思想内容《窦娥冤》语文教案高一语文必修四《窦娥冤》

2024年9月22日 22:40

语文四年级真情无价教案?银行年会情感小品剧本《真情无价》

语文四年级真情无价教案?银行年会情感小品剧本《真情无价》

本文目录语文四年级真情无价教案银行年会情感小品剧本《真情无价》宿舍点滴,真情无价作文2000字语文A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课件:《真情无价》作文《真情无价》 600字语文四年级真情无价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

2024年9月21日 19:20

朱自清《匆匆》的教案?《匆匆》公开课教案

朱自清《匆匆》的教案?《匆匆》公开课教案

本文目录朱自清《匆匆》的教案《匆匆》公开课教案六年级下册语文匆匆教案六年级下册语文《匆匆》教案小学六年级《匆匆》语文教案六年级语文下册《匆匆》教案朱自清《匆匆》的教案匆匆-教学设计1匆匆》是九义教材第十二册新入选的课文,课文通过作者对日子的

2024年9月21日 19:10

幼儿诗歌教案(幼儿园古诗公开课教案)

幼儿诗歌教案(幼儿园古诗公开课教案)

本文目录幼儿园古诗公开课教案幼儿园语言诗歌教案幼儿园诗歌活动教案幼儿园春天来了诗歌教案幼儿园端午节诗歌教案范文幼儿古诗教案设计方案幼儿园大班语言诗歌教案幼儿园古诗活动教案大班幼儿古诗教案设计方案幼儿园语言诗歌教案6篇幼儿园古诗公开课教案

2024年9月21日 00:20

兰兰过桥教案(未来的桥教案)

兰兰过桥教案(未来的桥教案)

本文目录未来的桥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兰兰过桥》教案六年级语文《兰兰过桥》教案一年级语文下册兰兰过桥教案一年级语文下册《兰兰过桥》公开课教案参考小学一年级语文《兰兰过桥》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兰兰过桥》教案【三篇】二年

2024年9月19日 06:30

五年级综合实践教案(五年级综合实践课活动教案《怎样美化教室》)

五年级综合实践教案(五年级综合实践课活动教案《怎样美化教室》)

本文目录五年级综合实践课活动教案《怎样美化教室》急需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目录:饮食与健康、生活中的科技、关爱残疾人.小学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全册求文档: 五年级下册科技活动教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方案五年级综合实践课活动教案

2024年9月15日 08:20

五年级心理健康教案(小学心理健康挫折教案)

五年级心理健康教案(小学心理健康挫折教案)

本文目录小学心理健康挫折教案小学开学第一课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教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精选5篇小学心理健康挫折教案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关系到其的健康成长。下面我带你了解小学心理健康挫折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小学心理健康

2024年9月13日 19:10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实录(《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案)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实录(《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案)

本文目录《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案如何设计好《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一课的教学过程虞大明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课堂实录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人教大纲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语文课件:《精彩极了和糟糕透

2024年9月10日 19:20

轮椅上的霍金教案(课文《轮椅上的霍金》的一道问题:(要教案上的标准答案))

轮椅上的霍金教案(课文《轮椅上的霍金》的一道问题:(要教案上的标准答案))

本文目录课文《轮椅上的霍金》的一道问题:(要教案上的标准答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黄冈49页的快乐习作求轮椅上的霍金课后第三题轮椅上的霍金3和4小节怎么写标注!老师的感谢信谁能告诉我《轮椅上的霍金》的全部课文内容(苏教版六年级上)课文《轮椅

2024年9月9日 09:00

花的学校教案(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花的学校教案)

花的学校教案(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花的学校教案)

本文目录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花的学校教案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花的学校》教案5篇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花的学校》课文原文及教案三年级课文《花的学校》教案可参照三年级上册《花的学校》教学设计教案花的学校教案《花的学校》教学设计每段

2024年9月8日 21:50

我的老师教案(七年级语文课文我的老师教案)

我的老师教案(七年级语文课文我的老师教案)

本文目录七年级语文课文我的老师教案我的好老师大班教案【我最尊敬的老师作文教案】 我的老师教案2020五年级语文上册我的老师教案优秀范文锦集幼儿园小班我的老师教案我的老师大班教案大班语言教案《说说我的老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我的老师》教案

2024年9月8日 05:00

高中英语教学设计(高三英语教案优秀教学设计精选)

高中英语教学设计(高三英语教案优秀教学设计精选)

本文目录高三英语教案优秀教学设计精选高三英语教案万能模板(通用)高中英语教学设计课件怎么写(5篇)高三英语教案优秀教学设计精选   雨高一高二不同,高三为了迎接高考,学习任务更重,难度更大,因此对高三学生的教案也要有所改进。下面是由我为大家

2024年9月3日 18:50

北师大版二年级一分钟能干什么教案?记忆大比拼:你真的记住了吗

北师大版二年级一分钟能干什么教案?记忆大比拼:你真的记住了吗

本文目录北师大版二年级一分钟能干什么教案记忆大比拼:你真的记住了吗北师大版二年级一分钟能干什么教案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体验时间的长短,使学生对时、分、秒有感性的认识。2、知道1分=60秒,能进行简单的时间单位的换算。3

2024年9月2日 10:00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七年级下册语文《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三篇】)

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七年级下册语文《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三篇】)

本文目录七年级下册语文《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三篇】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设计初一语文课文《音乐巨人贝多芬》的教案初中音乐课本目录那位有初三人教版上下两册的音乐教案啊100分初一语文教案之音乐巨人贝多芬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音乐巨人贝多芬教案ppt

2024年9月2日 04:30

更多文章:


MBA论文如何写 MBA论文写作要求?mba毕业论文选题方向

MBA论文如何写 MBA论文写作要求?mba毕业论文选题方向

本文目录MBA论文如何写 MBA论文写作要求mba毕业论文选题方向mba论文写作方法有哪些有哪些mba论文要求mba战略管理论文范例MBA论文有什么要求mba论文多少字mba论文定量分析怎么写mba论文怎么写MBA论文如何写 MBA论文写作

2024年8月27日 18:00

好听的英文网名(好听英文网名起名取名)

好听的英文网名(好听英文网名起名取名)

本文目录好听英文网名起名取名好听的英文网名,好听的英文名英文网名女孩好听干净女孩网名英文名字女孩子的英文网名英文网名女生简短好听有什么好听的英文网名短又好听2019抖音上好听的英文网名 很火的两个字唯美昵称女生用的简单好听的英文网名.好听英

2024年7月30日 17:50

38妇女节女生放假吗?什么是38妇女节

38妇女节女生放假吗?什么是38妇女节

本文目录38妇女节女生放假吗什么是38妇女节关于38妇女节祝福的话38妇女节是法定节假日吗38妇女节贺卡怎么画三八妇女节说什么祝福语38妇女节祝福语大全简短妈妈38妇女节说说短句38妇女节最新祝福语朋友圈38妇女节女生放假吗三八妇女节不是必

2024年6月14日 14:30

社区服务体会(2021年大学生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社区服务体会(2021年大学生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本文目录2021年大学生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心得体会社区工作心得体会【实用版】大学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关于社区服务社区服务活动的总结三篇社区服务体验心得社区志愿者心得体会500字社区服务人员心得体会精选范文【三篇】社区服务工作心得体会四篇精选社区

2024年8月1日 20:20

维稳工作承诺书?个人的安全承诺书

维稳工作承诺书?个人的安全承诺书

本文目录维稳工作承诺书个人的安全承诺书维稳工作承诺书   维稳工作承诺书(一)   为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的决策部署,积极落实各项维稳措施,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_____村成为让群众满意的平安村,结合本人工作实际,我郑重承诺:   一是

2024年3月13日 23:30

一首歌女唱 歌词 最美是中国?中国最美的地方是哪儿

一首歌女唱 歌词 最美是中国?中国最美的地方是哪儿

本文目录一首歌女唱 歌词 最美是中国中国最美的地方是哪儿中国最美的十大景区盘点中国最美的几个地方最美中国的介绍中国哪里最美丽国庆节直播2023节目单我爱祖国的朗诵稿3篇一首歌女唱 歌词 最美是中国歌名:最美中国歌手名:魏新雨歌词:遥远的东方

2024年6月20日 08:20

热爱祖国的成语(描写热爱祖国的成语)

热爱祖国的成语(描写热爱祖国的成语)

本文目录描写热爱祖国的成语有关热爱祖国成语的词形容热爱祖国的成语热爱祖国的成语热爱祖国的成语 什么是成语描写热爱祖国的成语描写热爱祖国的成语有精忠报国、忧国忧民、碧血丹心、为国捐躯、赤胆忠心。1、精忠报国精忠报国是一则汉语成语,最早出自于唐

2024年6月26日 21:00

情侣聊天套路大全撩人(精选60句)?聊天撩汉子套路情话

情侣聊天套路大全撩人(精选60句)?聊天撩汉子套路情话

本文目录情侣聊天套路大全撩人(精选60句)聊天撩汉子套路情话男女情话聊天套路句子聊天撩人套路情话情侣聊天套路大全撩人(精选60句)  “给你科普一下鸭子的种类、达克鸭、小黄鸭、扁嘴鸭、我想你了鸭。”现在的年轻人不喜欢直接的表达,土味情况便是

2024年4月15日 14:00

xxx小游戏(幼儿园小游戏)

xxx小游戏(幼儿园小游戏)

本文目录幼儿园小游戏班会活跃气氛的小游戏请告诉我几个在饭桌上的几个比较可以活跃气氛的小游戏幼儿园小游戏幼儿园好玩的互动游戏介绍几个 1、猜领袖 选一个小朋友当间谍来猜,让他闭上眼睛。 然后偷偷请一位小朋友当领袖,领袖做什么动作,小朋

2024年9月4日 03:20

一头怪牛,两条圆腿骑它肚上,抓它双角猜是什么物品?一条怪牛身长四脚肥头肥耳到处乱走猜一动物

一头怪牛,两条圆腿骑它肚上,抓它双角猜是什么物品?一条怪牛身长四脚肥头肥耳到处乱走猜一动物

本文目录一头怪牛,两条圆腿骑它肚上,抓它双角猜是什么物品一条怪牛身长四脚肥头肥耳到处乱走猜一动物一条怪牛,两条圆腿,骑他肚上,抓他双角 (猜交通工具 )一头怪牛,两条圆腿骑它肚上,抓它双角猜是什么物品自行车。 (刚刚在我儿子的暑假作业上做到

2024年7月6日 23:50

捧着空花盆的孩子(捧着空花盆的孩子的阅读理解)

捧着空花盆的孩子(捧着空花盆的孩子的阅读理解)

本文目录捧着空花盆的孩子的阅读理解捧着空花盆的孩子讲的是什么故事优秀品性之诚信小故事:捧着空花盆的小男孩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的原文经典益智故事:捧着空花盆的孩子求《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的全文捧着空花盆的孩子的起因、经过、结果诚实儿童小故事《手捧空

2024年6月12日 23:40

乘飞机注意事项(坐飞机需要注意的有哪些)

乘飞机注意事项(坐飞机需要注意的有哪些)

本文目录坐飞机需要注意的有哪些乘坐飞机要注意哪些事项坐飞机需要注意的有哪些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坐飞机过安检注意事项:1。你需要准备相关的身份证件。因为当你到达检查区时,你必须检查你的有效航班号、客票和登机牌。出境的,还应出示相关护照。检验

2024年7月5日 18:50

珍爱生命 远离危险(珍爱生命 远离危险)

珍爱生命 远离危险(珍爱生命 远离危险)

本文目录珍爱生命 远离危险珍爱生命远离危险主题班会发言稿珍爱生命远离危险3分钟演讲稿关于宣传珍爱生命远离危险的宣传警示语警示学生远离危险预防溺水的句子 【精】关于珍爱生命远离危险的名言警句关于珍爱生命,远离危险的名言警句.珍爱生命 远离危险

2024年6月1日 16:00

课文《穷人》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穷人》的故事情节是怎样的

课文《穷人》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穷人》的故事情节是怎样的

本文目录课文《穷人》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穷人》的故事情节是怎样的《穷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穷人》课文可以分几段《穷人》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穷人》的主旨是什么列夫托尔斯泰的《穷人》的原文列夫托尔斯泰的《穷人》原文续写《穷人》六年级作文续写《

2024年7月10日 13:00

吃鸡四排奇葩名字(吃鸡四排炫酷名字怎么取)

吃鸡四排奇葩名字(吃鸡四排炫酷名字怎么取)

本文目录吃鸡四排炫酷名字怎么取男生很酷的吃鸡名字2022吃鸡四黑名字大全搞笑 好听的吃鸡四黑名字开黑2022吃鸡开黑名字大全4排 吃鸡四排炫酷名字吃鸡四排炫酷名字吃鸡四排炫酷名字怎么取如下:1、敌人在哪、我这在哪、队友在哪、这里是哪。2、顺

2024年8月4日 13:00

有意义的文章(一篇有教育意义的文章)

有意义的文章(一篇有教育意义的文章)

本文目录一篇有教育意义的文章很有意义的文章关于最有意义的事500字作文合集有关生命的意义的作文5篇人生的意义800字精彩作文5篇一篇有教育意义的文章《父亲》 有一天,一个父亲带着自己的小女儿到纽约去和妻子汇合. 在一艘横渡大西洋的客轮上的一

2024年5月4日 06:40

感恩父亲的歌曲20首(唱给父亲的歌)

感恩父亲的歌曲20首(唱给父亲的歌)

本文目录唱给父亲的歌十首感恩父亲的歌原唱感恩父亲的励志歌曲关于歌颂父亲的歌曲送给父亲的歌曲有哪些感恩父母的歌曲有哪些 关于父母的歌曲有哪些唱给父亲的歌唱给父亲的歌推荐这5首:《时间都去哪了》、《父亲》、《父亲和我》、《背影》、《单车》。1、

2024年6月25日 03:00

初中班训8字以内?初中优秀班风班训有哪些

初中班训8字以内?初中优秀班风班训有哪些

本文目录初中班训8字以内初中优秀班风班训有哪些初中生班训初中班训班规班主任寄语初中班训有哪些初中班训大全8个字押韵霸气初中班级班风班训初中班训班级班训初中班风班训初中班训8字以内初中班训如下:1、静致远,厚积发。2、博学多识,团结进步。3、

2024年7月13日 03:00

简单的英语谜语(英语小谜语简单)

简单的英语谜语(英语小谜语简单)

本文目录英语小谜语简单简单的英语谜语及翻译简单的英语小谜语简短的英语趣味小谜语简单英语谜语有答案最简短的英语谜语简单英文猜谜语简单的英语谜语及答案解析简单有趣的英语小谜语有哪些英语小谜语简单  导语:我们的谜语也可以编成英语来猜玩,不仅有趣

2024年4月24日 00:10

中文商务信函范文(中文商务邮件写作范文)

中文商务信函范文(中文商务邮件写作范文)

本文目录中文商务邮件写作范文商务函电范文中英文中文商务电子邮件范文6篇中文商务邮件写作范文  商业信函格式同 其它 信函一样,商业信函也是一种具有习惯格式的文体。下面是我为你带来的中文商务邮件写作 范文 ,欢迎参阅。  

2024年5月31日 16:00